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y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眾所周知,教育乃国之根本。小学教育是学生教学的启蒙阶段,其影响力不可忽视。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就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来看,不容乐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老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完全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成了“被学习”的人。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努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主体地位;发挥
  新课改要求广大教师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变成新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现在的小学生有个性、有思想,不愿受到束缚,更不愿享受“被安排”的学习。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够再满足于当代小学生的需求了,如果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教,单纯的把知识硬塞给学生,必然无法得到学生的共鸣,甚至还会遭到学生的排斥,使得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一、主体教育思想概论
  (1)主体教育思想内涵。所谓主体教育思想,即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认识主体,他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思考、有想法的独立个体,教师不能再将教学当成是一项任务,而是要将其视为帮助学生去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进而将这种认知发展成为社会适应性的能动的反应过程。新课标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学生才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这种主体性,并且给予学生表现其“主体性”的机会。
  (2)主体教育思想要求。学生的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由教师来安排的。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如果我们硬是将学生拉近一个学习的条条框框中,不仅不会让学生真正的学会知识,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厌恶。因此,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不能一味的强调知识的灌输,而是要让学生自己通过努力去获取知识。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学生接受我们所讲授的内容,而是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探究这其中的本质,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这些知识消化,深深地映入脑海。所以,教师要充分认清自己的职业特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思想。“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可以说是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因为在这种条条框框的模式之下,学生已经将这种教师教授理论,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变得习以为常了,如果一时间让他们自己开拓思维,自己发挥想象,反而会让她们难以接受。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学好语文来说非常重要。一旦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强烈的热情去学习语文,那么学生就会主动积极的开动脑筋,自主学习,配合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语文教学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对学生情绪的调动,适当创设一种学习情境。实践证明,巧妙设置情境是提高学生兴趣的一个有效方式。此外,导入教学对语文教学来说非常重要,然而这一环节却常常被语文教师所忽视,她们认为导入教学是没必要的,只需把课堂时间利用好,尽量的在课堂上教授完课本的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即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通过一个有效的导课环节就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总而言之,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导学,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实行开放式语文教学。语文知识就像是浩瀚的海洋,无边无际,浩瀚无垠。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教学中,不应该将教学课堂仅仅局限于教室之内,我们还应该拓展第二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去体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语文”知识。在课堂教学内,教室也应该多多的渗透生活上的知识,尝试生活化教学,让语文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比如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春游、公益活动、参观名人故居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出游,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在游览历史景点之后,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受到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素养。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写一篇观后感,或者是出游日记,将这次出行的收获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很悠闲,我们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利用儿童文学来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从小学开始,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阅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语文知识无限宽广,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的进行课外阅读,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能够运用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语言知识进行自学的儿童文学作品,例如《小王子》、《爱的教育》、《格林童话》等,都是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儿童文学著作。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新时代小学生的要求。在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用“素质教育”去代替“应试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在课堂的参与,这样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其他文献
教学的理想是追求“理想的教学”,就是学生学有所获,力求高效地最大限度的收获,即实施有效教学。教师的理想是追求当“理想的教师”,付出就有回报,不做无效劳动,避免微效劳动,即做能实施有效教学的教师。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改革就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以实现我们的高效课堂。在这个寒假里,我根据要求进行了相关的学习,渡过了一个充实的假期,辛苦也有,但收获更多。在学习过程中,我不断结合新教学模式和我们的学科特点对自
摘 要: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指导学生以喜悦的心情,跳跃的节奏,赞美的语调反复吟诵,审美情趣油然而生,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从而显示小学古诗教学以情感为纽带的魅力。  关键词:古诗教学;情感体验;直观化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丰富和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教学改
摘 要:新课标为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春天。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蓬勃发展,各种改革大力推进。为此,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式教学的经验谈谈。  关键词:民族地区;初中地理;活动;改革  新課标要求初中地理课堂必须出活,要上得有朝气,上得有活力。所以,课堂上的活动设计就尤为重要。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参与教学,注重培
据了解,从一年级开始,很多孩子对音乐、体育、美术、常识这些课的兴趣远远大于数学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音、体、美、常”课很少留作业,而数学课留较多作业;其二,“音、体、美、常”的课堂使孩子感到轻松、愉快,而数学课教师检查性的提问往往让孩子感到紧张不安;其三,“音、体、美、常”课能以学生为主,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数学课或多或少地表现为以教师为主的知识性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过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  对
摘 要:在当前形势下,教师应该领会新课标精神,认识到体育学科的重要性。要不断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研究教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启发诱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灵活多变,又要具有人性化。还有不可忽视的事,由于体育课涉及到技能训练,教师务必要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教学。  关键词:教法;兴趣;创新;个性化;安全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以目标的
摘 要: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长时间的、大量的阅读来实现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情感。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多举行一些阅读活动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多种途径以及不断的探索,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渐渐得以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