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欧洲

来源 :旅游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冬天将尽春天快来的日子,欧洲各地的嘉年华热热闹闹地开场了。
  法国——
  在尼斯(Nice),花车和美女续写着地中海城市的奢华传奇;在芒东(Menton),柠檬和橙砌成的水果城堡营造童话故事的梦境;在韦尔法兰茜(Ville Franche),花艇载着欢声笑语穿梭在桥与桥之间。
  德国——
  在科隆(Cologne),平素庄重文雅的德国妇女在狂欢日中犹如火山喷发一样尽情渲泄情感,看哪个男人不顺眼就随时“咔嚓”剪掉他们的领带。
  意大利——
  在威尼斯(Venice),变装出游的大戏正上演,斑斓的头饰、缤纷的戏装和诡异的面具,一浪接一浪地粉墨登场。
  二月,我沉醉在那一场欧洲市井生活的大戏里,体验到了嘉年华真正的自由与奔放。
  
  


  法国
  France
  
  尼斯的嘉年华,接抛花接到手软
  二月清晨,走进尼斯老城区里的莎乐雅广场(Cours Saleya),满眼的石竹花让人眼前一亮,只见摊位和摊位之间的道路熙熙攘攘,人人身上散发着阵阵花香。朋友告诉我,与石竹竞相开放的是合欢,它是每年尼斯嘉年华的主打鲜花,也是花车女郎向游人抛得最多的花。
  最热闹的莫过于看花车穿插彩车游行的场面,而花车女郎不断向游人抛花是最令人激动的环节。据说每辆花车每次需要4000多支鲜花装饰,一次游行20辆花车的装饰总费用近五万欧元,每辆花车光抛花就要“抛”掉1.2万欧元,接花的人接到手软。
  花车上一球一球鲜艳均匀的鹅黄花朵,就是“合欢”了,它的黄不是“中国皇帝”那种正黄,而是很脆弱迷离的鹅黄,仿佛随时都要飘走的蒲公英,一开一整树,黄压压一片。香味有点单调,有点柔媚,调得差点的,是廉价香水,刺鼻无趣;调得好点的,是贵妇身上的一点淫荡,浓艳妖娆。
  人们三五成群喝着香槟,拉着手风琴,穿着五彩服装,戴着怪异面具在街上欢快地行走。身穿斑斓服装的乐队走在队伍最前列,紧随其后的是有着强烈现实主题及渲染节日色彩的大型花车,金碧辉煌的王子公主彩车尤为夺目;被打扮得荒诞不经的小丑、戴假发和画花脸的游客、妖魔鬼怪在大马路上高声叫喊,尽情欢跳;300多个“大头”(用纸扎制的漫画人物)满街游走跟孩子们握手嬉闹;摇滚和重金属音乐搅热了空气,灯光和焰火照亮了夜晚。混在狂欢的人群里面,我也忍不住跟着一起舞蹈。
  这些尽情欢跳的人们追随的是祖先的舞步,这个源起于中世纪天主教徒在复活节斋戒月前的疯狂玩乐的节日已有700多年历史,不过那时的嘉年华只是宫廷贵族的节日,直到18世纪才开始在尼斯老城里举行。人们带着假面具,游走街头,彼此扔鸡蛋、面粉和各色的塑料纸片,开着放肆的玩笑。今天依然如此热闹。每年二月中旬开始,这里就成为巨大的欢庆舞台,狂欢活动持续两三个礼拜。
  尼斯人口34万,嘉年华的参加者却有100多万。节日只是个演出场地,所有人都是利用节日寻开心的演员。我不得不佩服他们标新立异的天赋,因为他们总能把手里的节日玩得出人意料。马戏、小丑、美食、欢笑、疯狂、爱情、20世纪、新千年、全球气候异常等概念都曾为法国人提供过狂欢的灵感。今年狂欢节的主题是“万物自由”,他们将给世人带来什么惊喜,你不妨也去瞧瞧。
  
  


  芒东的柠檬节,把我“酸”倒
  
  位于法国东南的芒东曾是欧洲出产柠檬最多的城市。它每年都会举办柠檬节,所用柠檬多达130吨(也会用上相当数量的橙)。
  谈到柠檬,第一联想肯定是生果,用来吃的,谁想到这些生果却可用来砌城堡、巨型的童话故事人物和动物。走进比奥芙公园(BiovesGarden),我才知道什么是现实的童话世界——富有幽默感和想象力的芒东人竖起了复杂的骨架,用万千只新鲜柠檬和橙非常有技巧地扎成一座座巨大而绝妙的雕塑,有人物、动物、器皿、瓜果、城堡、教堂、飞机、跑车……这些新奇而新鲜的柠檬黄和橙黄“雕塑”在温暖的地中海阳光下显得格外亮丽夺目。看着一堆堆的柠檬和橙我口水直流——好酸啊!
  关于柠檬节有这样一个传说:圣经上说,亚当和夏娃因为受蛇的引诱而偷吃了知善恶树的禁果,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临走时,他们带走了这枚没有吃完的“金色的果子”。亚当说:“把它扔了吧。”夏娃说:“我要选一个好地方把它埋起来。”最后,他们选好一个地方,挖了一个洞,把这枚“金色的果子”埋了起来。圣经上没有说这枚果子是什么,常见苹果的北方人比能见到柠檬的南方人多,于是北方人就想当然地将其演绎成了苹果,而按照芒东人的诠释,“金色的果子”则是当地盛产的柠檬和橙。
  
  韦尔法兰茜的花艇节,海里的鲜花真水灵
  韦尔法兰茜是一个“低调”的城市,确切地说是因为瑟缩于费拉角(Cape Ferrat)一隅,名头比尼斯、芒东小得多,所以不得不低调。虽然它的花艇节毫不逊色于尼斯的嘉年华和芒东的柠檬节,但是很多去欧洲旅游的中国人都没注意到它。
  机缘巧合,我来到了韦尔法兰茜。与其他城市的嘉年华不同,韦尔法兰茜的花艇不是在陆地上,而是在海上。花艇载满各种造型的鲜花穿梭于港口内,将蔚蓝的大海点缀得格外亮眼。艇上的女郎向岸边驻足的我微微一笑,然后抛掷鲜花,不一会儿我就捧了满怀的鲜花。
  我想象着,乘坐如此美丽的花艇游小城感觉一定很神奇,花艇蓝色的浆拍打着水花,划出一条道,慢慢经过镇上犹如隧道的街巷,如走进时光隧道,诡异、神秘。
  
  


  德国
  Germany
  
  科隆的狂欢节,看哪个男人不顺眼就剪断其领带科隆狂欢节是德国最有名气的一个节庆,每年的观众超过一百万,我就是那其中的百万分之一。
  从1870年开始,科隆每年(战争时期例外)要举行彩车游行活动。500多辆花车组成一列长达七公里的车队,浩浩荡荡地穿过市中心主要街道。花车巡游时,我现学现卖,跟着路边成千上万的观众高呼着“Kamelle(给我糖)!”“Hellau!Ahoi!”这一呼真灵验!大块的巧克力、糖果和无数鲜花便从花车上如雨点般落到我们面前。身旁的孩子们胸前挂着一个大布口袋,趴在地上拼命地捡糖,我们这些大人们则一跃而起,从空中拦截大块巧克力。有的人干脆倒举一把伞或一顶帽子,不一会儿已是满载而归。这样的狂欢场面一直持续到深夜,平时一向严谨的德国人在这天也疯狂了。据说每年科隆狂欢节上抛撒的糖果有数十吨之多。
  狂欢节的高潮是“女人节”。这是个妇女“肆意妄为”的节日,平素庄重文雅的德国妇女,此刻犹如火山喷发尽情渲泄着自己的感情。她们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上演夺权的喜剧。“剪领带”则是这天的保留节目。在那天,德国姑娘们提着大剪刀在街上巡查,虎视眈眈,伺机而动,看哪个男人不顺眼就“咔嚓”一声,剪掉他的领带。
  本地人熟知这一习俗,这一天都身着便装。稀里糊涂吃亏的多为外国人,科隆机场一带到处都挂着被剪断的领带。有不少男人乐意挨剪,甚至故意买一些破的甚至纸做的领带上街去领一领与妙龄少女调情的滋味。
  
  


  意大利
  Italy
  
  威尼斯面具节,全城做一场大戏
  华丽的面具和囊括古今的戏服成了威尼斯面具节最鲜明的特色,在面具之下,年龄、地位、贫富、相貌不再有差别。人们戴上面具,穿上奇装异服,在没日没夜的音乐和没完没了的美酒中狂欢,有个词形容得再贴切不过——“全城做戏”。
  我到威尼斯时正遇上面具节,大街小巷全是身着奇装异服的人群,水面岸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色彩,比朋克更夸张,比巴洛克更繁复,比洛可可更华美;面具更是斑斓缤纷——有绅士、贵妇人、国王、小丑、仕女,有时真想揭开面具看一看背后真实的那张脸。
  面具节起源于1192年,嘉年华一词源自拉丁语,意为“与肉说再见”。1296年,威尼斯官方承认此节日,在斋节之前,举行庆祝。因为在四旬斋节前人们不可吃肉、牛油及鸡蛋,因此,在面具节时,人们大量吃肉及戴上面具狂欢。在面具下全然没有了平时的泾渭分明。
  面具节最热闹的地方要数圣马可广场,每天都聚集十多万的狂欢人群。广场周围的咖啡馆和戏院里正上演着意大利歌剧、百老汇舞剧,竟然还有我喜欢的中国京剧。在斋戒开始前的星期二,狂欢节达到高潮。咖啡馆外人声鼎沸、鼓乐齐鸣,数以百计身着古代华服的人与我擦肩而过,恍如隔世。S形的大运河贯穿整个城市,黑色的贡多拉载着彩色的人们穿梭舞蹈其中,大运河真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成了嘉年华期间最好的舞台和看台。
  
  Tips
  2009年欧洲嘉年华时间
  法国:尼斯嘉年华2月13日~3月1日;芒东柠檬节2月13日~3月4日;韦尔法兰茜花艇节2月23日
  德国:科隆狂欢节2月19日~2月25日
  意大利:威尼斯面具节2月13日~2月24日
  行头
  如果计划去参加以上的嘉年华,最好准备一些化妆的行头,比如耀眼的头饰、夸张的戏服、神秘的面具等,当然也可在当地采购,但价格不菲。节日期间,有艺人专门提着一大盘彩色颜料在街头摆摊子,为游客在脸上画面具,你可以现场订做自己喜欢的面具。
其他文献
【摘要】在空间与旅游地空间的相关研究中,社区居民及其日常生活所扮演的角色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关注空间演化中居民与日常生活的力量。研究以5A景区天山大峡谷为例,运用观察法与访谈法,探索天山大峡谷由旅游发展所推动的旅游社区空间再生产的现象与特征。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与德赛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讨论在空间再生产的过程中,居民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对抗政府与景区管理主体构想的空间表
期刊
如今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需要,驴友(户外运动爱好者,特指参加自助旅行、一般性探险、爬山、穿越等爱好者)也把脚印留在了更多原始洪荒的区域。尤其在广东这个人们普遍爱玩好玩的省份,驴友更众,去的地方更多。  驴友多了,但他们发现能走的线路却越来越少了。很多旅游景区“跑马圈地”,对驴友设下“绊马索”,只要登山线路通过景区,就必须购票或办证。  驴友渴望的是纯粹的户外旅行探险;而景区则更关注门票的流失以及权责
期刊
[作者简介]郝飞(1987-),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休闲学及生态旅游。李洪波(1961-),通讯作者,男,汉族,安徽宣城人,华侨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休闲学及生态旅游。曾李瑶(1992-),男,汉族,湖北宜昌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休闲学及生态旅游。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8
期刊
大邑烧瓷轻且坚,  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  急送茅斋也可怜。  ——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注:大邑白瓷系邛窑系列窑坊烧造)  手艺:邛陶  简介:邛窑始创于南北朝,由盛到衰历经800多年。因烧制年代久远、器物造型独特、釉色丰富多彩,一直享有盛誉,是我国著名民间瓷窑之一。  手艺人:何平扬    陶瓷父子兵    自1973年5月3日进陶瓷厂,何平扬做了整整一年半的学徒。学
期刊
火厂釉坑炭花粉,烟青云淡漫古城;  千年官道依稀在,秦汉砂器今犹存。  ——荥经民间  手艺:砂器  简介:荥经砂器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以砂锅、砂罐为主,具有银亮光洁、耐高温、不变形、经久耐用、使用方便、造价低廉等特点。  既可做菜、烧茶水,又可盛水、装粮。  手艺人:杨学琼    贴龙的乾坤    冬日淡淡的阳光从窗户透进来,洒在杨学琼和她面前正在精心制作的龙砂锅上。在荥经砂器中,锅盖和锅身都以
期刊
未成绿竹取为丝,三伐还须九洗之。  煮罢篁锅舂野碓,方才盼到下槽时。  双竿入水揽纷纭,渣滓清虚两不分。  掬水捞云云在手,一帘波荡一层云。  ——芦沟民间  手艺:造纸  简介: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刘肇献纸,受到和帝赞誉,造纸术广为天下所知。数百年后的宋代,勤劳、智慧的平乐人因地制宜,用竹子取代麻用于造纸。  手艺人:杨祚钦    竹麻号子    杨祚钦老人现年64岁,平乐钟灵村人。钟灵村
期刊
曾几何时,拥有一门手艺会让很多人羡慕,还能衣食无忧。然而时过境迁,目前已为数不多的民间手艺人生存状态普遍不佳,更可怕的是许多人已经放弃了祖辈们留下的手艺。政策上的空白、手艺人自身的保守观念、商品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使许许多多值得骄傲的民间手艺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  今天,我们沿着川西茶马古道寻访那些保留下来的古老手艺,通过采访已非常有限的手艺人、梳理手艺历史,以文本和图片的方式留下这些手艺的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黄磊 李宁 吕晓霞 吴觉巧  采访/萧藤 杏子 柠檬    2009年1月2日清晨,美国皇家加勒比游船公司千人入境游大团搭乘“探索号”豪华邮轮抵达广州黄埔港,掀起了广东新一轮的邮轮旅游热。  广东占有发展邮轮旅游的先天和硬件优势,作为国家旅游局推动“国民休闲计划”的首个示范区,广东应抓住邮轮旅游的契机,大力发展广东旅游经济。除了让广东人登上邮轮去旅游,更要让广东加速进入“
期刊
“香格里拉”这四个字能让人产生无数联想,但亚拉青波则是香格里拉的经典。据说在亚拉青波山顶,环绕着哈巴、玉龙、梅里和四川稻城的三座神山以及无数的无名雪山,是个充满神奇色彩的“雪山宝盆”。    雪山上,我们看到了雪鸡优雅的爪印    下飞机第二天,向导和马夫已整理好了驮运行李的马匹,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距离香格里拉机场六公里的亚拉青波神山。  亚拉青波是藏语,翻译过来是“黑色的石头山”或“黑色牦牛守
期刊
“卡帕多西亚”这个古老的名字虽然在今天的土耳其地图中查不到,但人们更乐意记住它。1907年的一天,法国的耶稣会学者耶发尼昂在他的安那托利亚之旅中,偶然发现了卡帕多西亚这片壮观的诡异的风景,他曾说:“这让我们大吃一惊,我还记得灼人烈日的强光下,最棒的风景在我们眼前流动!”    谁造就了千所火山岩下的教堂    走进卡帕多西亚,走进火山岩下精心挖掘出来的一个个教堂遗迹。神奇的火山岩白天是坚硬的,晚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