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小古文 领略古文美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jxl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古文”是指适合学生阅读的小文言文,具有篇幅短、浅显易懂、故事趣味性强等特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很大部分是通过文言文形式传承下来的,而小古文就是其中的一种文化载体,它的内容丰富而生动。学生阅读小古文有助于提高综合素养,感悟中国古典文化之美。但在现实教学中,小古文并不特别受学生欢迎,在学生眼中,古文就像是一个老者,既严肃无趣,又晦涩难懂,且古文中的生僻字更易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在白话文与古文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古文的趣味和情怀,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和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精髓。那么,教师应该从哪几方面着手,促进学生阅读小古文,“玩转”小古文呢?
  一、动情朗读,感悟小古文之情
  在教学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而小古文学习也同样需要朗读。由于小古文无论在语言还是形式上都有其特定的元素,尤其是在一些细节上流露出了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这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古典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通过动情朗读,可以让学生在字词之间体会到小古文所蕴含的“情味”,更加深入地理解内容,领略到古典文化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女娲补天》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首先引导学生:“天地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大家感到可怕,请同学们首先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内容,并画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学生通过阅读找出了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接着教师提问:“同学们阅读后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道:“太恐怖了,好难过。”“所以,课文一开始就说:‘天哪,太可怕了!’”教师在教学小古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让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比如,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想象哪句话是令人感到害怕的。于是,学生开始朗读并画出了紧扣“可怕”主题的两句话。“开头这句与后面几句话是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道:“开头这句是总描述,后面是具体描写。”“根据自己的想象,请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一场景进行表述。”于是,学生抓住对“可怕”的描写,用自己的方式,动情地将课文朗读出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能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真实体验小古文所描写的内容,体会语言所创造出的情感特色,进而理解小古文的意蕴。
  二、形象表演,体会小古文之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若想帮助学生学好小古文,必须从兴趣着手,引导学生悟出小古文的趣味。教师可以探寻多种多样的题材,开展多种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其中表演是学生最喜爱的学习活动之一,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出来,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感悟更多小古文的内涵,降低对小古文的理解难度,加深对小古文的理解与记忆。
  比如,教学《司马光》这篇小古文,在学生对内容有了基础的理解后,教師可以引导学生将小古文改编成课本剧,并让几个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由于这篇小古文在内容上比较简单,没有语言对话和表情动作,因此,要将这个故事演好并不容易,若是能将其生动表演,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表演之前学生首先对小古文进行反复诵读,并确定小组人员和角色,剖析角色特点,进行充分的排练。在最终的表演中,饰演“司马光”的学生,穿着古装,拿着书本,以一个古时书生的模样出现在全班面前。其他角色则在嬉戏打闹,将“戏于庭”生动地表演出来,最后,主角“司马光”破缸,水流出,孩童得救。表演时学生还加入了表情,一会儿表现惊讶,一会儿又显得很镇定,将小古文内容完美而逼真地表演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将小古文内容熟记下来,并充分理解了小古文的意思。因此,对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进行表演,不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迁移仿写,掌握表达之法
  小古文是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包含的独特语言形式非常值得学生探讨和学习。写作从仿写开始。教师不妨在学生朗读和表演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仿写,这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
  再以《司马光》一文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古文深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以什么方式来描写的。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能感受到作者在写作时,虽语言精练,却将事件生动而准确地描述出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主角的行为,动静结合,描写得非常细腻。这时候,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进行仿写,可以是相同的写作手法,选择生活中一件记忆犹新的事情描写出来,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古文的经验,运用文言的形式来进行仿写。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在丰富的阅读积累下,小古文的表达方式逐渐被学生所掌握,只要学生勤加练习,不断汲取小古文的营养,定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作为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小古文教学方式,以朗读为基础,以兴趣为核心,以写作为目的,逐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用多种方式来丰富小古文课堂,让生动、多彩的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小古文的港湾,让学生在奇妙无穷的小古文世界中尽情畅游,感受小古文的情、意、趣,更好地为学生开启小古文智慧的大门,充分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记忆极佳的时期,这时候将小古文阅读融入课堂,更能滋养学生心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格,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正余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一、读题导入,了解背景  1. 初次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感受?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什么不是种给自己看呢?我能感受到德国人有一种善良的品质,会将美丽的花让别人看。  生:自己的花怎么样才能让别人看呢?自己的花又是如何讓别人看到的呢?  师:带着这些疑问及不一样的感受,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季羡林先生。  2.简介季羡林:季羡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师、语言学家、国学家、史学家
【文本解读】  《天地人》是统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课,对于渗透传统文化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篇课文作为无注音识字的第一课,共有6个生字:“天、地、人、你、我、他”,这6个生字分两行排列,“天、地、人”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你、我、他”是“人”的三个代称。背景是国画《一望大江开》,画面近景是岩石松枝,中间是大片留白,远处空旷无垠,咫尺之间
主题性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立足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主题性群文阅读中关注学生习作视角的多样化结合,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可以遵循在常态中找非常态、在偶然中找必然、在对比中发现闪光点等,选择有探讨价值的习作视角组织教学,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温儒敏教授强调要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最管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新时期教学应该在
在“学为中心”的背景下,阅读教学提倡要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处于低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好玩也是天性使然,因此在教学中开展适当的游戏,能使学生充满快乐。所以在教学中融入部分游戏元素,营造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从而有效促进他们阅读素养的提升。  一、借助趣味游戏,深化语言积累  语言知识的积累非一朝一夕之事,若让学生每天
写景抒情类文本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进入中年级之后就开始大量出现,这一类文本借助对景物特点的描绘抒发作者情感,展现景物特质,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欣赏美景,陶冶情操,还要能够从表达视角积累写景抒情的策略。但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没有能够从学生学情和文体特点入手,合理制订课堂教学的目标,导致教学效益不佳。笔者结合《荷花》一文的教学谈谈写景抒情类文本在目标制订时的常见误区及对应策略。  
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对教材内容产生深刻理解,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的具有情绪色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在其中体验知识的形成,从而发展其心理机能。这是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所创设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开始接触生字学习和普通话学习时,首先就需要借助拼音这一语文工具。但是一年级学生常会在认知抽象的拼音字母时感到有难度,加上教师采取的反复读背的方式,势必会导致学生丧失兴趣。针对拼音教学,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三,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一个学生跑进来慌张地说道:“王老师,你快去看看,黄小青又在教室里发疯了。”我立马来到教室,只见教室里一片狼藉:此时的小青像一头发怒的雄狮,双拳紧握,心中的怒火正熊熊燃烧,上课教师正忙于疏散其他脸色吓得铁青的学生。我急忙上前拉住小青,说道:“小青,有什么事出来和王老师说吧。”可是,小青竟然咆哮着喊出“滚”,我惊愕了—— 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竟然敢用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可以流畅地进行人际交流。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年的磨砺,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语言行动上,较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得到提升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依纲扣本,用教材教  编者对教材中每单元安排的口语交际
小古文是指篇幅比较短小的文言文,以其不朽的魅力流传了下来,成为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统编本教材的使用,小古文开始进入小学生的视野。教材中所选的小古文浅显易懂、有情有趣。小古文群文阅读是指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阅读较多的小古文,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阅读效率,提升语文素养。课标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课标的召
身处信息时代,学生的思维更易被激活,知识面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广。一些教师认为查资料总有好处,便让学生频繁地查资料,但有很多学生并不太善于查资料。我们布置学生查资料时要结合实际,既要考虑教材的实际、课堂的实际,也要顾及学生的实际,使材料真正发挥作用。我觉得应关注如下的问题:  一、查有价值的资料  “查”是为“用”服务的。有用的资料才查,用处不大的资料要少查,甚至不查。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