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雕之光 艺匠之心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kk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北海贝雕技艺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构图吸取国画的风格与浓厚的东方艺术构思,题材分人物、花鸟及山水三大类。产品有15种规格、1600余品种,以花卉羽毛为最佳,如牡丹、月季、龙菊及芙蓉等。上世纪闻名全国的四大贝雕厂——辽宁大连、广西北海、山东青岛、广东汕头,都处于中国海洋贝壳资源丰富的海岸线一带。随着贝雕的日渐式微,如今的贝雕厂只剩北海这一家。
  ◎匠心
  贝雕的制作,用的是手,也是心。
  与技艺相比,北海贝雕老手工艺者的坚持更令人钦佩,他们在做贝雕这条路上,一走就是三四十年,工序虽繁不敢省人工,用料虽贵不敢减物力。从来都不是所有的贝类都能用来制作贝雕,来自北海最珍贵最好的贝螺经过严格筛选后,最终经过重重工序制作而成的贝雕,其技艺的繁琐程度是非同寻常的。
  留一段北海往事,大概最好的就是带走北海的贝雕,同时也带走了老手工艺者的情怀,往昔的手工艺历史与传统。因为无论是它当年的辉煌,没落的寂寞抑或是从遗忘中复兴的神奇,都是传统手工艺值得玩味和思考的事情。
  以前北海、合浦一带的大户人家以贝雕为珍爱之物,因民俗认为其寓意画中有贝、室中有宝,可辟邪聚宝,乃镇宅镇室之物。如果不亲自到海边,则是难以想象这些海洋孕育出的自然贝类,是如何在沿海民间艺人的精雕细刻之下,将国画的神韵、刺绣的空灵、玉雕的质感、珍珠的光泽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
  ◎历史
  贝雕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汉代。
  白龙古珍珠城以珠贝筑成城墙,合浦汉墓出土以贝壳为材料的饰品,这些史实无一不在佐证着贝雕技艺与北海的千年缘结。而据合浦民间传世的明清贝雕家具及工艺品考证,北海贝雕技艺成熟于明末清初。
  历经数个朝代,几十代人手手相传,北海贝雕在不断打磨之下,渐渐散发出了迷人的光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这些美妙绝伦、光彩四溢的贝雕艺术品的繁荣时期,在当时,北海市工艺美术总厂的贝雕艺术的花鸟贝雕在全国是首屈一指,一时无人出其右。
  ◎老艺人
  “北海色彩斑斓的贝壳和民间贝雕手工艺,造就了北海贝雕宛若天成的品质。”
  北部湾海域盛产贝螺,大的像簸箕,小的像米粒,形态繁多,色彩各异,一个贝壳还可以磨出多层色彩。北海的手工艺人发挥聪明才智,才有了北海贝雕的美感和上乘品质。
  但自上世纪90年代工艺厂改制后,由于市场萎缩,青岛、大连等贝雕艺术厂家相继倒闭,北海贝雕生产也逐渐走向低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曾经风华绝代的北海贝雕甚至被世人所遗忘,身怀绝技的贝雕艺人也面临改行,后继无人,这些珍贵的传统手艺几近消亡。贝雕复兴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如今广西唯一生产贝雕工艺品的企业里的老师傅,大多来自于以前的北海工艺美术总厂 ,一辈子只守着贝雕工艺。
  ◎真工艺
  “切割、打磨、抛光、粘和,这些工序不能怠慢,否则就辜负了这些来自海洋的贝螺。”
  雕刻和切割的工作常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完成,根据设计图纸,分解成各个部分,然后根据图纸中山川、海岛、花鸟等的形状选贝壳,再将贝壳打磨出相应的形状来,只有他们才能熟稔而仔细地打磨出细腻的纹路,因为贝雕是一个“减法”工作,只能根据自然造型。工作时,他们围着围裙,目不转睛地盯着指尖的贝壳原料在砂轮上的打磨。
  所有的工序与上个世纪80年代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独独少了着色。用贝壳的天然色泽和形状纹理来表现风景人物显然更具浮雕质感。
  “磨形要顺其自然,应顺着贝壳本身的纹理和色泽来切。”这里的老师傅说。如此多次反复在砂轮上打磨,才能得到贝雕画所用的形状,这是一个将原始贝壳做成贝雕的过程,其繁琐程度是非同寻常的,但是,“贝壳”能够成为“贝雕”,却是海洋赋予沿海人们的财富。
  在2008年的全国美术工艺品展中,北海恒兴以一幅《一帆风顺》,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往日北海贝雕的记忆。后来的一幅《称心如意》贝雕画以天然色泽与精雕细作,在杭州所斩获的中国工艺美术的最高奖项“百花奖金奖”,则让北海极富传统与地方工艺特色的贝雕工艺品重绽光芒。
  即便如此,贝雕依旧却有自己的落寞。出了贝雕工坊的巷子,只见北海的街上多的是生猛海鲜,满街跑着揽客的三轮车,当地年轻人似乎更热衷北海的旅游和民宿。“老一辈的贝雕艺人都有数十年的时间沉淀,新入行的贝雕学徒却望而却步,现在厂里最年轻的师傅都已经40多岁……”贝雕老师傅忧心忡忡的话犹在耳畔。
  编辑/时光
其他文献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以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体系,自战国以来,发展到清朝鸦片战争之前,已经过约两千年的发展,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起源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
期刊
北宋绘画形式的写实技巧,有着空前绝后的艰辛与坚定,山水画大师们用一生的热情去实现自身的理想,把所有的精力和智慧,包括身体的磨砺,都置于绘画实践中。就是这些超凡入圣的人们奠定了中国画的精神和技巧的基础。置身于他们的作品面前,就会感到自然的博大与精微,感到画家丝丝入扣的缜密心智和物我一体的气息。作者成为融入自然的生命,而作品是充盈着生命力的自然。
期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水之大德  “上善”中的“上”是至高的意思,“上善”即至善,至善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无善无恶。什么是无善无恶?是一切遵循自然,如佛家所讲“大爱无爱”。  “上善若水”,就是至高无尚的品德像水一样。水有什么品质那么值得推崇呢?“善利万物而不
期刊
如果说,初春的清明节,是通过对故人的追忆、对往昔的悼念,绽放新一轮的勃勃生机、吹起新一度的无限希望,那么,走入晚秋的重阳节,就是通过一季热力与一年活力的最后释放,关注起年华的晚景、生命的岁暮。  ◎菊花节,从青涩走向成熟  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正处于农历的“菊月”,此时菊花盛放,黄金满城,于是在重阳日聚会赏菊,自古就成为习俗,重阳节就此又被称作“菊花节”。  赏菊花,饮菊花酒,赋菊花诗,既是平民化的
期刊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阳明先生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理解意义上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本体合一关系。阳明先生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查处即是知。  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之说是怎么产生的呢?  南宋大儒朱熹对格物的
期刊
蒙卦:蒙昧之意。  “蒙”字在这里是细雨蒙蒙的意思,通“濛”。上一卦为屯卦,卦象表现的是乌云密布,雷声阵阵,不过雨点还没掉下来,所以接下来这一卦便掉下了细小的雨点。  蒙卦 的卦画同屯卦 一样,也是两个阳爻四个阴爻,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其含义就变了。蒙卦的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坎为水,山下的水蒸腾而形成雾气,好一派山水蒙蒙的自然景致,这便是蒙卦的卦象。这种朦胧的景致,是天地初开
期刊
主讲/木心  笔录/陈丹青  整理/本刊编辑部  中国古代历史,一上来就是文学,已经写得极其完美。我想钻空子,没法钻,写得太好。  《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文学成就绝不下于《史记》,更高古奇拔。司马迁会写实,像是画油画。  古代之所以有这光荣现象,因为文学家、史家、哲学家都是贯通的。现代知识分工大势所趋,一分工,智慧分开。  古代文化的总和性现象,一定出华而又实的大人物。现代分工,是投机取巧。
期刊
中国美术多山水画,云烟苍茫,引人做出世之想,难得有一件《清明上河图》,让我们有机会细看这件名作,也同时回头来观看我们自己的城市。  《清明上河图》是一份珍贵的艺术与社会史料,引领我们走进千年前的市井况味,找到繁华城市里的幸福节奏,思考自己与城市的关系,思考城市文明存在的幸福正向价值。  全世界有近四十件不同的《清明上河图》版本被收藏着,但只有收藏在北京故宫的被公认为北宋张择端画的这一张是原作。这件
期刊
在1998年召开的“中国画色彩问题研讨会”上,主办者将主题选定为“色彩:中国画变革的一个突破口”。严格来讲,应该是山水画变革的一个突破口。因为人物和花卉翎毛有丰富而自成体系的色彩系统,而山水画留给20世纪中国人的视觉印象主要是水墨。青绿山水和浅绛山水只是源远流细的支脉。尽管有人认为墨分五彩,也是色彩。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墨分五彩是一种哲学解读,或者说是行家的解读,外行人不能轻易看出来。画家要在绘
期刊
作为复合色的墨色,虽然不如纯粹单一的颜色招人喜欢,但它的蕴含极为丰富。文人画士爱以墨色渲染自己的心境,也许,这正是原因所在吧。  水墨相融,层层叠叠弥散开来,深浅浓淡,朦胧生动,大千世界的姿和容便不倦不怠地在水墨韵味中流淌出来。无论春夏秋冬,无论白昼黑夜。水墨,给视野拓出了一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空间。  个体的人,对人生、社会、自然认知时,离不开文字;有着丰富层次的水墨,何尝不是生活和生命的主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