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汉语文是藏区除藏语文之外的第二大语言,作为一门语言课,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特点,学好汉语文不仅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播和发扬,而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汉语文呢?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作者认为提高兴趣是学好汉语文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 藏区学生 汉语文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不可否认,每一个学生对他感兴趣的学科给予优先注意和自觉主动性。所以,兴趣对学生学好一门学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年,昌都市卡若区第二初级中学在教学质量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作为薄弱学科,汉语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最重要的原因是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兴趣需要在学生听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建立
每门学科只要入了门,学起来就会相对轻松,汉语文也是如此。不少来自农牧区的学生根本没有掌握好汉语基本的入门知识:拼音、拼读、书写规则及查字典的方法等,教师往往忽略这些,甚至要求那些不会走路的孩子立马学会跑步,很多学生由此失去学习汉语文的信心。因此,学习汉语文的兴趣首先需要建立在学生听懂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由于小学阶段受教育情况的差异,藏区初中学生的汉语文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喜欢高谈阔论,喜欢照抄照搬传统教法,经常用“对牛弹琴”讽刺、挖苦学生,认为“牛”是极其愚蠢的,弹琴者自身没有一点儿过错。其实“牛”是无辜的,它明明听不懂,就算琴弹得再好听,也会无动于衷。学生完全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自然逐渐对学习汉语文失去兴趣,反而从内心对这门学科产生抵触情绪。为了避免学生对汉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感,首先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等措施,根据学生汉语文基础的差异,制定不同教学内容,有的教学侧重点放在认字、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等方面,有的放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其次通过备课组活动,对不同基础学生的作业设计、教学方法等做了广泛交流,最终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如果学生听不懂,教师讲得哪怕再精彩,学生在底下也会昏昏欲睡;如果学生听明白了,哪怕认识的是一个生字,对汉语文学习也会产生极浓厚的兴趣。
二、兴趣需要在风趣的课堂和丰富的活动中提高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语文是活的,因此上一堂汉语文课,教师教学用语要生动、风趣,随时举一些身边的例子,讲一些小故事,我曾经在讲“行”这个多音字时,给学生讲了关于外国人来到中国后把“中国人民银行(hang)”“中国农业银行”……误读成“中国人民很行(xing)”、“中国农业很行(xing)”的笑话,告诉学生要牢记多音字,否则以后他们也有可能闹出这样的笑话,结果这堂课学生听得特别认真,课后对学习汉语文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其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用一些生动的故事穿插在教学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除了风趣幽默的课堂外,开展丰富的活动对提高学习汉语文的兴趣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当学生普遍不重视书写的时候,可以进行一次“书法比赛”,当学生普遍不重视学习汉语文常识的时候,可以进行一次“汉语文知识竞赛”,还可以组织“成语接龙”、“演讲比赛”等活动。
当然,汉语文作为“交际工具”,能够用普通话互相交流,对来自农牧民的藏族孩子来说,既新鲜又实用。不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方便,而且能获取更多信息。因此,我们还通过“情景对话”、“课本剧演示”、“课前一分钟演讲”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
三、兴趣需要在教师对学生的不断鼓励和表扬中保持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何况初中学生,他们在学习上的一点一滴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如果老师不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减弱。
“谎言重复千遍变成真理”,对于一个淳朴的孩子来说,需要的仅是一句真诚的鼓励或者表扬。新课改要求我们“尊重孩子的人格”。教师对孩子的有些过错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一味纵容他们,但在学习上需要更多肯定,需要更多鼓励和支持,要善于发现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人格上需要绝对的尊重,学会不吝其辞地表扬孩子,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从形式上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语言,二是物质。当然,一般要用语言鼓励和表扬,可以通过口头,也可以通过书面。只有学生取得较大进步或突出成绩时可以在物质上进行适当奖励。手段上可以单独,也可以当众鼓励和表扬。一般情况下,根据学生进步情况及心理特点选择鼓励、表扬的形式和手段。
很显然,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学生对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始终只增不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一味批评和辱骂,学生最终会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
四、兴趣需要在教师的人格魅力上巩固
人格魅力对教师来讲十分重要,初中学生有一个铁的规律,那就是看老师学习。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一名汉语文教师来说,他的人格魅力首先应体现在语文素养上。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需要博学多才。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一个学识渊博、有好口才的教师,有哪个学生不喜欢他、不钦佩他呢?自然没有哪个学生不爱上他的课。
其次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责任和爱心上。这些年我校取得的成绩主要归功于老师们超强的责任心和爱心。我们始终本着“对学生、家长、社会”负责的态度,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抛弃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细心教诲每一位学生。几年教学生涯中,我亲眼目睹了老师为了不耽误毕业班学生的学习,带病坚持上课,为了改变后进生的学习和思想,饱受太多委屈。有了老师这样真心诚意的关爱,不管孩子怎么不懂事,终究会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而他们对老师的回报就是勤奋学习,给老师交出满意的答卷。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的确,我们应该不断创新汉语文教学方式方法,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样一定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藏区学生 汉语文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不可否认,每一个学生对他感兴趣的学科给予优先注意和自觉主动性。所以,兴趣对学生学好一门学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年,昌都市卡若区第二初级中学在教学质量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作为薄弱学科,汉语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最重要的原因是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兴趣需要在学生听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建立
每门学科只要入了门,学起来就会相对轻松,汉语文也是如此。不少来自农牧区的学生根本没有掌握好汉语基本的入门知识:拼音、拼读、书写规则及查字典的方法等,教师往往忽略这些,甚至要求那些不会走路的孩子立马学会跑步,很多学生由此失去学习汉语文的信心。因此,学习汉语文的兴趣首先需要建立在学生听懂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由于小学阶段受教育情况的差异,藏区初中学生的汉语文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喜欢高谈阔论,喜欢照抄照搬传统教法,经常用“对牛弹琴”讽刺、挖苦学生,认为“牛”是极其愚蠢的,弹琴者自身没有一点儿过错。其实“牛”是无辜的,它明明听不懂,就算琴弹得再好听,也会无动于衷。学生完全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自然逐渐对学习汉语文失去兴趣,反而从内心对这门学科产生抵触情绪。为了避免学生对汉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感,首先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等措施,根据学生汉语文基础的差异,制定不同教学内容,有的教学侧重点放在认字、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等方面,有的放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其次通过备课组活动,对不同基础学生的作业设计、教学方法等做了广泛交流,最终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如果学生听不懂,教师讲得哪怕再精彩,学生在底下也会昏昏欲睡;如果学生听明白了,哪怕认识的是一个生字,对汉语文学习也会产生极浓厚的兴趣。
二、兴趣需要在风趣的课堂和丰富的活动中提高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语文是活的,因此上一堂汉语文课,教师教学用语要生动、风趣,随时举一些身边的例子,讲一些小故事,我曾经在讲“行”这个多音字时,给学生讲了关于外国人来到中国后把“中国人民银行(hang)”“中国农业银行”……误读成“中国人民很行(xing)”、“中国农业很行(xing)”的笑话,告诉学生要牢记多音字,否则以后他们也有可能闹出这样的笑话,结果这堂课学生听得特别认真,课后对学习汉语文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其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用一些生动的故事穿插在教学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除了风趣幽默的课堂外,开展丰富的活动对提高学习汉语文的兴趣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当学生普遍不重视书写的时候,可以进行一次“书法比赛”,当学生普遍不重视学习汉语文常识的时候,可以进行一次“汉语文知识竞赛”,还可以组织“成语接龙”、“演讲比赛”等活动。
当然,汉语文作为“交际工具”,能够用普通话互相交流,对来自农牧民的藏族孩子来说,既新鲜又实用。不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方便,而且能获取更多信息。因此,我们还通过“情景对话”、“课本剧演示”、“课前一分钟演讲”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
三、兴趣需要在教师对学生的不断鼓励和表扬中保持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何况初中学生,他们在学习上的一点一滴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如果老师不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减弱。
“谎言重复千遍变成真理”,对于一个淳朴的孩子来说,需要的仅是一句真诚的鼓励或者表扬。新课改要求我们“尊重孩子的人格”。教师对孩子的有些过错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一味纵容他们,但在学习上需要更多肯定,需要更多鼓励和支持,要善于发现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人格上需要绝对的尊重,学会不吝其辞地表扬孩子,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从形式上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语言,二是物质。当然,一般要用语言鼓励和表扬,可以通过口头,也可以通过书面。只有学生取得较大进步或突出成绩时可以在物质上进行适当奖励。手段上可以单独,也可以当众鼓励和表扬。一般情况下,根据学生进步情况及心理特点选择鼓励、表扬的形式和手段。
很显然,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学生对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始终只增不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一味批评和辱骂,学生最终会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
四、兴趣需要在教师的人格魅力上巩固
人格魅力对教师来讲十分重要,初中学生有一个铁的规律,那就是看老师学习。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一名汉语文教师来说,他的人格魅力首先应体现在语文素养上。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需要博学多才。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一个学识渊博、有好口才的教师,有哪个学生不喜欢他、不钦佩他呢?自然没有哪个学生不爱上他的课。
其次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责任和爱心上。这些年我校取得的成绩主要归功于老师们超强的责任心和爱心。我们始终本着“对学生、家长、社会”负责的态度,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抛弃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细心教诲每一位学生。几年教学生涯中,我亲眼目睹了老师为了不耽误毕业班学生的学习,带病坚持上课,为了改变后进生的学习和思想,饱受太多委屈。有了老师这样真心诚意的关爱,不管孩子怎么不懂事,终究会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而他们对老师的回报就是勤奋学习,给老师交出满意的答卷。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的确,我们应该不断创新汉语文教学方式方法,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样一定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