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诵读”是一个既“旧”又“新”的课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于诵读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分析了诵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列举了张连元先生和笔者在诵读教学中探索的课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初中语文诵读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初中语文;诵读;教学
一、引言——何为诵读
“诵读”是一个既“旧”又“新”的课题。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了这一概念,在当时的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实施,并一直延续到了“五四运动”之前。从广义上说,诵读应该包括朗读和朗诵。“诵读”是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目标,是新课程的‘以读促学’方式。”
二、诵读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意义
琅琅的读书声应当是语文课堂的最大特点,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中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吕叔湘先生也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其实,在这个无数次重复以至“学会运用”的过程中,最好的媒介就是“朗读”。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诵读教学与文本解读基本脱离,大部分的语文课堂可以用“不闻读书声琅琅,但见习题如海洋”来形容,教师不重吟诵,重分析;不重朗读指导,而重解题技巧讲授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便课堂上有朗读或朗诵,也是马马虎虎,走过场而已。
综上,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积极有效的诵读教学已迫在眉睫。
三、初中语文课堂诵读教学的探索
近几年越来越多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将真正的诵读落实到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在教学实践中对诵读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最为代表性的是张连元先生提出的“以读促学”的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教师的范读、导引、感染、熏陶和学生的练读、体验、感悟,自主合作探究,感悟文本情感和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口语、读写能力,进而达到陶冶情操和品质的目的。他认为:“读”是手段,“学”是目的,“促”是保障。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在读中去理解、去感受、去感悟、去实现问题情境,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诵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鉴赏的能力,以及口语交际、写作能力,并通过仿写和拓展阅读产生“登高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感动。
在前人的基础上,笔者在自身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诵读的相关探索,以下举一例古诗《钱塘湖春行》教学仅作参考。
古代诗歌的学习向来是学生不感兴趣的一块领域,在教学中一般以背诵和诗句赏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往往很难真正体会古诗词之美。可是,笔者认为,古诗词是古代文学乃至中华文明中的瑰宝,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诵读在古诗词学习中极为重要。因此,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在让学生以常规朗读方法读过几遍《钱塘湖春行》后,我问道:“大家知道在古代古人们是如何读诗的吗?”这时就有几个活跃的学生开始捧着书做摇头晃脑的样子。“没错,古人读书的确如此,而且在古时候诗歌是可以吟唱的哦!”学生们的兴趣开始被调动起来了,在下面轻声议论。“大家想不想像古人一样把刚才我们读过的《钱塘湖春行》唱出来呢?”学生大声答道:“想!”“那么请大家先听老师唱一遍,大家边听边体会其中的意境。”
在古典乐曲的伴奏下,我吟唱了《钱塘湖春行》,学生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形式的古诗教学,饶有兴致地倾听。然后我出示了曲谱,带着学生学习了此诗的吟唱,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在学生已经大致掌握了之后,我问道:“大家觉得吟唱古诗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是又有朗诵又有唱!”我追问:“你觉得这种形式和以前的朗诵相比有什么优点或缺点呢?”“唱的部分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写出了诗人骑马游春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快乐舒畅的心情。”“答得非常到位,因此我们在吟唱中也要唱出作者的这种明快的心情,尤其可以从哪儿来体现呢?”“写早春之景的几句可以唱得欢快。”“是哪几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就在这欢快的吟唱学习中,学生不仅更准确地把握了作者的情感,轻松地赏析了诗句,对古诗词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之后在课间我也常常听到学生们在吟唱这首古诗,可见学生对于这种形式的诵读教学是比较喜爱的。
四、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的发展方向
诵读,既是我们读书治学的法宝,也是初中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当今社会也对诵读愈加重视,相继涌现出了“经典诵读”、“閱读悦读”等活动。基于目前的研究,今后语文诵读教学的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1.诵读目标的确立;2.诵读形式的拓展;3.诵读材料的筛选。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美,通过诵读不同的文体,学生更能感悟汉语之美;4.诵读与其他教学内容的结合;5.诵读教学评价的明确,诵读教学需要有一套规范的、系统的评价标准,从而达到诵读教学的全面完善的实行;6.拓展诵读活动的开展策划。课内课外与诵读相关的各种活动都可开展。
五、结语
诵读教学自古就是中国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也愈加受到语文教学研究者们重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要正确认识诵读教学,提高自身的诵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诵读,探索更加卓有成效的诵读方式,在诵读中呈现出作品之美,让语文课堂充满琅琅读书声,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语文味。
珠海市文园中学 刘 蕾
关键词:初中语文;诵读;教学
一、引言——何为诵读
“诵读”是一个既“旧”又“新”的课题。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了这一概念,在当时的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实施,并一直延续到了“五四运动”之前。从广义上说,诵读应该包括朗读和朗诵。“诵读”是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目标,是新课程的‘以读促学’方式。”
二、诵读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意义
琅琅的读书声应当是语文课堂的最大特点,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中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吕叔湘先生也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其实,在这个无数次重复以至“学会运用”的过程中,最好的媒介就是“朗读”。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诵读教学与文本解读基本脱离,大部分的语文课堂可以用“不闻读书声琅琅,但见习题如海洋”来形容,教师不重吟诵,重分析;不重朗读指导,而重解题技巧讲授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便课堂上有朗读或朗诵,也是马马虎虎,走过场而已。
综上,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积极有效的诵读教学已迫在眉睫。
三、初中语文课堂诵读教学的探索
近几年越来越多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将真正的诵读落实到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在教学实践中对诵读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最为代表性的是张连元先生提出的“以读促学”的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教师的范读、导引、感染、熏陶和学生的练读、体验、感悟,自主合作探究,感悟文本情感和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口语、读写能力,进而达到陶冶情操和品质的目的。他认为:“读”是手段,“学”是目的,“促”是保障。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在读中去理解、去感受、去感悟、去实现问题情境,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诵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鉴赏的能力,以及口语交际、写作能力,并通过仿写和拓展阅读产生“登高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感动。
在前人的基础上,笔者在自身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诵读的相关探索,以下举一例古诗《钱塘湖春行》教学仅作参考。
古代诗歌的学习向来是学生不感兴趣的一块领域,在教学中一般以背诵和诗句赏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往往很难真正体会古诗词之美。可是,笔者认为,古诗词是古代文学乃至中华文明中的瑰宝,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诵读在古诗词学习中极为重要。因此,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在让学生以常规朗读方法读过几遍《钱塘湖春行》后,我问道:“大家知道在古代古人们是如何读诗的吗?”这时就有几个活跃的学生开始捧着书做摇头晃脑的样子。“没错,古人读书的确如此,而且在古时候诗歌是可以吟唱的哦!”学生们的兴趣开始被调动起来了,在下面轻声议论。“大家想不想像古人一样把刚才我们读过的《钱塘湖春行》唱出来呢?”学生大声答道:“想!”“那么请大家先听老师唱一遍,大家边听边体会其中的意境。”
在古典乐曲的伴奏下,我吟唱了《钱塘湖春行》,学生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形式的古诗教学,饶有兴致地倾听。然后我出示了曲谱,带着学生学习了此诗的吟唱,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在学生已经大致掌握了之后,我问道:“大家觉得吟唱古诗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是又有朗诵又有唱!”我追问:“你觉得这种形式和以前的朗诵相比有什么优点或缺点呢?”“唱的部分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写出了诗人骑马游春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快乐舒畅的心情。”“答得非常到位,因此我们在吟唱中也要唱出作者的这种明快的心情,尤其可以从哪儿来体现呢?”“写早春之景的几句可以唱得欢快。”“是哪几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就在这欢快的吟唱学习中,学生不仅更准确地把握了作者的情感,轻松地赏析了诗句,对古诗词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之后在课间我也常常听到学生们在吟唱这首古诗,可见学生对于这种形式的诵读教学是比较喜爱的。
四、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的发展方向
诵读,既是我们读书治学的法宝,也是初中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当今社会也对诵读愈加重视,相继涌现出了“经典诵读”、“閱读悦读”等活动。基于目前的研究,今后语文诵读教学的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1.诵读目标的确立;2.诵读形式的拓展;3.诵读材料的筛选。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美,通过诵读不同的文体,学生更能感悟汉语之美;4.诵读与其他教学内容的结合;5.诵读教学评价的明确,诵读教学需要有一套规范的、系统的评价标准,从而达到诵读教学的全面完善的实行;6.拓展诵读活动的开展策划。课内课外与诵读相关的各种活动都可开展。
五、结语
诵读教学自古就是中国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也愈加受到语文教学研究者们重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要正确认识诵读教学,提高自身的诵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诵读,探索更加卓有成效的诵读方式,在诵读中呈现出作品之美,让语文课堂充满琅琅读书声,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语文味。
珠海市文园中学 刘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