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助学贷款是支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但由于存在部分学生逾期偿还贷款的现象致使银行受到相当程度的损失,惜贷现象广泛存在。本文从银行收益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逾期还款对银行造成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缓解银行惜贷现象,使得助学贷款在完善教育体系中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 惜贷现象 防范措施
一、引言
国家助学贷款自实施以来已经帮助上千万家庭困难的学子完成学业,由于它的存在使得教育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公平公正的。寒门学子可以通过助学贷款顺利解决就读期间的费用问题,从而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但银行业的惜贷现象成为了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障碍,银行对于助学贷款的不积极使得现在贷款需求远大于供给,部分学子由于无法获得助学贷款的支持,只能放弃自己的大学梦,这对于家庭乃至国家都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部分学子逾期还款是导致银行惜贷现象存在的直接原因,助学贷款是无需任何抵押担保,只需凭借信用向银行贷款的,银行收取的利息较之于商业性贷款也是很低的,若学生因某些原因未能还款则银行将会受到很大的损失,有数据显示,在2015年逾期未还贷款的人数比例高达26%,基于利益上的考量,银行对于助学贷款是非常谨慎的,使得贷款名额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削减。
本文从追讨成本、追讨成功率等方面,分析学生逾期还款对银行造成的损失,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的风险、保护银行的利益,使得银行能够放宽助学贷款名额,缓解供需不平衡现象,让助学贷款政策惠及更多困难家庭。
二、逾期还款对银行造成的损失
1.追讨成本过高。国家助学贷款是学生向学校递交申请书,经学校初步审核交付当地银行,经银行审批通过后发放贷款,在学期间的利息由国家负担,还款从毕业开始一般为四年。由于学生毕业后工作地点遍及全国各地,并且现在学生变换工作相当频繁,银行难以掌握学生的即时信息,这对于银行在后期追讨助学贷款来说有着很大的困难,而现如今银行用于催讨的方式主要是长途电话和特快专递,所以若非学生自愿主动还款,银行用于催收的费用是相当大的。并且每笔贷款都需要有完整的手续及操作流程,所以若学生逾期还款则银行浪费在助学贷款上的人力物力也是相当巨大的,银行作为一个商业机构肯定会采取措施来规避这一损失风险,也即出现银行业惜贷现象。
2.追讨成功率较低。从客观条件上来讲,助学贷款是在贷款学生毕业之后的四年之内进行还款,作为一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由于自身工作能力问题,所得工资不高,并且由于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很困难,所以,可能会出现学生难以偿还助学贷款的现象。并且近些年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很多毕业生并不能及时找到工作,这对于助学贷款的偿还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贷款学生主观意识上来看,很多大学生的还款意识不强,已有很多学者对于大学生诚信问题做过研究,指出很多大学生缺乏诚信不积极主动还款,更有甚者故意拖延不还贷款。由于助学贷款的特性,在贷款初期无任何抵押担保,银行很难采取强硬措施迫使学生偿还贷款,还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道德水平,并且不按时甚至不偿还贷款现在还只是一个道德方面的问题,很难诉诸于法律,部分学生因此便有恃无恐,觉得不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惩罚。长此以往,银行对于助学贷款的政策便会有相应的调整,收缩贷款金额,从而影响助学贷款发挥其本来的积极作用。
3.追讨失败损失大。助学贷款虽然贷款数额相对于商业性贷款来说不大,本科学生每人每年可贷款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为12000元,但由于贷款人数较多,其累计金额也是相当大的。若贷款人未还款,并且银行未能成功追讨,将会对银行的资金流造成影响,由于贷款初期贷款人无任何抵押,所以难以补偿银行的这一损失,会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坏账死账,相应的减少了银行的收益,降低了银行提供助学贷款的积极性。
三、应对措施研究
1.改变贷款管理模式。国家助学贷款分为两种:校园地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其中校园地助学贷款占据绝大多数,由于贷款学生毕业后分散程度较大,校园所在地银行对于追讨所需支付的资金很大。银行层级结构一般为总行——分行——支行——营业网点,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等各类银行的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如果不拘泥于校园地银行去追讨助学贷款而由贷款人所在地银行去负责追讨,则不仅能够及时准确掌握贷款人的信息,便于追讨,而且追讨的成本花费将会大幅度的减少。因此,本文创造性地提出将助学贷款的管理统一于总行,改变传统的助学贷款管理模式由总行统一调配及负责。这样可以将未还款的学生信息集中起来,统一处理。总行需要建立信息数据集中平台,从学生毕业开始进行追踪,根据贷款人的最新信息,交由其下属网点对贷款人进行追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银行用于追讨的花费,从而降低银行损失,提高银行对于助学贷款的支持力度。
2.培养诚信,强化惩罚机制。助学贷款的逾期问题,究其本质在于贷款人本身。人无信不立,不光在助学贷款中,在社会任何领域,诚信道德都是极其重要的。可能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贷款学生诚信道德缺乏,学校、家庭、社会应担起培养学生诚信道德素质的重任。学校作为一个专业的教育机构,有时间、有能力,更是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放在首位。学生自身的诚信道德提升了,愿意去主动偿还贷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学生能够主动还款固然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主动还款的意愿。现如今社会各方面对于逾期还款的态度过于温和,这也使得贷款学生没有顾忌,根本不去考虑不还款的后果。虽不能像商业性贷款那样要求担保抵押,但是也应该有些许的强硬措施使得学生不敢故意去拖欠貸款。要让他们认识到不还款的后果及严重性。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强硬的规则不是为了惩罚贷款的学生,而是为了让他们有所警醒。可以将学生的诚信问题反映在档案里,从而对其今后的需要产生影响,并且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法规,完善助学贷款自助体系,不仅将逾期还款看做诚信问题,必要时可追究贷款人的法律责任,运用政府的权威,拿起法律武器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便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对助学贷款的追讨成功率,降低银行损失,使得银行愿意放宽助学贷款名额,缓解供求不平衡问题。
3.银行损失补偿机制。国家助学贷款使得原本无法支付教育费用的学生得到学习的机会,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以及社会整体效益来讲是相当有益的。目前,我国也在大力推行公平教育,助学贷款的实施有助于这一政策的推广,因此政府在其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政府愿意看到助学贷款的发放。因此,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银行业的损失,促使银行业在助学贷款中朝着积极角色的方向发展。政府可以成立专项资金对那些无法追讨的贷款有比例的进行补偿,以缓和银行业对于助学贷款的紧张态度,使得助学贷款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结语
国家助学贷款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而银行业的惜贷现象导致的供需不平衡使得助学贷款的实际操作受到阻碍,解决逾期追讨问题将是缓解这一现象的关键,这不仅需要银行业的努力,更是政府、社会、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更好的发挥助学贷款的作用,将会使我们每个人受益。
参考文献:
[1]蒋进.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J].教育教学论坛,2016(2).
[2]刘福才,刘复兴.试析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困境[J].山东高等教育,2014(11).
[3]李玉洁.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研究[J].征信,2015(7).
[4]吴潇.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
作者简介:周梅(1970—)女。四川自贡人。经济师。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 惜贷现象 防范措施
一、引言
国家助学贷款自实施以来已经帮助上千万家庭困难的学子完成学业,由于它的存在使得教育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公平公正的。寒门学子可以通过助学贷款顺利解决就读期间的费用问题,从而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但银行业的惜贷现象成为了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障碍,银行对于助学贷款的不积极使得现在贷款需求远大于供给,部分学子由于无法获得助学贷款的支持,只能放弃自己的大学梦,这对于家庭乃至国家都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部分学子逾期还款是导致银行惜贷现象存在的直接原因,助学贷款是无需任何抵押担保,只需凭借信用向银行贷款的,银行收取的利息较之于商业性贷款也是很低的,若学生因某些原因未能还款则银行将会受到很大的损失,有数据显示,在2015年逾期未还贷款的人数比例高达26%,基于利益上的考量,银行对于助学贷款是非常谨慎的,使得贷款名额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削减。
本文从追讨成本、追讨成功率等方面,分析学生逾期还款对银行造成的损失,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的风险、保护银行的利益,使得银行能够放宽助学贷款名额,缓解供需不平衡现象,让助学贷款政策惠及更多困难家庭。
二、逾期还款对银行造成的损失
1.追讨成本过高。国家助学贷款是学生向学校递交申请书,经学校初步审核交付当地银行,经银行审批通过后发放贷款,在学期间的利息由国家负担,还款从毕业开始一般为四年。由于学生毕业后工作地点遍及全国各地,并且现在学生变换工作相当频繁,银行难以掌握学生的即时信息,这对于银行在后期追讨助学贷款来说有着很大的困难,而现如今银行用于催讨的方式主要是长途电话和特快专递,所以若非学生自愿主动还款,银行用于催收的费用是相当大的。并且每笔贷款都需要有完整的手续及操作流程,所以若学生逾期还款则银行浪费在助学贷款上的人力物力也是相当巨大的,银行作为一个商业机构肯定会采取措施来规避这一损失风险,也即出现银行业惜贷现象。
2.追讨成功率较低。从客观条件上来讲,助学贷款是在贷款学生毕业之后的四年之内进行还款,作为一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由于自身工作能力问题,所得工资不高,并且由于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很困难,所以,可能会出现学生难以偿还助学贷款的现象。并且近些年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很多毕业生并不能及时找到工作,这对于助学贷款的偿还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贷款学生主观意识上来看,很多大学生的还款意识不强,已有很多学者对于大学生诚信问题做过研究,指出很多大学生缺乏诚信不积极主动还款,更有甚者故意拖延不还贷款。由于助学贷款的特性,在贷款初期无任何抵押担保,银行很难采取强硬措施迫使学生偿还贷款,还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道德水平,并且不按时甚至不偿还贷款现在还只是一个道德方面的问题,很难诉诸于法律,部分学生因此便有恃无恐,觉得不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惩罚。长此以往,银行对于助学贷款的政策便会有相应的调整,收缩贷款金额,从而影响助学贷款发挥其本来的积极作用。
3.追讨失败损失大。助学贷款虽然贷款数额相对于商业性贷款来说不大,本科学生每人每年可贷款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为12000元,但由于贷款人数较多,其累计金额也是相当大的。若贷款人未还款,并且银行未能成功追讨,将会对银行的资金流造成影响,由于贷款初期贷款人无任何抵押,所以难以补偿银行的这一损失,会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坏账死账,相应的减少了银行的收益,降低了银行提供助学贷款的积极性。
三、应对措施研究
1.改变贷款管理模式。国家助学贷款分为两种:校园地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其中校园地助学贷款占据绝大多数,由于贷款学生毕业后分散程度较大,校园所在地银行对于追讨所需支付的资金很大。银行层级结构一般为总行——分行——支行——营业网点,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等各类银行的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如果不拘泥于校园地银行去追讨助学贷款而由贷款人所在地银行去负责追讨,则不仅能够及时准确掌握贷款人的信息,便于追讨,而且追讨的成本花费将会大幅度的减少。因此,本文创造性地提出将助学贷款的管理统一于总行,改变传统的助学贷款管理模式由总行统一调配及负责。这样可以将未还款的学生信息集中起来,统一处理。总行需要建立信息数据集中平台,从学生毕业开始进行追踪,根据贷款人的最新信息,交由其下属网点对贷款人进行追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银行用于追讨的花费,从而降低银行损失,提高银行对于助学贷款的支持力度。
2.培养诚信,强化惩罚机制。助学贷款的逾期问题,究其本质在于贷款人本身。人无信不立,不光在助学贷款中,在社会任何领域,诚信道德都是极其重要的。可能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贷款学生诚信道德缺乏,学校、家庭、社会应担起培养学生诚信道德素质的重任。学校作为一个专业的教育机构,有时间、有能力,更是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放在首位。学生自身的诚信道德提升了,愿意去主动偿还贷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学生能够主动还款固然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主动还款的意愿。现如今社会各方面对于逾期还款的态度过于温和,这也使得贷款学生没有顾忌,根本不去考虑不还款的后果。虽不能像商业性贷款那样要求担保抵押,但是也应该有些许的强硬措施使得学生不敢故意去拖欠貸款。要让他们认识到不还款的后果及严重性。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强硬的规则不是为了惩罚贷款的学生,而是为了让他们有所警醒。可以将学生的诚信问题反映在档案里,从而对其今后的需要产生影响,并且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法规,完善助学贷款自助体系,不仅将逾期还款看做诚信问题,必要时可追究贷款人的法律责任,运用政府的权威,拿起法律武器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便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对助学贷款的追讨成功率,降低银行损失,使得银行愿意放宽助学贷款名额,缓解供求不平衡问题。
3.银行损失补偿机制。国家助学贷款使得原本无法支付教育费用的学生得到学习的机会,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以及社会整体效益来讲是相当有益的。目前,我国也在大力推行公平教育,助学贷款的实施有助于这一政策的推广,因此政府在其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政府愿意看到助学贷款的发放。因此,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银行业的损失,促使银行业在助学贷款中朝着积极角色的方向发展。政府可以成立专项资金对那些无法追讨的贷款有比例的进行补偿,以缓和银行业对于助学贷款的紧张态度,使得助学贷款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结语
国家助学贷款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而银行业的惜贷现象导致的供需不平衡使得助学贷款的实际操作受到阻碍,解决逾期追讨问题将是缓解这一现象的关键,这不仅需要银行业的努力,更是政府、社会、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更好的发挥助学贷款的作用,将会使我们每个人受益。
参考文献:
[1]蒋进.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J].教育教学论坛,2016(2).
[2]刘福才,刘复兴.试析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困境[J].山东高等教育,2014(11).
[3]李玉洁.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研究[J].征信,2015(7).
[4]吴潇.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
作者简介:周梅(1970—)女。四川自贡人。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