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听过家中的小学生念叨着这样一句话:英语难,难于上青天。在当今社会,英语学习成了令许多学龄儿童在学业上感到苦恼的重要因素。少儿英语一旦教不好,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语音语调僵化,对其将来的学习留下后患。所以,如何才能有效地发挥儿童的特点和有效地开展少儿英语教学,是教育者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师范生,为学龄儿童减少对英语学习的恐慌和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义不容辞的一件事。
正如加拿大略安学院现代语言中心H.H.Stern博士指出:“没有可以不懂得心理学教者和教程理论而教授语言的。”语言教学离不开心理学的指导。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各教学法理论基础之一。英语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同时涉及到一些心理学方面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合理利用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和解决少儿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心理障碍和客观困难,促进少儿英语教学的发展。
在少儿英语教学中,想要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教师就应该适当的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与内容,正确而全面地掌握少儿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变有趣的教育方法,满足新时代少儿英语教学要求,激发少儿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指导他们更好的学习英语:
一、在正确认识少儿生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心理学家认为3~5岁的少儿学习语言能力最强,5~6岁后呈下降趋势。而10~12岁是语言青春期阶段,处于语言青春期的孩子,大脑成熟,初具规模,此时,系统而有规律的学习另一种语言,在生理和心理上均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可见少儿英语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然而,小学的英语课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很努力的带领学生念单词、背句子,却缺乏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学生们无法真正的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就儿童而言,没有了兴趣,便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同时,像成人一样,任何一个儿童都有自尊心。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更多的希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这是他们成长所需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可是,有些教师由于受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这种情况下,孩子们通常会因为经常被纠正而感到沮丧,最终对学习英语长生厌烦情绪,失去学习信心。
故作为一名少儿英语教师应该意识到,要想实现行之有效的少儿英语教学,培养孩子的兴趣,爱护学生,创造学习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首先要接受每个孩子,让孩子们有安全依靠感,创造轻松学语言的愉悦氛围,培养孩子学好外语的兴趣。如果教师或环境使学生感到害怕、恐慌、心理压力大,那么就不会有好的开始,自然就不会有好的结尾。因此外语教学者要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融娱乐、学习为一体。教师应善于发现孩子在课堂里的异常反映,及时了解,针对解决,要多采取鼓励表扬的方法,而不应采用批评指责的方式,使孩子感到温暖并更加信任他们的教师。鼓励孩子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多给予他们心理的锻炼机会。对于怯懦的孩子不应加以指責,而要以耐心、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这样,他们一定会摆脱畏惧,成为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学参与者。
二、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活动,给他们多一点无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事前没有识记的目的,也不用任何识记方法的识记。因此一个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就要以儿童生活中重大意义的事物,与他们的需要、兴趣有联系的内容以及能够激起他们情绪体验的情景等内容为主。所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就是说一些良好的教育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无意识记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条件、环境灵活选择。另一方面,由于少儿注意力具有短暂性和表象性,且少儿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坚持性,由绝大部分的少儿无法做到在课后坚持学习,自觉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任务。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丰富教学方式以吸引儿童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在玩中学,注意力虽变,但随着教学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以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量,与此同时配合监督机制,用检查、评比、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而言之,英语教学应采取形式多样、教学手段丰富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既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比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信心和交际能力。
结语:少儿英语教学应该要适应少儿生理发展特点和心理活动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因材施教,合少儿感兴趣的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而科学的教学活动。根据少儿的大脑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强、听觉敏锐、心理障碍较少的心理特点,教师给他们多一点无意识记,配以丰富多样的游戏教学,创造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赵萍.小学教学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家访.教育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3]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Han Zhaohon Fossilization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正如加拿大略安学院现代语言中心H.H.Stern博士指出:“没有可以不懂得心理学教者和教程理论而教授语言的。”语言教学离不开心理学的指导。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各教学法理论基础之一。英语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同时涉及到一些心理学方面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合理利用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和解决少儿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心理障碍和客观困难,促进少儿英语教学的发展。
在少儿英语教学中,想要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教师就应该适当的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与内容,正确而全面地掌握少儿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变有趣的教育方法,满足新时代少儿英语教学要求,激发少儿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指导他们更好的学习英语:
一、在正确认识少儿生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心理学家认为3~5岁的少儿学习语言能力最强,5~6岁后呈下降趋势。而10~12岁是语言青春期阶段,处于语言青春期的孩子,大脑成熟,初具规模,此时,系统而有规律的学习另一种语言,在生理和心理上均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可见少儿英语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然而,小学的英语课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很努力的带领学生念单词、背句子,却缺乏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学生们无法真正的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就儿童而言,没有了兴趣,便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同时,像成人一样,任何一个儿童都有自尊心。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更多的希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这是他们成长所需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可是,有些教师由于受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这种情况下,孩子们通常会因为经常被纠正而感到沮丧,最终对学习英语长生厌烦情绪,失去学习信心。
故作为一名少儿英语教师应该意识到,要想实现行之有效的少儿英语教学,培养孩子的兴趣,爱护学生,创造学习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首先要接受每个孩子,让孩子们有安全依靠感,创造轻松学语言的愉悦氛围,培养孩子学好外语的兴趣。如果教师或环境使学生感到害怕、恐慌、心理压力大,那么就不会有好的开始,自然就不会有好的结尾。因此外语教学者要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融娱乐、学习为一体。教师应善于发现孩子在课堂里的异常反映,及时了解,针对解决,要多采取鼓励表扬的方法,而不应采用批评指责的方式,使孩子感到温暖并更加信任他们的教师。鼓励孩子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多给予他们心理的锻炼机会。对于怯懦的孩子不应加以指責,而要以耐心、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这样,他们一定会摆脱畏惧,成为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学参与者。
二、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活动,给他们多一点无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事前没有识记的目的,也不用任何识记方法的识记。因此一个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就要以儿童生活中重大意义的事物,与他们的需要、兴趣有联系的内容以及能够激起他们情绪体验的情景等内容为主。所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就是说一些良好的教育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无意识记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条件、环境灵活选择。另一方面,由于少儿注意力具有短暂性和表象性,且少儿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坚持性,由绝大部分的少儿无法做到在课后坚持学习,自觉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任务。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丰富教学方式以吸引儿童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在玩中学,注意力虽变,但随着教学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以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量,与此同时配合监督机制,用检查、评比、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而言之,英语教学应采取形式多样、教学手段丰富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既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比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信心和交际能力。
结语:少儿英语教学应该要适应少儿生理发展特点和心理活动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因材施教,合少儿感兴趣的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而科学的教学活动。根据少儿的大脑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强、听觉敏锐、心理障碍较少的心理特点,教师给他们多一点无意识记,配以丰富多样的游戏教学,创造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赵萍.小学教学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家访.教育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3]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Han Zhaohon Fossilization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