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385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共产党人必须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适时提出和正确处理社会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判断,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转化,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基于实事求是的重大政治论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主要矛盾的認识
  1、过渡时期的认识。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在毛泽东此时的语境中,是把一个社会的基本矛盾(即主要矛盾)与工作重心、中心任务、工作重点相区别而使用的。以对过渡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为依据,1952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成功地指引全国在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2、党的八大前后的认识。基于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基本国情,1956年9月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论述的基本精神就是提出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导致毛泽东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发展到极端就是犯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
  3、改革开放后的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决定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二大确认了《决议》的提法,并载入了党章总纲,党的十三大、十四大继续确认了这个提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基本上沿用上述关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主要矛盾、中心任务的提法。
  4、党的十八大之后的认识。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成熟定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发生了变化。据此,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1、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一方面经过多年的艰辛奋斗,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总体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品质更高、范围更广。不仅是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出现了多样化、更高层次的要求,“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表述不足以囊括人民各方面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在经济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还有一点,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一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决不仅仅是物质不丰富即生产力层面的问题,而往往是生产关系甚至是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是属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这“五位一体建设”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2、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转变。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生产能力极大增强,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基本摆脱了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状况,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际社会愈发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价值观的魅力,再把我国当前的社会生产称之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与实际不相符。另一方面,我国突出的问题已转化为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不平衡发展指的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集中表现在供需不平衡、区域不平衡、产业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收入不平衡等方面。不充分发展,指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充分、资源和能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原发性的重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民生工程发展不充分等等。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矛盾是发展的动力。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我们党提出和推进重大战略任务的现实依据,也是锐意进取、奋发图强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3]《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2017年版.
  [4]金民卿《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J].《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11月.
  [5]李君如《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J].《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11月.
  [6]张三元《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J].《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12月.
  作者简介:
  姓名:马旭光,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12月,籍贯:浙江省诸暨市,民族:汉,所在单位及职务职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思政教研室负责人,学位:学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基础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于将要直接面对社会的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本文分析了职业高中计算机基础教学目前状况中存在的理由,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等方面提出改善意见,真正实现学有所用,也改善我国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育机制,凸显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策略  科技时代计算机成了我们的生活必备品,计算
期刊
摘要:要研究日本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那么首先要对日本文化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出必要的分析,厘清其发展的方向以及特点,并通过其历史发展轨迹以及这些特点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简要的预测。希望对以后相关方面的研究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日本;文化;发展;宗教;伦理  1、日本文化发展的特点  日本文化的发展与日本国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对其精神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还潜移默化地影响
期刊
摘要:体育档案不仅是地方体育事业发展的文件记录,也是地方体育事业发展和各项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依据。认真做好体育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体育部门的发展和职能发挥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將针对基层体育部门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基层体育部门;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体育档案管理是基层体育部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效发挥体育档案的价值就必须认真做好对体育档案的管
期刊
摘要:本文在对中国古代法律和道德在社会统治中功能和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古代法治与德治的互补协调关系。明确了“法治”与“德治”都是实现国家控制、促进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两种手段,他们密切联系、相互支持,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法治;德治  引言  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其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而与世界其他法系相区别。其中既有民主性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我们今天建
期刊
摘要:工控技术为我国的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自动化方案。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组态控制技术的发展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初探了工控机的软件系统、结构和分类,以及组态控制技术的基本发展。  关键词:工控机;自动化;组态控制  Ⅰ.工控机  工控机(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IPC)即工业控制计算机,是一种采用总线结构,对生产过程
期刊
摘要:由于中西方民族文化发展的异同,表示动植物的一些词汇既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又具有不同的文化标识。在汉英翻译中,译者可采取形象直译法、移植形象阐释法、转换形象归化法,及舍弃形象意译法等方法来进行翻译。既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想通性,又体现了文化的独特性。  关键词:动植物词汇;文化内涵;翻译方法  一、引言  美国的翻译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指出:“翻译就是用译入语复制出。”在“复
期刊
摘要: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也决定了国家的未来发展,所以中小学的教育与安全就尤为的重要。中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学习与生活,学校的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作用,校舍的安全建设直接关系到了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教育基础建设财务工作更是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将深入的研究分析现存的校舍安全及财务管理等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期刊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并且“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参见百度百科《黑洞》)。一般说来,普通黑洞是由恒星塌缩形成的,可以称其为恒星黑洞,以下的讨论假设黑洞没有自旋。  一、史瓦西半径不是黑洞的视界半径。  史瓦西半径的含义是:黑洞周围的光,到达这个距离,都会被吸入其中,其它物质更跑不出来,因此该半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阐释孔子的“庶富教”思想,进而探究其当代价值。指出在已经“庶之”,“富之”的今天,“教之”就显得尤为重要。继而从社会主体即“人”的角度阐释了“教育”在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庶富教”;思想;教育;文化  一、孔子的“庶富教”思想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古人讲:“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中宣部理论局局长刘汉俊这样评价孔子:“孔子是人類的慧根,孔子是世界的福根,孔子是唯一
期刊
摘要:体系化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大陆法系法学科建构的标志。体系化不仅提升了法学科的稳定性、理性和拓展性,同样也能使法学科对生动的社会现实保持开放。法学科的体系化与实证主义法学观密切相关,是法学家希望藉由体系建构来促成法系统以及法学科系统独立自足的持续努力。本文选取德国行政法作为法学科体系建构的考察样本,尝试归纳成功的法学科体系建构的核心要素和基本过程。中国行政法学的整体发展,有赖于对既有制度与学理的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