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的直接原因解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kel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与唐诗、宋词并列的元曲,在我国文学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元曲当中关汉卿所作的《窦娥冤》,又是代表作之一,被列为“元曲四大悲剧”之一。《窦娥冤》通过对窦娥、蔡婆、张驴儿、楚州太守桃杌这些典型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妇女的不幸。从整个剧本来看,这出悲剧情节跌宕起伏,感情的宣泄也是荡气回肠,能让读者在获得文学以及戏剧表演的艺术审美的同时获得极致的情感体验与人生思考。[1]当其被收录入高中语文课本时,则意味着其承载着向高中学生传递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教师要从文学视角和教学视角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解析。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绝大多数学生在解读本文的时候,感知到的是窦娥之冤,而且也能够对其中一些细腻的描写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当然是教学的成果之一。与此同时,也有学生能够深入一步,他们思考的问题往往是:为什么是窦娥蒙受这天大的不白之冤?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笔者以为在解析这篇课文的时候,有必要思考这一问题。事实上,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编撰此文时,也在文后的“学习提示”中提出“造成她悲剧的原因引人深思”,由此可见,探究这个问题确有价值。
   一、社会的黑暗
   如同上面所指出的那样,《窦娥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那么窦娥之所以被冤枉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的黑暗。当然理解這一观点,所需要的不是一种空洞的甚至概念化的认识,也就是说谈及封建社会,不能只是出现空洞的黑暗概念,而是要知道社会黑暗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而既然是文本解读,那么就需要到课文当中寻找依据。
   课文当中首先说: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这是一个具有引子性质的概括性阐述,类似于作文中的立意,起着开门见山的作用。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这句话实际上阐述了一个普通的社会个体与封建国家王法之间的张力,而这也起到了暗示社会黑暗的作用;随后,又有“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这实际上是将前面的意思更加明确化:一个普通的社会个体之所以没来由犯王法,其与国家王法之间的张力,本质上是“为善的贫穷”者与“造恶的富贵”者之间的张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社会黑暗其实就是造恶的富贵者对为善的贫穷者的欺压以及后者的无处申冤,在封建社会里,前者是绝大多数,后者则以官商地主为主要组成部分,这两个阶层的矛盾一旦不可调和,那社会中的大多数必然处于被压迫的状态,且两者之间的矛盾无法通过国家法律来化解,那社会黑暗就必然是大多数普通个体的感受。
   如果将文本解读的视角进一步转向文中的细节描写,还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当窦娥喊冤的时候,“刽子手”这个角色对窦娥之冤的“无感”值得思考。这种角色介于贫穷者与富贵者之间,这个角色一般出身贫穷但却与富贵者有直接的交集,执行着后者的意志,一定程度上还代表着后者的利益。所以在课文中,哪怕窦娥的喊冤声震天响,刽子手却只是履行杀人的程序。这一描写实际上暗示着窦娥之冤并没有获得这个阶层的人的共鸣,因此可以说社会之不公,完全压在最底层的贫穷者身上,而这更彰显着社会黑暗的实质。
   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发现,社会黑暗并非空洞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与底层社会人的生活命运的真实体现。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窦娥之冤往往并非个别现象,其只是社会的一个极端的缩影,透过窦娥应当看到千千万万底层社会人所蒙受的不同程度的冤屈,而这才是对社会黑暗的全面理解。
   二、窦娥的父亲
   当然将窦娥之冤的原因完全归纳到社会角度,也是有些狭隘的。发生在窦娥身上的冤屈,固然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原因,同时也与窦娥所处的环境有关。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出于对女主人公悲惨遭遇的同情,几乎没有人对作为父亲形象的窦天章的昏庸予以探究,这也就不能完全深刻地理解窦娥的遭遇所蕴含的更广泛深刻的时代意蕴。窦娥的父亲在文中所代表的并非窦娥这个层次人的利益,剔除“父亲”身份后冷静审视窦天章作为官员的一系列不称职的表现,就可以发现即使窦娥的悲剧得以昭雪,“窦娥式”的悲剧也没有伸张正义的可能。[2]这一结论是在日常的课文解读中所不容易得到的,但是如果仔细揣摩,就可以发现窦娥的父亲也是造成窦娥之冤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在全文当中,窦娥的父亲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他为了凑齐进京赶考的盘缠,将自己年仅七岁的女儿端云抵债做了蔡婆婆的童养媳;另一次是其为窦娥洗冤。为自己的功名而卖了女儿,这暴露出其极度自私的一面,客观上也是只想着考取功名、实现阶层跃变的一类人的真实写照;再加上其从小就教育窦娥要遵从三纲五常,不得越雷池半步,使得年幼的端云、后来的窦娥才一步步被逼上死亡之路——某种程度上又可以认为窦娥是被引上了死亡之路。虽然窦天章为窦娥洗清了冤屈,但这难以改变窦娥冤死的事实,也无法改变窦娥这样的人不再出现。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窦娥悲剧命运的制造者之一是她的父亲窦天章。[3]
   从窦天章这个角色的角度分析窦娥之冤的直接原因,实际上是对窦娥蒙冤原因的追溯。上面提及是窦娥是被其父亲引上了死亡之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向窦娥所灌输的教育,实际上一步步堵住了窦娥的生路。可以想象,像窦娥这样的人一旦遇到了冤屈,就只能在已经约定好了的狭窄道路上行走,申冤的可能与否完全不决定于自己,也无法诉诸于法律,“冤”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只不过被冤的程度有大小不同而已。
   三、窦娥的性格
   那么为什么窦娥之冤如此惊天地泣鬼神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窦娥实际上是一个本分而悲苦的普通女子,是当时道德的坚守者,而非冲破者和觉醒者。[4]而这与窦娥的性格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仔细解读课文、并面向原文就可以发现,在遇到冤屈的时候,窦娥的言行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尽管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作者为了塑造一个人物形象而进行的艺术加工,具有“高于生活”的特征,但文学创作又总是遵循“来源于生活”的原则的,即使窦娥的性格是叠加的结果,也无法回避这种性格是造成大悲剧的原因之一。
   在剧的前两折中,可以看到窦娥蒙冤的外部原因在于张驴儿毒其婆婆不成,反使其父身亡,然后嫁祸窦娥;而窦娥即使屈打也不成招,却因不忍看婆婆受刑,只能屈认。如果只从逻辑上看,窦娥有多次机会本可不蒙冤,然而以窦娥之刚烈性格,岂可委身于张驴儿?岂能屈打成招?但其刚烈性格当中又重亲情,为了婆婆却最终选择了屈认。眼看自己抗争无果、引颈就戮,刚烈之性又起,于是在刑场上演绎出了剧之第三折,而“六月飞霜”则将剧情推向高潮。
   在此,窦娥外刚内柔、宁死不屈的性格,完成了悲剧之悲的最高潮的部分。这种悲让人读到的不是哀怜,而是气冲斗牛的悲。此悲如同唐雎之“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之怒一样,后者以“天下缟素”相依,而前者则真正做到了“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读文至此,端的是怒发冲冠,深感一柔弱女子之铁肩竟是如此坚强。
   总而言之,窦娥之冤,直接原因是多重的,解读窦娥之冤,解其背后的原因,可以读懂剧中人,读懂剧中社会,读懂封建社会之悲的根本原因。如此,也就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参考文献:
   [1]郭明贵.《窦娥冤》的艺术人生及人生艺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20(6):16-17.
   [2]元鹏飞.论窦天章形象与窦娥式悲剧[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14.
   [3]石欣洋.关之于“名”,切之于“礼”——《窦娥冤》中悲剧的制造者窦天章的人物形象新议[J].文教资料,2020(2):27-29.
   [4]李山岭.《窦娥冤》解读管见[J].戏剧文学,2019(3):84-87.
  张维时,吉林大学附中实验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批注”是一种有效的语文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能直入文本,往往彰显着读者的独特眼光、独特见解、独特情怀。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点《石头记》等。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将“批注”纳入其中,让学生主动地撰写批注,从而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积极的对话,促使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度思考、探究,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力。   一、在“感知性批注”
诗词歌赋作为我国数千年历史积淀下所衍生的文化产物,数目之多不胜枚举,题材类型丰富多样,情感思想各不相同,让当今时代的人们鉴赏之、品味之、倾倒之。因而,强化初中古诗词教学,是进一步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符合语文新课标改革要求,而增加诗词鉴赏环节,是帮助学生学好古诗词,促进其学习优秀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将从“顺应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要求,强化学生诗词鉴赏兴趣及能力”“自课本及试题出发,
高中阶段的作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培养起良好的语言功底和文学修养,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并且针对教学活动内容做好充分的编排。但是就目前而言,有許多高中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并没有更多的写作训练机会,在写作中经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有的放矢,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写作和技巧做好充分的培训。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基
期刊
《故乡》作为鲁迅作品里的名篇,被各种语文教材所收录,其文学及美学价值丰厚,教师在引导学生学習此篇文章时,需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对此篇文章中所蕴含的价值加以理解,还可实现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一、通读文章,理清文章知识脉络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首要任务即为引导学生通读文章,对课文中所出现的生字词加以掌握,且可熟练完成课文的阅读活动。其次为应对文章中的知识脉络加以
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清兵卫与葫芦》一文中,多处出现了情节的摇摆,各处摇摆的方法也各有特色。   一、巧设悬念法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
对《桃花源记》的解读,一个公认的观点就是“桃花源”是“世外”之“桃源”——“世外桃源”即由此而来。然而有一个难解的问题在于:这样一个世外桃源,为什么“后遂无问津者”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如文中所描述的“有良田、美也、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源,为什么只在一个“高尚士”的“南阳刘子骥”寻而“未果”之后,就再无问津者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人认为文本的最后一句原本就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不能将它们当成额外的附加任务,而要将熏陶感染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文本中选择合适的德育渗透点,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其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提升道德认识,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创设情境,学会同情怜悯   在传统教学中常常以教师为主,但是忽视了
《雷雨》节选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第四版)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本单元学习中国现代诗歌和中国戏剧。其中在中国戏剧部分,教材选用了古代戏剧代表《窦娥冤》和现代戏剧代表《雷雨》作为学习篇目。意在通过脍炙人口的名篇学习来了解中国戏剧,进而掌握戏剧常识,解读戏剧作品。   《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1934年7月首次发表于由巴金任编委的《文学季刊》上,是现代剧作家曹禺的代表
期刊
文本细读,利于读者和作品之间进行交流,深入体验,并建构文本的价值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文本细读,将最佳的细读方法传授给学生,促使学生掌握细读方法,提升解读能力。在古诗词赏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韵律层面、意象层面、情感层面、语言层面、章法处理层面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积极展开文本细读的活动,让学生能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深意。   一、读出韵律,感受音乐之美   节奏是诗歌的一
作文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互联网发展日益迅速的当下,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开始受到重大的冲击,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视频纷纷涌入人们的视野,而作文写作教学的创新也成了教师们的一道难题。从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来看,许多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无字落笔的现象,并且随着作文写作难度的提升,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针对网络环境下如何创新作文写作,我们老师要进行分析与探索,目的是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