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并用配合温肾行水汤治疗慢性肾炎31例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p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针灸并用 温肾行水汤 慢性肾炎
  
  资料与方法
  共治疗31例,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40~68岁, 平均54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2个月。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水肿肾阳虚衰型均表现为全身高度浮肿、腹大胸满、卧则喘促。畏寒神倦,面色萎黄或苍白、纳少、尿短少。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或结代。实验室检查中尿常规有蛋白、尿潜血、尿红细胞高倍镜下可见,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自拟温肾行水汤水煎服,隔日1剂。药物组成:生姜、白芍、山药、山萸肉、肉桂、附子、牛膝、泽泻各15g,白术、茯苓各20g。小便清长量多去泽泻15g,加狗脊l5g;心悸气促宜重用附子20~25g,再加桂枝10g,五味子20g。
  针灸取穴与操作方法:针刺取中脘,四满(双),均直刺1.0~1.5寸,留针20分钟,5分钟捻针1次,手法采用捻转补法。
  隔饼灸与取穴:隔饼灸用附子、红花、木香、茯苓等药适量研磨成粉,加黄酒适量调匀,固定于气海、中极、中脘、阴陵泉(双)穴上,每次灸3壮。以上针灸均隔日2次,先针后灸,连续10天为1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
  
  结 果
  治愈(水肿完全消失,余症不见,尿常规检查恢复正常,随防3个月未见复发)19例,有效(水肿完全消失,余症明显减轻,尿常规有改善,随防3个月未见复发)11例,无效(水肿,余症变化不明显,尿常规检查无变化)1例。
  例:患者,男,60岁,1998年12月7日初诊。患者自诉6年来出现反复性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腹痛下利,四肢厥冷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胖,脉沉迟无力。尿蛋白(+++),尿潜血(+++),尿红细胞高倍镜下10个,尿素氮9.6mmol/L,血肌酐192μmol/L。經用利尿剂,中药采用五皮饮等收效不明显。B超、CT等检查均正常。证属水肿,肾阳虚衰,不能化气利水,膀胱气化不利,不能温养形体所致。治拟温阳益气,化气利水为主,佐以活血散寒。采用本文治疗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水肿完全消失,余症明显减轻,守自拟温肾行水汤化裁,行第2个疗程后,余症基本不见,尿常规正常,血尿素氮、血肌酐检查均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讨 论
  慢性肾炎属祖国医学“水肿”范畴。《景岳全书·肿胀》:“温补即所以化气,气化而痊愈者,愈出自然。”灸任脉穴气海,为元气之海,功能扶阳益气,补元真不足,对脏腑虚衰尤宜;中极为膀胱募穴,灸能补肾培元,助膀胱气化而利小便。下焦阳虚水泛中土则下利,脾困则腹痛,胃阳不达则四肢沉重,当继灸胃募穴中脘,温运中宫,以行气散寒;配脾经合穴阴陵泉先针后灸,健脾导水利湿而调升降。《血证论》:“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又因年老多瘀,病经6个月,久病入络为血瘀,血不行则病水也,针刺足少阴肾经穴四满(双),冲脉之会,功能调补肝肾,活血散瘀。自拟温肾行水汤中肉桂、附子可补水中之火,温肾之阳气;生姜温散水寒之气;白芍调合营阴;白术、茯苓、泽泻通利小便;牛膝引药下行,直趋下焦,强壮腰膝;肾为水火之脏,缘阴阳互根之理,善补阳者,必以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故用山药、山萸肉以滋补肾阴。针灸并用配合自拟温肾行水汤三法同施,可达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之功。水气之病,变动不居,水至之处皆可为患,因此治疗水肿,不可单纯见水利水。
其他文献
近年来,肺结核病与糖尿病并存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两病并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为了更好地防治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了解两病的因果关系,明确诊断及治疗,笔者对56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  1998~2005年我所收治56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患者,男40例(71.4%),女16例(28.5%);年龄26~65岁,以40~60岁居多。  先诊断糖尿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参芪当归汤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共观察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以参芪当归汤口服,对照组25例用速力菲片口服,观察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芪当归汤既能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90年11月~2003年4月我院收治的135例中重度急性CO中毒病例,均系有明确CO接触史的住院病人,急性期患者均有昏迷,最短1.5小时,最长4天,符合急性CO中毒诊断标准。随机将135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其中男35例,女31例,年齡16~84岁,平均60.1岁;对照组69例,其中男37例,女32例,年龄16~81岁,平均59.2岁。两组性别和年龄经统计学处理P>0.0
期刊
最近,WHO对6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分析,认为肺动脉高压(PAH)是造成COPD患者心脏损害的主要原因,COPD伴PAH则预后较差,5年存活率仅5%。还有研究表明,COPD患者的生存时间与mPAP(平均肺动脉压)及其变化有密切关系,当mPAP超过30mmHg时,COPD患者的存活率甚低。  COPD肺动脉高压在临床上的表现,与中医学“肺胀”、“喘证”等的临床表现
期刊
关键词 小儿 功能性再发性腹痛 加味健脾散 临床报道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6月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100 例,男42 例,女58例,年龄3~14 岁,平均年龄8.5岁。所有病例均排除器质性疾病并符合以下诊断要点[1]:①腹痛病程超过3个月;②疼痛为非特异性间断发作,很少表现为绞痛;③疼痛部位多在脐周、上腹或无固定范围,腹部查体可有脐周压痛或无异常发现;④可伴有恶心、呕吐
期刊
关键词 细辛脑 小儿喘息性疾病 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10月小儿哮喘64例,均为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其中喘憋性肺炎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24例,年龄6~12个月9例,1~3岁23例,男18例,女14例;对照组32例,其中喘憋性肺炎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26例,年龄6~12个月8例,1~3岁24例,男15例,女17例。入院时病程均小于4天,均有气喘、气促、
期刊
资料与方法  震颤麻痹共24例,女13例,男22例,年龄47~78岁,单一肢体11例,一侧上下肢同时发病6例;单一肢体并下颌发病3例;震颤合并肌强直4例;皆有不同程度的運动徐缓。病程最长13年,最短3个月。  根据1991年11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在重庆召开的第三界中华老年病脑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其疗效评定标准采用记分法。疗效评定方法:100%疗效为临床痊愈,50%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26例,男94例,女32例,年龄3~14岁,左侧89例,右侧37例,均有明显外伤史,为完全移位,闭合性伸直型骨折,无神经血管受压症状,伤后就诊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8天。  诊断依据:①有明显外伤史,如跌伤、坠落伤、交通伤、其他伤等。②肘部疼痛,肿胀,畸形,功能受限。③肱骨髁上有明显压痛、骨擦音及异常活动。④X线片可显示骨折的具体类型及移位情况。  复位方法:一般外伤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本组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所致剧咳、久咳45例中,年龄4~75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最长2个月,最短5天,平均12天。胸部X线显示肺炎6例、支气管炎28例。45例均经运用抗炎、止咳药物治疗无效而来诊。临床表现为咳嗽频作,或有阵发性痉咳,喉痒、有痰或无痰,恶风发热不显。  治疗方法:以止嗽散(紫菀、百部、桔梗、荆芥、白前、甘草、陈皮)加杏仁、仙鹤草为基本方,风寒加苏叶、生姜;风热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止泻灵合剂保留灌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68例,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关于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对脱水的患儿均用静脉输液予以补液。对照组用静滴利巴韦林注射液,0.01g/(kg·日),每日2次静滴,末梢血中WBC高者可口服磷霉素钙。治疗组用中药(黄莲8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