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文人女性化心态分析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2001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晚唐时期混乱黑暗的现实使文人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末世的衰落与悲凉之感,他们不再象前辈诗人那样,虽处于贫贱之中,却仍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自信心,积极的参与意识、强烈的功名心、自信心逐渐萎缩,而代之以自伤自怜的女性化心态。
  关键词:晚唐;文人心态
  
  晚唐时期,朝政的混乱黑暗达到了极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种种矛盾愈演愈烈,最高封建统治者——晚唐的几个皇帝也更加昏庸、腐朽、穷奢极欲,这样的社会现实使文人的处境极为凶险,因而晚唐文人有着与他们的前辈们不同的心态特征。
  处于乱世中的晚唐文人没有了忧国忧民、拯时济世的胸襟和气魄,由于连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掌握,因而精神上幻灭的、把握不定的成分往往占很大比重,他们的心理状态不同于心志坚强、将主观世界都看做是可以把握的盛唐诗人。宦途倦游的绝望以及自身命运的难卜使他们自怨自艾,自伤自怜,呈现出明显的女性化心态。
  晚唐之时,由于朝廷不象初盛唐时期那样广开贤路,科举几乎成了寒门知识分子唯一入仕之路,他们苦苦追求,有些人几乎终生奔趋于求第途中。然而晚唐士子对科试的坚守既缺乏盛唐文人炽热追求理想的精神价值,又缺乏中唐士子矢志载道的道德意义,而是蒙上了世俗的悲凉与凄惨。进士及第是晚唐文人外在现实利益的依托,又是其文化心理惯性的精神维持:不做官便无以为生,便会沦为赤贫;作为士人,传统的本性已不安于田亩。因此科举求仕成了他们生活中最现实、最具体的唯一追逐目标,这座独木桥也就显得愈发狭窄。每年几千举子云集长安,但被录取者只占百分之一、二,绝大多数人连年不第,加之各派政治势力结党营私,请托行贿之风盛行,才德之士往往难以胜出。“金榜前头无是非,平人分得一枝归”(赵嘏《李先辈擢第东归有赠送》)不过是文人的梦想而已。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权贵的见怜和赏识。晚唐人大都写有篇幅较长的陈情献诗,自叙贫病失据的窘况,请求垂怜提拔,有些不惜过分地吹捧对方恩德名望。干谒请托本是唐代士林风气,但到唐末,盛唐干谒诗中逞才济世的豪情和自负已荡然无存。许棠困于举场三十年,深感干谒无门:“僻寺居将遍,权门到绝因。行藏如此辈,何以谓谋身。”(《长安书情》)而这种孤立无援的处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孤立皆难进,非关命独违。”(《寄江上弟妹》)尽管有着这一清醒的认识,诗人在干谒时还是不得不发出违心之论:“无才副至公,岂是命难通。”(《下第东归留别郑侍郎》)。喻坦之为了“从兹便提携,云路自生荣”,求人时极可怜,先自诉“贡乏雄文献,归无瘠土耕”的艰难处境以求恻隐,接着自我贬抑“意纵求知切,才惟惧鉴精。五言非琢玉,十载看迁莺”,又以身心交瘁之哀婉凄凉博人怜悯:“取进心甘钝,伤嗟骨每惊。尘襟痕积泪,客鬓白新茎”,最后还歌功颂德,表达自己的感恩戴德之情:“顾盼身堪教,吹嘘羽觉生。依门情转切,荷德力须倾。奖善犹怜贡,垂恩必不轻。”其可怜之状令人叹之惋之。“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长安”(罗隐《西京崇德里居》),是晚唐应举士子共同的心结。
  晚唐诗人的女性化心态还表现在诗人们干谒有成或无成后的反应上。曹邺在《杏园即席上同年》中绘形绘色地抒写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精神状态:“匆匆出九衢,僮仆颜色异。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面对突然而来的喜讯,诗人竟有精神恍惚不能自持的感觉。许棠“自得一第,稍觉筋骨轻健,愈于少年,则知一名乃孤进之还丹也”[1],正反映了地位微贱而完全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读书人在偶交好运时那种虽曰可喜实则可悲的心态。这种心态与中唐诗人那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的轻松洒脱不同,与盛唐诗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别南陵儿童入京》)的强烈自信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同是在困厄中,李白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三首》其二),如疾雷破山,狂飙震壑。杜甫的感愤则如重锤击鼓,情绪深沉:“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相比之下,晚唐诗人则没有愤激抗争的呼喊。无论多么失意,晚唐诗人的诗中却少见愤世嫉俗之语,只有寻寻觅觅、黯然神伤的低吟:“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李昌符《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欲吟先落泪,多是怨途穷”(许棠《客行》)。不平则鸣、大声疾呼的士人勇气已被晚唐社会消蚀殆尽,他们表现于诗中的,不是英雄末路的壮怀激烈,而是文人落魄的哀婉穷愁。杜荀鹤有“眼前何事不伤神”(《登城有作》)的感喟,韦庄有“伤时伤事更伤心”(《长安里》)的哀叹,李商隐说杜牧“刻意伤春复伤别”……这种伤春伤别、伤时伤事是晚唐诗坛的普遍倾向,是诗人内心深处伤感的外在体现。
  晚唐诗人战战兢兢、无法自主的“臣妾”处境以及难以入仕的“美人迟暮”之感与作为弱者的女性处境极为相似,他们在诗中也多借女性形象为自己代言:“蓬门未識绮罗香,拟托良媒意自伤”(秦韬玉《贫女》);“有容谁将托,无媒窃自怜”(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谢淮南李仆射》);“歌声入青云,所痛无良媒”(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杜荀鹤《春宫怨》)……字里行间充溢着无奈、无助、哀怨和绝望。李商隐的《无题》中那位“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钗。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的聪慧美丽又勤奋的女孩,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五年诵经书,七年弄笔砚”(李商隐《上崔华州书》[2]),“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李商隐《樊南甲集序》[3])。女孩“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的忧伤愁苦的待嫁心理,也正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渴望和对未卜前途的忧虑。刘驾在《送友人下第游雁门》诗中勉励友人“若不化女子,功名岂无期”,似乎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然而缺乏底气的慰勉与孱弱的文气都表明,晚唐文人的心态实在已经女性化了。因而末世之诗阳刚之气不足,就连最能体现男儿豪情的边塞诗,也充满了浓浓的感伤和凄凉的色彩。
  综上所述,尽管晚唐文人也曾具有由仕途进身图建功业的热望,士大夫传统的忧患意识使得一些诗人于追求形式美乃至追求声色之乐的同时不乏剥非补失、指陈时事之作,如杜牧有“谁知我亦轻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的感喟,李商隐有“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行次西郊一百韵》)的赤诚,高骈有“三边犹未静,何敢便休官”(《言怀》)的责任感,以创作侧艳之词著称的温庭筠早年亦不乏豪迈情志:“劝君莫惜金樽酒,年少须臾如覆手……驽马锤头抢暝尘,骅骝一日行千里。”(《醉歌》)晚年自悟“禅心如可学,不借鲁阳戈”(《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的许浑也曾写出“长剑高歌换素衣,君恩未报不言归”、“莫向尊前更惆怅,古来投笔尽封侯”(《赠河东虞押衙二首》)的豪壮诗句,但大唐帝国毕竟已如日落西山,无可挽回。腐败堕落的黑暗现实,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无法把握的个人命运,使晚唐文人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末世的衰落与悲凉之感,他们不再象前辈诗人那样,虽处于贫贱之中,却仍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自信心,积极的参与意识、强烈的功名心、自信心逐渐萎缩,而代之以自伤自怜的女性化心态。
  
  参考文献:
  [1]《唐才子传校笺》(四)p22 傅璇琮主编 中华书局1990年版.
  [2]《樊南文集》(上)p441李商隐著冯浩详注钱振伦 钱振常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3]《樊南文集》(上)p426李商隐著冯浩详注钱振伦 钱振常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航空兵场站作为保障航空兵作战活动的保障实体,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战备建设,才能满足一体化联合作战航空兵保障需要。  关键词:一体化联合作战;航空兵场站;战备建设    战备,即“战争准备”或“作战准备”,是国家和军队根据当前或未来作战需要而在政治、经济、外交、科学技术及思想、组织、物资、技术等方面进行的军事准备。    1航空兵场站战备建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后勤保障和指挥体制还没
期刊
师爱, 简而言之, 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师爱” 是师德的最高的浓缩和体现。 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怎样才能把这种神圣的爱撒向每一个孩子, 照亮他们的心灵是每一位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就教学中的几点感受,总结如下:    一、关注差生,走近差生    老师们大都喜欢学习好的学生,而忽视了差生。有些老师甚至会对他们冷若冰霜,讽刺
期刊
摘要:《喧嚣与骚动》是福克纳的代表作,本文借助荣格的原型理论解析小说里的典型女性形象,为进一步研究福克纳的作品及思想提供新的视角,揭示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原型;原型意象;阴影;人格面具;智慧老人    引言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是美國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最早的两本小说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潮流影响下的作品,本身没有太多的特点。从第
期刊
摘要:司马迁的《垓下之围》塑造了项羽这样一位立体的悲剧英雄形象。巨鹿一战,破釜沉舟,是他最嘹亮的生命喝彩,大秦帝国在他的凛然、怒视下,轰然倒塌;招降章邯,杀秦降卒,长驱直入函谷关,威力迅猛,气象不凡。然而直至垓下被围,自刎乌江,以宣泄自己对敌人的不屑、蔑视,表现了自己的英雄气概,显得无比的悲壮。  关键词:仁义;失败;英雄    一    中国的正统史观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项羽是亡秦英雄,他本
期刊
近几年来,我县的文化、教育、旅游等各项事业都已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教育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无疑给教育职能提供了更大地发展空间。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陈列、教育四项职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机构,是重要的社会文化教育场所,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基地,随着旅游业与文博事业的发展,在日益沉重的文化市场竞争当中,其教育职能就显得越发重要。面对这种局面,博物馆必须要做出相应的变革,才能
期刊
摘要:平安时代是日本女性文学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平安时代的女性文学在日本文学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时的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众多的女性作家只好将自己内心的痛苦、悲哀等诉诸于笔端,从而促进了女性文学的兴起。这不是偶然的文学现象,它的出现与当时日本所处的时代的文化、政治、婚姻等有着必然的联系。  关键词:平安时代;女性文学;原因    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的文学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
期刊
摘要:在这社会转型的时代,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知识分子也完成了从心灵到肉体的彻底蜕变。表现在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分化为被边缘化了的坚守型知识分子、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投机型知识分子和市场经济挤压下的知识职员三种类型。  关键词:小说;社会转型;知识分子形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转型的时代,社会经济由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这必然带来了整个社会的政治体
期刊
摘要:歧义现象普遍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日常生活当中,歧义的产生有多种因素,本文主要说语境中的歧义。同时歧义有其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本文就从歧义的消极作用出发,描写文体的采用与语境不相符合造成歧义、产生于语言的特征及听者对语言的理解与说话方的意图达不成共鸣造成的歧义等等,另外从英语结构分析也会产生歧义。歧义是文学文本及日常生活中一种必然的现实存在。  关键词:歧义; 语境; 文体; 英语结构    
期刊
摘要:云南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基础。但随着旅游商业化气息的日益浓重,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侵蚀。因此如何适度、有效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培育出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是本文将要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云南;民族传统文化;旅游商业化;旅游经济    在现在的旅游活动中,人们的求知欲日益强烈,对文化资源的品位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论是在自然风光的游览中,还
期刊
摘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首先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弄清价值的源泉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价值的源泉是唯一的,使用价值的源泉是多元的,要全面把握各种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或财富生产与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活劳动;物化劳动;商品价值创造; 使用价值或财富生产    一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批判的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