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组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疗程均为30d。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VAS评分、疗效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较治疗前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71.43%),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各组治疗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明显,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关键词:中西医;膝骨性关节炎;效果
膝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报道发现,该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增加。近年来,研究报道表明,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1】。本研究对于本组纳入的7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符合《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和《中医辨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关于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35例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8~73岁,平均(57.28±8.13)岁;病程10个月~12年,平均(5.19±2.34)年。对照组35例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44~75岁,平均(57.75±7.68)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4.82±2.51)年。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所有患者均经医院伦理委员批准。两组基线资料结果表明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生产厂家:浙江诚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3352;规格:0.48g/粒)200mg/次,1次/d。治疗组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组成包括熟地黄30g、肉苁蓉20g、淫羊藿30g、骨碎补30g、白芍30g、当归20g、生黄芪30g、甘草6g。水煎,每日1剂,早晚两次温服。疗程均为30d。
1.3 疗效标准【4】
(1)治愈:患者患膝肿胀、膝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并且活动功能恢复正常;(2)好转:患者患膝肿胀、膝关节疼痛有所改善,并且活动功能有所改善;(3)患者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本研究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进行表示,结果分别采取t检验以及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较治疗前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X±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30d后,治疗组35例中治愈患者12例、好转患者20例、无效患者3例,对照组35例中治愈患者7例、好转患者18例、无效患者10例,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2.3 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各组治疗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X±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主要是由关节软骨出现退行性改变开始的,并且逐渐发生软骨下骨质硬化,骨赘形成,故而致使患者额关节畸形,功能丧失。此外,由于中老年人骨质疏松会引起关节软骨下骨质抗应力下降,关节软骨变形,从而改善功能且重建受损至软骨及骨的结构。目前,关于膝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通常认为是与免疫、代谢、炎症、衰老及创伤等相关【5】。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是蛋白多糖合成的一种前体物质,该药物能够促进软骨基质的重建与修复,故可直接发挥抗炎作用、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缓解患者骨关节炎的疼痛以及阻止骨关节炎病程等。
中西医认为骨性关节炎属“痹症”范畴【6】。主要与肝肾亏虚密切相关,肝肾充盈,则会使其筋骨强劲,关节滑利,运动灵活。故而治疗应以补肝肾为主,辅以活血通络、祛风散寒。本文采用中药方剂中,组成中熟地黄能够补血滋阴、补精益髓;肉苁蓉能够补肾阳、补精血;淫羊藿能够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骨碎补能够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白芍能偶平肝止痛、养血;当归具有活血祛瘀功效;生黄芪具有益血、升阳功效;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用,可补肝肾、活血通络、祛风散寒。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单用西药治疗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能够显著降低VAS评分,从而减轻患者疼痛;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西药治疗,且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疗效显著,从而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单用西药治疗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可明显增加膝关节功能评分,从而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孙守凯. 外敷中药方配合西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2, 33(12):1604-16006.
[2]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 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版)[J]. 中华骨科杂志, 2007, 27(10):793-79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30.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68-73.
[5] 林松青, 罗勇杰, 彭力平, 等. 中药辨证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2, 20(6):19-22.
[6] 屠震宇.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20 例[J]. 中国药业, 2013, 22(8):100-101.
关键词:中西医;膝骨性关节炎;效果
膝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报道发现,该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增加。近年来,研究报道表明,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1】。本研究对于本组纳入的7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符合《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和《中医辨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关于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35例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8~73岁,平均(57.28±8.13)岁;病程10个月~12年,平均(5.19±2.34)年。对照组35例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44~75岁,平均(57.75±7.68)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4.82±2.51)年。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所有患者均经医院伦理委员批准。两组基线资料结果表明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生产厂家:浙江诚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3352;规格:0.48g/粒)200mg/次,1次/d。治疗组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组成包括熟地黄30g、肉苁蓉20g、淫羊藿30g、骨碎补30g、白芍30g、当归20g、生黄芪30g、甘草6g。水煎,每日1剂,早晚两次温服。疗程均为30d。
1.3 疗效标准【4】
(1)治愈:患者患膝肿胀、膝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并且活动功能恢复正常;(2)好转:患者患膝肿胀、膝关节疼痛有所改善,并且活动功能有所改善;(3)患者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本研究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进行表示,结果分别采取t检验以及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较治疗前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X±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30d后,治疗组35例中治愈患者12例、好转患者20例、无效患者3例,对照组35例中治愈患者7例、好转患者18例、无效患者10例,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2.3 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各组治疗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X±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主要是由关节软骨出现退行性改变开始的,并且逐渐发生软骨下骨质硬化,骨赘形成,故而致使患者额关节畸形,功能丧失。此外,由于中老年人骨质疏松会引起关节软骨下骨质抗应力下降,关节软骨变形,从而改善功能且重建受损至软骨及骨的结构。目前,关于膝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通常认为是与免疫、代谢、炎症、衰老及创伤等相关【5】。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是蛋白多糖合成的一种前体物质,该药物能够促进软骨基质的重建与修复,故可直接发挥抗炎作用、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缓解患者骨关节炎的疼痛以及阻止骨关节炎病程等。
中西医认为骨性关节炎属“痹症”范畴【6】。主要与肝肾亏虚密切相关,肝肾充盈,则会使其筋骨强劲,关节滑利,运动灵活。故而治疗应以补肝肾为主,辅以活血通络、祛风散寒。本文采用中药方剂中,组成中熟地黄能够补血滋阴、补精益髓;肉苁蓉能够补肾阳、补精血;淫羊藿能够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骨碎补能够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白芍能偶平肝止痛、养血;当归具有活血祛瘀功效;生黄芪具有益血、升阳功效;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用,可补肝肾、活血通络、祛风散寒。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单用西药治疗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能够显著降低VAS评分,从而减轻患者疼痛;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西药治疗,且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疗效显著,从而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单用西药治疗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可明显增加膝关节功能评分,从而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孙守凯. 外敷中药方配合西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2, 33(12):1604-16006.
[2]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 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版)[J]. 中华骨科杂志, 2007, 27(10):793-79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30.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68-73.
[5] 林松青, 罗勇杰, 彭力平, 等. 中药辨证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2, 20(6):19-22.
[6] 屠震宇.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20 例[J]. 中国药业, 2013, 22(8):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