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匈牙利教育家柯达伊提出:“音乐是人的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
目前,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教育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提高人才素质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决策。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音乐教学是实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它对于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 通过欣赏课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而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曾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通过欣赏教学,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音乐的感受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的目的。
1、激发兴趣 培养美的感受能力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再好的音乐也是听不进去的,对学生来说也只是无意义的声音,根本谈不上接受音乐审美教育,也不可能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审美教育,其审美兴趣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音乐欣赏教学。通过这种娱乐性的欣赏,学生的审美兴趣就得到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就得到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成为现实。
2、引导学生联想与想象,培养音乐鉴赏的能力
音乐是非语义性、非具象性的艺术,它不可能像文学作品那样用文字描写出具体的故事情节和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更不能描绘复杂的现象,以及抽象的概念。那么,音乐如何通过概括性的感情媒介来打动学生呢?可以说,这主要是依靠学生的主观联想和想象来实现的。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表达的感情和学生心中潜在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来产生。这就是说,音乐中概括性的感情使学生联想到自己以往现实生活中的情与景,并由此而获得种种审美享受。
2 通过音乐教学 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才能发出高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削弱,甚而于夭折”。大量事实证明,许多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并非是智力上的原因,而是非智力因素的缺陷所致。只有帮助学生培养和配置非智力因素,养成优良品质,克服不良习惯,才能使学生的潜在素质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
1、用鼓励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创新能力的心理依据。陶行知先生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可见无能也是借口,……”。的确,纵观古今,伟大的科学家无一不是充满自信的人。相反,经常怀疑自己的人是很难成功的,也很难提出有创意的观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激励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音乐教学中,有些学生歌唱声音很轻,或根本不敢发出声音;有些学生不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在前面表演,要求下课后只表演给老师一个人看,这些问题除了学生自己觉得歌唱能力、吹奏能力或表演能力不够好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自信心。在教学中我采用“鼓励——鼓励——再鼓励”的教学方法。真诚的赞扬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滴进步,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适当地给予鼓励,会让他们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在音乐课上,我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我们音乐教师不要怕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上千次的失败,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及创造性思维。
2、用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在音乐课堂上,我经常会有意识地降低学生音乐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增大成功的机率,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几个音的高低听辨、几个小节的旋律模唱,几种乐器的音色听辨、歌乐曲情绪的辨别、节奏型的模仿等,都能有效地鼓舞学生体验成功,产生自信。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多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当看到学生们因不断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时,我还是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巩固他们的自信心。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把学生引导进一个至美、至善的艺术世界中去!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音乐教师以敬业的姿态,努力探索,定能在平凡的音乐教学岗位上,创造出具有不同特色的不平凡的成绩。
目前,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教育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提高人才素质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决策。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音乐教学是实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它对于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 通过欣赏课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而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曾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通过欣赏教学,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音乐的感受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的目的。
1、激发兴趣 培养美的感受能力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再好的音乐也是听不进去的,对学生来说也只是无意义的声音,根本谈不上接受音乐审美教育,也不可能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审美教育,其审美兴趣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音乐欣赏教学。通过这种娱乐性的欣赏,学生的审美兴趣就得到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就得到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成为现实。
2、引导学生联想与想象,培养音乐鉴赏的能力
音乐是非语义性、非具象性的艺术,它不可能像文学作品那样用文字描写出具体的故事情节和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更不能描绘复杂的现象,以及抽象的概念。那么,音乐如何通过概括性的感情媒介来打动学生呢?可以说,这主要是依靠学生的主观联想和想象来实现的。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表达的感情和学生心中潜在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来产生。这就是说,音乐中概括性的感情使学生联想到自己以往现实生活中的情与景,并由此而获得种种审美享受。
2 通过音乐教学 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才能发出高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削弱,甚而于夭折”。大量事实证明,许多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并非是智力上的原因,而是非智力因素的缺陷所致。只有帮助学生培养和配置非智力因素,养成优良品质,克服不良习惯,才能使学生的潜在素质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
1、用鼓励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创新能力的心理依据。陶行知先生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可见无能也是借口,……”。的确,纵观古今,伟大的科学家无一不是充满自信的人。相反,经常怀疑自己的人是很难成功的,也很难提出有创意的观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激励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音乐教学中,有些学生歌唱声音很轻,或根本不敢发出声音;有些学生不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在前面表演,要求下课后只表演给老师一个人看,这些问题除了学生自己觉得歌唱能力、吹奏能力或表演能力不够好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自信心。在教学中我采用“鼓励——鼓励——再鼓励”的教学方法。真诚的赞扬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滴进步,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适当地给予鼓励,会让他们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在音乐课上,我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我们音乐教师不要怕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上千次的失败,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及创造性思维。
2、用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在音乐课堂上,我经常会有意识地降低学生音乐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增大成功的机率,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几个音的高低听辨、几个小节的旋律模唱,几种乐器的音色听辨、歌乐曲情绪的辨别、节奏型的模仿等,都能有效地鼓舞学生体验成功,产生自信。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多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当看到学生们因不断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时,我还是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巩固他们的自信心。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把学生引导进一个至美、至善的艺术世界中去!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音乐教师以敬业的姿态,努力探索,定能在平凡的音乐教学岗位上,创造出具有不同特色的不平凡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