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为教学第一线的我们,经常参加教研活动,总有这样的感受:很多老师在上公开课时总是在“是什么”、“怎么用”上花功夫多,而在“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概念”上关注很少,即不重视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我们都知道,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的核心,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对探究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从两个实例来展示物理概念建构过程的教学片断.
1力臂概念的建构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有所了解,有些老师仍然受老教材的影响,从生产、生活中为了省力出发,引出羊角锤、撬棒等杠杆机械,围绕杠杆的用法和特点给其下定义:即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随后说明其关键词“力的作用线”而不是“力的作用点”最后练习画杠杆示意图,巩固力臂概念,可以看出,对“为什么要引入力臂概念”这一点教师未讲学生也未知.在新教材中,我们不妨将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得出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定义后,不要急于引出力臂概念,而是先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设计设计如下:
实验桌上给出器材:铁架台、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大三角板.
先让学生调节铁架台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达到平衡;再在杠杆两边挂上钩码,调节钩码所处位置使杠杆再次平衡,如图1所示.
接着的教学片断为:
师:请指杠杆上的支点、动力、阻力.
生:杠杆支点在O点,如果左边两个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为动力,则右边一个钩码的拉力为阻力.
师:你们能否发现,在杠杆平衡时有什么等量关系吗?
(学生思考、讨论)
生:杠杆平衡时的等量关系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
师:由一次实验得出的这一平衡条件的结论,可靠吗?
生:不可靠,至少要做三次实验.
师:那么我们可以改变什么条件再做实验呢?
生:可以改变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即不改变钩码的位置而改变所挂钩码的数目.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动手实验.
(学生实验小组探究,在左边挂4个钩码、右边挂2个钩码时杠杆平衡,如图2所示.)
师:上述平衡条件的结论还成立吗?生:成立!
师:还可以改变什么条件进行实验呢?
生:改变所挂钩码的位置.
(学生实验小组探究,移动钩码悬挂位置使杠杆平衡,如图3)
师:上述结论能成立吗?
生:仍然成立!
师:我们从三次实验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生: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点的距离”
师:力的作用三要素是什么?
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师:刚才的实验中改变钩码数目实际上是改变动力和阻力的大小,改变悬挂钩码的位置实际上是改变力的作用点,那么,我们还能改变什么呢?
生:还可以改变动力和阻力的方向.
师:钩码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怎样改变钩码对杠杆的拉力方向呢?
(学生思考、讨论)
生:可以去掉杠杆一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斜着拉.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此方法动手做一做.
(学生实验小组探究,拿去杠杆一边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斜着拉杠杆这一边,当杠杆平衡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4).
师:这时对杠杆的“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一结论成立吗?
生:不成立了.
师:这说明前面所得:杠杆平衡条件要不要修改呢?
(学生思考、讨论,陷入僵局)教师提示:把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测出来取代平衡式中的距离,有何发现?
学生实验:用大三角板测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代入平衡式,相等!!(学生惊喜、惊讶!)
师:由此看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呢?
生: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师:这个结论对前面的三次实验来说,是否成立呢?
学生验证,成立!
师:看来,“支点到作用线的距离”是一个有物理意义的量,物理学上把它叫做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这样,杠杆平衡条件就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1L1=F2L2.
上述教学设计,让学生亲历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步步深入,最终发现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有物理意义的,很自然地引出力臂概念,而且使学生清晰认识到力臂不是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加深了对力臂概念的理解.
2速度概念的建立
很多老师在讲授时,先介绍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然后引入速度的概念,强调s、t、v的关系,讲解速度公式在生活中的运用,怎样去解题.这样上课的话不是和小学数学老师讲解数学应用题一个样吗?学生本来对于这个公式v=s/t就很熟悉,自然而然学生根不会在意,也不重视这个概念.所以不防这样去设计一下:
师:本节内容我们和同学们将要学习一个重要的物理量——速度,同学们熟悉这个物理量吗?它的表达式是什么呢?
生:小学数学就学过,v=s/t(学生认为本节很简单).
师:你们问过你们的小学数学老师速度为什么要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吗?为什么不能时间除以路程呢?
(学生很茫然,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想过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接下的教学片段为:
师:请同学看看这画面.
图5是观众在看运动员在进行百米赛跑你们能说出谁跑得最快?
图6是运动员跑到终点,裁判员说谁最快呢?
(学生讨论)
生:图5是运动员是同时出发的,用的时间相等,中间的运动员跑的路程最长,因而最快;图6是因为跑的路程相等,用的时间最少的跑得最快.
师:我们能不能这样去总结一下,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法);(2)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法).如是出现的是路程不相等,时间也不相等的情况下,你能如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吗?
例如:飞机在2 s内飞行了1000 m,小汽车在120 s内行驶了3600 m,是谁运动的快呢?你怎么比较它们的快慢?
生:求速度不就行了吗?
师:求速度?什么叫速度呀?怎么求呢?
生:v飞=st=1000 m2 s=500 m/s,
v汽車=st=3600 m120 s=30 m/s.
师:这能说明什么呢?这样用路程除以时间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沉思,不知所措)
师提示:500 m/s与30 m/s之间有何相同点呢?时间是不是都是1 s呀?
生:是的,是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法),路程越长越快.
师:我们能不能用时间去除以路程呢?
生:v′=ts=2 s1000 m=1500 s/m,
v′=ts=30 s3600 m=30 s/m,
这样是相同的路程比时间(裁判法),时间越短越快.(学生很兴奋)
师:根据我们已前的数学经验把路程和时间互为相除,也就可以把其变为“观众法”和“裁判法”.从习惯思维来说,我们总是数值大的表示快,所以速度就采取了第一方法“观众法”去定义.怎样给速度下个定义呢?
生:单位时间内物体所通过的路程.
师:根据定义我们能不能写出其表达式?
生:能,v=s/t.
师:v=s/t是根据定义来的,所以这个公式又称为是定义公式,现在同学知道速度概念的来历了吗?
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并通过小组合作制定计划,验证、得出结论.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形成是核心,也是学好物理学的基础和发展物理思维的出发点.所以,笔者认为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中,也要精心设计探究式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物理概念建构的过程,进而才能较好地把握物理概念的内涵.
1力臂概念的建构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有所了解,有些老师仍然受老教材的影响,从生产、生活中为了省力出发,引出羊角锤、撬棒等杠杆机械,围绕杠杆的用法和特点给其下定义:即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随后说明其关键词“力的作用线”而不是“力的作用点”最后练习画杠杆示意图,巩固力臂概念,可以看出,对“为什么要引入力臂概念”这一点教师未讲学生也未知.在新教材中,我们不妨将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得出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定义后,不要急于引出力臂概念,而是先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设计设计如下:
实验桌上给出器材:铁架台、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大三角板.
先让学生调节铁架台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达到平衡;再在杠杆两边挂上钩码,调节钩码所处位置使杠杆再次平衡,如图1所示.
接着的教学片断为:
师:请指杠杆上的支点、动力、阻力.
生:杠杆支点在O点,如果左边两个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为动力,则右边一个钩码的拉力为阻力.
师:你们能否发现,在杠杆平衡时有什么等量关系吗?
(学生思考、讨论)
生:杠杆平衡时的等量关系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
师:由一次实验得出的这一平衡条件的结论,可靠吗?
生:不可靠,至少要做三次实验.
师:那么我们可以改变什么条件再做实验呢?
生:可以改变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即不改变钩码的位置而改变所挂钩码的数目.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动手实验.
(学生实验小组探究,在左边挂4个钩码、右边挂2个钩码时杠杆平衡,如图2所示.)
师:上述平衡条件的结论还成立吗?生:成立!
师:还可以改变什么条件进行实验呢?
生:改变所挂钩码的位置.
(学生实验小组探究,移动钩码悬挂位置使杠杆平衡,如图3)
师:上述结论能成立吗?
生:仍然成立!
师:我们从三次实验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生: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点的距离”
师:力的作用三要素是什么?
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师:刚才的实验中改变钩码数目实际上是改变动力和阻力的大小,改变悬挂钩码的位置实际上是改变力的作用点,那么,我们还能改变什么呢?
生:还可以改变动力和阻力的方向.
师:钩码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怎样改变钩码对杠杆的拉力方向呢?
(学生思考、讨论)
生:可以去掉杠杆一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斜着拉.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此方法动手做一做.
(学生实验小组探究,拿去杠杆一边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斜着拉杠杆这一边,当杠杆平衡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4).
师:这时对杠杆的“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一结论成立吗?
生:不成立了.
师:这说明前面所得:杠杆平衡条件要不要修改呢?
(学生思考、讨论,陷入僵局)教师提示:把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测出来取代平衡式中的距离,有何发现?
学生实验:用大三角板测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代入平衡式,相等!!(学生惊喜、惊讶!)
师:由此看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呢?
生: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师:这个结论对前面的三次实验来说,是否成立呢?
学生验证,成立!
师:看来,“支点到作用线的距离”是一个有物理意义的量,物理学上把它叫做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这样,杠杆平衡条件就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1L1=F2L2.
上述教学设计,让学生亲历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步步深入,最终发现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有物理意义的,很自然地引出力臂概念,而且使学生清晰认识到力臂不是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加深了对力臂概念的理解.
2速度概念的建立
很多老师在讲授时,先介绍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然后引入速度的概念,强调s、t、v的关系,讲解速度公式在生活中的运用,怎样去解题.这样上课的话不是和小学数学老师讲解数学应用题一个样吗?学生本来对于这个公式v=s/t就很熟悉,自然而然学生根不会在意,也不重视这个概念.所以不防这样去设计一下:
师:本节内容我们和同学们将要学习一个重要的物理量——速度,同学们熟悉这个物理量吗?它的表达式是什么呢?
生:小学数学就学过,v=s/t(学生认为本节很简单).
师:你们问过你们的小学数学老师速度为什么要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吗?为什么不能时间除以路程呢?
(学生很茫然,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想过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接下的教学片段为:
师:请同学看看这画面.
图5是观众在看运动员在进行百米赛跑你们能说出谁跑得最快?
图6是运动员跑到终点,裁判员说谁最快呢?
(学生讨论)
生:图5是运动员是同时出发的,用的时间相等,中间的运动员跑的路程最长,因而最快;图6是因为跑的路程相等,用的时间最少的跑得最快.
师:我们能不能这样去总结一下,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法);(2)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法).如是出现的是路程不相等,时间也不相等的情况下,你能如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吗?
例如:飞机在2 s内飞行了1000 m,小汽车在120 s内行驶了3600 m,是谁运动的快呢?你怎么比较它们的快慢?
生:求速度不就行了吗?
师:求速度?什么叫速度呀?怎么求呢?
生:v飞=st=1000 m2 s=500 m/s,
v汽車=st=3600 m120 s=30 m/s.
师:这能说明什么呢?这样用路程除以时间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沉思,不知所措)
师提示:500 m/s与30 m/s之间有何相同点呢?时间是不是都是1 s呀?
生:是的,是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法),路程越长越快.
师:我们能不能用时间去除以路程呢?
生:v′=ts=2 s1000 m=1500 s/m,
v′=ts=30 s3600 m=30 s/m,
这样是相同的路程比时间(裁判法),时间越短越快.(学生很兴奋)
师:根据我们已前的数学经验把路程和时间互为相除,也就可以把其变为“观众法”和“裁判法”.从习惯思维来说,我们总是数值大的表示快,所以速度就采取了第一方法“观众法”去定义.怎样给速度下个定义呢?
生:单位时间内物体所通过的路程.
师:根据定义我们能不能写出其表达式?
生:能,v=s/t.
师:v=s/t是根据定义来的,所以这个公式又称为是定义公式,现在同学知道速度概念的来历了吗?
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并通过小组合作制定计划,验证、得出结论.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形成是核心,也是学好物理学的基础和发展物理思维的出发点.所以,笔者认为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中,也要精心设计探究式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物理概念建构的过程,进而才能较好地把握物理概念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