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中“搭便车”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性,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果。基于对大学生活中合作学习现象的观察,结合实际经验,对合作学习中“搭便车”现象的成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基于选择性激励理论的任务小组考核方式,以防范和抑制合作学习过程中“搭便车”行为的产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参与、积极合作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合作学习 搭便车现象 原因 选择性激励理论
近年来,合作学习模式被广泛引入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中国的大学课堂里,合作学习更是成为每位教师必用的教学手段,然而应用效果欠佳,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呈现出递减的趋势。通过本人的实际经验,以及对此现象的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参与度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搭便车”现象。合作学习原本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合作的能力,而“搭便车”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
一、相关概念
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指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的一切相关行为。
2.搭便车行为及效应。“搭便车”理论首见于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的 《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其基本含义是指不付出成本而坐享他人的利益。搭便车效应是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的一种情境。当群体中每个成员的选择都倾向于对自己有利,而个人的选择累积起来的后果最终会对群体成员(包括选择本人)不利时,就会出现了社会两难情境.个体采取搭便车行为,会最终损害群体的利益,使得群体其他成员付出代价。
二、合作学习中的搭便车现象
在合作学习中,虽然全体小组成员客观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但是个别学生活动时缺乏主动性或干脆袖手旁观、坐享其成;也有的学生表面上参与了活动,实际上却不动脑筋、不集中精力,活动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是合作学习中的现象。搭便车现象的存在不仅背离了合作学习真实的核心理念和思想,而且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本质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搭便车现象在合作学习中具体表现为:
1.课堂参与率低。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对全体成员分组,通常在一个六十个人左右的班集体分为十组,为表示民主,一般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每组5-8人,其中一人为组长。在老师提出一个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时,要求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一定时间后由小组代表总结发言。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小组在讨论时参与率并不高,一般组内会存在1-2个比较积极的成员,讨论基本是以他们为中心,1-2个人对核心成员的观点进行附和,1-2人则漠不关心,到最后总结的时候也是核心成员进行发言。
2.小组任务参与人数少。在教师布置小组作业时,基本最后是以课堂呈现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成果。刚开始,在作业布置后,小组组长会按照作业的具体内容进项分工,大家分别完成自己的任务再汇总整理。但多次作业之后,组员完成任务的好坏程度便有了明显的差别,有人开始偷懒开始懈怠,组长布置的任务在三番四次的催促下依旧不完成,最后大家为了保证作业完成的质量和速度,逐渐减轻或者放弃偷懒者的任务,把任务分给能积极完成的成员。最后就会造成小组任务参与人数越来越少的现象。
三、原因分析
1.小组成员结构不合理。在分组时,指导教师均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受地缘关系和人情关系的影响,最后呈现为以宿舍为单位的分组形式。宿舍是按照学号顺序划分的,学号则是按照名字首字笔画的多少定序,随机编排的因素居多。而在建立合作学习的小组的分组时,应更多考虑小组成员自身的特性,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充分发挥每个人在組内的作用。其次,关于宿舍分组,在完成小组作业时,即使有成员偷懒,碍于同宿舍的人情关系,大家在心知肚明的情况下很难开口催促,此时就会出现上文所提到的小组任务参与人数少的问题。
2.考核方式过于平均。团队激励理论是指“以团队整体产出为基础确定奖励基数,并由成员分享这些奖励”的激励方式,其特点是以团队整体产出作为个体收益的基础,激励成员关注团队整体产出,并围绕此目标开展相关活动。合作学习是以小组竞赛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课堂学习互动模式,在团队激励的刺激下,团队整体趋于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实现更高的团队目标,在具体的课堂中,表现为更加积极地参与老师的互动,课下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完成小组作业,以求获得更多的平时成绩。
3.社会责任分散以及马太心理的影响。社会责任分散是指一个团体为完成某一目标,个体受他人在场的作用所付出的努力比个体单一从事某一活动时所付出的努力偏少的社会心理现象。合作学习主要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的课堂互助教学模式,观察发现,合作学习中小组规模结构和奖惩评价结构决定了个体评价焦虑是否增减,如果小组规模人数偏多,教师落实评价人数偏少或只关注小组集体成绩,而不关心小组成员的个体成员的成绩,一定程度上会使小组每位学习者去个体化现象增强,行为责任意识下降,从而小组成员淹没在群体之中,直接影响了学习者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态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能力较强的成员受到尊重,并取得领导地位,甚至抢尽风头或牺牲其他组员的利益来自我获益,而能力较低的成员,则完全丧失了合作学习的兴趣,这就是马太效应现象。上文提到,每个小组中一般会存在少数几个核心成员,在核心成员过于积极、激励制度过于平均的情况下,马太效应会愈演愈烈,加剧搭便车效应的发生。
四、应对措施
1.合理安排分组,均匀小组结构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竞赛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课堂学习互动模式,小组的规模和性质直接影响了合作学习的质量,小组的组合方式和活动方式是有效合作学习开展的前提。将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再考虑性别、兴趣、现有水平和交往能力等情况合理搭配,进行编组,一般 4-7 人为宜。较少的人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社会责任分散”带来的搭便车现象。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依据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尊重个体心理差异为指导思想,缩小组内规模、科学组合、明确每位学习者的角色和责任分工是创造有效合作学习的内在条件。在合作教学中,明确学习者的任务角色,通过角色设置和角色互换的互动模式,方可有效抑制合作学习中搭便车现象的滋生。
2.应用选择性考核制度,公平分配团队成果 所谓选择性考核制度,是指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即把激励和处罚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应用到合作学习小组模式上,可以表现为平时成绩的加分和扣分。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奖励,对于消极懈怠者则采取一定比例的扣分制定。以加分和扣分的形式激发平时爱搭便车的同学的课堂参与度和合作积极性。对于部分对分数毫无兴趣的同学,则可以根据个人特征设置其他奖励和惩戒措施。在团队成果进行二次分配时,应遵循公平分配的原则,根据团队成员的贡献程度进行奖励的分配。当然,如何界定和考察团队成员的贡献程度,有待进一步地谈论商榷。
五、结语
合作学习中“搭便车”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性。高度重视“搭便车”现象、观察思考其成因、并设计合理的小组激励考核方式,对于缓解合作学习中“搭便车”现象的出现以及提高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凯.论合作学习的局限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100~103.
[2]李斯伟.合作性学习的原理及在高职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04(2).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03—404.
[4]宋东清,徐建奇,刘电芝.合作学习中“责任扩散”效应的分析及教学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3(2).
关键词:合作学习 搭便车现象 原因 选择性激励理论
近年来,合作学习模式被广泛引入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中国的大学课堂里,合作学习更是成为每位教师必用的教学手段,然而应用效果欠佳,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呈现出递减的趋势。通过本人的实际经验,以及对此现象的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参与度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搭便车”现象。合作学习原本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合作的能力,而“搭便车”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
一、相关概念
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指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的一切相关行为。
2.搭便车行为及效应。“搭便车”理论首见于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的 《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其基本含义是指不付出成本而坐享他人的利益。搭便车效应是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的一种情境。当群体中每个成员的选择都倾向于对自己有利,而个人的选择累积起来的后果最终会对群体成员(包括选择本人)不利时,就会出现了社会两难情境.个体采取搭便车行为,会最终损害群体的利益,使得群体其他成员付出代价。
二、合作学习中的搭便车现象
在合作学习中,虽然全体小组成员客观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但是个别学生活动时缺乏主动性或干脆袖手旁观、坐享其成;也有的学生表面上参与了活动,实际上却不动脑筋、不集中精力,活动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是合作学习中的现象。搭便车现象的存在不仅背离了合作学习真实的核心理念和思想,而且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本质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搭便车现象在合作学习中具体表现为:
1.课堂参与率低。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对全体成员分组,通常在一个六十个人左右的班集体分为十组,为表示民主,一般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每组5-8人,其中一人为组长。在老师提出一个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时,要求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一定时间后由小组代表总结发言。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小组在讨论时参与率并不高,一般组内会存在1-2个比较积极的成员,讨论基本是以他们为中心,1-2个人对核心成员的观点进行附和,1-2人则漠不关心,到最后总结的时候也是核心成员进行发言。
2.小组任务参与人数少。在教师布置小组作业时,基本最后是以课堂呈现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成果。刚开始,在作业布置后,小组组长会按照作业的具体内容进项分工,大家分别完成自己的任务再汇总整理。但多次作业之后,组员完成任务的好坏程度便有了明显的差别,有人开始偷懒开始懈怠,组长布置的任务在三番四次的催促下依旧不完成,最后大家为了保证作业完成的质量和速度,逐渐减轻或者放弃偷懒者的任务,把任务分给能积极完成的成员。最后就会造成小组任务参与人数越来越少的现象。
三、原因分析
1.小组成员结构不合理。在分组时,指导教师均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受地缘关系和人情关系的影响,最后呈现为以宿舍为单位的分组形式。宿舍是按照学号顺序划分的,学号则是按照名字首字笔画的多少定序,随机编排的因素居多。而在建立合作学习的小组的分组时,应更多考虑小组成员自身的特性,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充分发挥每个人在組内的作用。其次,关于宿舍分组,在完成小组作业时,即使有成员偷懒,碍于同宿舍的人情关系,大家在心知肚明的情况下很难开口催促,此时就会出现上文所提到的小组任务参与人数少的问题。
2.考核方式过于平均。团队激励理论是指“以团队整体产出为基础确定奖励基数,并由成员分享这些奖励”的激励方式,其特点是以团队整体产出作为个体收益的基础,激励成员关注团队整体产出,并围绕此目标开展相关活动。合作学习是以小组竞赛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课堂学习互动模式,在团队激励的刺激下,团队整体趋于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实现更高的团队目标,在具体的课堂中,表现为更加积极地参与老师的互动,课下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完成小组作业,以求获得更多的平时成绩。
3.社会责任分散以及马太心理的影响。社会责任分散是指一个团体为完成某一目标,个体受他人在场的作用所付出的努力比个体单一从事某一活动时所付出的努力偏少的社会心理现象。合作学习主要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的课堂互助教学模式,观察发现,合作学习中小组规模结构和奖惩评价结构决定了个体评价焦虑是否增减,如果小组规模人数偏多,教师落实评价人数偏少或只关注小组集体成绩,而不关心小组成员的个体成员的成绩,一定程度上会使小组每位学习者去个体化现象增强,行为责任意识下降,从而小组成员淹没在群体之中,直接影响了学习者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态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能力较强的成员受到尊重,并取得领导地位,甚至抢尽风头或牺牲其他组员的利益来自我获益,而能力较低的成员,则完全丧失了合作学习的兴趣,这就是马太效应现象。上文提到,每个小组中一般会存在少数几个核心成员,在核心成员过于积极、激励制度过于平均的情况下,马太效应会愈演愈烈,加剧搭便车效应的发生。
四、应对措施
1.合理安排分组,均匀小组结构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竞赛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课堂学习互动模式,小组的规模和性质直接影响了合作学习的质量,小组的组合方式和活动方式是有效合作学习开展的前提。将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再考虑性别、兴趣、现有水平和交往能力等情况合理搭配,进行编组,一般 4-7 人为宜。较少的人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社会责任分散”带来的搭便车现象。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依据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尊重个体心理差异为指导思想,缩小组内规模、科学组合、明确每位学习者的角色和责任分工是创造有效合作学习的内在条件。在合作教学中,明确学习者的任务角色,通过角色设置和角色互换的互动模式,方可有效抑制合作学习中搭便车现象的滋生。
2.应用选择性考核制度,公平分配团队成果 所谓选择性考核制度,是指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即把激励和处罚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应用到合作学习小组模式上,可以表现为平时成绩的加分和扣分。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奖励,对于消极懈怠者则采取一定比例的扣分制定。以加分和扣分的形式激发平时爱搭便车的同学的课堂参与度和合作积极性。对于部分对分数毫无兴趣的同学,则可以根据个人特征设置其他奖励和惩戒措施。在团队成果进行二次分配时,应遵循公平分配的原则,根据团队成员的贡献程度进行奖励的分配。当然,如何界定和考察团队成员的贡献程度,有待进一步地谈论商榷。
五、结语
合作学习中“搭便车”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性。高度重视“搭便车”现象、观察思考其成因、并设计合理的小组激励考核方式,对于缓解合作学习中“搭便车”现象的出现以及提高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凯.论合作学习的局限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100~103.
[2]李斯伟.合作性学习的原理及在高职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04(2).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03—404.
[4]宋东清,徐建奇,刘电芝.合作学习中“责任扩散”效应的分析及教学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