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瓷器,中国人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作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瓷器(china)一度成为西方人眼中,这个遥远而神秘国度的代名词。
古人捡窑择上,“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今人对瓷器的热爱也丝毫不减,“得获至宝,畅美难言”。君子爱瓷,当如何藏之?又该带着什么样的审美趣味与收藏眼光,来品读这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美好古物? 本刊记者带着兴奋与疑问,拜访了古瓷器泰斗张浦生。
离开了“瓷”,人就像掉了魂
八十高龄的张老让人印象深刻,他思维敏捷,记忆清晰,要不是一头银发见证,让人很难同他的年龄联系起来。
作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复旦大学、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张老从事文博工作有五十多年。回忆自己走上瓷器鉴赏的这条路,张老讲述了一个长长的故事。
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文博系的张浦生,被分配到江苏南京文物管理会工作。当时的他第一次离家生活,面对异乡生活的茫然与不确定,“当时真的是懵懵的”。不久后,他接下了人生的第一个考古项目,去徐州铜山县野外做考古发掘,而这里,后来成为了著名的考古发现地——商周遗址。“我当时一呆就是25天,真是切身体会到了,‘考古就是吃苦’。”
之后,他到镇江从事了几年的近代史研究。1962年,他有机会来到了江苏省博物院,从事瓷器仓库的管理工作,而博物院丰富的瓷器资源,也为他接触和了解瓷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
“如果说,能遇到好的父母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财富,那么结识一位好的老师,则是之后的另一种大幸运。”张老说,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位良师王志敏。“王老师当时手把手教我,他对我的影响很深。”张老回忆说,“我记得王老师常对我说,‘学陶瓷除了读书,更要读物,因为陶瓷鉴定乃是陶瓷研究的第一步。’”
勤奋的张浦生在陶瓷的世界里沉醉而快乐。每个周末,他都跟着老师到郊外鉴赏瓷片,抓紧时间丰富自己的视野和业务能力。“学生物的需要做标本,采矿的需要采样本,学瓷的,当然就需要捡瓷片。当年在扬州、杭州、苏州古城,到处都是瓷片,给我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1967年,他被下放到了农村。在去农村之前,他还特地向工宣队申请了一只大木箱,用来装载自己千辛万苦收集起来的瓷片。“那些瓷片,陪伴我度过了艰苦时期,也让我把专业坚持了下来。我吃穿不讲究,也不在乎住的是不是大房子,只要看到好的瓷片,就满心欢喜”,张老感慨地说。“从1962年开始到现在,我的生活一直与陶瓷为伴,我捡的瓷片起码有上万片”,张浦生说,“我从心底里来爱它,而它伴随着我,也慢慢成为我灵魂生活的一部分。”张老师的客厅里,挂着一幅耿宝昌老师的题字“片瓷山房”。
2001年10月,张老遭遇了一场意外的车祸,落下了“九级伤残”,然而还在车祸恢复期间,他全身还包扎严实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就给等候多日的西安、北京的藏友看瓷器,而在痊愈后不久,他还参加了“古陶瓷科技鉴定会”,在会上做了名为《当今仿古瓷剖析》的报告。张老颇有一种人瓷同魂的境界,学生送来一块瓷片,可以让他兴奋半天。
而听张老漫谈,让我如品文震亨对柴窑的判词: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他至真至性的一面,如雨洗山,清白素净。
我首先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其次才是鉴赏家
张老幽默地把自己形容为古陶瓷鉴赏的“教父”,“所谓教父,除了资历老,还强调教书育人啊。”
1982年至今,张老从事古陶瓷鉴定教育工作已有30多年。对于如何培养瓷器的藏家和鉴定家,他始终强调“实践第一,理论要与实践结合”。1983年,张老在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创办了“古陶瓷鉴定班”,30年来不断开班授课,桃李满天下,其中不少人已成为文物条线的业务骨干。
“古代瓷器主要分为两种,即单色瓷和彩绘瓷,前者包括了青瓷、白瓷、黑瓷等,而后者则算是将中国陶瓷工艺与传统国画工艺相结合。在彩绘釉中,最受人喜爱也声名在外的就是青花瓷了。”
从上色工艺来说,彩绘瓷分为三种,即釉下彩、釉上彩和斗彩(釉下彩和釉上彩的结合)。其中青花瓷属于釉下彩。它的制作工艺是先做好瓷坯,之后用钴作为色料在其上绘画,接着再上釉,最后在1200度以上的高温下烧制而成。
“青花瓷让人赏心悦目,其色幽静亮丽,绘画花纹青春活泼,而它最大的特点在于花纹永不褪色”,张老说,“就像《青花瓷》歌词中写的,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收藏。这是我很喜欢也研究最深的瓷器品类。”
而在青花瓷的大类之下,张老最喜欢的是明朝的民窑青花。顾名思义,民窑即是指民间窑坊烧制而成的瓷器,与官窑相对应。“官窑一般比较精美规范,其绘画图案以牡丹、龙凤为主,纹饰华丽,寓意吉祥。相比而言,民窑的青花更具生活趣味,往往图案丰富,形式多样,绘画也生动活泼。”
说罢他拿起手边的瓷器,边讲述边给我示意。他指着一款抽象写意的瓷器画风说,“我把这个民窑的图案叫做‘鹊桥相会’,你看这上面简单的抽象几笔,仕女形象就跃然而出,在这桥的另一端,是她想象的故人,从他的帽子和发饰风格看,应该是个读书人。是不是很有趣啊。”张老顿了顿,接着说,“对瓷器的鉴赏,结合了人文和自然科学,而人文科学中还涵盖了文化、艺术和民俗学的内容,所以说这是一门大学问”,他说,“在瓷器的收藏鉴定中,一定要多多观察,善于总结、概括,将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
按照自己的鉴赏经验,张老把瓷器的鉴定分为四个步骤:辨真伪、断时代、说产地和品价值。在对古瓷器的真伪辨别中,他总结了市面上比较容易出现的两种年代仿冒,清顺治后期康熙早期仿大明嘉靖年间的瓷器,以及康、雍、乾时期仿宣德、成化年间的瓷器。
而在辨明真伪之后,张老强调要对瓷器的年代和窑口产地进行确认,并以此为基础来评估它的价值。“在品价值方面,要以元朝为分段,元朝之前以瓷器的造型为主,而元之后则要更加看重瓷器的纹饰。”张老说,“而就纹饰而言,瓷器一般有植物、动物和人物三种纹样,其中以人物纹样的收藏价值最高。人物纹样中又包括婴戏图、高士图、仕女图、仙道故事、戏曲人物和历史人物几种,其中价值最高的当然是婴戏图,因为小孩子寓意了人本初的纯真与活力,大家都很喜欢。” 不过,张老反对以单一的经济价值来论瓷器的高下。他提倡的是要综合考量瓷器的历史、美学、学术和经济价值。说得概括一点,就是要从“真”、“善”、“美”、“少”、“特”、“精”几个点入手,考察瓷器的完整性、稀少性以及特殊性,比如是否是带款出土等等。
他还指出,目前市面上经济价值最高的是清代的官窑瓷器,“其漂亮、华丽和精细的特质被藏家所看重”,但就艺术价值而言,他更看好明代的官窑瓷,“与清代的官窑相比,明代的更加稀少,同时,其制作遵照了更加严格的体系工艺。”
此外,张老还强调在瓷器的发掘和鉴定中,要把文献考古、室外调研和科技运用相结合。古瓷器的着色颜料,本来就有很多化学的学问在里头,而在当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情况下,更需要特别重视科技的鉴赏与运用。
对新一代鉴赏家的建议
张老谈到:“作为鉴赏家,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我理解的收藏,具有三重属性,即趣味性、知识性和理财性,而这就要求收藏家要有财力、眼力、魄力和毅力。所谓眼力,就是要懂鉴赏,在此基础上懂得抓住时机,迅速行动,并辅以热爱为基础的坚持和毅力,多锻炼自己的眼光和品位,自然会越来越好。”张老说,“其次呢,在锻炼眼力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迷信书本,而应多看陶瓷标本练就眼力,就算读书,也要挑名家的书。”
最后,他还强调,做收藏家一定要有好的德行。“像类似入手假货之后发现了,想要转移给别人这样的人,是很难做出大的成绩的,心眼太窄了,我主张的是,要做好的鉴赏家,首先要学会做好人。”
2011年,张老在澳洲成立了“澳大利亚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学会”并担任会长,近年来他还赴新加坡、香港和印尼等地考察,致力于在国际范围内进一步推广古陶瓷文化。
“我认为人有三层需求,除了物质和精神需求之外,还有着灵魂需求。像我,我就把灵魂交给了瓷器。换句话说,我信仰‘瓷器教’。”张老笑着说。他以为当下的时代和行业喧嚣,这个社会有点过于经济至上,做人应该清淡一些。80岁的老人,仍然感叹人生苦短。他说感觉做人贵在一个“正”字,内心要舒坦些宽容些,为人真诚敢讲真话,这是生活该有的态度。
直到现在,他仍然有一块未解的心结:在澳大利亚出土的海捞瓷中,是否有那么一天,我们能发现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散落的瓷片?
在这里,一枚小小的瓷片,幻化成了维系古今的妙物,寄托的却是老人深深的瓷器情,正如歌词里写的“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古人捡窑择上,“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今人对瓷器的热爱也丝毫不减,“得获至宝,畅美难言”。君子爱瓷,当如何藏之?又该带着什么样的审美趣味与收藏眼光,来品读这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美好古物? 本刊记者带着兴奋与疑问,拜访了古瓷器泰斗张浦生。
离开了“瓷”,人就像掉了魂
八十高龄的张老让人印象深刻,他思维敏捷,记忆清晰,要不是一头银发见证,让人很难同他的年龄联系起来。
作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复旦大学、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张老从事文博工作有五十多年。回忆自己走上瓷器鉴赏的这条路,张老讲述了一个长长的故事。
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文博系的张浦生,被分配到江苏南京文物管理会工作。当时的他第一次离家生活,面对异乡生活的茫然与不确定,“当时真的是懵懵的”。不久后,他接下了人生的第一个考古项目,去徐州铜山县野外做考古发掘,而这里,后来成为了著名的考古发现地——商周遗址。“我当时一呆就是25天,真是切身体会到了,‘考古就是吃苦’。”
之后,他到镇江从事了几年的近代史研究。1962年,他有机会来到了江苏省博物院,从事瓷器仓库的管理工作,而博物院丰富的瓷器资源,也为他接触和了解瓷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
“如果说,能遇到好的父母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财富,那么结识一位好的老师,则是之后的另一种大幸运。”张老说,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位良师王志敏。“王老师当时手把手教我,他对我的影响很深。”张老回忆说,“我记得王老师常对我说,‘学陶瓷除了读书,更要读物,因为陶瓷鉴定乃是陶瓷研究的第一步。’”
勤奋的张浦生在陶瓷的世界里沉醉而快乐。每个周末,他都跟着老师到郊外鉴赏瓷片,抓紧时间丰富自己的视野和业务能力。“学生物的需要做标本,采矿的需要采样本,学瓷的,当然就需要捡瓷片。当年在扬州、杭州、苏州古城,到处都是瓷片,给我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1967年,他被下放到了农村。在去农村之前,他还特地向工宣队申请了一只大木箱,用来装载自己千辛万苦收集起来的瓷片。“那些瓷片,陪伴我度过了艰苦时期,也让我把专业坚持了下来。我吃穿不讲究,也不在乎住的是不是大房子,只要看到好的瓷片,就满心欢喜”,张老感慨地说。“从1962年开始到现在,我的生活一直与陶瓷为伴,我捡的瓷片起码有上万片”,张浦生说,“我从心底里来爱它,而它伴随着我,也慢慢成为我灵魂生活的一部分。”张老师的客厅里,挂着一幅耿宝昌老师的题字“片瓷山房”。
2001年10月,张老遭遇了一场意外的车祸,落下了“九级伤残”,然而还在车祸恢复期间,他全身还包扎严实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就给等候多日的西安、北京的藏友看瓷器,而在痊愈后不久,他还参加了“古陶瓷科技鉴定会”,在会上做了名为《当今仿古瓷剖析》的报告。张老颇有一种人瓷同魂的境界,学生送来一块瓷片,可以让他兴奋半天。
而听张老漫谈,让我如品文震亨对柴窑的判词: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他至真至性的一面,如雨洗山,清白素净。
我首先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其次才是鉴赏家
张老幽默地把自己形容为古陶瓷鉴赏的“教父”,“所谓教父,除了资历老,还强调教书育人啊。”
1982年至今,张老从事古陶瓷鉴定教育工作已有30多年。对于如何培养瓷器的藏家和鉴定家,他始终强调“实践第一,理论要与实践结合”。1983年,张老在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创办了“古陶瓷鉴定班”,30年来不断开班授课,桃李满天下,其中不少人已成为文物条线的业务骨干。
“古代瓷器主要分为两种,即单色瓷和彩绘瓷,前者包括了青瓷、白瓷、黑瓷等,而后者则算是将中国陶瓷工艺与传统国画工艺相结合。在彩绘釉中,最受人喜爱也声名在外的就是青花瓷了。”
从上色工艺来说,彩绘瓷分为三种,即釉下彩、釉上彩和斗彩(釉下彩和釉上彩的结合)。其中青花瓷属于釉下彩。它的制作工艺是先做好瓷坯,之后用钴作为色料在其上绘画,接着再上釉,最后在1200度以上的高温下烧制而成。
“青花瓷让人赏心悦目,其色幽静亮丽,绘画花纹青春活泼,而它最大的特点在于花纹永不褪色”,张老说,“就像《青花瓷》歌词中写的,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收藏。这是我很喜欢也研究最深的瓷器品类。”
而在青花瓷的大类之下,张老最喜欢的是明朝的民窑青花。顾名思义,民窑即是指民间窑坊烧制而成的瓷器,与官窑相对应。“官窑一般比较精美规范,其绘画图案以牡丹、龙凤为主,纹饰华丽,寓意吉祥。相比而言,民窑的青花更具生活趣味,往往图案丰富,形式多样,绘画也生动活泼。”
说罢他拿起手边的瓷器,边讲述边给我示意。他指着一款抽象写意的瓷器画风说,“我把这个民窑的图案叫做‘鹊桥相会’,你看这上面简单的抽象几笔,仕女形象就跃然而出,在这桥的另一端,是她想象的故人,从他的帽子和发饰风格看,应该是个读书人。是不是很有趣啊。”张老顿了顿,接着说,“对瓷器的鉴赏,结合了人文和自然科学,而人文科学中还涵盖了文化、艺术和民俗学的内容,所以说这是一门大学问”,他说,“在瓷器的收藏鉴定中,一定要多多观察,善于总结、概括,将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
按照自己的鉴赏经验,张老把瓷器的鉴定分为四个步骤:辨真伪、断时代、说产地和品价值。在对古瓷器的真伪辨别中,他总结了市面上比较容易出现的两种年代仿冒,清顺治后期康熙早期仿大明嘉靖年间的瓷器,以及康、雍、乾时期仿宣德、成化年间的瓷器。
而在辨明真伪之后,张老强调要对瓷器的年代和窑口产地进行确认,并以此为基础来评估它的价值。“在品价值方面,要以元朝为分段,元朝之前以瓷器的造型为主,而元之后则要更加看重瓷器的纹饰。”张老说,“而就纹饰而言,瓷器一般有植物、动物和人物三种纹样,其中以人物纹样的收藏价值最高。人物纹样中又包括婴戏图、高士图、仕女图、仙道故事、戏曲人物和历史人物几种,其中价值最高的当然是婴戏图,因为小孩子寓意了人本初的纯真与活力,大家都很喜欢。” 不过,张老反对以单一的经济价值来论瓷器的高下。他提倡的是要综合考量瓷器的历史、美学、学术和经济价值。说得概括一点,就是要从“真”、“善”、“美”、“少”、“特”、“精”几个点入手,考察瓷器的完整性、稀少性以及特殊性,比如是否是带款出土等等。
他还指出,目前市面上经济价值最高的是清代的官窑瓷器,“其漂亮、华丽和精细的特质被藏家所看重”,但就艺术价值而言,他更看好明代的官窑瓷,“与清代的官窑相比,明代的更加稀少,同时,其制作遵照了更加严格的体系工艺。”
此外,张老还强调在瓷器的发掘和鉴定中,要把文献考古、室外调研和科技运用相结合。古瓷器的着色颜料,本来就有很多化学的学问在里头,而在当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情况下,更需要特别重视科技的鉴赏与运用。
对新一代鉴赏家的建议
张老谈到:“作为鉴赏家,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我理解的收藏,具有三重属性,即趣味性、知识性和理财性,而这就要求收藏家要有财力、眼力、魄力和毅力。所谓眼力,就是要懂鉴赏,在此基础上懂得抓住时机,迅速行动,并辅以热爱为基础的坚持和毅力,多锻炼自己的眼光和品位,自然会越来越好。”张老说,“其次呢,在锻炼眼力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迷信书本,而应多看陶瓷标本练就眼力,就算读书,也要挑名家的书。”
最后,他还强调,做收藏家一定要有好的德行。“像类似入手假货之后发现了,想要转移给别人这样的人,是很难做出大的成绩的,心眼太窄了,我主张的是,要做好的鉴赏家,首先要学会做好人。”
2011年,张老在澳洲成立了“澳大利亚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学会”并担任会长,近年来他还赴新加坡、香港和印尼等地考察,致力于在国际范围内进一步推广古陶瓷文化。
“我认为人有三层需求,除了物质和精神需求之外,还有着灵魂需求。像我,我就把灵魂交给了瓷器。换句话说,我信仰‘瓷器教’。”张老笑着说。他以为当下的时代和行业喧嚣,这个社会有点过于经济至上,做人应该清淡一些。80岁的老人,仍然感叹人生苦短。他说感觉做人贵在一个“正”字,内心要舒坦些宽容些,为人真诚敢讲真话,这是生活该有的态度。
直到现在,他仍然有一块未解的心结:在澳大利亚出土的海捞瓷中,是否有那么一天,我们能发现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散落的瓷片?
在这里,一枚小小的瓷片,幻化成了维系古今的妙物,寄托的却是老人深深的瓷器情,正如歌词里写的“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