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挑战 实现新突破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in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组成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学,正在准备着迎接新时期的挑战,为培养适合新时期要求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挑战就是竞争,迎接挑战就是迎接竞争。初中语文教学在迎接新时期的挑战中加速发展,实现新突破。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社会发展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科教兴国方针的具体体现。那么,初中语文教学怎样才能迎接新挑战、实现新突破呢?
  一、认真审视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初中语文教学要想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实现新的突破,首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真审视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使我们的思想从那些被实践证明为不合乎党的教育方针、不合乎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状况中解放出来,才能使初中语文教学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完成历史使命。
  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怎样呢?总的来说“亦喜亦忧”。“喜”的是初中语文教学自跨入21世纪以来,制定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基础地位,教材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教学研究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忧”的是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特别是在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培养新时期优秀人才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一是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仍有不少语文教师以“三中心”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未能煞住,应试教育还大有市场;三是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较为混乱;四是部分教师的素质还较差,这也包括部分学校的领导在内。
  以上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教师才能的发挥和学生个性的发展。第二,妨碍了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学生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第三,造成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
  二、牢固树立现代语文教学思想
  我们对语文教学现状的审视,不仅仅是要发现问题,分析危害,最重要的是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新突破。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首要的是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现代化语文教学思想。
  我们所说的语文教学新突破,指的是从我国现实社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运用现代教育观点,吸收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而进行的语文教学(引自张鸿苓、张锐著《中学语文教学》)。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跨入新时期、实现新突破绘制了宏伟的蓝图。初中语文教学要为宏伟蓝图的实现培养合格的人才,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出发点。
  运用现代教育观点进行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关键。现代语文教学必须用现代教育观点去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着眼未来向前发展。现代教育观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现代化的建设人才,当前是培养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优秀人才;教育的内容是要吸收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教育的方法要体现素质教育和培养能力的特点。现代语文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进行现代语文教学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教育思想,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指导现代化语文教学。
  三、不断丰富有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标决定的,是由党的教育方针决定的,是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的。这些也是衡量教学内容好坏的主要标准。我们现在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是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优秀人才,也就是有时代特色的人才。因此,语文教学的内容除了应有很强的科学性外,还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要求是:首先,课文的内容不仅要有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还要有反映当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优秀文章,特别要有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优秀文章,要把理科的学习内容恰当地渗透到语文课中来。其次,要把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向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再次,要把开发智力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发展智力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开发智力可以使青年一代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有独立发明创造的能力,有极强的竞争力。
  四、紧跟时代步伐进行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新突破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明确教学方法改革目的的同时,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及其方法论是指导教学方法改革最正确的理论。以这种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教学方法改革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纠正目前还存在的重教法轻学法的偏向,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次,教学方法改革要有很强的时代意识,要紧跟时代步伐。这里所说的时代步伐就是社会发展的步伐,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教学方法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人才。
  因此,改革要围绕教师和学生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则和要求是:要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要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路人;要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此外,还要高度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是关系到教学方法改革成功与否的大问题。
  五、造就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队伍
  语文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主要成员,根据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在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中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加里宁说:“就广义说,语文教师是有权威的、有智慧的、对人们有重大影响的人。”因此,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良的语文教师队伍是迎接新时期挑战、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新突破的重要保证。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加强政治修养,要讲政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做到政治合格。同时还要加强业务修养,要学好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与此同时,根据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在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同时,还要认真学习科学技术。这样才能做到知识广博,业务精良。
  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新突破,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们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遵循初中语文教学的科学规律,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其他文献
当前,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资源的利用十分有限,大多仅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拿出来教给学生,对于教材其他资源视而不见。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对文本的多元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行开发和利用,以提升中学语文文本教学的效率,使老师努力做一个智慧的教者。  一、教材文本价值的“俯拾即是”  中学语文教材内容涉及到各类题材、各类体裁,所含内容十分丰富。即便是同一篇文章,我们也可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因此,教材文本本身的
期刊
常听人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则不然,初中语文课本就是我们中学生习作的不竭粮仓。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诗意写作时,以朱自清的散文《春》为赏析范本,带学生一路领略满园春色,让学生的习作充满诗意。  一、用心捕捉《春》中的动态美  美文好比天籁,细细品味其用心雕琢的词语,总给人以绕梁三日、余韵袅袅的回味。《春》中传神的动态美描绘了物象的形象,突出了物象的本质特点,从而更好地传达出作者对春强烈的喜爱赞美情
期刊
叙事文本是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常见教学题材,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小说、叙事散文、寓言故事。叙事话语、叙事声音是叙事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文本的外在形式。解读文本即是通过文本的外在形式探究内在意象的过程。内在意象即为隐藏于文本外在形式之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包括文本作者及文本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方面的内容。遵循叙事文本的构成规律,从文本的外在形式角度切入是解读文本内在意象的一条捷径。  
期刊
新课程提出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去设计课程目标。三维教学目标的提出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型:从知识传授到对人的重视,从技能、技巧的掌握到对人的精神、心理的关怀。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将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下面笔者就以讲授课文《父与子》为例,对此问题作一肤浅的探究。  一、从知识与技能方面谈起  笔者将本课的知识
期刊
所谓诗者,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表明其意:“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即诗以情为根茎,以义为果实,发乎于情,止于意。这与“诗言志”的古训不谋而合。但情为根茎,何为发情的种子?这又引申出“境”和“象”,“境生于象而又高于象”,“象”是引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境”是安置情意所构造的空间环境。所以在吟哦一首诗或词时,眼前浮现“境”和“象”,而细咂味,总能从表现出的“象”中寻访到意和志。因此教师在语文诗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趋完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笔者站在三尺讲台上,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为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作了大胆的革新,现借此平台予以阐述,以供广大同人斧正。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是否成功,直接决定着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因为良好的导入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新课导入技巧,具体可以把握三个环节。  1 音乐导入,妙趣
期刊
周记,以其素材生活性强,体裁灵活自由,反馈及时迅捷,提升写作效果好,而受到绝大部分语文老师的青睐。综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方向发展。指导学生写好周记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以为引导学生写好周记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周记布置要多开放少束缚  从学生的写作心态来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让学生“读”文本表面的文字,肤浅的理解文字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文字表面的意思,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悟出蕴涵在文字表面之下的深刻内涵,发现文本之美,进而让学生读出文本中的“本我”,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一、整体阅读,发现文本语言之美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舍得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文本,因为只有静静的阅读才会有思考的空间和氛
期刊
《那树》一直是笔者最喜欢的课文之一。  每次重读这篇文章,内心就不禁涌起浓浓的哀伤。于是在教学中,笔者格外注重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那棵大树的心情,反省人类的无知,把握作者的感情,并进一步尝试“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  教学片断:  第一课时,安排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一段话说说那树的经历,以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概括能力,然后找出具体的语句分析那树具有怎样的价值和品格,体会作者对
期刊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一书中提到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举轻若重。但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少被关注。自从新课程教学改革后,教学细节开始被当做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去认识,去探讨。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观,无不彰显着细节的力量,并将其从潜移默化的微妙影响转化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清晰引导。  这让笔者想起了自己曾上过的一节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