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多读,多写,写出真情。批改作文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自读、自改能力,揣摩佳作,收集佳句,是眼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之大任。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 写作 策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诗告诉我们阅读与写作是相关的。要想文章写得好,就必须广泛阅读。《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三五部名著。”然而,我所在的包集中学虽说是市级示范中学,教学条件比较好,可毕竟处于较为落后的农村,学生受多方面条件的影响,阅读与写作水平不容乐观。鉴于此,我努力另辟蹊径,力争使我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与时俱进。
一、建立图书角,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农村中学图书馆资源缺乏,这样学生就很难看到适合自己的书籍。为此,我让学生每人从家里带来五本书(课本除外)放在教室内,建立自己的图书角,形成班级资源共享,同时我从网上下载一些精美的童话、故事、短篇小说等让同学们看。以解决课外读物缺乏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也遇到了阻力,有些家长不与我配合。他们认为看小说只是消磨时光,对小孩的学习没有好处。后来学生进步的事实证明了一切。这个阻碍就不攻自破了。我让学生每天写阅读感受。对他们的感受的深浅则另当别论。关键是想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文章不写一句空”。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急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你每天做你喜欢的事,你才会勤于做这件事。读书写作何尝不是如此?语文是基础科目,阅读写作的方法、技巧需要积累。鉴于此,在课堂上,我总是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提问,让他们在紧张高效的时间内学会了自读,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同时这也使他们养成了自觉阅读的习惯,进而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二、任务式教学,完成预习作业
课外阅读很重要,但对学生来说课堂才是提高他们能力的最重要的阵地。因此每上新课前,我都会要求学生预习。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然后在上课时,提出关于该课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运用平时演练的阅读方法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就我本人而言,我绝不上无准备的课,也不会让学生被动地听我讲课,充当十足的记录员。与此同时,我也让学生及时总结经验,在理解中创新,在欣赏中学会审美。
三、阅读与写作应步伐一致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想,针对农村中学的现状,提出让学生必要之时背些优美的范文也未尝不是“救命”之招?事实证明了我的想法。当然我不是要求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而是让他们在背熟的基础上去揣摩别人的写作思路,总结吸收化为己用。这样往往会事半功倍。学生提高阅读写作水平的另一个途径是写读书札记、日记。写心中所想,写真情实感,做到读有所写,写有所获。
四、重视阅读作文,提出文章亮点
批改作文的方法多样。初中生每学期大作文八篇,小作文每周一篇,倘让我一一细改,也难以做到。我采用的方法是:详改几篇,将剩下的让学生互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关注学生修改批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水平。”我让学生一一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写的文章。无论写的精彩还是写的糟糕,都要先读给自己听,将自己的感情读出来。同时读给别人听或读别人的文章。这样学生会更容易发现自己或他人文章的不足。我一再告诉学生的一句话是:只有感动自己才会感动别人。学生们也理解我的观点,并积极的予以配合。通过这一方法的推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
五、阅读训练,重在“得法”
出题要符合学生的口味,教师只有自己广泛阅读,才能从头脑中随时调出一些适合自己学生的现实的阅读和写作的题目。从而让学生在一题中“得法”,在其他题中应用。教师只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做到有的放矢,学生才会学得不累,学得有兴趣。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文本,不宜舍文本而他求。”大师之言一语中的。这里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反复玩味课文”。 “反复玩味课文”就是要多读课文。这与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殊途同归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的主体还是学生。所以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独立性。文本的意义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平时考试的题型尽量让学生能有所把握,从而考出学生的信心。否则出题让他们无处落笔,把他们一棍子打死,那也将难以想象其后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 写作 策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诗告诉我们阅读与写作是相关的。要想文章写得好,就必须广泛阅读。《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三五部名著。”然而,我所在的包集中学虽说是市级示范中学,教学条件比较好,可毕竟处于较为落后的农村,学生受多方面条件的影响,阅读与写作水平不容乐观。鉴于此,我努力另辟蹊径,力争使我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与时俱进。
一、建立图书角,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农村中学图书馆资源缺乏,这样学生就很难看到适合自己的书籍。为此,我让学生每人从家里带来五本书(课本除外)放在教室内,建立自己的图书角,形成班级资源共享,同时我从网上下载一些精美的童话、故事、短篇小说等让同学们看。以解决课外读物缺乏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也遇到了阻力,有些家长不与我配合。他们认为看小说只是消磨时光,对小孩的学习没有好处。后来学生进步的事实证明了一切。这个阻碍就不攻自破了。我让学生每天写阅读感受。对他们的感受的深浅则另当别论。关键是想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文章不写一句空”。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急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你每天做你喜欢的事,你才会勤于做这件事。读书写作何尝不是如此?语文是基础科目,阅读写作的方法、技巧需要积累。鉴于此,在课堂上,我总是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提问,让他们在紧张高效的时间内学会了自读,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同时这也使他们养成了自觉阅读的习惯,进而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二、任务式教学,完成预习作业
课外阅读很重要,但对学生来说课堂才是提高他们能力的最重要的阵地。因此每上新课前,我都会要求学生预习。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然后在上课时,提出关于该课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运用平时演练的阅读方法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就我本人而言,我绝不上无准备的课,也不会让学生被动地听我讲课,充当十足的记录员。与此同时,我也让学生及时总结经验,在理解中创新,在欣赏中学会审美。
三、阅读与写作应步伐一致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想,针对农村中学的现状,提出让学生必要之时背些优美的范文也未尝不是“救命”之招?事实证明了我的想法。当然我不是要求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而是让他们在背熟的基础上去揣摩别人的写作思路,总结吸收化为己用。这样往往会事半功倍。学生提高阅读写作水平的另一个途径是写读书札记、日记。写心中所想,写真情实感,做到读有所写,写有所获。
四、重视阅读作文,提出文章亮点
批改作文的方法多样。初中生每学期大作文八篇,小作文每周一篇,倘让我一一细改,也难以做到。我采用的方法是:详改几篇,将剩下的让学生互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关注学生修改批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水平。”我让学生一一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写的文章。无论写的精彩还是写的糟糕,都要先读给自己听,将自己的感情读出来。同时读给别人听或读别人的文章。这样学生会更容易发现自己或他人文章的不足。我一再告诉学生的一句话是:只有感动自己才会感动别人。学生们也理解我的观点,并积极的予以配合。通过这一方法的推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
五、阅读训练,重在“得法”
出题要符合学生的口味,教师只有自己广泛阅读,才能从头脑中随时调出一些适合自己学生的现实的阅读和写作的题目。从而让学生在一题中“得法”,在其他题中应用。教师只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做到有的放矢,学生才会学得不累,学得有兴趣。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文本,不宜舍文本而他求。”大师之言一语中的。这里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反复玩味课文”。 “反复玩味课文”就是要多读课文。这与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殊途同归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的主体还是学生。所以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独立性。文本的意义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平时考试的题型尽量让学生能有所把握,从而考出学生的信心。否则出题让他们无处落笔,把他们一棍子打死,那也将难以想象其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