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艺介入公共环境必须紧紧把握其作为陶的精神内涵,并将环境、人、陶作为相互联系的一体看待。陶艺在公共环境的创作上应注意解决好继承历史与创新的问题,关注现实生活意识,吸收现代文化艺术新思想、新观念,并反映到艺术创作中。
关键词:陶艺;文脉;升华;泥性;灰色材料;精神内涵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曾经说过:“艺术和美不应该局限在绘画和雕塑的范畴中,所有的人都能采取高尚而普遍的装饰产品来布置我们的生存环境,應当消灭艺术和生活的界限,使生活艺术化。”[1]作为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陶艺,也应走出传统,从一种新的意义上介入环境,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都围绕着以“人”为中心,创造生存和审美的空间环境。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本质上属于一种文化行为,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观念,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构思,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一种创造活动。其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与实践的实现过程,包含着多边的功能空间,造型语言和的融合,具体的艺术载体,环境构件之间的统一等。而陶艺制作,也是一门多工序的技艺与创造活动:取材于泥,借水成型,经火烧结,而产生丰富多变的艺术效果,承载着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的印迹。将陶艺置于公共环境之中,无疑将极大提升公共环境艺术的文化品质,满足人们对环境的文化需求。
在陶艺介入公共环境过程中的定位,笔者试从如下几个角度探讨一下:
一、重视陶艺的文化内涵
中国艺术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要充分理解和意识到以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结合现代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普遍性和规律性。而陶瓷做为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典型载体,在当今时代,在公共环境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陶瓷的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艺术的发展,中国陶瓷发展史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陶瓷文化也深深植根于人民的心里和潜意识。陶瓷这种介入公共环境的媒介材料,在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
传统离不开继承和发展,“民族和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真正的目的是从精神和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运用哲学、美学、宗教、地理、气候、类型学、符号学等相关学科来完善对民族和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研究,理解传统形式中的内涵,深入分析和提炼其精华,表现其文化内涵、人文意境和美学特征。”[2]
我们应该准确地把握公共环境的文脉特质,用陶瓷艺术去表现,去诠释公共环境的文化内涵。像江西南昌,在文化广场镶嵌一幅“打响第一枪”的巨型陶瓷壁画,足以让游客在观赏陶瓷艺术的同时,了解南昌的革命历史文化,燃起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在瓷都景德镇,更有在街头绿地放置多组瓷工劳作的瓷塑作为本地的特色符号,引入城市公共艺术,让陶瓷历史文化以立体艺术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陶瓷艺术创作上,原本普通的脆弱的泥土,经过水火的“洗礼”后,会变成坚硬的陶器和光滑的瓷器。这种物质上的质变,如果从人文角度来看待,便可赋予它们“升华”的精神内涵,所以陶艺代表着一种其他材质所不能代表的精神高度。此外作为陶瓷大国的中华,陶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还不仅仅如此。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景德镇的青花瓷,都具有意义非凡的文化背景。以此类材料为媒介设计的公共环境艺术,也必定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上更容易做到融洽的结合。
陶艺制作过程比一般艺术创作过程较为复杂。出了塑型、拉坯、上釉等,其中尤为特殊的是火的催化和创造的力量。并且由此引申的现代陶艺的美学贡献之一,便是“在于它深入发掘并高度显示了火的美学创造潜能,使之成为注入陶艺以生命的伟大力量。”[3]而由此美学含义引申到公共环境上来,又可以围绕 “人文”精神因素, 弥补陶艺在公共环境设计中其他地方的不足。
拓展陶艺的文脉性,就是要去寻找陶瓷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所要表现的历史和现实文化的完美交汇点,使之融为一体,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陶艺的文化性以及艺术特质,挖掘和提升城市公共艺术所需表现的文化品位。与此同时,陶艺本身的文化性,也会以独立的形态融入到环境空间。例如,一尊充满现代气息的抽象风格陶艺雕塑或壁画放置在现代城市的街头广场或者文化墙面,可以使人产生现代与未来的文化想象。像日本的中村锦平为波士顿公司设计的陶瓷喷泉和INAX总部的陶瓷瀑布建筑装饰作品,就是把陶艺的文化语言融入到现代建筑和环境艺术之中。
二、把握泥性
泥土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东西,也是孕育了一切的母亲,所以“亲泥性”是人本质上的一种精神属性。陶瓷艺术作品在某些方面较之金属、玻璃、塑料等材质更多地具有适应性和亲和力。又由于陶土本身的自然效果以及陶瓷的丰富变化素仪在肌理表现上具有适应现代环境,并满足多样审美的美学潜能。
泥土可塑性强,大到巨型陶板壁画,小到观赏性花器、茶杯,或者一个观念性装置。陶瓷的独特本体属性和表现力都已经证明对公共环境而言,它是一种既经济又理想的媒介。陶瓷壁画既适用于室内的装饰,也适用于建筑外观的墙面,而其材料属性与建筑本身也形成了一种自然的默契,在统一中有着丰富的变化。
泥土在烧制以后有多样的变化。陶泥陶釉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的随机性和偶发性,可以说是没有重复。而各种不同的陶土陶釉本身(如红陶、黑陶、青瓷、青花)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如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 I Cornet)在建筑外观上镶嵌各种不同颜色的瓷片和玻璃,就是利用了陶瓷在烧制过程中不同釉色产生不同的变化,进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同时在功能上,也利用了瓷器表面光滑细腻、耐热耐磨的性质,既美化了空间,又在满足于功能。
传统认为,陶艺制作由于泥土性质,工艺限制等,在构造室外环境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要使陶艺作品更耐久,应充分考虑四个方面:一是更多地采用釉下彩以及颜色釉,使陶艺作品任凭风吹霜打,日照雨淋,永葆色泽;二是造型自身要配合整体结构的坚固性,设置地点要考虑作品的安全性;三是对于大型的陶艺作品,应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外附陶艺品,或以瓷砖拼贴方式敷于外表;四是室外陶艺作品一定要高温烧制,在原料及其配比上,要注意提高强度及耐火性等问题。
瓦特尔·格罗佩斯(Waiter Gropius)在《艺术家和技术家在何处会合?》中提到“一件艺术上成功的作品,永远应该是一件技术上成功的作品。”[4]陶瓷雕塑的创作必须考虑到制坯、成型、施釉和烧成等工艺技术的要求,尤其是在制作巨型装置时,这种难度更大。虽然在制作户外景观需要相对的量体,但是“陶艺在构筑现代景观环境中,虽然不完全取决于作品体量的大小,关键是要看作品是否能真正适应环境条件和人文要求;体现作品自身的内在品格;以及在观念上如何与人的生存问题、文化问题和精神问题发生关系。”故“体量还不是主要因素,关键还是要看作品在构造艺术景观时能否真正适应环境条件和人文要求,体现作品自身并满足欣赏者多方面的需要。”[5]此外,通过分段造型、组合烧成、错位拼接、原地制作、原地烧成等方法,烧制大型作品并不是没有可能。
三、走近“灰色陶艺”
公共环境艺术除了对所处的环境有其装饰点缀作用外,另外还应当反映环境的特性、用途、目的等。功能决定形式,不同功能的环境给于艺术创作上以制约,反之,这种制约又形成了该空间艺术品的特色。介入公共环境的陶艺作品应该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使人们在获直观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后有联想的充分自由性,做到装置作用和空间功能的统一。在具体不同特点的环境里陶瓷对空间的适应性和功能性一致的表现都是其他载体无法超越和代替的,陶瓷这种媒介在加强环境的气氛和丰富环境的个性上的作用有很大的潜力。
公共环境艺术在对象、空间、时间上的广泛性,决定了它具有许多其它艺术门类不具备的特点。环境艺术不是单纯的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雕塑、绘画等机械的合成,也不同于某一种艺术,它是由多种艺术组成的有机整体。所以采取多样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公共艺术品,更大程度上可以迎合不同的人群。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形式,环境陶艺应该具有与受众产生交流的性质,应该具有“对话”性, 这是环境陶艺作为公共环境艺术最本质的审美体现,也是区别于其它形式的陶艺创作的一大特点。
公共环境艺术现在更多的是多种艺术的共同体,很难把各种类型截然分开。陶瓷的粗犷、亲切、温暖、细腻。金属的光洁、坚硬、冷漠,玻璃的透明、绚烂、华丽,大理石的沉稳、平坦、凝重等,一切都构成了现代所谓的“灰色材料”。通过各种材料的对比融合,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是单一材质所远远不能达到的。
陶艺同其他材质共同使用,共同作为公共艺术的一部分,可以弥补陶瓷材料本身的物质缺陷,综合组成以陶瓷材料为主的“灰色陶艺”。例如法国巴黎的景观雕塑,通过粗大的金属管类造型作为支撑,把远古的陶器造型架在百米的空中,使人昂首瞻仰,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具有深刻的人文意识,更强烈的表现了陶的质感和陶艺里融入的历史内涵。
四、公共环境中的自我体现
陶艺介入公共环境,必须紧紧把握其作为陶的精神内涵,或者结合文脉超越传统,或者体现陶材质上的特长,并将陶、人、环境作为相互联系的一体看待。“作为具有公共艺术品质的环境陶藝不应仅仅是某个场所的装饰元素,而应是真正融入环境,在概念上体现出所在场所的历史、功能和文化特征以及精神气质。”[6]
陶艺应当在公共环境中体现自己的欣赏价值和审美价值。一要把握陶瓷的自然属性,展现陶艺丰富的色彩、晶亮的色泽;二要把握陶艺的时代性,要赋予陶艺作品鲜明的时代特征,让时代的气息与心灵的感受相一致;三要把握陶艺的社会性,陶艺具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双重特征,在设计中,让“公共艺术”更具亲和力、更加通俗化。四要把握陶艺与周边环境相一致的整体性,使陶艺在整体空间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创造出整体美感的效果。
陶艺在公共环境上的创作要求创作主体在对公共环境整体氛围的准确把握中,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和个性,同时注入情感、理想和审美观。接受美认为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是由创作者的作品和欣赏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公众的参与与存在赋予作品以生命,体现了艺术的目的。同时创作者应意解决好继承历史与创新的问题,关注现实生活意识,吸收现代文化艺术新思想,新观念,并反映到艺术创作中去,这样公共环境中的陶艺一定有一个充满光辉前景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吕品昌 《一种具有高度适应弹性的艺术媒体——论陶瓷肌理及其对雕塑介入环境的意义》 硕士毕业论文 1988.
[2] 杜异《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系统的基本理念》 载于《装饰》 2005年11月 151期11页.
[3] 马钦忠 《雕塑 空间 公共艺术》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4 272页.
[4] 朱旭 《改变我们生活的150位设计家》 济南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264页.
[5] 马钦忠 《雕塑 空间 公共艺术》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4 286页.
[6] 黄焕义/冯薇娜 《环境陶艺审美的环境观》载于《装饰》 2005年12月 152期103页.
关键词:陶艺;文脉;升华;泥性;灰色材料;精神内涵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曾经说过:“艺术和美不应该局限在绘画和雕塑的范畴中,所有的人都能采取高尚而普遍的装饰产品来布置我们的生存环境,應当消灭艺术和生活的界限,使生活艺术化。”[1]作为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陶艺,也应走出传统,从一种新的意义上介入环境,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都围绕着以“人”为中心,创造生存和审美的空间环境。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本质上属于一种文化行为,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观念,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构思,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一种创造活动。其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与实践的实现过程,包含着多边的功能空间,造型语言和的融合,具体的艺术载体,环境构件之间的统一等。而陶艺制作,也是一门多工序的技艺与创造活动:取材于泥,借水成型,经火烧结,而产生丰富多变的艺术效果,承载着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的印迹。将陶艺置于公共环境之中,无疑将极大提升公共环境艺术的文化品质,满足人们对环境的文化需求。
在陶艺介入公共环境过程中的定位,笔者试从如下几个角度探讨一下:
一、重视陶艺的文化内涵
中国艺术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要充分理解和意识到以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结合现代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普遍性和规律性。而陶瓷做为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典型载体,在当今时代,在公共环境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陶瓷的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艺术的发展,中国陶瓷发展史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陶瓷文化也深深植根于人民的心里和潜意识。陶瓷这种介入公共环境的媒介材料,在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
传统离不开继承和发展,“民族和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真正的目的是从精神和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运用哲学、美学、宗教、地理、气候、类型学、符号学等相关学科来完善对民族和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研究,理解传统形式中的内涵,深入分析和提炼其精华,表现其文化内涵、人文意境和美学特征。”[2]
我们应该准确地把握公共环境的文脉特质,用陶瓷艺术去表现,去诠释公共环境的文化内涵。像江西南昌,在文化广场镶嵌一幅“打响第一枪”的巨型陶瓷壁画,足以让游客在观赏陶瓷艺术的同时,了解南昌的革命历史文化,燃起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在瓷都景德镇,更有在街头绿地放置多组瓷工劳作的瓷塑作为本地的特色符号,引入城市公共艺术,让陶瓷历史文化以立体艺术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陶瓷艺术创作上,原本普通的脆弱的泥土,经过水火的“洗礼”后,会变成坚硬的陶器和光滑的瓷器。这种物质上的质变,如果从人文角度来看待,便可赋予它们“升华”的精神内涵,所以陶艺代表着一种其他材质所不能代表的精神高度。此外作为陶瓷大国的中华,陶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还不仅仅如此。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景德镇的青花瓷,都具有意义非凡的文化背景。以此类材料为媒介设计的公共环境艺术,也必定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上更容易做到融洽的结合。
陶艺制作过程比一般艺术创作过程较为复杂。出了塑型、拉坯、上釉等,其中尤为特殊的是火的催化和创造的力量。并且由此引申的现代陶艺的美学贡献之一,便是“在于它深入发掘并高度显示了火的美学创造潜能,使之成为注入陶艺以生命的伟大力量。”[3]而由此美学含义引申到公共环境上来,又可以围绕 “人文”精神因素, 弥补陶艺在公共环境设计中其他地方的不足。
拓展陶艺的文脉性,就是要去寻找陶瓷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所要表现的历史和现实文化的完美交汇点,使之融为一体,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陶艺的文化性以及艺术特质,挖掘和提升城市公共艺术所需表现的文化品位。与此同时,陶艺本身的文化性,也会以独立的形态融入到环境空间。例如,一尊充满现代气息的抽象风格陶艺雕塑或壁画放置在现代城市的街头广场或者文化墙面,可以使人产生现代与未来的文化想象。像日本的中村锦平为波士顿公司设计的陶瓷喷泉和INAX总部的陶瓷瀑布建筑装饰作品,就是把陶艺的文化语言融入到现代建筑和环境艺术之中。
二、把握泥性
泥土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东西,也是孕育了一切的母亲,所以“亲泥性”是人本质上的一种精神属性。陶瓷艺术作品在某些方面较之金属、玻璃、塑料等材质更多地具有适应性和亲和力。又由于陶土本身的自然效果以及陶瓷的丰富变化素仪在肌理表现上具有适应现代环境,并满足多样审美的美学潜能。
泥土可塑性强,大到巨型陶板壁画,小到观赏性花器、茶杯,或者一个观念性装置。陶瓷的独特本体属性和表现力都已经证明对公共环境而言,它是一种既经济又理想的媒介。陶瓷壁画既适用于室内的装饰,也适用于建筑外观的墙面,而其材料属性与建筑本身也形成了一种自然的默契,在统一中有着丰富的变化。
泥土在烧制以后有多样的变化。陶泥陶釉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的随机性和偶发性,可以说是没有重复。而各种不同的陶土陶釉本身(如红陶、黑陶、青瓷、青花)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如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 I Cornet)在建筑外观上镶嵌各种不同颜色的瓷片和玻璃,就是利用了陶瓷在烧制过程中不同釉色产生不同的变化,进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同时在功能上,也利用了瓷器表面光滑细腻、耐热耐磨的性质,既美化了空间,又在满足于功能。
传统认为,陶艺制作由于泥土性质,工艺限制等,在构造室外环境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要使陶艺作品更耐久,应充分考虑四个方面:一是更多地采用釉下彩以及颜色釉,使陶艺作品任凭风吹霜打,日照雨淋,永葆色泽;二是造型自身要配合整体结构的坚固性,设置地点要考虑作品的安全性;三是对于大型的陶艺作品,应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外附陶艺品,或以瓷砖拼贴方式敷于外表;四是室外陶艺作品一定要高温烧制,在原料及其配比上,要注意提高强度及耐火性等问题。
瓦特尔·格罗佩斯(Waiter Gropius)在《艺术家和技术家在何处会合?》中提到“一件艺术上成功的作品,永远应该是一件技术上成功的作品。”[4]陶瓷雕塑的创作必须考虑到制坯、成型、施釉和烧成等工艺技术的要求,尤其是在制作巨型装置时,这种难度更大。虽然在制作户外景观需要相对的量体,但是“陶艺在构筑现代景观环境中,虽然不完全取决于作品体量的大小,关键是要看作品是否能真正适应环境条件和人文要求;体现作品自身的内在品格;以及在观念上如何与人的生存问题、文化问题和精神问题发生关系。”故“体量还不是主要因素,关键还是要看作品在构造艺术景观时能否真正适应环境条件和人文要求,体现作品自身并满足欣赏者多方面的需要。”[5]此外,通过分段造型、组合烧成、错位拼接、原地制作、原地烧成等方法,烧制大型作品并不是没有可能。
三、走近“灰色陶艺”
公共环境艺术除了对所处的环境有其装饰点缀作用外,另外还应当反映环境的特性、用途、目的等。功能决定形式,不同功能的环境给于艺术创作上以制约,反之,这种制约又形成了该空间艺术品的特色。介入公共环境的陶艺作品应该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使人们在获直观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后有联想的充分自由性,做到装置作用和空间功能的统一。在具体不同特点的环境里陶瓷对空间的适应性和功能性一致的表现都是其他载体无法超越和代替的,陶瓷这种媒介在加强环境的气氛和丰富环境的个性上的作用有很大的潜力。
公共环境艺术在对象、空间、时间上的广泛性,决定了它具有许多其它艺术门类不具备的特点。环境艺术不是单纯的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雕塑、绘画等机械的合成,也不同于某一种艺术,它是由多种艺术组成的有机整体。所以采取多样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公共艺术品,更大程度上可以迎合不同的人群。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形式,环境陶艺应该具有与受众产生交流的性质,应该具有“对话”性, 这是环境陶艺作为公共环境艺术最本质的审美体现,也是区别于其它形式的陶艺创作的一大特点。
公共环境艺术现在更多的是多种艺术的共同体,很难把各种类型截然分开。陶瓷的粗犷、亲切、温暖、细腻。金属的光洁、坚硬、冷漠,玻璃的透明、绚烂、华丽,大理石的沉稳、平坦、凝重等,一切都构成了现代所谓的“灰色材料”。通过各种材料的对比融合,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是单一材质所远远不能达到的。
陶艺同其他材质共同使用,共同作为公共艺术的一部分,可以弥补陶瓷材料本身的物质缺陷,综合组成以陶瓷材料为主的“灰色陶艺”。例如法国巴黎的景观雕塑,通过粗大的金属管类造型作为支撑,把远古的陶器造型架在百米的空中,使人昂首瞻仰,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具有深刻的人文意识,更强烈的表现了陶的质感和陶艺里融入的历史内涵。
四、公共环境中的自我体现
陶艺介入公共环境,必须紧紧把握其作为陶的精神内涵,或者结合文脉超越传统,或者体现陶材质上的特长,并将陶、人、环境作为相互联系的一体看待。“作为具有公共艺术品质的环境陶藝不应仅仅是某个场所的装饰元素,而应是真正融入环境,在概念上体现出所在场所的历史、功能和文化特征以及精神气质。”[6]
陶艺应当在公共环境中体现自己的欣赏价值和审美价值。一要把握陶瓷的自然属性,展现陶艺丰富的色彩、晶亮的色泽;二要把握陶艺的时代性,要赋予陶艺作品鲜明的时代特征,让时代的气息与心灵的感受相一致;三要把握陶艺的社会性,陶艺具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双重特征,在设计中,让“公共艺术”更具亲和力、更加通俗化。四要把握陶艺与周边环境相一致的整体性,使陶艺在整体空间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创造出整体美感的效果。
陶艺在公共环境上的创作要求创作主体在对公共环境整体氛围的准确把握中,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和个性,同时注入情感、理想和审美观。接受美认为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是由创作者的作品和欣赏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公众的参与与存在赋予作品以生命,体现了艺术的目的。同时创作者应意解决好继承历史与创新的问题,关注现实生活意识,吸收现代文化艺术新思想,新观念,并反映到艺术创作中去,这样公共环境中的陶艺一定有一个充满光辉前景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吕品昌 《一种具有高度适应弹性的艺术媒体——论陶瓷肌理及其对雕塑介入环境的意义》 硕士毕业论文 1988.
[2] 杜异《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系统的基本理念》 载于《装饰》 2005年11月 151期11页.
[3] 马钦忠 《雕塑 空间 公共艺术》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4 272页.
[4] 朱旭 《改变我们生活的150位设计家》 济南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264页.
[5] 马钦忠 《雕塑 空间 公共艺术》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4 286页.
[6] 黄焕义/冯薇娜 《环境陶艺审美的环境观》载于《装饰》 2005年12月 152期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