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于卢梭其人,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们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卢梭是追求自由的斗士,也有人认为卢梭是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对卢梭个人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都带研究学者对卢梭的主张和观点的看法,因此本文就是通过解读卢梭对话体自传来力求探索卢梭本人的真实形象,借助其他回忆录,客观的评价卢梭在《对话录》中所控诉的不公正待遇和他对自己形象的陈述的真实性。
关键词:《对话录》;卢梭;形象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041-02
一、《对话录》
《对话录》是卢梭晚年三部曲之一,创作于《忏悔录》之后,《遐想录》之前。笔者所阅读的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袁树仁翻译的版本。本书从结构上来看,除了前言和正文,编者更加入了丰富的附录部分,其中包含5篇短篇作品和卢梭的生平简表,与正文中的内容相互照应,使作品更具有可读性。尤其对于初读卢梭作品的读者来说,可以达到由浅入深的效果。
从内容来看,《对话录》中卢梭将自己分离为卢梭和让•雅克,并选取了抽象的法国人的形象作为谈话的一方与卢梭一起讨论让•雅克。在《关于本作品的主旨与形式》中,卢梭指出“在这些谈话中,我大胆的继续使用我的姓氏(即卢梭),同时遵循他们的范例用我的受洗名来称呼我(让•雅克),作为第三者。我把‘一个法国人’当做我的另一个谈话对象。”事实上,对话只是对文章形式的简单概括,难以反映内容的变化。卢梭和法国人的谈话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法国人对让•雅克罪恶的指摘,但对雅克心存好感的卢梭对法国人的说话进行了直接的质问,但此时普遍的看法仍让卢梭有所保留;经过与让•雅克的相处后,卢梭又一次与法国人展开了讨论。这一次卢梭用亲眼所见之事实直白的批驳了法国人对卢梭的认识,促使了法国人最终选择了亲眼去瞧瞧这位让•雅克先生;第三部分法国人对曾经的看法进行了软弱无力的坚持,最终和卢梭一样,对让•雅克有了同样的认识。
坦白而言,卢梭从来就不是一名理性哲学家,在他的身上也很难找到严密的逻辑思维,因此,像很多古希腊哲学家一样选择对话体例,是作品本身的瑕疵。但他本人则说“在我看来,对话这种形势最适合讨论正还是误,所以我选择了这种形式”。卢梭的对话录并没有给读者像正常对话一样的感受,更像是一个人的内心挣扎,而这二者之间有本质区别。因为两个人辩论是站在不同的立足点上持有不同观点的两个人试图通过各种方法,尤其是逻辑严密的推理和理性判断来说服对方的过程。也就是说,辩论是平等而又对立的。选择对话体,除非极其高明的辩论家和思考着,同时对问题只做分析,而不参杂个人利益和情感的基础上,才可以达到辩论能够达到的效果。即使这样,在讨论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理性有余,尖锐不足的情况。许多作家之所以会选择这种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是因为,披着理性外衣会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但是,对话题的危险性也就在于当作品没能达到作为辩论的标准,而是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时,辩论双方会出现出发点相同,而结论也相同,却在形式上采取对立态度的简单说理。这一切,都是因为最初卢梭就将“‘一个法国人’当做我的另一个谈话对象。这样称呼他,我只是很客气很诚实而已,因为我并没有将它当成我很不赞成的行为的一个帮凶”。既然如此,作品的内容和结果,读者将自明于心。
二、让•雅克•卢梭
如果说,《致德•圣•日耳曼先生函》是卢梭的“微型自传”,《卢梭自传》则是卢梭对自己的自述式的解读,而《对话录》的作用就在于它不仅详尽的描绘了卢梭的人生,同时还对那些视卢梭为异类的教士、学者,及被他们的言论所迷惑的民众进行了质问和抨击,并进行了自我辩白。可以说,比起自言自语式的《卢梭自传》,《对话录》的优势更加明显。
不像各类歌功颂德的自传,卢梭对自己的分析更加全面,他批评他们“也讲缺点,但把缺点讲得相当可爱”,他自己则“不怕被人看清我的本来面目”,“满腔热忱的热爱真实,为了真实而甘愿牺牲一切。”然而,卢梭严重的“迫害妄想症”对《对话录》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所有的人联合起来搞阴谋对付他”的想法从作品一开始就有明显的征兆。但作为理性时代的浪漫主义者,卢梭的思想是值得后人思考的,他的勇气是值得佩服的。
作为对大师的尊重,我将秉持公正的态度对《对话录》进行分析。
简单来说,本书是关于让•雅克究竟是怎样的人的讨论。是如法国人所听说和接受的那样,他是一个卑劣的、缺乏道德的、伪善的、孤僻的、对人有害的人;还是如卢梭所说,通过对他的作品的研读和亲自与他的相处所得出的结论,他是一个高尚的、善良的、诚实的、富于感情的人。而其中,让•雅克所受的待遇又分别从法国人和卢梭的口中说出:他被政治家陷害、被朋友抛弃、被民众误解等等。这中间存在一个命题,即如果让•雅克是法国人所描述的那样,那么他所受到的待遇则无可厚非;然而事实如果恰好相反,那么整本书所控诉的“全社会的阴谋”就得以成立。
尽管本书内容有些混乱,但是仍然可以发现几条线索。
1.让•雅克的形象必须是由亲自读过他的著作,或亲自与他相处才能建立。这一点在书中反复出现,恰好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命题。卢梭作为一名法国人,之所以能够站在“法国人”的对立面对他的言论提出质疑,前提正是卢梭对让•雅克的作品有相当的了解。而“法国人”的所有论据缺乏基础,尤其是“法国人”将让•雅克和他的作品分离,否认高尚的作品出自卑劣的人的可能性,而他所认定的这一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又称为让•雅克的另一宗罪。因此,在这一方面,卢梭的论证还是相当有力的,至少他所刻画的被蒙蔽的“法国人”十分成功。
2.人的品格可以从其行为和言论中如实的表达出来,并且能保证绝对的一致性。这是卢梭的重要立足点,没有这一原则,他将很难说服法国人。他说“在我所认识的所有人中,其性格最完全地只从其天生个性而来的,就是让•雅克。天性将其造成什么样,他就什么样,教育很少使他改变”,年华老去,他也是一个“老小孩”。对于让•雅克受人诟病的过于敏感的问题,卢梭则说“敏感性是一切行动的本源”。他早年作品的成功,和他所获得的巨大荣誉,在法国人看来都不过是假意之作,是为了藏身于高贵的人群之中的手段,进而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因此,他笃信让-雅克的危险性。但是卢梭毫不留情的进行了还击。基于人的品格和行为是一致的这一基础,卢梭利用获得普遍成功的作品,尤其是法国人自己也认可,像《爱弥儿》之类的作品,向法国人提出道德范畴的疑问,难道如此高尚的文字是出自法国人所描绘的那个让•雅克么?也驳斥了为摸黑卢梭,而否认出自于他手的作品不是他的作品,这一荒谬的诬陷。卢梭还指出,“对一个背信弃义的人,必须用对他背信弃义的办法来惩罚他。”但是,让•雅克正是如此高尚的一个人,因为“如果允许背叛叛徒,那也只是对与叛徒相似的人而言,而恶人的武器永远不曾玷污一个正直之人的双手。正想不容许像一个说谎的人说谎一样,更不允许对一个背信弃义的人背信弃义。”这正是控诉了,将让•雅克置于如此境地的背信弃义的朋友们。
3.要真正认识让•雅克就不能抱着邪恶的念头,不能偏听偏信。为了得到让•雅克的罪行,又不使他的善良的真实面目暴露于人群(即让人们看到他们所设计好的形象),贵族和他的朋友们将他监视起来,严密的控制他的行动和言语,同时派出乔装成仰慕者的人拜访让•雅克,以便激怒他而得到更多的罪证。他们还专门找人给他画了肖像,却没有让他见到成品。事实上,这幅肖像又称为了丑化他形象的重磅炸弹。为了控制人们了解他的渠道,他的书不再出版,他的话语权被剥夺,一切关于他的消息都由敌人们发出,然而他们表面上还装作是关心他的亲密好友,从而使人们更相信由他们所散步的消息。
卢梭的立足点无疑是正确的,而且是客观的。他力图描绘的让•雅克的形象十分清晰,一个有才华、有品德的绅士。但是,既然让•雅克如此之好,他究竟为什么遭到迫害?尽管他给出了解释,但答案紧紧是众人的妒忌,很明显卢梭想刻意忽略这个问题,这个答案使让-雅克的高大形象缺少根基。尤其是卢梭指出这是“全社会的阴谋”,甚至妄言“全世界”都在设计他,的确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他的“迫害妄想症”。
在《卢梭自传》中,有一篇描写他与一个孩子的邂逅,对自己曾经抛弃子女的行为毫不遮掩,表现出深深地悔恨。他曾经有5个孩子,都被送到了育婴院,这件事情被伏尔泰揭露,此后他开始着手创作《忏悔录》。但在《对话录》中,表达出的一种情绪是,我已经向上天忏悔以消除我的罪恶,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感情太过于浅薄,是对自己错误不负责任的承认。
作为理性时代的浪漫主义先驱,让•雅克以傲人的姿态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最后又隐没在田园。他兼具艺术家与思想家的天赋,但却走向了极端。《对话录》是一部颇为用心的作品,涵盖了作者多年来遭遇和强烈不满,力求重新刻画自己的形象,是对反对者的抗议。尽管成书过程艰辛,但是他能够最终完成作品,其勇气可见一斑。
关键词:《对话录》;卢梭;形象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041-02
一、《对话录》
《对话录》是卢梭晚年三部曲之一,创作于《忏悔录》之后,《遐想录》之前。笔者所阅读的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袁树仁翻译的版本。本书从结构上来看,除了前言和正文,编者更加入了丰富的附录部分,其中包含5篇短篇作品和卢梭的生平简表,与正文中的内容相互照应,使作品更具有可读性。尤其对于初读卢梭作品的读者来说,可以达到由浅入深的效果。
从内容来看,《对话录》中卢梭将自己分离为卢梭和让•雅克,并选取了抽象的法国人的形象作为谈话的一方与卢梭一起讨论让•雅克。在《关于本作品的主旨与形式》中,卢梭指出“在这些谈话中,我大胆的继续使用我的姓氏(即卢梭),同时遵循他们的范例用我的受洗名来称呼我(让•雅克),作为第三者。我把‘一个法国人’当做我的另一个谈话对象。”事实上,对话只是对文章形式的简单概括,难以反映内容的变化。卢梭和法国人的谈话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法国人对让•雅克罪恶的指摘,但对雅克心存好感的卢梭对法国人的说话进行了直接的质问,但此时普遍的看法仍让卢梭有所保留;经过与让•雅克的相处后,卢梭又一次与法国人展开了讨论。这一次卢梭用亲眼所见之事实直白的批驳了法国人对卢梭的认识,促使了法国人最终选择了亲眼去瞧瞧这位让•雅克先生;第三部分法国人对曾经的看法进行了软弱无力的坚持,最终和卢梭一样,对让•雅克有了同样的认识。
坦白而言,卢梭从来就不是一名理性哲学家,在他的身上也很难找到严密的逻辑思维,因此,像很多古希腊哲学家一样选择对话体例,是作品本身的瑕疵。但他本人则说“在我看来,对话这种形势最适合讨论正还是误,所以我选择了这种形式”。卢梭的对话录并没有给读者像正常对话一样的感受,更像是一个人的内心挣扎,而这二者之间有本质区别。因为两个人辩论是站在不同的立足点上持有不同观点的两个人试图通过各种方法,尤其是逻辑严密的推理和理性判断来说服对方的过程。也就是说,辩论是平等而又对立的。选择对话体,除非极其高明的辩论家和思考着,同时对问题只做分析,而不参杂个人利益和情感的基础上,才可以达到辩论能够达到的效果。即使这样,在讨论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理性有余,尖锐不足的情况。许多作家之所以会选择这种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是因为,披着理性外衣会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但是,对话题的危险性也就在于当作品没能达到作为辩论的标准,而是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时,辩论双方会出现出发点相同,而结论也相同,却在形式上采取对立态度的简单说理。这一切,都是因为最初卢梭就将“‘一个法国人’当做我的另一个谈话对象。这样称呼他,我只是很客气很诚实而已,因为我并没有将它当成我很不赞成的行为的一个帮凶”。既然如此,作品的内容和结果,读者将自明于心。
二、让•雅克•卢梭
如果说,《致德•圣•日耳曼先生函》是卢梭的“微型自传”,《卢梭自传》则是卢梭对自己的自述式的解读,而《对话录》的作用就在于它不仅详尽的描绘了卢梭的人生,同时还对那些视卢梭为异类的教士、学者,及被他们的言论所迷惑的民众进行了质问和抨击,并进行了自我辩白。可以说,比起自言自语式的《卢梭自传》,《对话录》的优势更加明显。
不像各类歌功颂德的自传,卢梭对自己的分析更加全面,他批评他们“也讲缺点,但把缺点讲得相当可爱”,他自己则“不怕被人看清我的本来面目”,“满腔热忱的热爱真实,为了真实而甘愿牺牲一切。”然而,卢梭严重的“迫害妄想症”对《对话录》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所有的人联合起来搞阴谋对付他”的想法从作品一开始就有明显的征兆。但作为理性时代的浪漫主义者,卢梭的思想是值得后人思考的,他的勇气是值得佩服的。
作为对大师的尊重,我将秉持公正的态度对《对话录》进行分析。
简单来说,本书是关于让•雅克究竟是怎样的人的讨论。是如法国人所听说和接受的那样,他是一个卑劣的、缺乏道德的、伪善的、孤僻的、对人有害的人;还是如卢梭所说,通过对他的作品的研读和亲自与他的相处所得出的结论,他是一个高尚的、善良的、诚实的、富于感情的人。而其中,让•雅克所受的待遇又分别从法国人和卢梭的口中说出:他被政治家陷害、被朋友抛弃、被民众误解等等。这中间存在一个命题,即如果让•雅克是法国人所描述的那样,那么他所受到的待遇则无可厚非;然而事实如果恰好相反,那么整本书所控诉的“全社会的阴谋”就得以成立。
尽管本书内容有些混乱,但是仍然可以发现几条线索。
1.让•雅克的形象必须是由亲自读过他的著作,或亲自与他相处才能建立。这一点在书中反复出现,恰好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命题。卢梭作为一名法国人,之所以能够站在“法国人”的对立面对他的言论提出质疑,前提正是卢梭对让•雅克的作品有相当的了解。而“法国人”的所有论据缺乏基础,尤其是“法国人”将让•雅克和他的作品分离,否认高尚的作品出自卑劣的人的可能性,而他所认定的这一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又称为让•雅克的另一宗罪。因此,在这一方面,卢梭的论证还是相当有力的,至少他所刻画的被蒙蔽的“法国人”十分成功。
2.人的品格可以从其行为和言论中如实的表达出来,并且能保证绝对的一致性。这是卢梭的重要立足点,没有这一原则,他将很难说服法国人。他说“在我所认识的所有人中,其性格最完全地只从其天生个性而来的,就是让•雅克。天性将其造成什么样,他就什么样,教育很少使他改变”,年华老去,他也是一个“老小孩”。对于让•雅克受人诟病的过于敏感的问题,卢梭则说“敏感性是一切行动的本源”。他早年作品的成功,和他所获得的巨大荣誉,在法国人看来都不过是假意之作,是为了藏身于高贵的人群之中的手段,进而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因此,他笃信让-雅克的危险性。但是卢梭毫不留情的进行了还击。基于人的品格和行为是一致的这一基础,卢梭利用获得普遍成功的作品,尤其是法国人自己也认可,像《爱弥儿》之类的作品,向法国人提出道德范畴的疑问,难道如此高尚的文字是出自法国人所描绘的那个让•雅克么?也驳斥了为摸黑卢梭,而否认出自于他手的作品不是他的作品,这一荒谬的诬陷。卢梭还指出,“对一个背信弃义的人,必须用对他背信弃义的办法来惩罚他。”但是,让•雅克正是如此高尚的一个人,因为“如果允许背叛叛徒,那也只是对与叛徒相似的人而言,而恶人的武器永远不曾玷污一个正直之人的双手。正想不容许像一个说谎的人说谎一样,更不允许对一个背信弃义的人背信弃义。”这正是控诉了,将让•雅克置于如此境地的背信弃义的朋友们。
3.要真正认识让•雅克就不能抱着邪恶的念头,不能偏听偏信。为了得到让•雅克的罪行,又不使他的善良的真实面目暴露于人群(即让人们看到他们所设计好的形象),贵族和他的朋友们将他监视起来,严密的控制他的行动和言语,同时派出乔装成仰慕者的人拜访让•雅克,以便激怒他而得到更多的罪证。他们还专门找人给他画了肖像,却没有让他见到成品。事实上,这幅肖像又称为了丑化他形象的重磅炸弹。为了控制人们了解他的渠道,他的书不再出版,他的话语权被剥夺,一切关于他的消息都由敌人们发出,然而他们表面上还装作是关心他的亲密好友,从而使人们更相信由他们所散步的消息。
卢梭的立足点无疑是正确的,而且是客观的。他力图描绘的让•雅克的形象十分清晰,一个有才华、有品德的绅士。但是,既然让•雅克如此之好,他究竟为什么遭到迫害?尽管他给出了解释,但答案紧紧是众人的妒忌,很明显卢梭想刻意忽略这个问题,这个答案使让-雅克的高大形象缺少根基。尤其是卢梭指出这是“全社会的阴谋”,甚至妄言“全世界”都在设计他,的确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他的“迫害妄想症”。
在《卢梭自传》中,有一篇描写他与一个孩子的邂逅,对自己曾经抛弃子女的行为毫不遮掩,表现出深深地悔恨。他曾经有5个孩子,都被送到了育婴院,这件事情被伏尔泰揭露,此后他开始着手创作《忏悔录》。但在《对话录》中,表达出的一种情绪是,我已经向上天忏悔以消除我的罪恶,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感情太过于浅薄,是对自己错误不负责任的承认。
作为理性时代的浪漫主义先驱,让•雅克以傲人的姿态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最后又隐没在田园。他兼具艺术家与思想家的天赋,但却走向了极端。《对话录》是一部颇为用心的作品,涵盖了作者多年来遭遇和强烈不满,力求重新刻画自己的形象,是对反对者的抗议。尽管成书过程艰辛,但是他能够最终完成作品,其勇气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