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了解南昌市城乡结合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现状,我对南昌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以南昌市江南学校为调查主体。本次调查涉及265名学生,回收有效答卷212份,为进一步了解南昌市城乡结合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行为养成教育奠定了基础。
一、调查的缘起
开展调查是基于以下思考,通过调查南昌市部分城区学校接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行为养成教育现状,分析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城区学校加强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为进一步开展的学生行为习惯干预与培养确定目标、内容和方法。
(1)调查了解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行为习惯的现状及表现特点;
(2)构建进城务工子女的行为习惯成因分析;
(3)建立进城务工子女成长档案,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4)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及行为习惯的需求,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出有效的教育建议。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次调查的跟踪对象定为城乡结合部学校初中的在校学生(进城务工子女)。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方面一共设了10道题,分别是从课后交往、倾诉对象、师生關系、父母沟通等方面设题。学生的学习情况部分想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为此一共设了12道题,分别是自主预习复习情况、作业情况、自主学习情况等方面设题。
三、跟踪调查的实施
调查采用二种方式进行,一是与学生座谈;二是问卷调查。其中问卷调查采取现场发放,当场回收问卷的方式进行。为消除学生的顾虑,问卷一律不记名。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和行为回答,不讨论,不交流,不发挥。回收问卷后,进行编号汇总统计。由于答卷均来自于学生本人,所以获得的信息应该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统计的数据参考价值较大。
四、调查的结果
(一)进城随迁子女在融入城市生活维度较之城市生源的子女存在较大困扰。南昌市青山湖区江南学校校区的进城务工者家庭经济条件虽然足够支撑孩子学习,但是父母们并没有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的意识。许多家长称自己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学习;也有全职家庭主妇,整天的工作除了买菜做饭就是和邻居麻将相伴。
1.进城随迁子女基本状况
① 性别:本次接受调查(有效人数)男生126人,女86人。男生稍多于女生。
② 最关心自己学习的人:除过2.6%的学生是其他人外,其他均为父母。
③ 家长的文化程度:49.4%的家长是小学或初中程度,高中以上程度的不到20%。
④ 家长的职业:78.8%的家长为农民,其余为或无业或个体户。仅有14.7%的家长为知识分子,他(她)们在原江南材料厂房租用办公的小公司。
(二)进城随迁子女在融入城市学习维度较之城市生源的子女存在较大困扰。随着经济发展,进城随迁子女呈逐年上开趋势,并且势头迅猛。以2019年为例,我校外省或省内务工子女占全校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整体来说,这些学生学习情况比较差。大多进城随迁人员没能力给予子女学习方面的指导或帮助,与城市生源的子女在学习方面存在先天的家庭困扰。
1.对进城随迁子女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从自主预习复习情况来看,①能主动预习复习的学生只占10%,教师布置就进行预习复习的学生占90%,可见进城随迁子女在自主预习复习方面几乎是被动的。②进城随迁子女的预习复习情况与学其习成绩相关,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预习复习方面做得好。
从学习情况调查表统计2分析,在调查进城随迁子女的对象中40%的主要以听老师讲为主,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与老师同学互动的占到50%——60%;25%的学生能做到边听,边想,边记;有近10%的学生课堂上处于发呆或开小差状态或只是坐那儿听老师讲课。以上数据说明,进城随迁子女在听课时的思维不甚活跃,课堂上不能比较积极地学习。
可喜的是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多数进城随迁子女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很强的,95%以上的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别人请教来解决难题;在小组学习中大都能够大胆发表意见,参与讨论。
五、针对调查结果的建议
进城随迁子女一群体今后还将继续在城市发展下去,成为城市新一代的建设者。进城随迁子女子女的养成教育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他们能否顺利融入城市生活,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从进城随迁子女子女本身为出发点,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效支持。
1. 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自信的面对他人
初入城市的进城随迁子女,面对原有生活和城市生活的差异,如果价值观不正确,难免导致心理落差。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极其必要的。进城随迁子女应正视这种生活差异,农村和城市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
2. 学校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加深城乡孩子的互相了解。校园是进城随迁子女重要的人际交往场所,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对于进城随迁子女树立积极信念,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在学校通过开展团体活动和各种宣传活动,构建团结友善的班风、校风;其次,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间增进五相了解,提高学生间的信任度;再次,在活动中扩展学生的交往范围,打破进城随迁子女狭小的交际圈,使他们在实际的交往中得到锻炼,体验到交往的乐趣和成就感。
3. 加强家校沟通,掌握孩子的思想变化。有些家长持有这样一种偏见: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事情。对于这样的言论根本无法做到家校沟通,更无从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发现其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家时,孩子迫于家长的要求,行为表现趋向作一个“乖孩子”, 在学校失去了这种强制的外在约束,才会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
进城随迁子女的相关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课题,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囿于本人能力有限,调查对象的选取限于本校学生,加之受地域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对研究结论有不足之处。同时,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存在深度上的不足,也将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埋下伏笔。
参考文献
[1] 谢建社.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
[2] 徐博: 《 统计局: 2010 年内地农民工总数达 2.42 亿人》. 新华网.2011.2.12.
一、调查的缘起
开展调查是基于以下思考,通过调查南昌市部分城区学校接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行为养成教育现状,分析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城区学校加强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为进一步开展的学生行为习惯干预与培养确定目标、内容和方法。
(1)调查了解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行为习惯的现状及表现特点;
(2)构建进城务工子女的行为习惯成因分析;
(3)建立进城务工子女成长档案,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4)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及行为习惯的需求,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出有效的教育建议。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次调查的跟踪对象定为城乡结合部学校初中的在校学生(进城务工子女)。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方面一共设了10道题,分别是从课后交往、倾诉对象、师生關系、父母沟通等方面设题。学生的学习情况部分想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为此一共设了12道题,分别是自主预习复习情况、作业情况、自主学习情况等方面设题。
三、跟踪调查的实施
调查采用二种方式进行,一是与学生座谈;二是问卷调查。其中问卷调查采取现场发放,当场回收问卷的方式进行。为消除学生的顾虑,问卷一律不记名。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和行为回答,不讨论,不交流,不发挥。回收问卷后,进行编号汇总统计。由于答卷均来自于学生本人,所以获得的信息应该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统计的数据参考价值较大。
四、调查的结果
(一)进城随迁子女在融入城市生活维度较之城市生源的子女存在较大困扰。南昌市青山湖区江南学校校区的进城务工者家庭经济条件虽然足够支撑孩子学习,但是父母们并没有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的意识。许多家长称自己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学习;也有全职家庭主妇,整天的工作除了买菜做饭就是和邻居麻将相伴。
1.进城随迁子女基本状况
① 性别:本次接受调查(有效人数)男生126人,女86人。男生稍多于女生。
② 最关心自己学习的人:除过2.6%的学生是其他人外,其他均为父母。
③ 家长的文化程度:49.4%的家长是小学或初中程度,高中以上程度的不到20%。
④ 家长的职业:78.8%的家长为农民,其余为或无业或个体户。仅有14.7%的家长为知识分子,他(她)们在原江南材料厂房租用办公的小公司。
(二)进城随迁子女在融入城市学习维度较之城市生源的子女存在较大困扰。随着经济发展,进城随迁子女呈逐年上开趋势,并且势头迅猛。以2019年为例,我校外省或省内务工子女占全校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整体来说,这些学生学习情况比较差。大多进城随迁人员没能力给予子女学习方面的指导或帮助,与城市生源的子女在学习方面存在先天的家庭困扰。
1.对进城随迁子女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从自主预习复习情况来看,①能主动预习复习的学生只占10%,教师布置就进行预习复习的学生占90%,可见进城随迁子女在自主预习复习方面几乎是被动的。②进城随迁子女的预习复习情况与学其习成绩相关,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预习复习方面做得好。
从学习情况调查表统计2分析,在调查进城随迁子女的对象中40%的主要以听老师讲为主,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与老师同学互动的占到50%——60%;25%的学生能做到边听,边想,边记;有近10%的学生课堂上处于发呆或开小差状态或只是坐那儿听老师讲课。以上数据说明,进城随迁子女在听课时的思维不甚活跃,课堂上不能比较积极地学习。
可喜的是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多数进城随迁子女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很强的,95%以上的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别人请教来解决难题;在小组学习中大都能够大胆发表意见,参与讨论。
五、针对调查结果的建议
进城随迁子女一群体今后还将继续在城市发展下去,成为城市新一代的建设者。进城随迁子女子女的养成教育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他们能否顺利融入城市生活,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从进城随迁子女子女本身为出发点,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效支持。
1. 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自信的面对他人
初入城市的进城随迁子女,面对原有生活和城市生活的差异,如果价值观不正确,难免导致心理落差。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极其必要的。进城随迁子女应正视这种生活差异,农村和城市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
2. 学校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加深城乡孩子的互相了解。校园是进城随迁子女重要的人际交往场所,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对于进城随迁子女树立积极信念,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在学校通过开展团体活动和各种宣传活动,构建团结友善的班风、校风;其次,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间增进五相了解,提高学生间的信任度;再次,在活动中扩展学生的交往范围,打破进城随迁子女狭小的交际圈,使他们在实际的交往中得到锻炼,体验到交往的乐趣和成就感。
3. 加强家校沟通,掌握孩子的思想变化。有些家长持有这样一种偏见: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事情。对于这样的言论根本无法做到家校沟通,更无从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发现其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家时,孩子迫于家长的要求,行为表现趋向作一个“乖孩子”, 在学校失去了这种强制的外在约束,才会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
进城随迁子女的相关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课题,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囿于本人能力有限,调查对象的选取限于本校学生,加之受地域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对研究结论有不足之处。同时,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存在深度上的不足,也将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埋下伏笔。
参考文献
[1] 谢建社.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
[2] 徐博: 《 统计局: 2010 年内地农民工总数达 2.42 亿人》. 新华网.20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