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BOSS都爱用粗人?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5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现实还是文学作品当中,都存在一个看上去很奇怪的现象:但凡大BOSS,真正最倚重、最放心的往往都是没有文化出口成脏的大粗人。
  大BOSS自己是粗人,喜欢用粗人甚至只喜欢用粗人,这倒也吻合惺惺惜惺惺的常情,因为有学问有教养的“细人”本来看着就烦人,而且还反衬出自己的谫陋与粗鄙,怎么说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第一个草民皇帝刘邦,就抢过儒生的帽子来往里面撒尿,说到底其实就是权力对文化的示威。
  但大BOSS自己是文人雅士的,居然也喜欢用粗人甚至更喜欢用粗人,看上去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因为现实生活中有文化有教养的,可都不怎么与满口“马勒戈壁”的伙计过从,何以到了一定级别的老板,就对此类好汉偏爱有加?
  举个例子来说吧,梁山好汉中,老大宋江大小也算个半吊子文人吧,他虽然看上去最倚重“智多星”吴用,但私下最偏爱的就是李逵了吧?但谁不知道这货可是到哪里都惹祸的角色。
  其实往深处思考一下就会明白:无论是吴用这样的文人秀士,还是林冲这样的惯斗武将,都因为有一技之长,相对来说更有独立判断能力,往往做不到对老大“彻底交付”“绝对臣服”。
  在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臣服不彻底就是彻底不臣服啊。所以务必要有二愣子一般的人跳出来,咋咋呼呼说些“谁他妈不听老大的先吃我几板斧”之类的话,看上去是一个人的表忠心,其实更是对所有其他人的绑架与胁迫。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对内的胁迫甚至比对外的征伐更重要。而且也正是因为有李逵这样的实力莽汉存在,吴用之流的文人才不能不打消篡夺老大宝座的野心。
  从座次上来看,李逵这样的好汉位子往往并不靠前,但一定都是拥有不可小觑的硬实力。这样的一个安全距离,加上“莽汉”的定位,使得他不可能像二号三号那样拥有接班的机会,但他极富震慑感的一种存在,却又很好地制约着二号三号们。
  这样的一种框架设置就是典型的丛林政治。而在丛林斗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者,肯定都是人精,而他们最善于揣摩、学习并加以利用的,也就是制衡之道、驾驭之术。
  小时候读《水浒传》,最不能理解的就是李逵因为刘太公的女儿而砍掉杏黄旗、叫杀宋老大。如果说他是因为宋江强抢了人家闺女而“替天行道”的话,那好汉中杀人放火、强抢强要的可多了去,孙二娘夫妇更是专宰过往客官还销售人肉包子的顶级变态狂,也没见李逵出来“行道”过一回。而且就是他自己,也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冤杀了多少无辜百姓。为了将朱仝逼至绝境,他甚至丧心病狂地将一个完全无辜的孩子摔死。这样的一个人口口声声说什么“替天行道”,真的怎么看怎么滑稽。再说大字不识几个、向来蔑视伦常规矩的“铁牛”,眼里未必真有什么“道”!
   滥杀无辜无妨,甚至还因为可以参与“吃人心脏”而欢天喜地,但却对抢人家土财太公一个闺女而怒火冲天,不惜以一己之力单挑绝对权威和整个山寨,这这这,神马逻辑?是个正常人只怕都是无法理解的。
   但是,随着对权力斗争史的进一步了解,我有了新的猜想:这很可能是宋江与李逵联合出演的一出好戏。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这梁山泊聚义的上百号好汉,除了宋江之外可谓人人均有一技之长,唯一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的,恰恰就是坐头把交椅的宋江。当初是凭仗义疏财的好名声,以及对晁盖、吴用这伙创业大佬的救命之恩,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又因为老大晁盖出意外,捡漏一般接过了最高指挥官的位置。但要让全体将士真正臣服却不是那么顺理成章,心中不服的只怕还不在少数。
   怎么办?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威。要立威就必须要有人做冤大头,选谁呢?
   大家回顾一下宋江的履历,他真正最信得過的其实真还只有铁憨憨李逵,死心塌地要拥戴他的也首推李逵。这戏要演就得演出震撼效果,设若选其他不是那么贴心贴肺的,将来绝对是个隐患。再说级别低了也没有说服力。
   假如真刀实枪地拿某个贪便宜玩手脚的人祭旗,则肯定伤了其他人的心。来这落草图个啥?还不都是为了快活吃喝拿要,“搞几个钱”。要是安安分分怎么可能沦落到来你这里“共襄义举”呢?你这厢说其中一个搞腐败了,难道其他人不都是同样腐败的?
   与“立威”同等重要的是“宣恩”,也就是说既要展示霹雳手段以震慑,又要宣扬圣恩浩荡以安抚。既要打又要摸,但被打了之后能不记仇的又有几个人呢?
   想来想去,最佳人选自然非李逵不可。
   这场大戏的效果大家都看到了:宋江最终是清白的,这场道德考验更加彰显了他堪为圣贤的崇高品质,也凸显了他的领袖气概,集霹雳之威与君主之慈于一身。一句话,跟着这样的老大混准没错。
   “犯下弥天大错”的李逵呢?自然也不可能真正吃什么苦头,相反还赢得了忠勇刚正的好名声,就连书呆子金圣叹都叹其为“天真烂漫”。还有最为要紧的一个作用,就是对所有人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俺粗人一个,可是谁都敢砍的!
   大伙不妨查看一下全书,李逵“冒犯”宋江仅此一次,其余无处不在传递着对老大的死心塌地绝对臣服。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最后即便命丧宋江之手,他也没有半句抱怨。因为他心知肚明,自己这样一个货色,要没了老大的罩着,事实上也就没有多大容身之地了。
   读懂了《水浒传》中的这一节,再来看历史和现实中大BOSS与“粗人”们的故事,诸多困惑就都有了答案。一个公司里,有个别部门的负责人突然跳出来说些极为激进也极其愚蠢的效忠誓词,看上去既毫无逻辑,也不合公司的既定章法,但其实都是富有深意的安排。
   不过话说回来,大BOSS看重李逵式的粗人,也给了很多人以启发。他们虽然内心鬼精,但却无处不宣扬自己“大老粗”的本色,稍微遇上一点风吹草动的事儿,他立马像个文盲加傻帽一样到处咋咋呼呼:老子啥也不懂,就晓得按老大说的干,谁他妈对宋江大哥有二心,老子的板斧可不认人!
   唉,读书这事可怎么说好呢?既可能让人变得聪明,也可能让人变得阴坏。
其他文献
讽是一种精妙的讥刺,擅讽者以妙语做针,往往一擊便中要害。这很像名医针砭,不同之处在于病患常常满怀期待,对名医感恩戴德;而被讽者却不会认为自己“有病”,更不会以为讽者是在“治病救人”。被讥讽而生恐惧、痛苦、悲伤乃至恼羞成怒,极易对讽者造成伤害,所以讽刺这件事,是极其危险的。优伶,是对中国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艺人的统称,其时归入下九流的职业,然而有谁知道恰恰是优伶这种时人以为“下贱”的人却最擅讽且敢讽呢
期刊
马未都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个父亲跟儿子及其朋友吃饭,吃完后,父亲跟儿子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儿子不解,父亲解释道:“你看他夹菜时,习惯把筷子插到菜里翻上来,扒拉两下夹起自个儿的菜,根本不顾及别人,这种人就很自私。”   儿子不信,认为每个人的吃饭习惯不同,不可苛求。   父亲又说:“如果他生活窘迫,面对着美味佳肴,吃相不雅可以理解;可你这位朋友是生意人,并不困苦,如此吃相,实在太自私、狭
期刊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这封家书,因其饱含宽容和礼让之德而让世人传诵数百年。   史载,康熙某年,张英在安徽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了宅基地纠纷,彼此各不相让。情急之下,张家驰书一封直抵京城,请宰相大人处置。宰相知悉此事莞尔一笑,信手写下上面这首诗交给家仆带回。家人见信,主动折墙,后退三尺。吴家感其义,也后退三尺,
期刊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为官者,特别是官阶较高有权有势之人,不管他在职在位是好是坏,只要退休“软着陆”,退休后定能过上“人上人”的日子。而在有的官员看来,哪怕是自己在岗在位碰了“红线”,到退休时还没“东窗事发”,退休后就可平安无事,安享晚年,过天伦之乐生活了。上述的看法和想法若是在以前也许没人质疑,可如今这种看法和认识却不合时宜,成了“老黄历”。   最近笔者触网,就看到这样一则新闻:退休6年后,中国
期刊
提到“官僚主义”,人们可说是“老相识了”。“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是孪生兄弟,兄弟俩随着官场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官场的发展而“成长”。人们与之斗争,一直是“斗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说起“电子化官僚主义”,可能好些人还较为眼生,甚至还未听说过。它是何物?要认识它的“庐山真面目”,还是让我们先看看前些时日新华每日电讯一篇名为《基层干部吐槽被微信工作群“绑架”:上班要带五六部手机》的报道吧!
期刊
吃过早饭,黄大妈穿上薄外套,去菜市场买菜。   坐35路,12站后,到东门站下,转12路,坐5站,到西直门下,再步行400多米,就到西郊菜场了。黄大妈家附近就有一个菜场,不过,那个菜场的菜贵一点,而这个菜场的菜便宜一些,似乎也新鲜一些。黄大妈办了老年卡,坐车免费,只是来回路上差不多要多花一个半小时。黄大妈觉得是值得的。   在常买菜的那家摊位,黄大妈挑好了青椒、白菜、萝卜、西蓝花,交给摊主过秤
期刊
家门口新开工一条地铁,直到即将开通,我才从手机上看到信息。一关注便来了问题,每天躺到床上,都能隐约感到来自远处地下机器运转的声响。心里默念,一定是地铁工人在加班加点。每每不禁感慨,这个城市有多少你看不到身影的建设者,有多少没日没夜的奉献者。   地铁开通了,那熟悉的声响,每天晚上还是可以听到!难道是地铁来回运行时发出的噪声?奇怪的是,晚上11点以后,地铁应该停止营运了,那声音依稀还在!!儿子寒假
期刊
握手,也许是当今人际交往最常见的礼节。老夫活这几十年,虽不像达官名人那样握手频繁,曾也握过形形色色人的手。握手的感觉千差万别,那“手法”似乎有这样几种。   象征型。或叫应付型。这是社会交往中,最常见的握手了。或大庭广众之中的团体交流,或街头路遇半生半熟的人,或某种会议虽不认识但却同时参会的人,出于礼貌,或主动握,或被动握,用力的大小,不紧不松,不温不火,握到为止,应付而已。没有特殊关系的男女之
期刊
读了姜胜群先生《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杂文月刊》2021年3月上原创版),笔者想起了一个故事:民国初年,著名金石学家、国学大师王国维邀请当时已经退位的小皇帝溥仪到家中做客。当其给溥仪展示自己珍藏半生的古董字画、金石玉器时,溥仪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兴趣,反而随手指了几件,告诉王国维说这些都是假的。王国维不服,凭自己的美学、史学造诣,他不相信这些经过自己精挑细选的古董是假货,何况,小皇帝并没有仔细
期刊
刚才,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人凭什么用“狗”来骂人?》的文章,大意是说狗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人类怎么能用“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这类的说法来骂狗或含沙射影借狗骂人呢?   “狗是人类的朋友”这句话,我们几乎随处可以听到,不过我对于这句话只赞成一半。不管是从“人类”这个群体上还是从“狗”这个群体上来说,“狗”毫无疑问是“人类”的好朋友。但我们知道,每个群体都是由“个体”组成的,从物种上来说,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