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大学生“感恩”缺失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_an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受助大学生“感恩”缺失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受助大学生“感恩”缺失成因对策
  
  高校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总是千方百计地联系社会团体,为贫困生牵线搭桥,希望广大贫困生能顺利完成学业,能在困难的时候获得社会的帮助,将来回报社会。而各种社会团体与个人均提出资助在校困难大学生,并不以回报为目的,他们不仅仅想在物质上帮助贫困生,更希望关心、关爱他们的成长,让他们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将来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人才。但在看到有些受助学生“感恩”缺失现象后,无论是高校还是自助团体或个人,都感到无比寒心。受助大学生的这种“感恩”缺失已经严重挫伤了捐赠者的积极性,也在社会层面上影响到了整个资助系统的良性循环。
  自然界里的乌鸦尚知“反哺”,山羊尚知“跪乳”,为什么这些天之骄子们,讲起“反哺”、“跪乳”的理论来滔滔不绝,而在自身行动上却全然不知“反哺”、“跪乳”为何物?“冰冻千尺非一日之寒”。有人把这样的结果归咎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但是,笔者认为,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其原因总是多方面的,外因和内因均会对其发生作用。受助大学生的“感恩”缺失原因既有社会、家庭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又与其自身品德不高有着密切的关联,这才是造成他们“感恩”缺失的关键原因。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品德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组成的。笔者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入手,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以求找出对策。
  
  一、成因分析
  
  当今大学生在成长历程中,在中小学时代,由于过度看重升学率,孩提时代就已经成为考试指挥棒下的奴隶,至大学,也由于学习成绩与就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再加上高校德育队伍建设缓慢、德育内容陈旧等原因,导致在德育重点、难点的把握上出现偏差,与学生成长特点、成长规律脱节。在这样的价值取向影响下,从小学开始直到大学,部分大学生走向了情感的荒漠,除了书本知识以外,他们再也不知道如何面对自然、面对社会、面对他人,从而导致他们在认知和情感上的缺失。这是“感恩”缺失的主要成因。
  
  1.认知缺失
  “感恩”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它是人们通过学习与接受教育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认知和行为,体现着人们之间的一种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在这个由个体所组成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分子,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他人而单位存在。同样每个人都必须清楚,“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他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①。这情中之一便是恩情,由于恩情的存在,他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恩情是连贯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人与人,进面支撑一个社会”。②因此,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首先应该“识恩情”和“知恩情”。
  曾经有这么一个传说,一个寺庙住持给寺院立了一条规矩:每年年底,寺庙里的和尚都要对住持说两个字。第一年年底,住持问一个新来的小和尚最想说的是什么,小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小和尚最想说什么,小和尚说:“食劣。”到了第三年年底,还没等住持提问,小和尚就说:“告辞。”最后,住持只能望着小和尚离去的背影摇头道:“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
  这个故事里的小和尚心中有“魔”,其实换句话说,就是“心结”未开,也就是说他在认知上还不知道“恩”是什么。他不“识恩”、“知恩”,何以“感恩”呢?更如何谈“报恩”?俗话说得好:“知恩”才能“图报”。
  
  2.情感缺失
  情感是指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从道德情感来说,它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等。当我们面临“感恩”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义务感、责任感、羞耻感等在起作用。义务感是个人对所负社会道德任务的认识和体验,它促使我们在活动中对社会积极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责任感则是与义务感密切联系的情感体验,如果说义务是认清道德要求,并在生活中努力加以实现的话,那么关于这个任务完成的程度如何,或者在没有完成任务时个人有过错的程度如何,就是个人的责任问题。而羞耻感则是个人自我道德意识的表现,表示个人谴责自己的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的情感。道德情感的形式包括直觉的、想象的和伦理的道德情感。其中伦理的道德情感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它要求个体以较坚实的自觉性作为基础。
  任何一个个体,当他没有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的时候,根本就无从谈起他个人品质的发展。对于那些不知道感恩的人来说,与其说是他们的“感恩”意识缺失,倒不如说是他们的义务感、责任感、羞耻感缺失。这是因为,从
  文化知识上来讲,他们并不是没有这方面的认知,而是缺少义务感、责任感、羞耻感,失去自我的能力。
  
  二、对策分析
  
  在前面已经分析过,“感恩”虽然是人类的一项优秀品德,但并非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我们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通過各种教育形式来点拨、引导,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行为。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及时弥补大学生身上的这种道德缺失,实施有的放矢的“感恩”教育,通过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以生动详实的内容加强对受教育者“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它既可以作为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又可以作为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而把它当作“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也未尝不可。
  在具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上,“感恩”教育应该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认知层次,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
  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许多高校已经在这些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三是实践层次,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成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即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学生应有意识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塑造自己、打造自己。学校应积极动员全校力量,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共同促成大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
  以上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三、结语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感恩的滋润。感恩教育是须臾不能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虽然只是以勤工助学管理工作中遇见的问题为出发点,似有“以偏盖全”之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被视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感恩”缺失的现象,只是程度表现存在差异罢了。既然不能回避问题,那么就必须正确面对,笔者试图从一个学术的角度来探讨它的成因与对策,既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又为了引起大家的讨论,从而群策群力,共同努力来寻找问题的原因并努力解决问题。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96.
  
  参考文献:
  [1]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5.
  [2]皮连生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二版.
  [3]李某林.感恩的泪常流.乡镇论坛,2005.2.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作者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师生互动进行了探索,在此加以介绍。  关键词: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探索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互动过程。新的教學理念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是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着、参与者,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和学生互教互学,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共同体”。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过程呢
1隔离区选择大白菜属常异交作物,容易串花。因此,要求严格的隔离条件,制种田开阔地间隔2000米以内不能有不同品种的大白菜、小白菜、黑油菜、菜薹、油菜及荠菜等作物。选择2~3
德育能培养人的思想道德,智育能培养人的智能,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德育教育是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因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发生的心理过程含有认知与道德准则两个方面,并统一于他们的心智活动中,所以要转化学困生,教师首先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把认识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德育目标内化在学生心理行为中。在平时教学中,经过对许多学困生的观察、分析,找他们谈心,对他们提出一些问题,我发现这些学生的智力并不差,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其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认为,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教师的"导
摘要: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物课堂学习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如此能大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生活联系    “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的理念。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是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教
摘要: 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已得到职业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本文主要阐述职业院校应牢固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渗透创业教育文化和专业技能,围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建立以职业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    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许多应用型人才,而如今却出现了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
本文针对地下公共娱乐场所中的火灾隐患多.火灾危险性大等情况,分析了地下娱乐场所火灾将造成的严重后果,提出了防止此类火灾的主要对策,并对火灾后尽量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的概念较多,概念间关系比较复杂。如何区分概念间异同点,帮助学生區分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识记,区分概念,是生物学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构建每一章节的概念图,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网络化,以帮助学生复习知识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我介绍几点经验,以供大家参
摘要: 本文分析了柔性管理的内涵及其思想文化渊源,针对柔性管理在现代高校中的适应性,提出了高校实施柔性管理的具体途径,并指出了有关柔性管理在高校运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柔性化管理内涵思想文化渊源适应性实施途径    现代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基本以刚性管理为主,这种管理模式缺乏对人性认识的深化与升华,缺少民主与平等,将师生置于绝对的被管理者地位,不仅使人的“自我管理”的自主性受到严重的压
摘要: 中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在此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在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功利主义倾向,如在学习、择业、社会交往上,这与他们对功利思想认识的偏差有一定的联系,本文对大学生对功利思想产生偏差的表现和形成的原因,并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功利思想作了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功利思想社会学分析    受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