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对策研究

来源 :启迪·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4 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高考改革,2017 年修订了新的高中物 理课程标准,基于这种情况下,高中物理教 学教学变革也势在必行,要求教师思考与探究出如何正确面对这些现实挑战,增 强高中学校、教师对新高考新课标的适应能力,探究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高考;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对策
  物理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学科,高中物理教学对于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以及高校理科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新高考的选择性理念以学生为本,赋予了学 生更多的选择权,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新高考背景下如何深化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研究具有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提升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学生能够自觉地利用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知识)去解释自然现 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自然现象与问题往往蕴含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因此,提升 物理观念就要加强物理知识与情境的高度关联,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 境的创设。如对于“导线中通以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这一物理知识,我 们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物理情境:将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小磁针的上方,通电后, 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再比如对于“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这 一物理知识,我们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物理情境:比较质量相同的两张正方形纸片, 一个捏成团,另一个形状不变,观察两个物体谁下落得更快。另外,在情境中要 设置恰当的问题很重要。它能将知识与情境很好的联系起来,好的问题能不仅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从情境中剥茧抽丝,引导学生质疑、分析与推理, 从而主动构建新知识,还能增强师生互动,促进教学节奏的跌宕起伏。如在《万 有引力定律》这一节当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情境:1.苹果为什么会 落地?2.苹果树长到月球那么高,它还会落地吗?……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串,符合学生的认知 逻辑,能够实现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每一个问题都具有开放的解答思路, 全体学生都能为此做出合理的猜想。这些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物理观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与发展起来,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发展质疑、认证与归纳等科学思维。例如:在进行“质点模型”建构时,教师应该积极创设同的情境,注重通過类比、 等效等思维手段引导学生体会建构质点模型的好处,主动建构物理模型。如研究 火车从长沙开往北京的时间,我们可以忽略火车本身的长度将它等效为质点,因 为火车自身的线度相对长沙到北京的距离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研究行星围绕天体 公转的运动我们可以忽略行星本身的线度与它的自转将它等效为质点,因为此时 行星本身的线度与自转并不影响我们的研究问题。自然界中无论是火车运动还是 天体运动,我们之所以能在处理这一类问题中将物体抽象为质点是因为它们具有 共同的特征,即物体本身的线度、体积或者运动状态不影响我们研究的问题,以 后我们在处理类似的问题时也可以尝试将物体简化为质点模型,使得研究问题更 加方便。
  再如:重视学生的科学推理、论证与质疑能力培养,“曲线运动速度 方向”的教学时,重视学习过程的体现,基于转砂轮上的火星、旋转的链球运动方向的事实只能得到一个猜想, 即圆周运动这一特殊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圆相切,猜想一般曲线运动的速度方 向也是切线方向。然后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小实验,即钢球在任意曲线的导轨内运 动,离开导轨时沿切线方向飞出这个实验来检验猜想的正确性。还可以用极限的 观点进行理论推导,论证曲线在某点的速度方向为切线方向。为了加深学生的理 解,我们通过飞镖在空中的指向与飞行轨迹相切这样一个实践案例加强物理知识 与实际情境的关联。这样的教学逻辑与学生的认知逻辑相契合,学生经历了观察、 发现问题、合理猜想、实验验证与理论推导的完整过程,科学思维因此得以发展。
  三、重视实践教学,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要重视探究过程内在的逻辑联系。实验探究过程本身应该是环环相 扣,问题与证据应一一对应的,毫无内在逻辑的探究过程追求的是探究结果,而 不是探究过程本身的科学性。以《楞次定律》中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为例,教师怎么样才是有逻辑的实验探究过程呢,在实验前的逻辑推理 很重要。从感应电流与磁通量变化有关,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肯定与磁通量的增 加与减少有关。原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方向不在同一水平面内无法比较,比较两者的关系势必要找到一个“中介”,即将感应电流变成感应电流的磁场(右手螺 旋法则),合理地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得到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有关, 这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实验探究过程,才能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探究思维。
  结论
  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升。需要明确的是此次的研究主要是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展开的,在研究深度与广度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高中物理教学现象的描述与理 论论证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王键铭.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初探[J]. 学周刊,2021(32):125-126.
  [2]孙铁斌. 考查科学思维 落实核心素养——2021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江苏物理试卷压轴题赏析[J]. 物理教师,2021,42(07):87-9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农村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多年来自制玩具是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精神伙伴。自制玩具在给幼儿提供无限乐趣与灵感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激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热情。本文从农村幼儿园应用自制玩具的现状出发,详尽分析了自制玩具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优势,并对自制玩具在农村幼儿园教学中具体高效应用的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自制玩具;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  引言:  对于尚未记事懵懂无知的农村幼儿园学生而言
摘要::学会和善于利用工具书,不但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维。然而在现实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把学生对工具书的认识和使用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创设氛围,养成勤于查阅的习惯,善于进行方法导航,丰富语文课堂的内涵。  关键词:工具书 语文教学  了解常用工具书  工具书是一种依据特定的需要,按一定的体例和检索式编排,专供查阅资料线索的图书。学会和善于利用工具书,不但有助于学生的自
摘要::通过对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分析,发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依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课堂教学氛围单调,使得中职课堂教学效率难以从根本上得以提升。为转变此教学现象,教师可以互动式教学法,打造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本文结合互动式教学对英语教学的作用,对互动式教学法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中职英语教学;应用  引言
摘要::小学阶段是每个人学生时期接受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因为这阶段的学生在学科基本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都处于一个萌芽的状态,而班主任作为小学生们的引导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每个小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  关键词:素质教育;班主任管理;新课改理念  引言:  通过对传统的小学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如果将学习成绩作为小学教学的唯一重点的话,那么在素质教育方面就会呈现出消极落后的局面,这反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为严格的标准。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传统的传道受业解惑的任务之上,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数学老师研究和探索的新方向。该文则是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学数学知识,为小学生之后的学习和未来的可持续发
摘 要:依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人文特征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关注传统文化方面的渗透,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感受知识内容中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感,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学生加强国学经典阅读,多读多积累,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关注传统文化元素,还可以通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穿插渗透传统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大力推行深化改革,要求各个时段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大力发展核心素养的影响下,小初高和高校立即行动起来,高中语文也在行动之中。核心素养的发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提升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终生的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改革,高中语文教学得到了提升,但还是存在一些
【摘要:】在小学教学当中,每个班都有学习和行为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通常不写作业,也不遵守课堂纪律。在教师的眼里,他们就是一些问题学生,通常将这一类学生称之为学困生。实际上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潜力,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在教师的关心下学困生也能够变得乐观、自信,使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樣拥有阳光灿烂的心态。对此,教师要有耐心、有信心来帮助这些学困生转化,这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关键。  【关键词】农
摘 要: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与其考试成绩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学生的语文水平又与其阅读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基于此,本文以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生;阅读能力  引言: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为了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师首
【摘要:】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在整个教育生涯的初始阶段,在此阶段构建优秀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依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自身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实践,对小学一年级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班级文化;建设  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律性较差,一年级又是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等养成的基础阶段,刚踏入小学校门的小学生,对于小学班集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