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本人任教小学语文以来,被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所感染,很多次被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和问题所震撼。老师与学生并不是单项联系,而是双向互通的,因为我们所思考问题的角度与孩子们思考的角度很多时候并不一样,而且孩子们的个性也不一致,老师如何做到因材施教?本文从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借鉴问题式教学的观点表达本人的一些浅见。
一、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并尝试办法解决是思考的开端,更是进一步学习兴趣的来源。学生在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养成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发的爱上思考,爱上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经常选择被动的接受,很少有学生从教师设立的教学情境中原有问题之外提出新的问题。很多老师并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思考方式与成人的思考方式的差异,不够注重学生特殊角度的新颖想法,如果老师只管教,不注重学生想法与兴趣,学生只管学,只会被动的接受,那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千篇一律,毫无发现和创新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正是认识世界并怀疑世界的年龄,问题思维能引发他们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兴趣,培养他们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创造的能力。
二、学生发现问题意识谈薄及解决问题能力缺乏现状
有学者指出:中国的课堂着力点在于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句话很形象的指出了长期以来中国教育方式是“灌输式”,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管你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你先做了再说。这就导致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越发谈薄,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基本就是照搬原有答案,很难培养学习兴趣和创新方法。我从老师和学生两个不同角度出发谈谈这种现状的普遍存在性:
老师角度:每一堂课都是饱满的知识容量,严谨的教学结构,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节奏,高密度的巩固练习题,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课程要點和知识点都能覆盖到,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全身心的跟上这种节奏,很难有独立的思考空间,慢慢会习惯被动的接受,不会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导致学生投入的激情和兴趣下降。
学生角度: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他们其实并不缺少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他们有想法但是没有空间说出来,很多学生明明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却因为不自信或者因为不敢而放弃表达机会。小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当中会与他们内心世界的认识不断的碰撞,而这种碰撞会让他们滋生出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他们需要一个引导才能完整的叙述出来,这就需要老师来设立情境并给予空间了。
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有疑,有疑后有思,然后有得,有得后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学习内在动力。问题就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内在动力,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前提,学会解决问题是过程。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老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
1、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思维。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根据授课内容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到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自主参与探讨的尝试感。如教学《独坐敬亭山》时,教学过程如果是直白的介绍诗人李白的基本情况,生平经历,然后解说诗人在孤独、寂寞和无奈中创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怀才不遇,最后布置课后习题并背诵全诗。这样的老师传授,学生聆听的教学模式只是被动的“灌输-接受”,会让学生渐渐失去了发现问题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如果能设置问题如你们觉得从诗文来看诗人的心情是这样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描写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敬亭山”代表着什么呢?等问题,利用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并衍生出新的问题最终导出答案,这样的方式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并能参与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2、教授方法,鼓励质疑,养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是让他们胡乱问,一些抠字眼、钻牛角尖的问题不仅没有价值还会打乱老师的教学节奏。那么如何让学生通过所学到的知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需要老师合理设计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引导。如教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有学生提问:当时外国人的租界为什么不让中国人进去?还有学生提出:现在中华崛起了吗?我们借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投入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再具体形象的分析当时中国落后就会挨打的国情和周总理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和决心,再引申到现在中国虽然强大了,但是还需要我们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参与并讨论归纳出课文中所刻画的周总理的高大形象和爱国情怀。
3、教学中“留有余地”,让学生在填补“余地”的过程创造自己的特色。 “留有余地”指的是老师将课程中心思想和大概内容表达出来,在课堂信息容量中让学生利用想象进行填补,在填补的过程中,达到启发思维的效果。这种"留有余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并能给他们空间发挥出自己的特色,虽然这幅画的主体是一样的,但是最后的成品却千姿百态。如教学《观潮》时,与学生一起分析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景象和等待中人们的心情在前、时、后三个不同时段的变化,引申到作者通过潮水壮丽奇特的美景和人们观景的心情表达了什么想法,最终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的思想感情。老师作为一个引领者创设教学情境带领学生一步步完成整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通过引导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参与其中,体会钱塘江大潮那令人震撼的天下奇观。
结语
老师在教学过程不能仅仅灌输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思考的能力,创新的想法和牢固的知识体系。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老师的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我们必须警惕“填鸭式”教育。以引导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基点,让老师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聆听孩子们的心灵之声。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学习的兴趣并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在发现、提出、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升华。
前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本人任教小学语文以来,被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所感染,很多次被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和问题所震撼。老师与学生并不是单项联系,而是双向互通的,因为我们所思考问题的角度与孩子们思考的角度很多时候并不一样,而且孩子们的个性也不一致,老师如何做到因材施教?本文从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借鉴问题式教学的观点表达本人的一些浅见。
一、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并尝试办法解决是思考的开端,更是进一步学习兴趣的来源。学生在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养成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发的爱上思考,爱上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经常选择被动的接受,很少有学生从教师设立的教学情境中原有问题之外提出新的问题。很多老师并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思考方式与成人的思考方式的差异,不够注重学生特殊角度的新颖想法,如果老师只管教,不注重学生想法与兴趣,学生只管学,只会被动的接受,那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千篇一律,毫无发现和创新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正是认识世界并怀疑世界的年龄,问题思维能引发他们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兴趣,培养他们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创造的能力。
二、学生发现问题意识谈薄及解决问题能力缺乏现状
有学者指出:中国的课堂着力点在于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句话很形象的指出了长期以来中国教育方式是“灌输式”,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管你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你先做了再说。这就导致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越发谈薄,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基本就是照搬原有答案,很难培养学习兴趣和创新方法。我从老师和学生两个不同角度出发谈谈这种现状的普遍存在性:
老师角度:每一堂课都是饱满的知识容量,严谨的教学结构,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节奏,高密度的巩固练习题,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课程要點和知识点都能覆盖到,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全身心的跟上这种节奏,很难有独立的思考空间,慢慢会习惯被动的接受,不会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导致学生投入的激情和兴趣下降。
学生角度: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他们其实并不缺少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他们有想法但是没有空间说出来,很多学生明明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却因为不自信或者因为不敢而放弃表达机会。小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当中会与他们内心世界的认识不断的碰撞,而这种碰撞会让他们滋生出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他们需要一个引导才能完整的叙述出来,这就需要老师来设立情境并给予空间了。
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有疑,有疑后有思,然后有得,有得后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学习内在动力。问题就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内在动力,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前提,学会解决问题是过程。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老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
1、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思维。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根据授课内容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到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自主参与探讨的尝试感。如教学《独坐敬亭山》时,教学过程如果是直白的介绍诗人李白的基本情况,生平经历,然后解说诗人在孤独、寂寞和无奈中创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怀才不遇,最后布置课后习题并背诵全诗。这样的老师传授,学生聆听的教学模式只是被动的“灌输-接受”,会让学生渐渐失去了发现问题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如果能设置问题如你们觉得从诗文来看诗人的心情是这样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描写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敬亭山”代表着什么呢?等问题,利用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并衍生出新的问题最终导出答案,这样的方式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并能参与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2、教授方法,鼓励质疑,养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是让他们胡乱问,一些抠字眼、钻牛角尖的问题不仅没有价值还会打乱老师的教学节奏。那么如何让学生通过所学到的知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需要老师合理设计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引导。如教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有学生提问:当时外国人的租界为什么不让中国人进去?还有学生提出:现在中华崛起了吗?我们借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投入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再具体形象的分析当时中国落后就会挨打的国情和周总理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和决心,再引申到现在中国虽然强大了,但是还需要我们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参与并讨论归纳出课文中所刻画的周总理的高大形象和爱国情怀。
3、教学中“留有余地”,让学生在填补“余地”的过程创造自己的特色。 “留有余地”指的是老师将课程中心思想和大概内容表达出来,在课堂信息容量中让学生利用想象进行填补,在填补的过程中,达到启发思维的效果。这种"留有余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并能给他们空间发挥出自己的特色,虽然这幅画的主体是一样的,但是最后的成品却千姿百态。如教学《观潮》时,与学生一起分析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景象和等待中人们的心情在前、时、后三个不同时段的变化,引申到作者通过潮水壮丽奇特的美景和人们观景的心情表达了什么想法,最终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的思想感情。老师作为一个引领者创设教学情境带领学生一步步完成整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通过引导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参与其中,体会钱塘江大潮那令人震撼的天下奇观。
结语
老师在教学过程不能仅仅灌输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思考的能力,创新的想法和牢固的知识体系。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老师的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我们必须警惕“填鸭式”教育。以引导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基点,让老师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聆听孩子们的心灵之声。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学习的兴趣并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在发现、提出、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