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love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育人。因此,“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一格言道出了作为教育工作者职责的深奥道理。
  1 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
  教科书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但绝不是唯一的。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教材的整合与拓宽,有原先对教材的“忠实取向”和“相互适应”,最后逐渐向“创新取向”过渡,注意开发和利用我们周围蕴藏着的极其丰富的资源。如在高中课本第四单元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蒙古族民歌的特点,课堂上我除了让学生选听德德玛的《辽阔的草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蒙古族民歌外,还选用了通俗歌手滕格尔的《天堂》、《蒙古人》两首歌曲。通过对比听辨,学生不仅掌握了蒙古族音乐的特点,还进一步提高了对民歌、通俗歌曲的认识,并且对欣赏民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校园广播站由原来每天播送通俗音乐、流行歌曲,还经常传播部分地方民歌、古典音乐等,提高了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从而体现了音乐的审美价值。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音乐思维,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潜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音乐教学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2 音乐教育首先要培养音乐爱好者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是美育的一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参与中去感觉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他们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真正把音乐变成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变成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滋润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品格。
  我们面对的学生,将来绝大多数不能从事音乐专业工作,而是聆听音乐的人,从这一点出发,音乐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兴趣,帮助他们将来能在生活中参与到音乐中去,能够成为有一定欣赏能力的音乐爱好者,并让这种爱好伴随人的一生。
  3 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觉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同一首歌,有的学生会唱出强弱快慢,而且声情并茂,悦耳动听,有的学生却唱得干枯无味,音的高低长短不清,甚至走调,其实这是对音乐感觉的一种具体表露。关于对音乐的感觉,有“先天”的因素,但“后天”的培养更为重要。对一个音乐作品的感受,理性的讲解和技能的传授只能是渗透性的,只有引导多次反复的聆听作品,才能“悟”出感觉来,当学生能“悟”出一点感觉的时候,正是打开音乐大门的时候。但是,如果教师在此时错失良机,适得其反地转为知识传授为主,如单纯的解决读谱和乐理的讲授等,抑制了学生的扩散性思维,教学只能以失败告终。而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技巧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更不用说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再创作了。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让学生主动地探索、领悟、体验,才会对音乐知识技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才会成为可能。因此,我们教师要尽量地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活动的主角,教师是策划人和欣赏者。特别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本身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对一首音乐作品也如此,假若一个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了兴趣,聆听中产生了联想,形成强烈的感觉时,他的视唱能力,对构成音乐的各种要素就产生了迫切追求的动力。例如:在高一音乐欣赏课中,针对学生对流行、通俗音乐的“酷爱”,我特别安排了一节民歌欣赏课,我把学生在初中时都比较熟悉的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江苏民歌《茉莉花》三首歌曲安排在一节课进行,课前我搜集了大量有关四川、云南、江苏三个地区的资料,包括风景特点,地形、地势的区别以及人们不同的生活习俗等等,并且制作了课件。上课时,当一幕幕优美的景色,并伴随着各地人们的各种文化活动、风俗人情等,把学生从四川带到云南又来到了江苏,学生自然而然地跟着音乐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音乐的情境之中,再加入我对每首作品旋律、节奏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整个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个同学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同学连连感叹“没想到民歌如此优美、动听,我们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因此,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在欣赏的过程中,把各类音乐要素和知识有目的有次序地渗透到每次的欣赏之中,并让学生极大地参与,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掌握音乐的各种知识。
  4 音乐教育要达到“全面育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音乐教育并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其实,不论是音乐教育还是其他学科的教育,育人始终是第一位的。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应调动起学生活跃的想象思维、强烈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水乳交融,加深他们对美的形象地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精神得到充实,视野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真正达到音乐教学的育人目的。音乐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特有的教育特点和教学风格,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教书育人,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因此,我们应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培养全面和谐的一代新人,教育出知识渊博,专业完美,志趣高尚,品格优秀的新一代。
其他文献
我们正处在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面临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以及信息网络化,德育教育越来越至关重要,对班主任德育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而班主任又是教育的主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这一点呢?下
期刊
【摘要】当代教育,特别是当代高等教育注重以学生为本,力求使学生形成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连的体系。生物科学属于偏重人文的学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生物科学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我们每一位生物学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教育非常淡化。该文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精神,探索教材的社会功能,创造实践情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期刊
为什么要让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呢?这是因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看来它们从时间到空间都很陌生,这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难度。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对历史的兴趣要比对卡通片的兴趣淡得多,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有血有肉的精彩的历史内容,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将历史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相结合,就比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授7年级下册《科
期刊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民间传统花样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特点,理解其寓意。能够临摹或仿照民间传统刺绣画样的特点表现花样;②情感态度。感受中国民间服饰纹样的魅力,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民间艺术;③教学难点。设计一个花样;④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准备:上网查一些有关民间刺绣的信息。搜集一些民间物品:鞋垫、肚兜、枕巾等。  1 激趣导入  教师: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民间手工作品。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美丽花样
期刊
传统的语文教育单纯地强调知识的灌输,延续课堂上填鸭式的教育,与现实生活脱轨,忽视了对小学生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缺少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机会,感受不到语文无处不在的美丽,缺乏语文兴趣。此外,大部分教师也只是简单的根据教参进行教学,不能充分恰当的把生活中的情景和语文教育联系起来,因此语文教育形成了一种枯燥乏味的现象,也就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思维,对以后的思维方式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快乐体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自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公民参加到体育健身(也称“快乐体育”)行列中来,正体验着健与美的快乐,同时它还有一条科学化、产业化的漫长之路要走。我认为快乐体育是指以终身体育、发展个性需要为主线,从情感入手,进行健康的人格教育,良好心理素质和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它注重爱的教育、美的教育和体育运动所具有的独特乐趣,满足运动欲望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一年级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多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前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让阅读提前实现,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1 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  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乐于识字,进而主
期刊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做任何事只要用心,就有收获与感悟。在这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做教育的有心人,做学生的知心人,才能教育好学生,让学生幸福成长。  1 叶圣陶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在平日的各项工作中,我首先做到了为人师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导之以行是无声的命令,在平日的日常生活中,面对全体学生敢喊“向我看齐”。  在学校里,教师
期刊
【摘要】随着我校由企业转为地方,我校学生的来源由单纯变为复杂,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层次不齐。越来越多的学生课上睡觉、讲小话、玩手机,课下上网打游戏不做作业。据调查,这种现象不仅在我校出现,而且在市中心区学校也普遍出现。把这些不思学习、基础差、习惯差、无上进心的学生称为“学困生"。如何转化这类学生,对提高中学的数学教学质量,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对策
期刊
针对目前小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低下问题并进行分析,教师应该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构建相互监督体系,以及教育家长放手的教育这四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做到这些呢?  1 在丰富多彩活动中培养自主管理的意识  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的能力。可以结合重大节日定期召开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