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是教师传授知识主要途径之一,代表思维模式。对于数学学科而言,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更要形成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从多方面创新培养途径,打破传统僵硬化吸收知识模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 问题 解决能力 培养途径
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基礎学科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提高综合水平。解决问题是学生必备的数学技能,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数学涉及较多的定理、公式和计算知识,因而需要数学教师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使其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情境即通过为学生呈现能刺激其思维的数学信息,调动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并和原有认知形成冲突,诱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质疑和猜想,使学生具备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时不仅应注重呈现方式是否新颖,更要重视问题中是否涵盖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等,将问题形式和内容相统一才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数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学校在周末组织一场寻宝活动,小明在参加活动过程中收到一张纸条,其内容为“你要找寻的宝藏距离你右脚三米左右。”同时纸上还有一个小红点表示小明右脚位置, 问小明要寻找的宝物可能在哪个地方?学生在活动中得知圆是一条封闭的曲线和各个部分以及特征。从活动形式分析,寻宝问题情境和学生喜爱探险心理特征相符,引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内容形式分析,该问题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圆的概念、特征以及各个部分等数学问题。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还可紧贴学生生活激发其问题意识,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借助直观教具,拓宽学生思维深度
小学生群体最显著的特征即形象思维,但在学习数学后也逐渐朝着逻辑思维方向过渡,该阶段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黄金期。如果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时引入直观教具则有利于解决数学学科抽象性知识和学生形象思维之间的存在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通常直观教具分为实物和模象两种直观方式,其中实物包括参观、实验、标本以及各种实物等,模象则包括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无论哪种方式均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形成清晰直观的表象。
例如在学习物体体积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在课堂教学中拿出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杯,之后往杯子中倒水并询问学生哪个多哪个少?学生观察后回答两个一样的杯子,水平面在相同高度,水自然是一样多的。为了活跃学生思维,教师在杯子上投入一颗小石头,学生发现水平面升高了,教师继续提问:“那杯子中的水是否也增多了?”学生:“没有,只是放入的小石头将杯中的水挤上来了。”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可称为物体的体积”。上述教学直观的展现了抽象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三、明确解题步骤,提高学生解题效率
一般解决问题需要明确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回顾等步骤,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时也需要以下步骤:首先审题。该步骤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通常可包括读、画、联想三种步骤,其中读,即学生看到题目时要反复默读多遍,认真且逐字逐句地默读并思考,需重点读关键字和相关词语等。如果题目有图画和对话,那么需明确图中对话内容和已知条件和需解答的问题。画即在默读的基础上运用纸笔画出条件和问题,再运用△符号划出关键词语,明确题中哪些为问题,哪些为已知条件,在此过程中还要挖掘题目中隐含条件,有时还可借助方格图、线段图、实物图、列表等呈现问题中已知条件,或以缩句形式摘录复杂的条件。联想即理清解题思路,明确题意后可联想,可从条件间有无直接内在关系联想,例如由两个条件能推算出哪些结论或结果等。还可从问题层面联想,例如要求该问题具备哪些条件,或题目中已知条件中缺哪些条件或已具备哪些条件,事实上也是分析法的合理运用,有利于为高效解题奠定良好基础。
以“平均数”一课为例,教师可在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知识提出以下问题:“某个池塘平均水深110厘米左右,其中小明身高为125厘米,问小明下水游泳是否会出现危险?”上述问题紧贴学生实际生活,而学生也从问题中得知,平均数并非局限于某个数据范围内,而题目中水深110厘米也并非特指每个池塘水深都为110厘米,因为有的池塘水深可能超过110厘米或不足110厘米,如果下水游泳,超过110厘米则可判断陷入危险。这种方式紧贴学生现实生活,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概念和意义,更增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要有计划地从多方面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技巧,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文玲.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7(6).
[2] 蔡凌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 2018(76).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 问题 解决能力 培养途径
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基礎学科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提高综合水平。解决问题是学生必备的数学技能,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数学涉及较多的定理、公式和计算知识,因而需要数学教师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使其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情境即通过为学生呈现能刺激其思维的数学信息,调动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并和原有认知形成冲突,诱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质疑和猜想,使学生具备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时不仅应注重呈现方式是否新颖,更要重视问题中是否涵盖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等,将问题形式和内容相统一才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数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学校在周末组织一场寻宝活动,小明在参加活动过程中收到一张纸条,其内容为“你要找寻的宝藏距离你右脚三米左右。”同时纸上还有一个小红点表示小明右脚位置, 问小明要寻找的宝物可能在哪个地方?学生在活动中得知圆是一条封闭的曲线和各个部分以及特征。从活动形式分析,寻宝问题情境和学生喜爱探险心理特征相符,引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内容形式分析,该问题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圆的概念、特征以及各个部分等数学问题。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还可紧贴学生生活激发其问题意识,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借助直观教具,拓宽学生思维深度
小学生群体最显著的特征即形象思维,但在学习数学后也逐渐朝着逻辑思维方向过渡,该阶段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黄金期。如果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时引入直观教具则有利于解决数学学科抽象性知识和学生形象思维之间的存在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通常直观教具分为实物和模象两种直观方式,其中实物包括参观、实验、标本以及各种实物等,模象则包括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无论哪种方式均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形成清晰直观的表象。
例如在学习物体体积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在课堂教学中拿出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杯,之后往杯子中倒水并询问学生哪个多哪个少?学生观察后回答两个一样的杯子,水平面在相同高度,水自然是一样多的。为了活跃学生思维,教师在杯子上投入一颗小石头,学生发现水平面升高了,教师继续提问:“那杯子中的水是否也增多了?”学生:“没有,只是放入的小石头将杯中的水挤上来了。”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可称为物体的体积”。上述教学直观的展现了抽象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三、明确解题步骤,提高学生解题效率
一般解决问题需要明确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回顾等步骤,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时也需要以下步骤:首先审题。该步骤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通常可包括读、画、联想三种步骤,其中读,即学生看到题目时要反复默读多遍,认真且逐字逐句地默读并思考,需重点读关键字和相关词语等。如果题目有图画和对话,那么需明确图中对话内容和已知条件和需解答的问题。画即在默读的基础上运用纸笔画出条件和问题,再运用△符号划出关键词语,明确题中哪些为问题,哪些为已知条件,在此过程中还要挖掘题目中隐含条件,有时还可借助方格图、线段图、实物图、列表等呈现问题中已知条件,或以缩句形式摘录复杂的条件。联想即理清解题思路,明确题意后可联想,可从条件间有无直接内在关系联想,例如由两个条件能推算出哪些结论或结果等。还可从问题层面联想,例如要求该问题具备哪些条件,或题目中已知条件中缺哪些条件或已具备哪些条件,事实上也是分析法的合理运用,有利于为高效解题奠定良好基础。
以“平均数”一课为例,教师可在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知识提出以下问题:“某个池塘平均水深110厘米左右,其中小明身高为125厘米,问小明下水游泳是否会出现危险?”上述问题紧贴学生实际生活,而学生也从问题中得知,平均数并非局限于某个数据范围内,而题目中水深110厘米也并非特指每个池塘水深都为110厘米,因为有的池塘水深可能超过110厘米或不足110厘米,如果下水游泳,超过110厘米则可判断陷入危险。这种方式紧贴学生现实生活,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概念和意义,更增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要有计划地从多方面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技巧,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文玲.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7(6).
[2] 蔡凌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 20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