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等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于历史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有效整合的过程。在整合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应围绕课程目标和改善学习这个中心,整合的灵魂就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设置情景,设置问题,让学生发现和掌握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一、“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导入新课环节选择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究的心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尽快融入教学情境中去。
教育家赞克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都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媒体技术,通过大量的地图、图片、表格以及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这课时,我截取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录像和主题曲,由此导人新课。学生看后心潮起伏,他们的学习激情已经被唤醒,他们议论纷纷或眉飞色舞地跟着唱,自觉融入了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之中。再如对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的导入,我以音乐电视片《松花江上》作为开场,唱出了东北人民对美丽富饶的家乡的热爱,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惨。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消除了和这段历史的时空距离,为本课内容的顺利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也就顺利过渡到这课的第一个知识板块:九一八事变。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主动体验、探究的欲望,从而达到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历史的知识,在探究中发展历史知识的目的。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进行学习。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师的职责应当是引导和唤醒,帮助学生建构一个积极学习的心理。
在学习8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这一课时,我利用电影《火烧圆明园》的一组镜头:从辉煌壮观的“万园之园”到“大水法”遗迹。人类文明的结晶在大火中化为残垣断壁……这是怎么了?又是为什么?于是,在短短的时间里,生动的历史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毁灭圆明园就是在毁灭世界文明!但其背后的原因呢?因为“落后就要挨打!”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教学目标,优化了学生的自主体验。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用巧妙的动态演示代替抽象的说教。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学生易学,乐学。
历史学习是以掌握历史概念,探求历史发展动因和规律为目的。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死记硬背一定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不能够理解历史知识生成的过程,没有理解的记忆是不会形成长久记忆的,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的形成”这一内容时,对于赤壁之战交战双方及路线,学生较难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我在课堂上使用动态地图进行演示,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又如在学习8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一课时,学生对解放军战略反攻目标和主攻方向及三大战役的进程往往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我同样利用几幅动态地图,通过流动的箭头把敌我双方的攻防路线及战略态势进行演示,再配上有关三大战役的影视录像片的有关资料,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清楚地了解到战争进程,理解了我军作战方针和意图,也激起了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
四、古人言:善教者,必善问。对同一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对同一问题实行不同的教学安排。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晌。一堂课的效率高低,往往取决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互动的源头是课堂提问。问题的有效性决定了历史课堂效率的高低。
问题设计的情境化,是优化问题设计,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一个有效的问题,还应该是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的问题。问题的情境化,符合了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教师通过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来利用和强化学生的这种学习心理特征,就可以达到开发学生能力,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我在公开课《难忘九一八》一课中,以问题探究法贯穿课堂,利用视频和图片资料,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个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在“九一八事变”这一主题中,我将学习目标化解为3个小问题:即“九一八事变”的制造者是谁?地点在哪里?造成怎样的后果?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这段视频资料,这样就使信息技术不再是点缀,而是教学过程中不能缺少的环节了。这样的步步设问,逐层深入,既落实了基本知识点,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为学生搭建了又一种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平台。所以,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只是多种教学模式之一。并非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用信息技术组织,也不是说信息技术非得整堂课都得使用。信息技术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首先要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让信息技术这个教学环节中的“配角”,能够为优化课堂效率增光添彩,为映衬高效历史课堂这个“主角”,展现出“配角”最精彩的魅力!
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于历史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有效整合的过程。在整合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应围绕课程目标和改善学习这个中心,整合的灵魂就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设置情景,设置问题,让学生发现和掌握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一、“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导入新课环节选择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究的心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尽快融入教学情境中去。
教育家赞克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都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媒体技术,通过大量的地图、图片、表格以及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这课时,我截取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录像和主题曲,由此导人新课。学生看后心潮起伏,他们的学习激情已经被唤醒,他们议论纷纷或眉飞色舞地跟着唱,自觉融入了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之中。再如对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的导入,我以音乐电视片《松花江上》作为开场,唱出了东北人民对美丽富饶的家乡的热爱,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惨。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消除了和这段历史的时空距离,为本课内容的顺利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也就顺利过渡到这课的第一个知识板块:九一八事变。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主动体验、探究的欲望,从而达到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历史的知识,在探究中发展历史知识的目的。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进行学习。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师的职责应当是引导和唤醒,帮助学生建构一个积极学习的心理。
在学习8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这一课时,我利用电影《火烧圆明园》的一组镜头:从辉煌壮观的“万园之园”到“大水法”遗迹。人类文明的结晶在大火中化为残垣断壁……这是怎么了?又是为什么?于是,在短短的时间里,生动的历史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毁灭圆明园就是在毁灭世界文明!但其背后的原因呢?因为“落后就要挨打!”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教学目标,优化了学生的自主体验。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用巧妙的动态演示代替抽象的说教。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学生易学,乐学。
历史学习是以掌握历史概念,探求历史发展动因和规律为目的。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死记硬背一定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不能够理解历史知识生成的过程,没有理解的记忆是不会形成长久记忆的,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的形成”这一内容时,对于赤壁之战交战双方及路线,学生较难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我在课堂上使用动态地图进行演示,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又如在学习8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一课时,学生对解放军战略反攻目标和主攻方向及三大战役的进程往往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我同样利用几幅动态地图,通过流动的箭头把敌我双方的攻防路线及战略态势进行演示,再配上有关三大战役的影视录像片的有关资料,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清楚地了解到战争进程,理解了我军作战方针和意图,也激起了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
四、古人言:善教者,必善问。对同一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对同一问题实行不同的教学安排。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晌。一堂课的效率高低,往往取决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互动的源头是课堂提问。问题的有效性决定了历史课堂效率的高低。
问题设计的情境化,是优化问题设计,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一个有效的问题,还应该是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的问题。问题的情境化,符合了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教师通过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来利用和强化学生的这种学习心理特征,就可以达到开发学生能力,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我在公开课《难忘九一八》一课中,以问题探究法贯穿课堂,利用视频和图片资料,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个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在“九一八事变”这一主题中,我将学习目标化解为3个小问题:即“九一八事变”的制造者是谁?地点在哪里?造成怎样的后果?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这段视频资料,这样就使信息技术不再是点缀,而是教学过程中不能缺少的环节了。这样的步步设问,逐层深入,既落实了基本知识点,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为学生搭建了又一种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平台。所以,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只是多种教学模式之一。并非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用信息技术组织,也不是说信息技术非得整堂课都得使用。信息技术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首先要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让信息技术这个教学环节中的“配角”,能够为优化课堂效率增光添彩,为映衬高效历史课堂这个“主角”,展现出“配角”最精彩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