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炮制中炒炭存性的研究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ouxizhiw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1
  【摘要】:中药材在中火与武火的条件下短时间炒制可形成一类“炭药”,该炮制技艺就是“炒炭”。“炒炭存性”是中药材产生药效的评价标准,其主要目的为使药材产生止血、止带等效果,同时也保留原药效的部分特征。近年来,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关于“炒炭存性”的重要疗效也为临床所重视。为此,本文对炒炭存性进行了总结研究,分析了炒炭存性的作用机理,并探讨了炒炭工艺和治疗标准,旨在为“炒炭存在”药材品质宏观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炮制;炒炭存性;中药量化评价;中药
  炒炭工艺是中药炮制的中药技术之一,而“炒炭”有无药用效果的关键是“存性”,只有“存性”才能体现炒炭炮制的价值。长期以来,对于中药“炒炭存性”的相关研究较多,以工艺技术、药理机制、量化标准等内容为主,缺乏系统性的综合性研究,故本文从炒炭存性作用机理出发,对其工艺技术和评价标准进行了综述,具体如下。
  1炒炭存性作用机理
  炮制“炒炭存性”主要作用为转化药性,使其具有止血作用,或缓和药性,避免刺激药物刺激过大。炒炭炮制过程属于碳化和氧化的过程,目前已知炭药中的可溶性钙离子、鞣质及碳素是主要疗效成分,也是产生止血效果的关键物质。中药材以植物药和动物药为主,其细胞内部均含有一定量草酸钙簇晶,在高温、有氧条件下,钙离子可以溶出(可溶性钙离子),或产生钙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促进凝血反应,产生止血效果。此外,植物药炒制后,鞣质含量显著提升,可直接促进毛细血管收缩,并与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等结合成大分子团,堵住血管破损处,止血作用较强。此外,关于炭药研究发现,炮制过程中产生了炭素,其本身属于一种止血成分,具有收敛止血的效果。当前,较多药材“炒炭存性”的研究较为深入,其作用机制也逐渐被阐明[1]。
  地榆是凉血解毒药品,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生药鞣质成分比重为6.1%~6.2%,炒炭后,鞣质成分比重为11.6%~12.3%,升高约200.0%;同时,生药中的草酸钙簇晶含量从5.6%下降至1.3%(炒炭后),而可溶性钙离子升高;鞣质、钙离子是地榆发挥止血作用的重要成分[2]。
  槐米炒炭后,药效作用也由清热凉血转为收敛止血,其生药中含有大量芦丁、异鼠李黄素等抗止血成分,同时含有微量槲皮素等止血成分,经过炒制(炒炭存性)后,其芦丁、异鼠李黄素下降约60.5~89.7%,而槲皮素含量升高72.0%以上;同时,草酸钙簇晶和鞣质变化也与地榆一致,可知炒炭后,止血成分增加和抗止血成分转化是发挥止血作用的重要原因[3]。
  2“炒炭存性”的工艺
  炒炭工艺发展历史较长,但是多为经验总结,尚无科学性总结,需要建立一套炮制工艺标准。“炒炭存性”制备工艺是多种多样,需要经历较多的加工环节,因而不能控制单一环节,应该对炮制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控制。“炒炭存性”需要中火与武火炮制,而《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明确指出根茎类、全草类、果实类、皮类及花类药物需要不同的火候炮制,在具体操作中全凭借药师经验操作[4]。传统中药炮制中对炒炭火候要求为“先武火、后文火、再武火”,但是这样并不能为工程化、规范化生产提供具体的参考数值,需要强化标准化技术性要求。
  国内较多文献报道:炒炭时,下锅温度不应高于240℃,但是需高于200℃~210℃;整个炮制过程中,锅内最低温度不应低于140℃,应将温度控制在240℃~250℃,随时监控温度变化;炮制时间不宜过程,应控制在611min~662min之间,平均(636.8±25.5)min[5]。上述研究目的是对锅温→投药→锅温降低→锅温回升→出锅流程的温度控制,在实际应用中,要加入砂粒等介质,以保证药材均匀受热,稳定碳化,从而保证标准化生产的饮片同样具有手工炮制药材的临床疗效。
  3“炒炭存性”治疗标准
  “炒炭存性”是中药炮制学发展中反复实践和理论升华所得出的重要认识,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炮制标准。虽然“炒炭存性”疗效已经肯定,但是其对炮制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却尚未完全统一。用显微鉴别炒炭药物细胞——显微定量分析法,是直观的评价方法,但是该方法不能对“妙炭存性”进行判断,故应用较少。目前,关于各类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已经明确,因而以有效成分含量为标准的鉴定评估较多,例如:利用活性炭吸附色素(有效成分)测定含量——色素吸附法;对有机酸、生物碱类有效成分进行pH值测定,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从而获得成分含量;“存性”相关的成线性变化有效成分,直接進行含量测定,通过生品、炭药对比,可知炭药的品质。
  近年来,薄层鉴别法也广泛应用于“炒炭存性”鉴别中,其通过分析生药基础成分含量、炒炭后新生成药物成分含量等判别炒炭的程度。临床疗效是“炒炭存性”存在的主要意义,因而应进行必要的药理学试验,如凝血试验、血管收缩试验等,以保证成药的临床疗效。
  此外,电导测定法也是近年来较为推崇的“炒炭存性”评价方法,其基本原理为:提取生药、炭药水浸液,然后测定其电导率、表面张力等物理化学常数,并与标准参数进行比对,即可获知“炭药”有无“存性”。
  4小结
  中医学的快速发展,对中药生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控制“炒炭存性”质量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应尽量建立质量标准体系。“炒炭存性”并非要使用一种评价方法,可以联合多学科、多途径、多方法,建立系统性质量评价体系,运用联合检验模式,提高其检测准确性和灵敏性。
  参考文献:
  [1]孟江,许舒娅,陈磊,等. 干姜“炒炭存性”质量标准初探[J]. 中国中药杂志,2012,5(04):453-456.
  [2]许腊英,毛维伦,赖先银. 控制中药炒炭存性质量标准的探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10(06):5-7.
  [3]刘晓华. 中药炒炭的操作要领[J]. 内蒙古中医药,2013,8(36):90-91.
  [4]孟江,许舒娅,陈磊,等. 干姜“炒炭存性”质量标准初探[J]. 中国中药杂志,2012,5(04):453-456.
  [5]许腊英,毛维伦,赖先银. 控制中药炒炭存性质量标准的探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5(06):5-7.
其他文献
【中圖分类号】R25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1  【摘要】目的:讨论中医内科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有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胸痹心痛虽然外感内伤均可治病,但以内伤情志为主:其病兼五脏,但以心为主;其虚虽有阴阳气血不同,但以阳气虚者较为最多:而邪实则以血瘀为主。临证应据其虚实之多少:结合病人体质,灵活辩治。  【关键词】胸痹;
期刊
【中圖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1  摘 要: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薄芝糖肽针治疗风痰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30例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薄芝糖肽针,对照组30例用薄芝糖肽针,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为80.00%,治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1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通过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中医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具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1  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更合理有效地选择中西药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对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26例,按诊断分类择取中西药物对症治疗。结果 26例中22例治疗效果好治愈出院,4例效果不佳。结论 冠心病按诊断分类择取中西药对症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冠心病;中西医药物;治疗  对社区基层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6)1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 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1]。GDM最突出的发病因素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缺陷。我国目前发生率为1%~5%[1],具有逐渐增加趋势,严重威胁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1  高热是儿科临床上常见一种急症,好发于8个月~5岁的小儿,是因外感六淫,疫疠之毒及饮食不洁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体温超过39.0℃ 。一般表现为患儿面色潮红、皮肤灼烫、呼吸与脉搏异常 。由于小儿发育尚未完全,所以机体常常会受到一些病原因素侵袭,导致小儿各种疾病的发生。当小儿的温度超过40℃时,严重威胁到患儿的健康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1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妇科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具有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复杂性,现代医学对其治疗效果不佳并且给患者带来很大副作用,相反祖国医学在对此病治疗上具有很大的特色与优势,效果明显并且副作用小,本文将就祖国医学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近年来辨证论治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1  摘要:目的:分析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疗效。方法:观察了7年间生存时间达到5年以上的4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和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结果:患者血常规指标、微小残留病检测较初诊均有改善,生活质量也有提高。结论:加味青蒿鳖甲汤能够延长微小残留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时间,达到长期存活甚至临床治愈的目的。揭示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1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炎粉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宫颈炎粉外用+中药内服疗法,对照组仅采用宫颈炎粉外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1  【摘要】 目的 观察微波与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把106例慢性咽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3例,采用微波与中药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微波及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率为81.1%,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0.9%,总有效率为81.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