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伟大的时代之所以受到赞美,不仅是因为它孕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伟人,还因为那些流传至今的艺术巨作。艺术的发展少不了艺术赞助的推动,俄罗斯艺术赞助是世界艺术赞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衰与其国家不同时期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尤其是1917年以后,俄罗斯的艺术赞助传统完全被中断,想要重回巅峰时期并不容易。本文从当代俄罗斯艺术赞助这一角度入手,进而探讨中国的艺术赞助以及俄罗斯带给我们的启示与经验。
【关键词】 艺术赞助;当代艺术;慈善;复兴;宗教
【中图分类号】J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92-03
艺术赞助是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一个国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与慈善不用的是,艺术赞助通常有个人目标和品位决定,即赞助者对科学家、艺术家、诗人和音乐家作品的个人兴趣和偏好。俄罗斯之所以能有如此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除了文学、绘画、戏剧等方面的文化创造者们的活跃外,还少不了以商人和企业家为主的赞助人的推动。
俄罗斯的文化赞助活动在历史上有两个高峰,分别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和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第二个高峰还被称为“黄金时期”,只是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中断了俄罗斯艺术赞助制度的发展,慈善活动一度被禁止,因此,在现代社会新一代俄罗斯企业家的慈善活动中,这一传统的复兴才刚刚开始。但是复兴的过程并不轻松,毕竟俄罗斯的19世纪是文化生活极度繁荣的时期,国民的精神世界十分丰富,这种特殊的精神环境为赞助打下了基础,且大多数人都对义务和社会服务有着共同的看法,即崇高的,非形式主义的宗教信仰。
赞助人一词来自罗马政治家盖乌斯·特西尔尼·梅赛纳斯的名字。他是奥古斯塔维·奥古斯都皇帝的朋友和助手,被称为是天才诗人的守护神,并因其在古罗马艺术领域的积极工作而闻名。“艺术赞助”这个词在现代已经很少出现,不是每个人都能解释它的含义。艺术赞助是赞助者的自发行为,他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他能带来的社会利益,比如:促进科学和艺术发展,促进社会文化发展以及支持国家有才能的人的发展和创作。俄罗斯最有名的赞助人包括谢尔盖·斯特罗加诺夫(Sergei Stroganov),加夫里拉·索洛多夫尼科夫(GavrilaSolodovnikov),特列季亚科夫兄弟,萨瓦·马蒙托夫(SavvaMamontov)和萨瓦·莫罗佐夫(SavvaMorozov)等等。在现代年轻人的观念中,艺术赞助并不重要,或者说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当下,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同样作为文化大国的我国也应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艺术在国人生活中和心中的位置。因此我认为,不仅要研究包括革命前的俄罗斯艺术赞助,更要研究其近现代的发展的以及对中国文化艺术赞助事业的借鉴意义。
一、俄罗斯艺术赞助的形成与发展
俄罗斯的慈善和艺术赞助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来源于基辅罗斯时期基督教的“行善”思想,当时的慈善是为了给有需要的人提供个人援助。早期是由教会进行慈善活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开设医院和救济院。后来罗曼诺夫王朝的弗拉基米尔大公为慈善事业奠定了基础,正式要求教会和修道院进行社会救济,有组织的慈善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救助体系出现了。俄罗斯艺术赞助有两个高峰: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和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前一时期的慈善家主要是君主、贵族和商人,如: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压力山大一世,杰米托夫家族,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等。虽然这阶段的慈善活动大多以医院,孤儿院和食堂等机构为主,但在这些活动中,文化开始逐步占据了更大的比重。到了19世纪,尽管贵族仍然影响着艺术、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但已经逐渐失去了领导地位,随着大量的资本积累,商人和贸易活动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占据主导位置。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企业家们有了更高的艺术追求,所以这一时期的艺术赞助更加偏向于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等领域。
对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的大多数赞助人来说,艺术赞助和慈善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以下一系列前提条件:
第一,社会经济的前提。当时进行了有利于商人阶级发展的经济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扶植商业,发展贸易,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人积累了资本,后来这也成了社会和文化领域慈善投资的来源。第二,社会文化前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解释。宏观来说是因为当时社会对文化日益高涨的热情,以及各个艺术领域新趋势的出现;微观来讲就涉及艺术对赞助人个性的影响,他们对民间文化,传统以及父辈思维方式的继承。商人阶级中出現了受到了真正的教育的一批人,他们不渴望享乐和财富,反而对文学艺术的创作感兴趣,甚至有些人本身就是作家,艺术家和音乐家。他们比同时代人更加敏锐地感受到社会对文化的需求。第三,社会政治前提来自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放宽书刊审查制度的改革。知识分子和自由主义者可以相对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随着书籍、杂志等出版物数量的增加,俄罗斯艺术创作也有上升趋势。第四,社会宗教方面,东正教会一向将财富的积累视做慈善的社会组织方式,而不是目的,同时基督教的道德教导要有同情心和怜悯心。对于俄罗斯企业家来说,成为慈善家不等于单纯的慷慨,或者获得特权进入上层社会。这是俄罗斯的民族特色,有着深厚的宗教基础。别尔嘉耶夫曾指出:“俄罗斯民族的灵魂为东正教所造就……俄罗斯灵魂的宗教体系培育出某些根深蒂固的个性:教条主义、禁欲主义、为任何信仰而忍受痛苦与牺牲的能力。”19世纪上半期的几乎所有莫斯科最大的贸易和工业公司都掌握在老信徒的手中,在商人阶层的代表中,有多达三分之二的富商和银行家都是老信徒商人的后裔。对他们来说财富不是目的,而更像是上帝赋予的责任,他们有义务给别人提供帮助。 当然,并非所有的信徒企业家都是纯粹的慈善家,大笔的捐款有时可以为企业家提供获得荣誉头衔的机会。但是东正教的道德规范和基督教慈善传统仍然是大部分商人进行慈善活动的主要推动力。这些动机逐渐使最有远见,开明和思考的人意识到他们对社会的个人责任,以及追求个人目标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二、当代俄罗斯艺术赞助的复兴
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罗斯的赞助完全被取缔了,被视作资产阶级性质的慈善是完全不被允许的,公共和私人慈善组织的所有资金在短时间内被国有化,财产被转交给国家,组织本身也被专门的法令废除了。1927年出版的《苏联百科全书》中将慈善解释为“仅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显现……慈善的概念与苏联的社会结构无关”。国家充分承担了社会救助和保护的职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慈善活动形式之一的文化赞助的温床也消失了。
革命结束后,社会、政治、金融和经济领域的改革导致了俄罗斯社会秩序的根本变化。大量私人资本出现,社会贫富分化,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生活中开始弱化,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影响的加强等,都使包括文化领域在内的社会各领域产生了变化。此外,改革还导致了苏联时期成立的文化机构体系陷入了严重危机,国家无法保证稳定的预算支持让许多文化机构濒临破产。尤里·卢金是这么评价当时的社会文化的:“文化差异进程加深。出现了不同的亚文化,价值观和文化活动新形式,比如:电视、表演、竞赛和彩票等。”相比于传统的戏剧和文学,现在的企业家们更喜欢将资本投入这些能带来金钱收益的文化活动。随着国家的重建,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出现了新的文化赞助人。
俄罗斯的传统艺术举世闻名,但当代艺术却不那么广为人知。1994年俄罗斯成立了国家当代艺术中心,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俄罗斯当代艺术”。此外,俄罗斯还增加了用于推动文化发展的预算拨款,到2024年将有1040亿卢布投放到文化领域,还吸引了500多亿卢布的私人投资。特列季雅科夫画廊还开发出一种公众参与艺术的新形式——基于区块链的艺术赞助计划,利用区块链技术让“全世界”成为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赞助者和画廊艺术品的收藏者。但一些民间艺术机构的处境就要困难得多,主要是资金短缺的问题。不过随着艺术赞助传统的复兴,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都得到了基金会或当地企业家的支持。2013年成立的“尼古拉·莱尼维茨项目”就是资金会投资艺术的例子之一。尼古拉·莱尼维茨是莫斯科郊外的一个村庄,在它100多公顷的土地上有许多的大型当代艺术装置,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来参观。
21世纪初出现的俄罗斯私人慈善基金会是俄国社会的新现象,它是私人慈善的衍生物。1990年代初,俄罗斯第一批活跃的艺术赞助人是外国的慈善家和基金会,如福特基金会,麦克阿瑟基金会,索罗斯基金会和英国慈善基金会等。国内知名的有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基金会,俄罗斯文化基金会等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弗拉基米尔·波塔宁。他设立的波塔宁基金会所支持的教育和文化领域项目的预算每年超过800万美元。在2013年还宣布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遗赠给慈善事业。俄罗斯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奥列格·弗拉基米洛维奇·德里帕斯卡创办的基金会已经执行了400多个计划,预算总额接近70亿卢布,不仅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和体育领域的活动,该基金会还向全国的许多剧院和教育中心提供帮助。除了各大基金会外,企业和银行也逐渐活跃起来。例如阿尔法银行在近年来的艺术赞助活动涉及了各种艺术领域—音乐、喜剧、雕塑、文学等。外贸银行也是文化领域慈善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之一,他参与重建博物馆,资助马林斯基剧院的芭蕾舞节。
但与此同时,也有企业家在慈善这个幌子的遮掩下进行一些不体面的事情,例如有基金会以赞助或慈善的名义进行非法洗钱,建造教堂的捐款一部分进入了基金会主席的口袋等等。这导致大部分俄国民众十分怀疑企业赞助的“无私性”,对慈善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看法。俄罗斯慈善事业的另一面也表现出来,即人们对赞助人的不信任。这是有原因的。例如,为在摩尔曼斯克建造一座大教堂而捐赠的每四卢布就成为一个慈善基金会主席的薪水。2016年,民众捐赠了1860万卢布给基金会,而其中443.4万卢布都给了基金会主席。更有甚者会利用基金会进行非法洗钱。
现代俄罗斯的艺术赞助传统正在逐步复兴。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基金会和企业致力于俄罗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现代的艺术赞助活动还远没有达到革命前的水平与规模。
三、对中国的启示
相比较俄罗斯,中国的近代艺术赞助情况要更加严峻。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艺术发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情况才开始改善,西方艺术文化的流入推动了中国本土艺术的发展。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的艺术市场开始兴盛,但随之而来的是仿制品和瑕疵品的泛滥,让真正的收藏家望而却步。当下,中国虽然并不缺少美术馆、艺术产业园区和艺术展览等艺术组织,但普遍知名度不广,去参观或游览的游客大多是与艺术相关的专业人士,还有一小部分参观者是出于追赶潮流“打卡”的想法。
艺术的发展需要艺术家和艺术赞助的共同推动,而艺术赞助也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私人与基金会投资、企业的投资。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资金的数额是随着政策、市场等方面不断变化的。相比于艺术领域,我国社会保障,扶贫助农,医疗救助,自然灾害等方面更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政府的资金投入不可能一味地增加,而基金会和企业的投资则更加不稳定。中国的艺术赞助任重而道远,在讨论如何借鉴国外成功艺术赞助经验之前,应当先找出我国艺术赞助薄弱的原因:
第一,艺术在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高雅活动,而“阳春白雪”并不是普通百姓所追求的,因此艺术在普通群众之间受到的重视度不高。
第二,相比于商业赞助,艺术赞助的收益较小,企业缺乏艺术赞助的热情,一些企業过分关注赞助活动中的短期经济利益,从而忽视了艺术投资对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间接、隐形的影响。 第三,我国虽有减免税收的鼓励政策,但条件较高。除了个别教育、慈善和红十字会等项目免税幅度很大以外,其他项目幅度较小,不足以鼓励企业进行艺术赞助。
我国可以从俄罗斯艺术赞助的兴衰与复兴过程中获得一些经验与启示,当然,因为两国艺术赞助的条件、国民文化素养和国家发展情况等方面都有差异,所以不能全部照搬俄罗斯经验。相比于艺术领域,我国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助农扶贫等方面更加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而且我国属于税收大国,加大财政拨款和大幅减免艺术赞助企业税收只能加重政府的负担,并不利于国家的长久发展。这个时候企业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其实我国的各大企业是完全具备艺术赞助的经济实力的。我国企业之所以没能成为艺术赞助的支柱是因为,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对艺术行业了解有限,他们很难看到艺术赞助活动中的商业附加值,也没有把赞助艺术看作是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且大部分国民对艺术关注度不高,单纯的艺术赞助很难让企业实现“合作共赢”。大众的艺术需求也是影响艺术赞助的重要因素之一,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有了市场才能吸引企业进行投资。总而言之,想要让艺术赞助在我国真正发展起来并没有捷径,需要同时从政府的引导,大众的需求和企业的投资三方面着手。
俄罗斯的艺术赞助人是本国文化的守护者。相比较现代的艺术赞助人,前人的赞助动机似乎更加纯粹一些,是一种源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宗教信仰的和对国家责任的承担,但是不管出于何种动机,他们的行为都促进了俄罗斯艺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时代在变化,如今人们的生活重心越来越偏向经济和政治层面,艺术文化的影响力在逐渐降低。俄罗斯想要重现艺术赞助的“黄金时期”,必须要提升国民对文化艺术的重视度,这点对我国来说同样重要。中国的艺术投资过度依赖海外收藏家的支持,这不仅容易造成文化资源流失,也不利于我国发展自己的艺术赞助体系。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我国的艺术市场逐渐活跃,这也让艺术赞助进入到企业家们的眼中,但不得不承认我国的艺术赞助仍处于起初阶段。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精品,这些艺术精品中又浓缩了一段文明进程,赞助当代艺术就等于赞助我们身处其中的历史。
参考文献:
[1]Агеев А.И.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ьство: проблемы собственности и культуры.-М.:Наука,1991.-С.108с.
[2]Боханов А.Н. Коллекционеры и меценаты в России. - М., 1989. -128 с.
[3]Думова, Н.Г. ?Московские меценаты?, 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1992, - 338с.
[4]Гавлин, М.Л. ?Российские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и и меценаты?,Научно-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9.
[5]Фоменко Н. В., Благотворительность и меценатство как основные формы социальной помощи. – 2009.
[6]孫晓倩.俄罗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文化庇护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7]朱荣荣.关于艺术赞助的发展及当代转向的研究[J].文化汉字,2019,(20).
[8]黄隽.艺术基金会是艺术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力[J].公关世界,2018,(10).
[9]任珺.艺术赞助研究的当代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11-14.
【关键词】 艺术赞助;当代艺术;慈善;复兴;宗教
【中图分类号】J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92-03
艺术赞助是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一个国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与慈善不用的是,艺术赞助通常有个人目标和品位决定,即赞助者对科学家、艺术家、诗人和音乐家作品的个人兴趣和偏好。俄罗斯之所以能有如此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除了文学、绘画、戏剧等方面的文化创造者们的活跃外,还少不了以商人和企业家为主的赞助人的推动。
俄罗斯的文化赞助活动在历史上有两个高峰,分别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和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第二个高峰还被称为“黄金时期”,只是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中断了俄罗斯艺术赞助制度的发展,慈善活动一度被禁止,因此,在现代社会新一代俄罗斯企业家的慈善活动中,这一传统的复兴才刚刚开始。但是复兴的过程并不轻松,毕竟俄罗斯的19世纪是文化生活极度繁荣的时期,国民的精神世界十分丰富,这种特殊的精神环境为赞助打下了基础,且大多数人都对义务和社会服务有着共同的看法,即崇高的,非形式主义的宗教信仰。
赞助人一词来自罗马政治家盖乌斯·特西尔尼·梅赛纳斯的名字。他是奥古斯塔维·奥古斯都皇帝的朋友和助手,被称为是天才诗人的守护神,并因其在古罗马艺术领域的积极工作而闻名。“艺术赞助”这个词在现代已经很少出现,不是每个人都能解释它的含义。艺术赞助是赞助者的自发行为,他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他能带来的社会利益,比如:促进科学和艺术发展,促进社会文化发展以及支持国家有才能的人的发展和创作。俄罗斯最有名的赞助人包括谢尔盖·斯特罗加诺夫(Sergei Stroganov),加夫里拉·索洛多夫尼科夫(GavrilaSolodovnikov),特列季亚科夫兄弟,萨瓦·马蒙托夫(SavvaMamontov)和萨瓦·莫罗佐夫(SavvaMorozov)等等。在现代年轻人的观念中,艺术赞助并不重要,或者说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当下,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同样作为文化大国的我国也应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艺术在国人生活中和心中的位置。因此我认为,不仅要研究包括革命前的俄罗斯艺术赞助,更要研究其近现代的发展的以及对中国文化艺术赞助事业的借鉴意义。
一、俄罗斯艺术赞助的形成与发展
俄罗斯的慈善和艺术赞助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来源于基辅罗斯时期基督教的“行善”思想,当时的慈善是为了给有需要的人提供个人援助。早期是由教会进行慈善活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开设医院和救济院。后来罗曼诺夫王朝的弗拉基米尔大公为慈善事业奠定了基础,正式要求教会和修道院进行社会救济,有组织的慈善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救助体系出现了。俄罗斯艺术赞助有两个高峰: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和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前一时期的慈善家主要是君主、贵族和商人,如: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压力山大一世,杰米托夫家族,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等。虽然这阶段的慈善活动大多以医院,孤儿院和食堂等机构为主,但在这些活动中,文化开始逐步占据了更大的比重。到了19世纪,尽管贵族仍然影响着艺术、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但已经逐渐失去了领导地位,随着大量的资本积累,商人和贸易活动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占据主导位置。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企业家们有了更高的艺术追求,所以这一时期的艺术赞助更加偏向于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等领域。
对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的大多数赞助人来说,艺术赞助和慈善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以下一系列前提条件:
第一,社会经济的前提。当时进行了有利于商人阶级发展的经济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扶植商业,发展贸易,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人积累了资本,后来这也成了社会和文化领域慈善投资的来源。第二,社会文化前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解释。宏观来说是因为当时社会对文化日益高涨的热情,以及各个艺术领域新趋势的出现;微观来讲就涉及艺术对赞助人个性的影响,他们对民间文化,传统以及父辈思维方式的继承。商人阶级中出現了受到了真正的教育的一批人,他们不渴望享乐和财富,反而对文学艺术的创作感兴趣,甚至有些人本身就是作家,艺术家和音乐家。他们比同时代人更加敏锐地感受到社会对文化的需求。第三,社会政治前提来自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放宽书刊审查制度的改革。知识分子和自由主义者可以相对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随着书籍、杂志等出版物数量的增加,俄罗斯艺术创作也有上升趋势。第四,社会宗教方面,东正教会一向将财富的积累视做慈善的社会组织方式,而不是目的,同时基督教的道德教导要有同情心和怜悯心。对于俄罗斯企业家来说,成为慈善家不等于单纯的慷慨,或者获得特权进入上层社会。这是俄罗斯的民族特色,有着深厚的宗教基础。别尔嘉耶夫曾指出:“俄罗斯民族的灵魂为东正教所造就……俄罗斯灵魂的宗教体系培育出某些根深蒂固的个性:教条主义、禁欲主义、为任何信仰而忍受痛苦与牺牲的能力。”19世纪上半期的几乎所有莫斯科最大的贸易和工业公司都掌握在老信徒的手中,在商人阶层的代表中,有多达三分之二的富商和银行家都是老信徒商人的后裔。对他们来说财富不是目的,而更像是上帝赋予的责任,他们有义务给别人提供帮助。 当然,并非所有的信徒企业家都是纯粹的慈善家,大笔的捐款有时可以为企业家提供获得荣誉头衔的机会。但是东正教的道德规范和基督教慈善传统仍然是大部分商人进行慈善活动的主要推动力。这些动机逐渐使最有远见,开明和思考的人意识到他们对社会的个人责任,以及追求个人目标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二、当代俄罗斯艺术赞助的复兴
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罗斯的赞助完全被取缔了,被视作资产阶级性质的慈善是完全不被允许的,公共和私人慈善组织的所有资金在短时间内被国有化,财产被转交给国家,组织本身也被专门的法令废除了。1927年出版的《苏联百科全书》中将慈善解释为“仅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显现……慈善的概念与苏联的社会结构无关”。国家充分承担了社会救助和保护的职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慈善活动形式之一的文化赞助的温床也消失了。
革命结束后,社会、政治、金融和经济领域的改革导致了俄罗斯社会秩序的根本变化。大量私人资本出现,社会贫富分化,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生活中开始弱化,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影响的加强等,都使包括文化领域在内的社会各领域产生了变化。此外,改革还导致了苏联时期成立的文化机构体系陷入了严重危机,国家无法保证稳定的预算支持让许多文化机构濒临破产。尤里·卢金是这么评价当时的社会文化的:“文化差异进程加深。出现了不同的亚文化,价值观和文化活动新形式,比如:电视、表演、竞赛和彩票等。”相比于传统的戏剧和文学,现在的企业家们更喜欢将资本投入这些能带来金钱收益的文化活动。随着国家的重建,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出现了新的文化赞助人。
俄罗斯的传统艺术举世闻名,但当代艺术却不那么广为人知。1994年俄罗斯成立了国家当代艺术中心,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俄罗斯当代艺术”。此外,俄罗斯还增加了用于推动文化发展的预算拨款,到2024年将有1040亿卢布投放到文化领域,还吸引了500多亿卢布的私人投资。特列季雅科夫画廊还开发出一种公众参与艺术的新形式——基于区块链的艺术赞助计划,利用区块链技术让“全世界”成为美术馆数字化建设的赞助者和画廊艺术品的收藏者。但一些民间艺术机构的处境就要困难得多,主要是资金短缺的问题。不过随着艺术赞助传统的复兴,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都得到了基金会或当地企业家的支持。2013年成立的“尼古拉·莱尼维茨项目”就是资金会投资艺术的例子之一。尼古拉·莱尼维茨是莫斯科郊外的一个村庄,在它100多公顷的土地上有许多的大型当代艺术装置,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游客来参观。
21世纪初出现的俄罗斯私人慈善基金会是俄国社会的新现象,它是私人慈善的衍生物。1990年代初,俄罗斯第一批活跃的艺术赞助人是外国的慈善家和基金会,如福特基金会,麦克阿瑟基金会,索罗斯基金会和英国慈善基金会等。国内知名的有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基金会,俄罗斯文化基金会等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弗拉基米尔·波塔宁。他设立的波塔宁基金会所支持的教育和文化领域项目的预算每年超过800万美元。在2013年还宣布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遗赠给慈善事业。俄罗斯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奥列格·弗拉基米洛维奇·德里帕斯卡创办的基金会已经执行了400多个计划,预算总额接近70亿卢布,不仅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和体育领域的活动,该基金会还向全国的许多剧院和教育中心提供帮助。除了各大基金会外,企业和银行也逐渐活跃起来。例如阿尔法银行在近年来的艺术赞助活动涉及了各种艺术领域—音乐、喜剧、雕塑、文学等。外贸银行也是文化领域慈善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之一,他参与重建博物馆,资助马林斯基剧院的芭蕾舞节。
但与此同时,也有企业家在慈善这个幌子的遮掩下进行一些不体面的事情,例如有基金会以赞助或慈善的名义进行非法洗钱,建造教堂的捐款一部分进入了基金会主席的口袋等等。这导致大部分俄国民众十分怀疑企业赞助的“无私性”,对慈善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看法。俄罗斯慈善事业的另一面也表现出来,即人们对赞助人的不信任。这是有原因的。例如,为在摩尔曼斯克建造一座大教堂而捐赠的每四卢布就成为一个慈善基金会主席的薪水。2016年,民众捐赠了1860万卢布给基金会,而其中443.4万卢布都给了基金会主席。更有甚者会利用基金会进行非法洗钱。
现代俄罗斯的艺术赞助传统正在逐步复兴。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基金会和企业致力于俄罗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现代的艺术赞助活动还远没有达到革命前的水平与规模。
三、对中国的启示
相比较俄罗斯,中国的近代艺术赞助情况要更加严峻。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艺术发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情况才开始改善,西方艺术文化的流入推动了中国本土艺术的发展。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的艺术市场开始兴盛,但随之而来的是仿制品和瑕疵品的泛滥,让真正的收藏家望而却步。当下,中国虽然并不缺少美术馆、艺术产业园区和艺术展览等艺术组织,但普遍知名度不广,去参观或游览的游客大多是与艺术相关的专业人士,还有一小部分参观者是出于追赶潮流“打卡”的想法。
艺术的发展需要艺术家和艺术赞助的共同推动,而艺术赞助也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私人与基金会投资、企业的投资。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资金的数额是随着政策、市场等方面不断变化的。相比于艺术领域,我国社会保障,扶贫助农,医疗救助,自然灾害等方面更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政府的资金投入不可能一味地增加,而基金会和企业的投资则更加不稳定。中国的艺术赞助任重而道远,在讨论如何借鉴国外成功艺术赞助经验之前,应当先找出我国艺术赞助薄弱的原因:
第一,艺术在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高雅活动,而“阳春白雪”并不是普通百姓所追求的,因此艺术在普通群众之间受到的重视度不高。
第二,相比于商业赞助,艺术赞助的收益较小,企业缺乏艺术赞助的热情,一些企業过分关注赞助活动中的短期经济利益,从而忽视了艺术投资对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间接、隐形的影响。 第三,我国虽有减免税收的鼓励政策,但条件较高。除了个别教育、慈善和红十字会等项目免税幅度很大以外,其他项目幅度较小,不足以鼓励企业进行艺术赞助。
我国可以从俄罗斯艺术赞助的兴衰与复兴过程中获得一些经验与启示,当然,因为两国艺术赞助的条件、国民文化素养和国家发展情况等方面都有差异,所以不能全部照搬俄罗斯经验。相比于艺术领域,我国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助农扶贫等方面更加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而且我国属于税收大国,加大财政拨款和大幅减免艺术赞助企业税收只能加重政府的负担,并不利于国家的长久发展。这个时候企业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其实我国的各大企业是完全具备艺术赞助的经济实力的。我国企业之所以没能成为艺术赞助的支柱是因为,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对艺术行业了解有限,他们很难看到艺术赞助活动中的商业附加值,也没有把赞助艺术看作是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且大部分国民对艺术关注度不高,单纯的艺术赞助很难让企业实现“合作共赢”。大众的艺术需求也是影响艺术赞助的重要因素之一,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有了市场才能吸引企业进行投资。总而言之,想要让艺术赞助在我国真正发展起来并没有捷径,需要同时从政府的引导,大众的需求和企业的投资三方面着手。
俄罗斯的艺术赞助人是本国文化的守护者。相比较现代的艺术赞助人,前人的赞助动机似乎更加纯粹一些,是一种源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宗教信仰的和对国家责任的承担,但是不管出于何种动机,他们的行为都促进了俄罗斯艺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时代在变化,如今人们的生活重心越来越偏向经济和政治层面,艺术文化的影响力在逐渐降低。俄罗斯想要重现艺术赞助的“黄金时期”,必须要提升国民对文化艺术的重视度,这点对我国来说同样重要。中国的艺术投资过度依赖海外收藏家的支持,这不仅容易造成文化资源流失,也不利于我国发展自己的艺术赞助体系。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我国的艺术市场逐渐活跃,这也让艺术赞助进入到企业家们的眼中,但不得不承认我国的艺术赞助仍处于起初阶段。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精品,这些艺术精品中又浓缩了一段文明进程,赞助当代艺术就等于赞助我们身处其中的历史。
参考文献:
[1]Агеев А.И.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ьство: проблемы собственности и культуры.-М.:Наука,1991.-С.108с.
[2]Боханов А.Н. Коллекционеры и меценаты в России. - М., 1989. -128 с.
[3]Думова, Н.Г. ?Московские меценаты?, 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1992, - 338с.
[4]Гавлин, М.Л. ?Российские предприниматели и меценаты?,Научно-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9.
[5]Фоменко Н. В., Благотворительность и меценатство как основные формы социальной помощи. – 2009.
[6]孫晓倩.俄罗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文化庇护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7]朱荣荣.关于艺术赞助的发展及当代转向的研究[J].文化汉字,2019,(20).
[8]黄隽.艺术基金会是艺术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力[J].公关世界,2018,(10).
[9]任珺.艺术赞助研究的当代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