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成才吗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dada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日,儿子放学,我去接他。儿子小声告诉我,旁边那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是他的外语老师。我要他主动和老师打招呼。“Hello,Miss Li”,儿子脱口而出,那位老师流利地回答“Hello,boy”,没想到儿子接着来一句“This is my father”,那老师看着我打了声招呼“Nice to meet you”,我赶紧说了句“Nice to meet you,too”。
  和老师分手后,我十分高兴,开始表扬儿子的大胆和英语口语好。而儿子的一句话,让我再也高兴不起来——“英语老师说,和她打招呼不用英语,她就打你。”
  本来见面用英语对话,是一种锻炼口语的最好形式,也是对刚开始学外语的孩童进行学习习惯培养的最佳方式。但“不讲要打”,太出乎意料了,思考之余感慨颇多。
  打的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也是当今的教育现状。中国古话云“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据说古代欧洲也笃信“棍棒底下出淑女”。古时,私塾先生手持的戒尺就是打的教育的历史陈迹。实话实说,我们哪位小时候没被自己父母打过,我们做父母的又有几人没动手打过孩子呢?
  “不打不成才”,也确实有打成才的典范。
  被称作“百年出一人”的天才、世界“钢琴王子”郎朗,他的父亲郎国任曾经回忆:平时,郎朗到点就得赶回家练琴。有次学校成立了合唱团,让郎朗伴奏。郎朗回家迟到了两小时。郎国任一把拽住回家的儿子,揍了起来。越打火气越旺,他拿出一包药放到儿子面前,恶狠狠地说:你弹不好琴,别活了,你死了吧!要么跳楼,要么吃药,你选一样吧!郎朗眼里充满了委屈和绝望:我为什么要死?我没有错!这个9岁的孩子把药片朝墙上狠狠摔去,用头朝父亲撞去。
  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他的儿子傅聪现在也是一位世界级的钢琴大师。傅聪幼年也是被父亲逼迫着学习钢琴,傅雷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厉,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就往墙上撞。他的做法不仅使孩子受到摧残,也使傅聪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万幸,这两个孩子,最终都成为了名人,他们的确成功了,可又有多少孩子因为父母过于严厉的责打而造成了身心上的伤害呢?孩子会不会被打皮了骂滑了,最终对父母的责打不以为然?孩子会不会因为父母的简单粗暴造成个性压抑形成畸形的人格心理?孩子会不会效仿父母将来也开始“以暴制暴”,学会“打人经验”,染上暴力行为呢?孩子会不会因为惧怕父母的责打而开始说谎?孩子会不会因为父母的责打而被逆反心理主宰,认为得不到父母的爱而孤单失望?这也是一种爱,但这爱是一种畸形的爱啊!
  难道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吗?难道老师不喜欢自己的学生吗?素质教育已经轰轰烈烈实施了十几年,赏识教育、爱心教育也已深入人心,打的教育还有藏身之地吗?事实上,在学校,“体罚”或“变相体罚”从来就没有绝迹过。我曾当面听过许多家长对老师说:“老师,孩子交给你了,打骂都可以!” 打的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传家宝,一代传一代,正如我遇到的那个例子,在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教师心中,教育的最好办法还是一个字:“打”。
  这实在怨不得我们的老师们。时下流行一句话,“孩子的成功才是父母的成功”。可怜天下父母心,君不见寒暑假,各类辅导班人满为患。双休日父母忙碌接送孩子到各个学习班。没有自由的时间,没有玩的空闲。幼小的、单纯的孩子能承受得了吗?于是孩子反抗,不愿去学习,而换来的却是“打”。
  2007年第12期《读者》杂志有篇文章《不打不成才》,作者是一位父亲,还是一位省先进校长,他在描述了自己打儿子的种种“暴行”后,也对“打孩子”的心理作了深刻的剖析:
  “如果孩子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或沉湎网吧不能自拔,或偷盗抢劫,或吸毒卖淫,父母纵有万贯家财,纵然仕途平步青云,但日日面对败家子少年犯,什么样的荣耀也掩盖不了心中的惨淡愁云,成功失败冰火两重天,于是父亲们堂而皇之理所当然地‘施暴’,于是千千万万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别无选择地接受心理禁锢、生理摧残。”
  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的压力下,学校老师的压力就更大。家长要孩子上好学校,好学校要保住自己地位,差学校要挤进好学校行列。怎么办?那就打、逼学生学习。有人说,素质教育不是也能提高学生成绩吗?素质教育需要时间,需要长期的养成,成效短期是见不到的。另外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爱心也是有限的。像我儿子那个班,刚开学的时候将近90人,老师能有多少精力和爱心献给他们?现在还有70多人,老师还是照顾不过来,那什么赏识、爱心,只好弃之不用,用最传统最原始也是最见成效的办法,那就是“打”。当然这“打”不一定是真的用拳打脚踢,抄作业、罚扫地等其实也是打的一种。
  面对这一切,我们不能抱怨我们的家长,更不能抱怨我们敬业的老师。他们这样做,情不愿,心不安。追根溯源,是今天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近年来,中国实施素质教育在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农村办学条件等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教育过程中偏好知识灌输和传授,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偏重选拔性考试,忽视评价多样性;过分强调正规学习作用,忽视非正规学习价值等现象还比较严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问题依然存在。这既有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方面的问题,也有教育结构,体系和制度方面的缺陷,还有就业竞争压力巨大的因素,以及社会用人制度学历化倾向等外部体制性障碍。
  面对这一切,我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还要打吗?我们的后辈还要被打多长时间呢?
  (作者单位: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责任编辑:王哲先)
其他文献
壹  花钱  悬塔塔感慨地说:“钱可真不经花啊,刚取了100块钱,都不知道花在哪儿了,转眼间就用完了,真不知道100块钱能用来干什么呢?”  芳庭笑道:“那好办啊,你给我100块,我花给你看一下呗。”贰  穿越时空  拾谷雨和亨亨去出差。火车上,亨亨迷迷糊糊睡着了。  过了半个小时,亨亨揉揉眼睛看了看窗外:“啊!时间过得好快,我一觉醒来天都黑了。”  拾谷雨无奈地答:“哪里是天黑了,明明是火车进隧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站在时代和全局高度,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际需要出发,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工作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关怀。同时,党和国家尊师重教,以身作则,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人民教师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教
在亲密关系中害怕表达真实感受  有一位读者说,她和男友相恋四年,两人都性格外向,朋友也很多,经常一起聚会。在外人看来,他们过得有声有色,但回到家后,两人就没有了交流。她很難理解,为什么可以和朋友聊一个晚上,和恋人却无话可说。  这很有可能是关系亲疏的问题导致的。两人与朋友的交流可能只是一种表面的交流,如聊新闻八卦、吃喝玩乐,这是我们社会功能的一部分。我们和普通朋友在内心里并没有走得那么近。但在亲密
圆子:  我和男朋友已订婚礼酒席,打算下个月去领证,但最近我内心很焦虑,感觉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甚至有退婚的打算,我该怎么办呢?  我和男友从大学到现在恋爱四年,虽说中间有过波折,但他一直对我挺好的。最近在筹办婚事时,我与未来的公婆有不少分歧,闹了些不愉快,但男友一点不理解我,总说:“没事的,我爸妈都是老实人,会对你好的,怎么会欺负你呢?”这让我很心寒,婚后他肯定不懂得如何平衡婆媳关系,总会帮着他
《中国教师》沉痛悼念汶川大地震遇难教师!    他们用并不宽阔的肩膀撑起了生命的希望,她们用柔弱的身躯释放了生命的美丽,他/她们用大无畏的行动书写了教师的传奇!  立一座纪念碑,为中国教师立一座不朽的纪念碑,这样,他/她们才不仅仅在抽象的统计意义上活着,而且永远在生命尊严的意义上活着……    男,51岁,四川省绵竹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    2008年5月12日下午2:48,灾难突如其来,教学楼在
作为推进课改进程首选策略的教育科研,必须与教学研究紧密融合。以科研指导教研,以教研推动科研,实现教研与科研共同发展,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目的所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议案提案分析等调研形式,我们发现,目标不实、过程不实、成果不实,正是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主要弊端。为此,围绕着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我们制定了“抓大放小,求真务实,减负增效,自主发展”的方针,推出了“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新思路,力图
在中国,尤其是在中国广大农村不发达地区,曾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工作在贫穷的农村学校,他们是农民却还要教书,是教师却还要种地,是临时工却又长期任教。他们是校长,是班主任,还是总务主任、接送员。他们既是语文教师,又是数学教师,还是音乐、体育以及所有科目的教师……他们忙碌的足迹遍布中国每一个乡村,他们辛勤的汗水浇灌着乡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他们无私的劳动培养了一代代的农村人。他们的名字就叫做——农村民办教
1999年,美国教育部启动了针对职前教师技术教育的大型资助项目,即“培训未来的教师使用技术(Preparing Tomorrow’s Teachers to Use Technology)”,简称PT3。旨在鼓励和扶持职前教师进行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加速培养满足信息时代要求的高质量教师。该计划执行以来,已资助500多个教育技术应用与培训项目,受资助者包括学院、大学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职前教师,参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前,只有11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很愿意同一只白鼠玩耍并敢用手抚摸它。实验开始后,每当他用手抚摸白鼠时,实验者就在背后用铁锤猛击铁板使其发出较大的声响。没多久,他就形成了对白鼠的恐惧,一看到白鼠就露出害怕的表情。继而,这种恐惧反应又泛化到别的东西身上,如白兔、带绒毛的玩具、毛皮大衣,可以想像,这个可怜的小人儿长大以后,尽管知道这些毛绒绒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好怕
目前,学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这种竞争的内容必然超出单纯以学校教学质量为标准的竞争,而涉及到对各种资源的配置和运用的竞争,这引出了一个问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很多人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打造学校文化力。  东营区第一中学,一所位于黄河之滨的现代化学校,自2005年创办之初,便走上了文化立校之路。很难想象一所创办仅仅3年的学校能有怎样的文化底蕴。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这所学校的时候,就立刻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