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可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不能再是传统的“我讲你听”,而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自己,发展自己。那么,教师就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一、是教学内容的宏观把握者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手不管,比如对学习内容的精选、整合,就需要教师宏观把握。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实际生活中的各方面去。”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建立学习语文是为了超越语文,学习教材是为了超越教材的理念,教师和学生必须要突破“文本”,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内涵。
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要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系,体会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学会推敲教材中的细节。教学要求“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可对教材进行适度、合理地加工与改造,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增删,或延伸拓展,或调整重组,同时需要为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在原始性的资源背景中寻找有价值的主题。真正用实、用好、用活教材。
二、是教学过程的平等参与者
叶圣陶说过,评价一堂课,不能仅仅看教师有怎样的个人水平,“最要紧的是看学生”。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替代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逐渐丧失。新课程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样,学生才能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彰显,创造性解放。
1.民主平等。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是促使学生潜力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课堂显现生机的基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顺应时代,做民主型的教师,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待学生应该平易近人,能够主动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想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并能让学生觉得老师并非是高高在上的,也是可以像朋友一样相处的。“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富于爱心的交流,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2.互动合作。传统班级授课往往是少数尖子生当演员、当主角,多数学生当观众、当陪客,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冷落而得不到训练,得不到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科学地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协作交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互动。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掌握了读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注重了人文内涵,有了价值观的熏陶。
3.信任宽容。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心理地位,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从而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活动,对课堂产生情感依赖,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自觉地形成学习的能力。同时,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给所有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此外,还需宽容。学生是学习者,是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的,而这种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在求知的实践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或不足,但这种错误或不足正好是学生探究痕迹的反映,是可贵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宽容这种错误。宽容就是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死、过于苛刻、过于统一,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允许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社会化的标准去评价,而要把学生已有的个性当作教育培养的出发点。只有信任宽容,才会有教育,才能有更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发展。
三、是教学情况的积极评价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显然,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的价值。
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更自信、更积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一堂好的语文课,学生当是热情地参与,积极地融入与教师、文本等构成的交流平台,获得主动的生成与发展。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探究,积极与他人合作,乐于参与讨论交流,即使他未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其学习过程也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他起码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锻炼了学习能力,获得了学习体验,掌握了学习方法,他的素养得到了主动的发展。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教师一定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让传统的“讲堂”变成真正的“学堂”,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真理,发展自己。
一、是教学内容的宏观把握者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手不管,比如对学习内容的精选、整合,就需要教师宏观把握。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实际生活中的各方面去。”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建立学习语文是为了超越语文,学习教材是为了超越教材的理念,教师和学生必须要突破“文本”,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内涵。
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要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系,体会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学会推敲教材中的细节。教学要求“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可对教材进行适度、合理地加工与改造,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增删,或延伸拓展,或调整重组,同时需要为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在原始性的资源背景中寻找有价值的主题。真正用实、用好、用活教材。
二、是教学过程的平等参与者
叶圣陶说过,评价一堂课,不能仅仅看教师有怎样的个人水平,“最要紧的是看学生”。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替代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逐渐丧失。新课程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样,学生才能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彰显,创造性解放。
1.民主平等。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是促使学生潜力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课堂显现生机的基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顺应时代,做民主型的教师,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待学生应该平易近人,能够主动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想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并能让学生觉得老师并非是高高在上的,也是可以像朋友一样相处的。“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富于爱心的交流,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2.互动合作。传统班级授课往往是少数尖子生当演员、当主角,多数学生当观众、当陪客,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冷落而得不到训练,得不到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科学地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协作交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互动。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掌握了读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注重了人文内涵,有了价值观的熏陶。
3.信任宽容。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心理地位,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从而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活动,对课堂产生情感依赖,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自觉地形成学习的能力。同时,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给所有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此外,还需宽容。学生是学习者,是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的,而这种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在求知的实践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或不足,但这种错误或不足正好是学生探究痕迹的反映,是可贵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宽容这种错误。宽容就是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死、过于苛刻、过于统一,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允许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社会化的标准去评价,而要把学生已有的个性当作教育培养的出发点。只有信任宽容,才会有教育,才能有更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发展。
三、是教学情况的积极评价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显然,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的价值。
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更自信、更积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一堂好的语文课,学生当是热情地参与,积极地融入与教师、文本等构成的交流平台,获得主动的生成与发展。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探究,积极与他人合作,乐于参与讨论交流,即使他未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其学习过程也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他起码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锻炼了学习能力,获得了学习体验,掌握了学习方法,他的素养得到了主动的发展。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教师一定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让传统的“讲堂”变成真正的“学堂”,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真理,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