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新媒体技术成为各行业改革应有的题中之义,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贯彻使用新媒体技术,不仅能够推动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了解,以帮助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还能够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基于新媒体背景下,论述高校思政工作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应该如何开展,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第二部分论述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工作
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显著提高,信息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巨变的重要因素,信息化社会在运行状况中衍生出了新媒体。所谓新媒体是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就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手机、电脑为终端的发布信息的媒体[1]。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在运行过程中更加重视信息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借助新媒体成为事件的发布者,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海量的信息。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在这种环境中需要得以改革以应对当前的发展状况,当前,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思政工作面临众多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众多的挑战,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紧跟时代的发展,应对挑战,为高校的思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2]。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水平不够高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模式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发展际遇,高校的思政工作模式随着学生接触到的多元信息而不断个性化和多元化。但就当前的思政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尽管高校的思政工作已经将信息的概念引入到工作模式的转变中,但还未能够灵活将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运用,因此,思政工作难以跟上学生的转变速度,进而难以在学生中发挥出它的实效[3]。因此,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在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了解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并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的挑战,不仅需要对传统的思政工作开展模式进行合理的改良和优化,还需要转换思路,对当前思政工作的载体进行相应的提高。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不够
当前,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的沟通与交际能力变弱成为社会中一个普遍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新媒体的特点所带来的,活跃在学生周围的社交APP例如QQ、微信、微博、贴吧等大多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速度快、互动性强,因此學生的虚拟性也比较强,大部分的学生只需要使用文字就可以进行交流,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为了寻找到这种隐匿性和感官上的刺激感,选择生活在网络中的虚拟空间,逃避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这不仅不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给学生,从而影响他们的思维和三观,也不利于学生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其交流和沟通能力逐渐变差,难以在现实世界进行正常的沟通[4]。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构建一个有利于思政工作开展的校园环境
当前,新媒体中基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为资源的社交媒体,类似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或是一些交友APP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获得更多人青睐和喜爱的主流平台,甚至在学校内部形成了一种新媒体文化。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进行思政学习的良好环境,高校需要积极把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路径和发展脉络,在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中积极布局新媒体文化,在保证原有传统优秀文化不被侵蚀的前提下引进健康向上的新媒体文化,从而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把握主导权[5]。高校需要借助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在校内形成一个具备人文性、思想性和知识性三者为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传播,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学生的思想提升做好引导工作。在进行改革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思辨性,并建立相对完善的文化管控机制,以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改变思维的落后与滞后性,帮助学生建设正确的沟通与交流思维
当前大学生中不够健全的社交思维,导致大学生与社会的实际生活缺乏连接点,甚至出现人际交流障碍以及丧失学习乐趣等现象,为此,高校必须要采取措施转变这种思维。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深入了解到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态度,从而帮助高校更好地解决问题。根据不同学生所产生社交障碍的原因,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问题进行根本的解决。高校在在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下,为了提升思政教育必须要对学生群体中落后的思维模式进行合理的改变,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通过营造一系列有趣的线下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摆脱社交和沟通的障碍,提升思政教育的水平和质量[6]。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政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这些挑战,针对当前思政工作对信息的运用缺乏灵活性需要重新构建一个工作模式,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针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趋于停滞,高校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交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线下的沟通和交流,以从新媒体设备的隐匿性中释放出来。也就是说,高校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新媒体中所有信息的甄别和明晰能力,从而提升高校的思政教育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宁.探究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开展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意义与策略[J].陕西教育(高教),2020(05):22-23.
[2]冯荣.“大思政”视阈下高校思政资源整合现状及优化策略探析[J].高教学刊,2020(08):14-16.
[3]蒋珊珊.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以宁波高校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5):61+114.
[4]林啸.高校后勤“生活思政”的有效策略探索——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9,32(04):80-83.
[5]温大勇.百年树人——党建工作对于高校思政工作的线性指导策略构建[J].智库时代,2019(13):14-15.
[6]桂伟珍.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2):45-46+56.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工作
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显著提高,信息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巨变的重要因素,信息化社会在运行状况中衍生出了新媒体。所谓新媒体是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就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手机、电脑为终端的发布信息的媒体[1]。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在运行过程中更加重视信息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借助新媒体成为事件的发布者,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海量的信息。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在这种环境中需要得以改革以应对当前的发展状况,当前,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思政工作面临众多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众多的挑战,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紧跟时代的发展,应对挑战,为高校的思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2]。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水平不够高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模式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发展际遇,高校的思政工作模式随着学生接触到的多元信息而不断个性化和多元化。但就当前的思政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尽管高校的思政工作已经将信息的概念引入到工作模式的转变中,但还未能够灵活将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运用,因此,思政工作难以跟上学生的转变速度,进而难以在学生中发挥出它的实效[3]。因此,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在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了解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并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的挑战,不仅需要对传统的思政工作开展模式进行合理的改良和优化,还需要转换思路,对当前思政工作的载体进行相应的提高。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不够
当前,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的沟通与交际能力变弱成为社会中一个普遍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新媒体的特点所带来的,活跃在学生周围的社交APP例如QQ、微信、微博、贴吧等大多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速度快、互动性强,因此學生的虚拟性也比较强,大部分的学生只需要使用文字就可以进行交流,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为了寻找到这种隐匿性和感官上的刺激感,选择生活在网络中的虚拟空间,逃避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这不仅不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给学生,从而影响他们的思维和三观,也不利于学生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其交流和沟通能力逐渐变差,难以在现实世界进行正常的沟通[4]。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构建一个有利于思政工作开展的校园环境
当前,新媒体中基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为资源的社交媒体,类似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或是一些交友APP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获得更多人青睐和喜爱的主流平台,甚至在学校内部形成了一种新媒体文化。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进行思政学习的良好环境,高校需要积极把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路径和发展脉络,在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中积极布局新媒体文化,在保证原有传统优秀文化不被侵蚀的前提下引进健康向上的新媒体文化,从而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把握主导权[5]。高校需要借助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在校内形成一个具备人文性、思想性和知识性三者为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传播,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学生的思想提升做好引导工作。在进行改革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思辨性,并建立相对完善的文化管控机制,以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改变思维的落后与滞后性,帮助学生建设正确的沟通与交流思维
当前大学生中不够健全的社交思维,导致大学生与社会的实际生活缺乏连接点,甚至出现人际交流障碍以及丧失学习乐趣等现象,为此,高校必须要采取措施转变这种思维。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深入了解到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态度,从而帮助高校更好地解决问题。根据不同学生所产生社交障碍的原因,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问题进行根本的解决。高校在在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下,为了提升思政教育必须要对学生群体中落后的思维模式进行合理的改变,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通过营造一系列有趣的线下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摆脱社交和沟通的障碍,提升思政教育的水平和质量[6]。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政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这些挑战,针对当前思政工作对信息的运用缺乏灵活性需要重新构建一个工作模式,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针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趋于停滞,高校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交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线下的沟通和交流,以从新媒体设备的隐匿性中释放出来。也就是说,高校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新媒体中所有信息的甄别和明晰能力,从而提升高校的思政教育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宁.探究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开展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意义与策略[J].陕西教育(高教),2020(05):22-23.
[2]冯荣.“大思政”视阈下高校思政资源整合现状及优化策略探析[J].高教学刊,2020(08):14-16.
[3]蒋珊珊.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以宁波高校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5):61+114.
[4]林啸.高校后勤“生活思政”的有效策略探索——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9,32(04):80-83.
[5]温大勇.百年树人——党建工作对于高校思政工作的线性指导策略构建[J].智库时代,2019(13):14-15.
[6]桂伟珍.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2):45-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