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会有同感:数学课好上,但学生不容易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很多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本身是抽象而难以理解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多想一些办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认为要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就应引导学生做到以下“五要”:
一、要“背得熟”
所谓“背得熟”,并不是死记硬背,而应在引导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他们熟记熟背。背什么?背乘法口诀,背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公式等。学生背熟了,才能快速准确地应用。背数学时要注意对比区分,切忌混淆模糊。有经验的教师,都习惯在教学新知后指导学生整理笔记,把一些课堂上总结的真知灼见、概念、公式抄写整理,再要求学生背诵。
二、要“讲得清”
所谓“讲得清”,就是讲清楚解题的思路。要把学生的思路打开,首先得把学生的口打开。如果学生养成了开口讲的好习惯,解题的步骤方法能用语言有条理地讲解出来,解题也就不难了。教师在上课时可让学生充分地讲、大胆地讲,讲给同桌听,讲给同小组同学听,讲给教师听,讲给大家听,讲清楚了再做,做了再讲。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应用题的解答,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开口说做法。这样,既在数学教学中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通过讲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最主要的是切实了解到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情况,做到一举多得。数学教师的早读干什么?该背的背熟了,可让学生讲数学题的解题思路。
三、要“善画图”
所谓“善画图”,就是善于画图辅助解题。可画图的就引导学生画图;与几何图形相关的题目就根据题目意思画出相应的形或体的草图;应用题中的相遇问题、工程问题画出相应的线段图,标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了辅助图的帮助就一目了然,看着图再去讲做法,许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四、要“勤操作”
所谓“勤操作”,就是勤于用实物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对于一些抽象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时讲十次不如实际操作一次,教师不要“吝啬”在准备教具学具上花费的时间,有了教具学具的辅助,往往能减少很多效果不佳的讲解时间,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一年级十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大多要借助小棒等实物摆一摆,使学生经历从具体的物体到抽象的数字、算式转变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算式的含义。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让学生把拿来的实物或自制的学具摆在桌子上从不同方位观察,从而得出结果,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观察中更容易完成。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先让学生准备学具,在一次次动手操作中完成练习,学生动起来了,解题也就容易了。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讲到角的大小,形的周长、面积,体的棱长、表面积、体积等知识,操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以上内容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化虚为实,在多次的操作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自然能得到培养,就算丢开学具,脑海中也有个具体的印象,完成题目也就不难了。
五、要“练得到”
所谓“练得到”,就是多练习做题,做到举一反三。如果说“背得熟”、“讲得清”、“善画图”、“勤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法宝,那么“练得到”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至宝。学生数学学得好不好往往是由计算的准确程度决定的。多做多练计算题是提高计算准确率的根本保证,这得从低年级口算抓起。低年级加减法计算中凑十法的应用、乘除法计算中乘法口诀的应用是加减乘除计算的基石,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最基础的计算题是教师引导学生练习的重点。凑十法必须在做题中练到学生看到9很快想到1,看到8很快想到2,看到7很快想到3……乘法口诀的应用要在熟背的基础上多用多练,达到不混淆、不出错。贯穿小学阶段的计算题,学生练得越多,错的概率就会越少。在批改学生试卷时,教师们常常会发现:列式计算或应用题的解答,学生的思路对了,可惜计算错了。碰到此类问题,教师往往会推脱责任,“归功”于学生,说学生粗心大意。殊不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计算功底差、训练不到家。
综上所述,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做到“五要”,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一、要“背得熟”
所谓“背得熟”,并不是死记硬背,而应在引导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他们熟记熟背。背什么?背乘法口诀,背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公式等。学生背熟了,才能快速准确地应用。背数学时要注意对比区分,切忌混淆模糊。有经验的教师,都习惯在教学新知后指导学生整理笔记,把一些课堂上总结的真知灼见、概念、公式抄写整理,再要求学生背诵。
二、要“讲得清”
所谓“讲得清”,就是讲清楚解题的思路。要把学生的思路打开,首先得把学生的口打开。如果学生养成了开口讲的好习惯,解题的步骤方法能用语言有条理地讲解出来,解题也就不难了。教师在上课时可让学生充分地讲、大胆地讲,讲给同桌听,讲给同小组同学听,讲给教师听,讲给大家听,讲清楚了再做,做了再讲。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应用题的解答,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开口说做法。这样,既在数学教学中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通过讲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最主要的是切实了解到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情况,做到一举多得。数学教师的早读干什么?该背的背熟了,可让学生讲数学题的解题思路。
三、要“善画图”
所谓“善画图”,就是善于画图辅助解题。可画图的就引导学生画图;与几何图形相关的题目就根据题目意思画出相应的形或体的草图;应用题中的相遇问题、工程问题画出相应的线段图,标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了辅助图的帮助就一目了然,看着图再去讲做法,许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四、要“勤操作”
所谓“勤操作”,就是勤于用实物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对于一些抽象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时讲十次不如实际操作一次,教师不要“吝啬”在准备教具学具上花费的时间,有了教具学具的辅助,往往能减少很多效果不佳的讲解时间,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一年级十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大多要借助小棒等实物摆一摆,使学生经历从具体的物体到抽象的数字、算式转变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算式的含义。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让学生把拿来的实物或自制的学具摆在桌子上从不同方位观察,从而得出结果,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观察中更容易完成。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先让学生准备学具,在一次次动手操作中完成练习,学生动起来了,解题也就容易了。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讲到角的大小,形的周长、面积,体的棱长、表面积、体积等知识,操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以上内容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化虚为实,在多次的操作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自然能得到培养,就算丢开学具,脑海中也有个具体的印象,完成题目也就不难了。
五、要“练得到”
所谓“练得到”,就是多练习做题,做到举一反三。如果说“背得熟”、“讲得清”、“善画图”、“勤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法宝,那么“练得到”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至宝。学生数学学得好不好往往是由计算的准确程度决定的。多做多练计算题是提高计算准确率的根本保证,这得从低年级口算抓起。低年级加减法计算中凑十法的应用、乘除法计算中乘法口诀的应用是加减乘除计算的基石,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最基础的计算题是教师引导学生练习的重点。凑十法必须在做题中练到学生看到9很快想到1,看到8很快想到2,看到7很快想到3……乘法口诀的应用要在熟背的基础上多用多练,达到不混淆、不出错。贯穿小学阶段的计算题,学生练得越多,错的概率就会越少。在批改学生试卷时,教师们常常会发现:列式计算或应用题的解答,学生的思路对了,可惜计算错了。碰到此类问题,教师往往会推脱责任,“归功”于学生,说学生粗心大意。殊不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计算功底差、训练不到家。
综上所述,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做到“五要”,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