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诗人李白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最后二句诗,我是这样教的:
师:请同学们读最后二句。
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孤帆”是什么意思?
生:孤单单的一只船。
师:“碧空”呢?
生:晴朗的天空。
师:“尽”怎么解释?
生:消失了。
师:“唯见”什么意思?
生:只见。
师:“天际”呢?
生:天边。
师:那么这二句诗该怎么理解?
生1:孤单单的一只船远去了,帆影在晴朗的天空尽头消失了,只见长江水向天边流去。
生2:当时,老朋友(孟浩然)乘坐的船渐渐地远去了,帆影消失在碧水蓝天相连的地方,“我”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
师:那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3:我体会到了作者因老朋友的离去而感到难过。
生4:我体会到了作者对老朋友依依不舍的感情。
师:嗯,理解得真不错!
……
这首诗我教过好几届,教法大同小异,没发现什么不妥。学生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之后,能串词理解诗意,又讲得那么得体、流畅,而且还能说出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学生体验深切,教师教学成功。然而,教后深思,总觉得教师这样的引导机械而又模式化,学生对诗句的感悟苍白、肤浅,师生落入俗套,不见了灵性,没有了悟性。
据史料记载,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非同寻常:相似的经历和遭遇,致使两人成为生死之交。他们一生中虽然相聚次数不多,但每次相聚后的离别是那么的依依不舍,《送孟浩然之广陵》也不例外: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告别,坐船顺长江水东流而下,越去越远。长江上果真只有“孤帆”吗?其实,阳春三月,长江上千帆竞发,不会只有一条船。可作者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呢?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故人是只身而去,我不能陪伴,他是多么的孤单。这个“孤”不是客观情景,而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这个“孤”显出两人情谊之深。所以,“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是教学的研读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诗句丰富的人文内涵,促成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关节点。可当时我没有发现、把握这一教学契机,引发学生深入感悟,致使教学索然无味,人文熏陶和感染不能潜移默化。这是其一。
老朋友乘船渐渐地远去,“我”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作者心中“流”的仅是长江水吗?这又是一个研读点。可我在教学中没想到下这一“金钩”,去“钓”蕴涵在其中的人文情怀。施教后,经深入探究,方才领悟。后来,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中,我巧设疑问下“金钩”,通过情景描述、诵读激情、启发诱导,学生感悟充满了灵性、洋溢着人情,教学也由此走向成功。
师:作者心中“流”的仅是长江水吗?
生1:流的与其说是水,不如说是情。
生2:流的不仅是水,还有李白心中的那份情,一份留恋之情、敬仰之情。
生3:是呀,流的还有李白对孟浩然的思念之情。
生4:还有李白的祝愿之情——祝老朋友此去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
师:这一份份情谊,都像这滚滚长江水一样,流向广陵,流到孟浩然的心上。
……
一个“流”字,流露了真情,流出了真心。此时此刻,难道我们还能说作者心中流淌的仅是长江水吗?通过这样设问、点拔,学生感悟到了作者对老朋友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还会那么干巴巴并游离于诗句之外吗?这是其二。
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思想渗透在字里行间,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他们的自悟是根本,但引导是关键。以上教学片段不正是有力的说明?学生自悟不力,所得情感游离于诗句之外,需巧妙地启发、引导,融情感于诗句之中、读者心中。所以,教师须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已拥有足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积淀,在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中有意识地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这样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师:请同学们读最后二句。
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孤帆”是什么意思?
生:孤单单的一只船。
师:“碧空”呢?
生:晴朗的天空。
师:“尽”怎么解释?
生:消失了。
师:“唯见”什么意思?
生:只见。
师:“天际”呢?
生:天边。
师:那么这二句诗该怎么理解?
生1:孤单单的一只船远去了,帆影在晴朗的天空尽头消失了,只见长江水向天边流去。
生2:当时,老朋友(孟浩然)乘坐的船渐渐地远去了,帆影消失在碧水蓝天相连的地方,“我”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
师:那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3:我体会到了作者因老朋友的离去而感到难过。
生4:我体会到了作者对老朋友依依不舍的感情。
师:嗯,理解得真不错!
……
这首诗我教过好几届,教法大同小异,没发现什么不妥。学生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之后,能串词理解诗意,又讲得那么得体、流畅,而且还能说出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学生体验深切,教师教学成功。然而,教后深思,总觉得教师这样的引导机械而又模式化,学生对诗句的感悟苍白、肤浅,师生落入俗套,不见了灵性,没有了悟性。
据史料记载,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非同寻常:相似的经历和遭遇,致使两人成为生死之交。他们一生中虽然相聚次数不多,但每次相聚后的离别是那么的依依不舍,《送孟浩然之广陵》也不例外: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告别,坐船顺长江水东流而下,越去越远。长江上果真只有“孤帆”吗?其实,阳春三月,长江上千帆竞发,不会只有一条船。可作者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呢?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故人是只身而去,我不能陪伴,他是多么的孤单。这个“孤”不是客观情景,而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这个“孤”显出两人情谊之深。所以,“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是教学的研读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诗句丰富的人文内涵,促成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关节点。可当时我没有发现、把握这一教学契机,引发学生深入感悟,致使教学索然无味,人文熏陶和感染不能潜移默化。这是其一。
老朋友乘船渐渐地远去,“我”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作者心中“流”的仅是长江水吗?这又是一个研读点。可我在教学中没想到下这一“金钩”,去“钓”蕴涵在其中的人文情怀。施教后,经深入探究,方才领悟。后来,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中,我巧设疑问下“金钩”,通过情景描述、诵读激情、启发诱导,学生感悟充满了灵性、洋溢着人情,教学也由此走向成功。
师:作者心中“流”的仅是长江水吗?
生1:流的与其说是水,不如说是情。
生2:流的不仅是水,还有李白心中的那份情,一份留恋之情、敬仰之情。
生3:是呀,流的还有李白对孟浩然的思念之情。
生4:还有李白的祝愿之情——祝老朋友此去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
师:这一份份情谊,都像这滚滚长江水一样,流向广陵,流到孟浩然的心上。
……
一个“流”字,流露了真情,流出了真心。此时此刻,难道我们还能说作者心中流淌的仅是长江水吗?通过这样设问、点拔,学生感悟到了作者对老朋友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还会那么干巴巴并游离于诗句之外吗?这是其二。
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思想渗透在字里行间,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他们的自悟是根本,但引导是关键。以上教学片段不正是有力的说明?学生自悟不力,所得情感游离于诗句之外,需巧妙地启发、引导,融情感于诗句之中、读者心中。所以,教师须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已拥有足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积淀,在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中有意识地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这样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