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核心素养”是一个相对大且覆盖很广的定义。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一些教师由于对概念认知模糊不清,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教育方法和教师专业能力的重新构建方面,有必要进行更为明确的定义和挖掘。本文将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师这一群体的分析,探索“核心素养”视角下更好构建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建构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7-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63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一个热门词语,在教育行业的相关人员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这一理念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一门学问。但是,目前人们对“核心素养”的相关分析和研究主要还是针对学生这个目标群体,教师作为教育工作中的另一重要群体,如何提升其培养“核心素养”的能力,也应受到教育工作的重视。在当前的教育方针下,宏观的教育思想如何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核心素养是其中的关键要素。运用好这一关键要素,可以把宏观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各项具体要求中来,明确教育和教师的职责,如此才能把教育深化改革的工作做好。语文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学科,既关系到学生学习文化的基本素养,也是学生获得其他知识并加以运用的基础学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加深个人底蕴,修炼自身素养
教师授业育人,教授的是知识,传递的是思想。因此,教师首先需要成为一个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的人。一般而言,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语文学科方面,教师只有自己具备学科基础,提升语文学科的素养,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第二,语文教学方面,仅有足够的知识还不够,教师还需要提升授课的技巧,如此才能更好地把学问和思想传递到学生心中,而每门学科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技巧,这也是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提升的部分。第三,语文文化方面,语文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基本工具,学好语文能够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师的语文文化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第四,价值观素养方面,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除了教授基础知识外,还包含了很多人文理念,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开始塑造培养的时候,语文教师要格外注意这一点,认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并没有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在经过思考后去启蒙学生。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课本知识和固定的模式,往往安于现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以完成任務、达到学习评定的目标为主要工作方向,一般很难对自身提更高的要求。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自己不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和写作,就很难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因此,语文教师要对自身的核心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不断提升自己,深化自己的认知,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包含的方面比较多,既有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涉及语文教学方面的内容,同时不局限于语文知识和国学,还涉及一些课外拓展内容以及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知识。这个过程中,对书籍的阅读是基础中的基础,一些有计划、有准备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推荐阅读书单中,一般会指定国内外的一些名著,同时涉及很多儿童相关或者童话故事方面的阅读,这就为阅读的素材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方向,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课题研究也应受到一定的重视,在课题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准备的素材,还可以通过总结和完善使教学方法得到提升,一举两得。
当一个教师具备了足够的语文核心素养,往往不需要太多表现就能够散发出独特的书卷气息,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学习兴趣。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丰厚的文化知识底蕴,还要具有教育的智慧。只有通过足够的阅读和深层次的研究,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不断进步,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二、总结教育方式,沟通寻求发展
教师教学能力的构建,离不开教学实践的基础环境。教学实践既是教师的工作环境,也是教师的学习环境,更是教师不断自我总结、求新求变、自我完善的重要阵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并保持传递有效性这一目标,还可以从总结判断、理性思考、自我反思和发挥想象等多个方面进行自我提升。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师通过阅读和课题研究等方式,能够不断培养包括语文文化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儿童心理知识等教学素养,还能通过自我思考和总结、积累和沉淀等方式,修炼自身的实践素养。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弄清楚教学重点和教学基本要求外,还应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追求和探索“如何才能教得更好”的问题。另外,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教师一般认为授课内容难度不大,更倾向于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通过个人的研究来解决教学问题和实现教学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当下更为提倡在新的环境下通过合作交流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善优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与学生或其他教师的交流中产生火花,反思自身的不足。学校应该通过举办名师交流会、研讨会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通过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等方法探索文字语言的应用、优秀作品的阅读评鉴、文章创新型写作等多种模式。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这是一篇小学五年级的课文,传统的教学活动一般只是单纯的阅读和剖析故事情节和文学背景,而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兴趣点,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把“武斗”的情景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模式再现出来,让学生去体会故事主角的高强武艺,通过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对人物和故事产生更深刻的理解。通过教师研讨会的方式,教师们可以群策群力,更好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盲区、理解难点等。例如部分教师认为,在阅读文章的解析过程中,应当掌握学生在阅读中读不懂或无法深刻理解的部分,因此在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之后,对同一课题采用不同教学模式来进行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把“武德”拿出来重新作为一个分析重点,通过对洪教头的多次挑衅和林冲的礼让进行鲜明对比,打斗之后林冲在取得优势的情况下,并不出手,只是让对方快点人数。这些细节描绘出林冲心胸宽广、为人低调等特点,人物个性立马鲜明起来。依靠这样的反思总结和改革模式,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就得到了明显提升。 同时,总结性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为教师教学的言行提供思考和改进的机会。教师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了解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更多维度的标准来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方法进行思考,探索更加合理的教学路径。美国著名的教育者杜威曾经说过“反思是教师在发展自身专业能力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能力,这种高级思维模式可以使教师处于教育发展的核心位置”。通过不断反思,教学工作者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规范和完善自身的教学行为。
三、创新引导突破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曾提出,在一定的场景中,由于固定的格式、固化的思维模式或者更为直接的实践方面的惯性,会导致一种集体的无意识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个人或集体的历史性因素所决定和构成的。语文课程多年来一直在改革,革新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但实践教学模式却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依然是以听课为主,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打破牢笼,实现真正的改革,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创新,是当下语文教师的共同想法,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有的教师在讲解《珍珠鸟》一课时就采用了创新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加强预习的方式,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提高,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多交到学生的手中。再者,在预习阶段,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不仅是阅读文本,还要更多地进行理解分析,通过一定的理解和提炼,学生需要回答三个核心问题:珍珠鸟对“我”产生信赖的主要过程有哪些?过程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美好的境界”?由于这三个问题是学生在阅读和理解過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对真正理解文章主旨大意具有很大帮助。学生通过对核心问题的自我理解和解答过程,有利于把握文章主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学生在预习过程加深了对关键词汇的理解,例如“渐渐”一词,学生明白了事物的发生转变和感情的建立都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也有学生创新地提出了“笼中鸟”的思考,发散性的思维模式把对鸟儿生活的理解和人类的自由结合起来。这些成果都是教师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结果,因此教师要多创新,多实践,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更多的闪光点。
当然,教学的创新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具备足够的积累和沉淀,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回味每一个教学细节,多反思,多发现,摒弃教学过程中的惯性思维,之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性思维的引入,实现教学创新、稳步发展的目的。在语文教学的创新过程中,其学科的本质思想需要得到重视,教师只有通过对学生本真的挖掘,增加教学过程中的理性思维和人文关怀,才能为形成创新的教学思想创造发展的土壤。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构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方面需要良好的理论底蕴和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学实践的沉淀和教师的不断反思,并且利用创新性的思维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素养需要个人不断加强学习,深化认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最终成为语文文化的引导者和传播者,促使学生不断进取,切实培养和提升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芳琴.构建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汉字文化,2020(2).
[2]张忠文.探究语言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汉字文化,2019(23).
[3]张晓.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甘肃教育,2019(22).
[4]付兆军.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20(3).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建构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7-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63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一个热门词语,在教育行业的相关人员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这一理念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一门学问。但是,目前人们对“核心素养”的相关分析和研究主要还是针对学生这个目标群体,教师作为教育工作中的另一重要群体,如何提升其培养“核心素养”的能力,也应受到教育工作的重视。在当前的教育方针下,宏观的教育思想如何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核心素养是其中的关键要素。运用好这一关键要素,可以把宏观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各项具体要求中来,明确教育和教师的职责,如此才能把教育深化改革的工作做好。语文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学科,既关系到学生学习文化的基本素养,也是学生获得其他知识并加以运用的基础学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加深个人底蕴,修炼自身素养
教师授业育人,教授的是知识,传递的是思想。因此,教师首先需要成为一个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的人。一般而言,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语文学科方面,教师只有自己具备学科基础,提升语文学科的素养,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第二,语文教学方面,仅有足够的知识还不够,教师还需要提升授课的技巧,如此才能更好地把学问和思想传递到学生心中,而每门学科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技巧,这也是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提升的部分。第三,语文文化方面,语文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基本工具,学好语文能够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师的语文文化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第四,价值观素养方面,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除了教授基础知识外,还包含了很多人文理念,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开始塑造培养的时候,语文教师要格外注意这一点,认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并没有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在经过思考后去启蒙学生。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课本知识和固定的模式,往往安于现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以完成任務、达到学习评定的目标为主要工作方向,一般很难对自身提更高的要求。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自己不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和写作,就很难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因此,语文教师要对自身的核心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不断提升自己,深化自己的认知,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包含的方面比较多,既有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涉及语文教学方面的内容,同时不局限于语文知识和国学,还涉及一些课外拓展内容以及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知识。这个过程中,对书籍的阅读是基础中的基础,一些有计划、有准备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推荐阅读书单中,一般会指定国内外的一些名著,同时涉及很多儿童相关或者童话故事方面的阅读,这就为阅读的素材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方向,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课题研究也应受到一定的重视,在课题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准备的素材,还可以通过总结和完善使教学方法得到提升,一举两得。
当一个教师具备了足够的语文核心素养,往往不需要太多表现就能够散发出独特的书卷气息,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学习兴趣。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丰厚的文化知识底蕴,还要具有教育的智慧。只有通过足够的阅读和深层次的研究,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不断进步,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二、总结教育方式,沟通寻求发展
教师教学能力的构建,离不开教学实践的基础环境。教学实践既是教师的工作环境,也是教师的学习环境,更是教师不断自我总结、求新求变、自我完善的重要阵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并保持传递有效性这一目标,还可以从总结判断、理性思考、自我反思和发挥想象等多个方面进行自我提升。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师通过阅读和课题研究等方式,能够不断培养包括语文文化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儿童心理知识等教学素养,还能通过自我思考和总结、积累和沉淀等方式,修炼自身的实践素养。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弄清楚教学重点和教学基本要求外,还应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追求和探索“如何才能教得更好”的问题。另外,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教师一般认为授课内容难度不大,更倾向于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通过个人的研究来解决教学问题和实现教学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当下更为提倡在新的环境下通过合作交流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善优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与学生或其他教师的交流中产生火花,反思自身的不足。学校应该通过举办名师交流会、研讨会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通过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等方法探索文字语言的应用、优秀作品的阅读评鉴、文章创新型写作等多种模式。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这是一篇小学五年级的课文,传统的教学活动一般只是单纯的阅读和剖析故事情节和文学背景,而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兴趣点,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把“武斗”的情景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模式再现出来,让学生去体会故事主角的高强武艺,通过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对人物和故事产生更深刻的理解。通过教师研讨会的方式,教师们可以群策群力,更好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盲区、理解难点等。例如部分教师认为,在阅读文章的解析过程中,应当掌握学生在阅读中读不懂或无法深刻理解的部分,因此在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之后,对同一课题采用不同教学模式来进行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把“武德”拿出来重新作为一个分析重点,通过对洪教头的多次挑衅和林冲的礼让进行鲜明对比,打斗之后林冲在取得优势的情况下,并不出手,只是让对方快点人数。这些细节描绘出林冲心胸宽广、为人低调等特点,人物个性立马鲜明起来。依靠这样的反思总结和改革模式,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就得到了明显提升。 同时,总结性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为教师教学的言行提供思考和改进的机会。教师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了解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更多维度的标准来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方法进行思考,探索更加合理的教学路径。美国著名的教育者杜威曾经说过“反思是教师在发展自身专业能力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能力,这种高级思维模式可以使教师处于教育发展的核心位置”。通过不断反思,教学工作者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规范和完善自身的教学行为。
三、创新引导突破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曾提出,在一定的场景中,由于固定的格式、固化的思维模式或者更为直接的实践方面的惯性,会导致一种集体的无意识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个人或集体的历史性因素所决定和构成的。语文课程多年来一直在改革,革新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但实践教学模式却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依然是以听课为主,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打破牢笼,实现真正的改革,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创新,是当下语文教师的共同想法,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有的教师在讲解《珍珠鸟》一课时就采用了创新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加强预习的方式,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提高,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多交到学生的手中。再者,在预习阶段,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不仅是阅读文本,还要更多地进行理解分析,通过一定的理解和提炼,学生需要回答三个核心问题:珍珠鸟对“我”产生信赖的主要过程有哪些?过程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美好的境界”?由于这三个问题是学生在阅读和理解過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对真正理解文章主旨大意具有很大帮助。学生通过对核心问题的自我理解和解答过程,有利于把握文章主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学生在预习过程加深了对关键词汇的理解,例如“渐渐”一词,学生明白了事物的发生转变和感情的建立都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也有学生创新地提出了“笼中鸟”的思考,发散性的思维模式把对鸟儿生活的理解和人类的自由结合起来。这些成果都是教师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结果,因此教师要多创新,多实践,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更多的闪光点。
当然,教学的创新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具备足够的积累和沉淀,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回味每一个教学细节,多反思,多发现,摒弃教学过程中的惯性思维,之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性思维的引入,实现教学创新、稳步发展的目的。在语文教学的创新过程中,其学科的本质思想需要得到重视,教师只有通过对学生本真的挖掘,增加教学过程中的理性思维和人文关怀,才能为形成创新的教学思想创造发展的土壤。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构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方面需要良好的理论底蕴和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学实践的沉淀和教师的不断反思,并且利用创新性的思维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素养需要个人不断加强学习,深化认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最终成为语文文化的引导者和传播者,促使学生不断进取,切实培养和提升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芳琴.构建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汉字文化,2020(2).
[2]张忠文.探究语言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汉字文化,2019(23).
[3]张晓.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甘肃教育,2019(22).
[4]付兆军.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