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文化以和谐价值为指向,与公民道德建设相互促进,本文从创新公民道德教育模式、完善公民道德建设机制、加强公民道德环境建设、重视公民道德实践的途径构建基于良好公民道德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关键词:道德建设;和谐文化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明确阐述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方针,提出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和谐文化的具体思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公民道德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公民道德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道德是文化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理性的产物,在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文化系统是一个整体或统一体,由相互联系的多种要素构成。人类学家在19世纪末首次提出文化的概念,英国人类学家,古典文化社会学者爱德华•伯内特•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可能和习性的复合体。“现在的文化定义倾向于更明确的区分现实的行为和构成行为原因的抽象的价值、信念以及世界观。……人们用他们来解释经验,生成行为”。[1]人们对价值、信念以及世界观认识组成公民的思想道德领域,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行为无不体现对道德的认识、评价和实践。道德调节功能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内在性使其构成文化系统结构中的核心部分。道德对社会的调整,不同于法律、宗教和政治方式,更多体现出人类的道德情感。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文化。
2、道德是文化价值中的向善部分,规范人们行为的精神力量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化政治和经济的融合,带来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冲突、整合,呈现出一个多样化的文化局面。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价值体系。道德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是文化价值中的向善部分的积累。“‘善’,从词源上看,与‘义’、美好’同义,都是好的意思。“《说文解字》说:‘善,吉也,从言从羊,此与义、美同意。’《牛津英语辞典》也认为善就是好:善(Good)……表示赞扬的最一般的形容词,它意味着在很大获至少令人满意的程度上存在这样一些特性,这些特性或者本身值得称赞,或者对于某种目的来说有益。”[2]“崇德”、“向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内容。
道德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个性化的社会关系,不仅仅是公民之间的契约性关系,更重要的还是真实的人的超功利的道德性关系。契约性关系可以使社会有序,却不能达于善美,它只有进一步从属于道德性关系,才可能是社会臻于完满。”[3]道德和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双方是一种共生关系。立足现在,审视过去,展望未来,必须站在全球视野中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在规范人们社会行为中发挥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和谐文化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
文化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由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等多种因素组成,每一个因素也是独立的小系统,要达到和谐,必须使整体和部分,开放的系统和孤立的系统都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时才能达到文化功能的最大化,反之亦然。道德体系、必然随着经济基础、文化模式的变迁而变迁。
1、和谐文化建设有助于公民道德的完善
培养和谐文化,意味着在社会氛围中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统一,共同的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不仅指明公民精神发展的方向,也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引导公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全球化的视野中,道德的交流和碰撞都是以民族文化的方式进行的。“离开文化母体,道德现象难以获得正确的解释,道德生存难以维持长久的生命力。”[4]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2、公民道德建设有助于和谐文化的形成
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促进文化繁荣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和信仰、理想等因素将经过反复的交流、冲突进而整合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对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的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社会和谐发展的坚定的支持力量,进而在实践中能动地推动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文明社会风尚,既是发展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建设、发展和谐文化,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承继千年蕴化的传统美德。通过坚持不懈的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
三、构建基于良好公民道德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构建基于良好公民道德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即探求对良好公民道德建设的方法论认识。道德建设的方法论和道德建设的价值论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认识需要“建设什么样”的道德目标,必须落实到“如何建设”的实际途径中。必须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和建设和谐文化的中心环节,摆在重要位置。
1、创新公民道德教育模式
传统道德建设方式主要在于伦理道知识的传授,强调内省的方式对个人行为的指引,注重个人德性的发展,伦理道德观念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对于“利他”主义等理解更多建立在亲属血缘关系上,这一方面,中西方具有相似性。
比如“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大学生被问到,如果有三个人都处在有着巨大危险的境地下,而且只能救其中的一个人,你会选择谁?结果显示,和人们血缘近的那个人,就是人们最想救的那个人;另有一例,还比较了在非生死情境下的选择:问学生如何处理日常的事务,例如,都想让你去办一件事,你会帮助谁?结果仍然表明亲属关系效应,但是这种亲属关系不是非常明显。”[5]
儒家传统是中国主流的道德思想,但“儒家伦理与道德理性在某些方面处于直接对立之中,集中表现在:它往往依据血缘亲情原则的本根至上性,将特殊性的血亲关系凌架于普遍性的人际关系之上,使之享有道德领域内的特许豁免权,允许人们在特殊性的血缘亲情伦常中拒斥那些普遍性的道德理性原则,奉行“内外有别”的多重性道德标准。”[6]“内外有别”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还体现在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比如家庭内部和社会公众场所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方式,在家里,不会随地吐痰,扔纸片、果皮,而在公众场所就会去做。追求身心的和谐,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创新公民道德教育模式,既要传承传统的伦理观念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又要注重公民的公共道德感培养。
2、完善公民道德建设机制
“道德”二字,拆分来看,由“道”与“德”组成。“道”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规律,“德”可以认为是人类后天习得的情感。“德”的左偏旁是“双人旁”,意味着“德”必须是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场合中谈及,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时是无所谓“德”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此处不涉及),总体来说,“道德”即是人们在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规律认识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情感。当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规律越贴近事实,人们的德行就越高。
在和谐文化的背景下,完善公民道德建设也必须遵从“道德”的客观规律。首先,道德情感发源于人们的内心,是人的心理活动,通过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方式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是柔性的活动,强权的过份介入,追求人们思想的绝对一致,不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所以,历史上的“焚书坑儒”、“文字狱”等对思想的钳制无不制约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其次,道德情感作为人的心理活动,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时要靠教育,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法律与道德之间具有相互促进性与功能互补性,法律应当承担起规制道德情感的使命。道德建设的制度化,发挥独具引导、约束和规范功能,形成具体的可操作、可判断、可评价的道德规范体系,真正来引导人们的行为。
健全道德的他律机制,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成为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要着眼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公民道德建设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又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3、加强公民道德环境建设
加强公民道德环境建设,为亲社会行为(作出有利于他人的行为)的产生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即在和谐社会中,在和谐文化的氛围下,人们倾向于互相合作,愿意为其他成员的利益作出牺牲,创造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观点对于加强公民道德环境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华生认为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表现于外的反应,但反应的形成与改变则归因于有机体所受的刺激,反应紧随刺激出现.这便导致了刺激―反应的简化的行为公式。“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我可以借以培养他们的特殊环境,我就能保证随机选出任意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领和他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而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是乞丐和小偷。”[6]
但是“一个人向社会提供道德服务,未必能唤起全社会的回响,因为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并不能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所享受,……,要进行道德建设,要宣扬好人好事,这样可以鼓励人们奋发向上,逐渐形成一个互相提供道德服务的环境。”[7]因此,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引导网民理性讨论问题、表达意见,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
4、重视公民道德实践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8]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符合经济伦理、环境伦理的要求,不能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为代价的做法,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提高。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不能“用损害良心的方法赚钱,用损害健康的方法花钱。”[7]在社会公共领域,更要注重道德的践履,特别是互联网这一全球性的媒介上,每个人都是世界人,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使网络道德的要求比之在有形的世界更加严格。因此,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王海明.新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2.
[3]高兆明.社会变革中的伦理秩序--当代中国伦理剖视[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
[4]魏则胜.道德建设的文化机制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5]刘清平.儒家伦理:道德理性还是血亲情理?中国哲学史[J].1999.
[6]查尔斯•莫里斯,阿尔波特•梅斯托,张继明,王蕾,童永胜等译.心理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8]白话易经[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关键词:道德建设;和谐文化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明确阐述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方针,提出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和谐文化的具体思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公民道德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公民道德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道德是文化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理性的产物,在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文化系统是一个整体或统一体,由相互联系的多种要素构成。人类学家在19世纪末首次提出文化的概念,英国人类学家,古典文化社会学者爱德华•伯内特•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可能和习性的复合体。“现在的文化定义倾向于更明确的区分现实的行为和构成行为原因的抽象的价值、信念以及世界观。……人们用他们来解释经验,生成行为”。[1]人们对价值、信念以及世界观认识组成公民的思想道德领域,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行为无不体现对道德的认识、评价和实践。道德调节功能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内在性使其构成文化系统结构中的核心部分。道德对社会的调整,不同于法律、宗教和政治方式,更多体现出人类的道德情感。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文化。
2、道德是文化价值中的向善部分,规范人们行为的精神力量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化政治和经济的融合,带来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冲突、整合,呈现出一个多样化的文化局面。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价值体系。道德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是文化价值中的向善部分的积累。“‘善’,从词源上看,与‘义’、美好’同义,都是好的意思。“《说文解字》说:‘善,吉也,从言从羊,此与义、美同意。’《牛津英语辞典》也认为善就是好:善(Good)……表示赞扬的最一般的形容词,它意味着在很大获至少令人满意的程度上存在这样一些特性,这些特性或者本身值得称赞,或者对于某种目的来说有益。”[2]“崇德”、“向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内容。
道德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个性化的社会关系,不仅仅是公民之间的契约性关系,更重要的还是真实的人的超功利的道德性关系。契约性关系可以使社会有序,却不能达于善美,它只有进一步从属于道德性关系,才可能是社会臻于完满。”[3]道德和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双方是一种共生关系。立足现在,审视过去,展望未来,必须站在全球视野中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在规范人们社会行为中发挥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和谐文化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
文化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由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等多种因素组成,每一个因素也是独立的小系统,要达到和谐,必须使整体和部分,开放的系统和孤立的系统都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时才能达到文化功能的最大化,反之亦然。道德体系、必然随着经济基础、文化模式的变迁而变迁。
1、和谐文化建设有助于公民道德的完善
培养和谐文化,意味着在社会氛围中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统一,共同的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不仅指明公民精神发展的方向,也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引导公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全球化的视野中,道德的交流和碰撞都是以民族文化的方式进行的。“离开文化母体,道德现象难以获得正确的解释,道德生存难以维持长久的生命力。”[4]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2、公民道德建设有助于和谐文化的形成
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促进文化繁荣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和信仰、理想等因素将经过反复的交流、冲突进而整合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对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的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社会和谐发展的坚定的支持力量,进而在实践中能动地推动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文明社会风尚,既是发展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建设、发展和谐文化,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承继千年蕴化的传统美德。通过坚持不懈的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
三、构建基于良好公民道德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构建基于良好公民道德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即探求对良好公民道德建设的方法论认识。道德建设的方法论和道德建设的价值论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认识需要“建设什么样”的道德目标,必须落实到“如何建设”的实际途径中。必须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和建设和谐文化的中心环节,摆在重要位置。
1、创新公民道德教育模式
传统道德建设方式主要在于伦理道知识的传授,强调内省的方式对个人行为的指引,注重个人德性的发展,伦理道德观念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对于“利他”主义等理解更多建立在亲属血缘关系上,这一方面,中西方具有相似性。
比如“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大学生被问到,如果有三个人都处在有着巨大危险的境地下,而且只能救其中的一个人,你会选择谁?结果显示,和人们血缘近的那个人,就是人们最想救的那个人;另有一例,还比较了在非生死情境下的选择:问学生如何处理日常的事务,例如,都想让你去办一件事,你会帮助谁?结果仍然表明亲属关系效应,但是这种亲属关系不是非常明显。”[5]
儒家传统是中国主流的道德思想,但“儒家伦理与道德理性在某些方面处于直接对立之中,集中表现在:它往往依据血缘亲情原则的本根至上性,将特殊性的血亲关系凌架于普遍性的人际关系之上,使之享有道德领域内的特许豁免权,允许人们在特殊性的血缘亲情伦常中拒斥那些普遍性的道德理性原则,奉行“内外有别”的多重性道德标准。”[6]“内外有别”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还体现在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比如家庭内部和社会公众场所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方式,在家里,不会随地吐痰,扔纸片、果皮,而在公众场所就会去做。追求身心的和谐,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创新公民道德教育模式,既要传承传统的伦理观念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又要注重公民的公共道德感培养。
2、完善公民道德建设机制
“道德”二字,拆分来看,由“道”与“德”组成。“道”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规律,“德”可以认为是人类后天习得的情感。“德”的左偏旁是“双人旁”,意味着“德”必须是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场合中谈及,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时是无所谓“德”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此处不涉及),总体来说,“道德”即是人们在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规律认识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情感。当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规律越贴近事实,人们的德行就越高。
在和谐文化的背景下,完善公民道德建设也必须遵从“道德”的客观规律。首先,道德情感发源于人们的内心,是人的心理活动,通过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方式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是柔性的活动,强权的过份介入,追求人们思想的绝对一致,不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所以,历史上的“焚书坑儒”、“文字狱”等对思想的钳制无不制约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其次,道德情感作为人的心理活动,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时要靠教育,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法律与道德之间具有相互促进性与功能互补性,法律应当承担起规制道德情感的使命。道德建设的制度化,发挥独具引导、约束和规范功能,形成具体的可操作、可判断、可评价的道德规范体系,真正来引导人们的行为。
健全道德的他律机制,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成为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要着眼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公民道德建设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又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3、加强公民道德环境建设
加强公民道德环境建设,为亲社会行为(作出有利于他人的行为)的产生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即在和谐社会中,在和谐文化的氛围下,人们倾向于互相合作,愿意为其他成员的利益作出牺牲,创造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观点对于加强公民道德环境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华生认为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表现于外的反应,但反应的形成与改变则归因于有机体所受的刺激,反应紧随刺激出现.这便导致了刺激―反应的简化的行为公式。“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我可以借以培养他们的特殊环境,我就能保证随机选出任意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领和他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而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是乞丐和小偷。”[6]
但是“一个人向社会提供道德服务,未必能唤起全社会的回响,因为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并不能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所享受,……,要进行道德建设,要宣扬好人好事,这样可以鼓励人们奋发向上,逐渐形成一个互相提供道德服务的环境。”[7]因此,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引导网民理性讨论问题、表达意见,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
4、重视公民道德实践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8]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符合经济伦理、环境伦理的要求,不能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为代价的做法,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提高。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不能“用损害良心的方法赚钱,用损害健康的方法花钱。”[7]在社会公共领域,更要注重道德的践履,特别是互联网这一全球性的媒介上,每个人都是世界人,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使网络道德的要求比之在有形的世界更加严格。因此,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王海明.新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2.
[3]高兆明.社会变革中的伦理秩序--当代中国伦理剖视[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
[4]魏则胜.道德建设的文化机制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5]刘清平.儒家伦理:道德理性还是血亲情理?中国哲学史[J].1999.
[6]查尔斯•莫里斯,阿尔波特•梅斯托,张继明,王蕾,童永胜等译.心理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8]白话易经[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