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插图是历史与社会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不同的插图、不同的作用说起,结合课堂实际中对插图的运用:以图导课,激发兴趣;以图提问,巧设探究;以图释文,通俗易懂等提出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课本插图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运用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插图”就成为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仅七年级上册就有204幅图片,八年级上册有239幅图片,八年级下册有237幅图片。这些插图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可读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教材“应图文并茂,精心配置能够有效地辅助文字叙述的图片、图表、地图等”的要求。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会说话了。”由此可见,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加强和改进插图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掌握历史与社会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多种素质。近年来,我经常运用课本“插图”进行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那么,课堂上如何巧用课本插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不同插图,作用各异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地理、历史、政治的结合体,插图很多,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从形式上看,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插图可分为地图、统计图、景观图、概念图、联系图、示意图、漫画和史料图等,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侧重。
1.地图。
七年级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地理部分,包括认识地图、地球、气候等,因此插图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地图。地图可分为两类:
(1)一类确定某事物的位置和范围,阐明其分布特征。对这类地图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与教材相关的某事物的分布知识,然后再把它们准确地落实到分布图上;其次要启发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该事物的分布特征和规律。
(2)一类表示某事物的形态,如大小、高低、形状等。这类地图的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图例、单位等内容,其次引导学生分析该事物的变化规律、极值大小,并找出原因。
2.统计图。
统计图的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图例、纵坐标、横坐标,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某种事物的规律,并进一步找出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统计图根据其表现形式的不同,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统计图和综合图等。
3.景观图。
景观图多用于反映各种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这类图在课本中所占比例较大,且多以照片的形式表现,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的突出特征。
4.概念图。
这类图主要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某些地理概念。这类图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相应概念的关键点或要素,在图中加以识别、理解,并搞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通过感知观察、概念描述、比较分析来理解概念,并在读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
5.联系图。
联系图多用于表示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各种现象之间的规律性,使复杂的现象简明化,有助于教师口头讲授,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分析这类插图时,要引导学生在不断找出各种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中积极思维,探求其逻辑联系,逐渐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示意图。
示意图是为了说明内容较复杂的事物的原理或具体的轮廓而绘成的图,如第八册中的“三身六部示意图”和“种姓制度示意图”等。因为是“示其大意”的图,示意图通常非常简略,抽象反映其本质的图,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更好地分析问题。
7.史料图。
史料图亦可称为可视史料或影像史料,主要是指适用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一般指地图、图片等传媒对象。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本中有不少珍贵的史料图片和生动翔实的文字解说,直接反映史实,为学生提供了解真实历史的机会。
8.漫画。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也有不少的漫画,它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第七册中“表妹身边的规则”,用漫画的形式告诉学生“什么是规则”。
二、插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以图导课,激发兴趣。
利用插图导入新课的学习,能从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心上来。插图加上教师精心设计的导言,在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如在讲七年级下册“走进社会”中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读漫画“表妹身边的规则”,然后提问:“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该漫画因其简单易懂而幽默谐趣,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什么是规则?为什么要制定规则呢?”
又如在学习七年期上册“世界大家庭”时,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彩图“不同的人种”,让学生先观察然后站起来向同学解释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的体表特征差别。不少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这样就达到了我想要的目的: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自然地导入新课“上述三大人种的体表特征的差别”及对下面知识“人种的分布”的学习。
2.以图提问,巧设探究。
许多历史与社会知识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认知的,所以,比较和鉴别在课堂教学中被大量采用。而教材中的许多插图恰好为比较法的实践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利用插图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事物的内在特征及其本质区别。
如浙江省历史与社会特级教师唐少华老师曾开过一节公开课《读图学史》,让学生通过阅读五组图片、设置探究性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再关注细节。如看了《清明上河图》后,问学生:“我们要从哪个角度去研究它?我关注店铺与酒楼,这是为什么?招牌,现在叫广告牌,从中可看出什么?”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看,由此又产生许多疑问,直至最后解决所有的疑问。通过一层层的比较、提问、推理、想象,把表面信息转化为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也激发学生思考。 课本插图是课文的再现和补充,利用图片提问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如七年级第四单元的“傍水而居”中有三幅图“太湖流域”、“水乡景观”、“水乡城镇化”,都是围绕水乡城镇的形成、特色与发展而设置的。三幅图都紧紧扣住“孕育”的主题。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两个问题:太湖流域城镇的出现和发展,与密集的水网有什么关系?说说水乡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水的关系?充分利用这三幅图,可启发学生从城市产生、人们的生活和城镇发展几个方面体会水与水乡城镇的血脉关系,更好地理解“孕育”的涵义。通过此种教学,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以图释文,通俗易懂。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中,相当一部分教材插图还是课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替代了文字说明。课本插图和正文、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相得益彰,使教材图文并茂,增强课本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以八年级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为例,教材用多幅图片“印度的佛塔”、“日本的佛寺”、“中国的佛寺”、“天主教堂”和“清真寺”等展示了不同宗教的建筑风格外观各不相同,从而说明了文化的多样性。对课本插图的分析,也就是对地理文字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插图知识就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历史与社会知识落实在地图上。
4.适时读图,释疑解惑。
“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为古今学者治学和读史的重要方法。比起文字的表现形式,地图在反映事物所处空间状态方面具有更简明、直观的特征。因此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原理性、规律性较强的内容,有时利用课本插图可以在教学中起到释疑解难、帮助理解与记忆的作用。
如讲到七年级“大洲和大洋”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普遍感到抽象,难于理解和接受。想到插图与文字相辅相成,插图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插图,于是我把课本中“七大洲和四大洋”一图用幻灯片放大,再叫学生看图叙述“全球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南的有哪些?位于赤道北的有哪些?”,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令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理解和记忆深刻。
5.引导欣赏,陶冶情操。
课本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的图片,有人物图、文物图、复原图、遗址古迹图、艺术珍品图等。这些图片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图文并茂,烘托出浓厚的审美气氛,拉近了学生与书本的距离,让学生乐于学习。如第八册中的“古希腊航海浮雕”可以让学生体验古希腊的文明与先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艺术鉴赏水平。第七册中的“追求真善美”中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画面调子阴郁,情景恐怖,这是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教育学生要热爱和平。
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世界各地的美好河山和人文景观,各民族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工农业生产情况,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树立其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如第七册中的“自然环境”一课,有白雪皑皑的“北美洲的落基山脉”、辽阔的“中国的东北平原”和牛羊成群的“东非高原”。这些插图在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激发了其对大自然的保护。
三、教师运用插图的注意点
1.熟悉插图内容,正确把握插图的内涵。
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重点及教学活动的设计的需要,对插图中的每一个细节、情景进行琢磨、研究,正确把握插图的内涵,寻求教学的切入点。有的插图用来导入新课,以引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有的插图用来显示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有的插图用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活动,从插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有的插图是用来引出讨论的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教师根据每一幅插图的功效,即考虑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用这幅图片来做什么,然后与自己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目标。
2.选讲插图,精心设题。
插图这么多,有的插图可以一笔带过,让学生欣赏一下即可。而有的插图,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师根据相应教学活动的需要,对可用的插图进行精心的筛选,选择出典型的、信息含量大的、有利于展开的图片。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这些插图要尽量用生动、精练、直观的语言对其进行细腻描绘,提问或讨论,将学生带入相关的知识环境中,强烈吸引其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去追寻知识。
如第七册中的“中国的疆域”这一插展示图后,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学生分析:(1)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南端、西端和北端分别在哪儿?(2)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哪个纬度带?(3)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地球上的五带中的哪个带?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还可以提问:“看看中国大约跨越多少经度?根据经度相差15度,时间即相差1小时计算,中国最东端和最西端的时间大约相差几个小时?”等等。
3.丰富课外知识,适当补充图片。
历史与社会这一科目的知识本来就包罗万象,插图也是丰富多彩。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涉猎更广泛的课外知识,把这些插图所包含的知识更全面地、更精确地介绍给学生。初中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也敢于发问。比如七年级“干旱的宝地”中有一幅插图“沙漠都市”,是“迪拜帆船酒店”的图片。教师提前获知相关的知识,就能坦然面对学生的提问:“老师,这是什么建筑啊?”“老师,迪拜在哪里啊?”“老师,不是说是沙漠都市啊,这个建筑怎么在水上啊?”等等。
必要的时候,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可以补充展示一些课本插图之外的图片。比如在讲八年级第二单元时,对其中的插图“商朝妇好墓出土的玉人”,教师除了适当介绍相关的课外知识,如:妇好是殷商武丁王之妻,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女将军;玉人是妇好墓玉器中最为珍贵的部分等,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人的伟大、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之外,也可以补充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如在浙江博物馆拍来的照片,比图上的插图更真实,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更好地了解“文明的起源”。
总之,只要课堂上充分、合理地利用课本插图,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分析、讨论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建娥.图里乾坤大——例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插图的运用策略.考试周刊,2012.3.
[2]薛海燕.浅谈《历史与社会》教材的插图教学.http://www.
pep.com.cn/rjqk/sjtx/lsysh/yj2006_7z206/201101/t20110105_1005206.htm.
关键词: 课本插图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运用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插图”就成为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仅七年级上册就有204幅图片,八年级上册有239幅图片,八年级下册有237幅图片。这些插图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可读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教材“应图文并茂,精心配置能够有效地辅助文字叙述的图片、图表、地图等”的要求。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会说话了。”由此可见,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加强和改进插图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掌握历史与社会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多种素质。近年来,我经常运用课本“插图”进行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那么,课堂上如何巧用课本插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不同插图,作用各异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地理、历史、政治的结合体,插图很多,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从形式上看,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插图可分为地图、统计图、景观图、概念图、联系图、示意图、漫画和史料图等,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侧重。
1.地图。
七年级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地理部分,包括认识地图、地球、气候等,因此插图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地图。地图可分为两类:
(1)一类确定某事物的位置和范围,阐明其分布特征。对这类地图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与教材相关的某事物的分布知识,然后再把它们准确地落实到分布图上;其次要启发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该事物的分布特征和规律。
(2)一类表示某事物的形态,如大小、高低、形状等。这类地图的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图例、单位等内容,其次引导学生分析该事物的变化规律、极值大小,并找出原因。
2.统计图。
统计图的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图例、纵坐标、横坐标,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某种事物的规律,并进一步找出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统计图根据其表现形式的不同,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统计图和综合图等。
3.景观图。
景观图多用于反映各种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这类图在课本中所占比例较大,且多以照片的形式表现,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的突出特征。
4.概念图。
这类图主要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某些地理概念。这类图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相应概念的关键点或要素,在图中加以识别、理解,并搞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通过感知观察、概念描述、比较分析来理解概念,并在读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
5.联系图。
联系图多用于表示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各种现象之间的规律性,使复杂的现象简明化,有助于教师口头讲授,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分析这类插图时,要引导学生在不断找出各种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中积极思维,探求其逻辑联系,逐渐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示意图。
示意图是为了说明内容较复杂的事物的原理或具体的轮廓而绘成的图,如第八册中的“三身六部示意图”和“种姓制度示意图”等。因为是“示其大意”的图,示意图通常非常简略,抽象反映其本质的图,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更好地分析问题。
7.史料图。
史料图亦可称为可视史料或影像史料,主要是指适用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一般指地图、图片等传媒对象。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本中有不少珍贵的史料图片和生动翔实的文字解说,直接反映史实,为学生提供了解真实历史的机会。
8.漫画。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也有不少的漫画,它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第七册中“表妹身边的规则”,用漫画的形式告诉学生“什么是规则”。
二、插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以图导课,激发兴趣。
利用插图导入新课的学习,能从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心上来。插图加上教师精心设计的导言,在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如在讲七年级下册“走进社会”中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读漫画“表妹身边的规则”,然后提问:“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该漫画因其简单易懂而幽默谐趣,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什么是规则?为什么要制定规则呢?”
又如在学习七年期上册“世界大家庭”时,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彩图“不同的人种”,让学生先观察然后站起来向同学解释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的体表特征差别。不少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这样就达到了我想要的目的: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自然地导入新课“上述三大人种的体表特征的差别”及对下面知识“人种的分布”的学习。
2.以图提问,巧设探究。
许多历史与社会知识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认知的,所以,比较和鉴别在课堂教学中被大量采用。而教材中的许多插图恰好为比较法的实践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利用插图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事物的内在特征及其本质区别。
如浙江省历史与社会特级教师唐少华老师曾开过一节公开课《读图学史》,让学生通过阅读五组图片、设置探究性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再关注细节。如看了《清明上河图》后,问学生:“我们要从哪个角度去研究它?我关注店铺与酒楼,这是为什么?招牌,现在叫广告牌,从中可看出什么?”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看,由此又产生许多疑问,直至最后解决所有的疑问。通过一层层的比较、提问、推理、想象,把表面信息转化为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也激发学生思考。 课本插图是课文的再现和补充,利用图片提问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如七年级第四单元的“傍水而居”中有三幅图“太湖流域”、“水乡景观”、“水乡城镇化”,都是围绕水乡城镇的形成、特色与发展而设置的。三幅图都紧紧扣住“孕育”的主题。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两个问题:太湖流域城镇的出现和发展,与密集的水网有什么关系?说说水乡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水的关系?充分利用这三幅图,可启发学生从城市产生、人们的生活和城镇发展几个方面体会水与水乡城镇的血脉关系,更好地理解“孕育”的涵义。通过此种教学,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以图释文,通俗易懂。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中,相当一部分教材插图还是课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替代了文字说明。课本插图和正文、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相得益彰,使教材图文并茂,增强课本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以八年级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为例,教材用多幅图片“印度的佛塔”、“日本的佛寺”、“中国的佛寺”、“天主教堂”和“清真寺”等展示了不同宗教的建筑风格外观各不相同,从而说明了文化的多样性。对课本插图的分析,也就是对地理文字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插图知识就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历史与社会知识落实在地图上。
4.适时读图,释疑解惑。
“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为古今学者治学和读史的重要方法。比起文字的表现形式,地图在反映事物所处空间状态方面具有更简明、直观的特征。因此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原理性、规律性较强的内容,有时利用课本插图可以在教学中起到释疑解难、帮助理解与记忆的作用。
如讲到七年级“大洲和大洋”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普遍感到抽象,难于理解和接受。想到插图与文字相辅相成,插图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插图,于是我把课本中“七大洲和四大洋”一图用幻灯片放大,再叫学生看图叙述“全球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南的有哪些?位于赤道北的有哪些?”,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令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理解和记忆深刻。
5.引导欣赏,陶冶情操。
课本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的图片,有人物图、文物图、复原图、遗址古迹图、艺术珍品图等。这些图片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图文并茂,烘托出浓厚的审美气氛,拉近了学生与书本的距离,让学生乐于学习。如第八册中的“古希腊航海浮雕”可以让学生体验古希腊的文明与先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艺术鉴赏水平。第七册中的“追求真善美”中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画面调子阴郁,情景恐怖,这是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教育学生要热爱和平。
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世界各地的美好河山和人文景观,各民族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工农业生产情况,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树立其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如第七册中的“自然环境”一课,有白雪皑皑的“北美洲的落基山脉”、辽阔的“中国的东北平原”和牛羊成群的“东非高原”。这些插图在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激发了其对大自然的保护。
三、教师运用插图的注意点
1.熟悉插图内容,正确把握插图的内涵。
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重点及教学活动的设计的需要,对插图中的每一个细节、情景进行琢磨、研究,正确把握插图的内涵,寻求教学的切入点。有的插图用来导入新课,以引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有的插图用来显示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有的插图用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活动,从插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有的插图是用来引出讨论的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教师根据每一幅插图的功效,即考虑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用这幅图片来做什么,然后与自己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目标。
2.选讲插图,精心设题。
插图这么多,有的插图可以一笔带过,让学生欣赏一下即可。而有的插图,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师根据相应教学活动的需要,对可用的插图进行精心的筛选,选择出典型的、信息含量大的、有利于展开的图片。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这些插图要尽量用生动、精练、直观的语言对其进行细腻描绘,提问或讨论,将学生带入相关的知识环境中,强烈吸引其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去追寻知识。
如第七册中的“中国的疆域”这一插展示图后,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学生分析:(1)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南端、西端和北端分别在哪儿?(2)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哪个纬度带?(3)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地球上的五带中的哪个带?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还可以提问:“看看中国大约跨越多少经度?根据经度相差15度,时间即相差1小时计算,中国最东端和最西端的时间大约相差几个小时?”等等。
3.丰富课外知识,适当补充图片。
历史与社会这一科目的知识本来就包罗万象,插图也是丰富多彩。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涉猎更广泛的课外知识,把这些插图所包含的知识更全面地、更精确地介绍给学生。初中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也敢于发问。比如七年级“干旱的宝地”中有一幅插图“沙漠都市”,是“迪拜帆船酒店”的图片。教师提前获知相关的知识,就能坦然面对学生的提问:“老师,这是什么建筑啊?”“老师,迪拜在哪里啊?”“老师,不是说是沙漠都市啊,这个建筑怎么在水上啊?”等等。
必要的时候,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可以补充展示一些课本插图之外的图片。比如在讲八年级第二单元时,对其中的插图“商朝妇好墓出土的玉人”,教师除了适当介绍相关的课外知识,如:妇好是殷商武丁王之妻,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女将军;玉人是妇好墓玉器中最为珍贵的部分等,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人的伟大、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之外,也可以补充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如在浙江博物馆拍来的照片,比图上的插图更真实,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更好地了解“文明的起源”。
总之,只要课堂上充分、合理地利用课本插图,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分析、讨论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建娥.图里乾坤大——例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插图的运用策略.考试周刊,2012.3.
[2]薛海燕.浅谈《历史与社会》教材的插图教学.http://www.
pep.com.cn/rjqk/sjtx/lsysh/yj2006_7z206/201101/t20110105_1005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