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古文”是指适合学生阅读的小文言文,具有篇幅短、浅显易懂、故事趣味性强等特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很大部分是通过文言文形式传承下来的,而小古文就是其中的一种文化载体,它的内容丰富而生动。学生阅读小古文有助于提高综合素养,感悟中国古典文化之美。但在现实教学中,小古文并不特别受学生欢迎,在学生眼中,古文就像是一个老者,既严肃无趣,又晦涩难懂,且古文中的生僻字更易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在白话文与古文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古文的趣味和情怀,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和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精髓。那么,教师应该从哪几方面着手,促进学生阅读小古文,“玩转”小古文呢?
一、动情朗读,感悟小古文之情
在教学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而小古文学习也同样需要朗读。由于小古文无论在语言还是形式上都有其特定的元素,尤其是在一些细节上流露出了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这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古典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通过动情朗读,可以让学生在字词之间体会到小古文所蕴含的“情味”,更加深入地理解内容,领略到古典文化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女娲补天》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首先引导学生:“天地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大家感到可怕,请同学们首先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内容,并画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学生通过阅读找出了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接着教师提问:“同学们阅读后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道:“太恐怖了,好难过。”“所以,课文一开始就说:‘天哪,太可怕了!’”教师在教学小古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让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比如,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想象哪句话是令人感到害怕的。于是,学生开始朗读并画出了紧扣“可怕”主题的两句话。“开头这句与后面几句话是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道:“开头这句是总描述,后面是具体描写。”“根据自己的想象,请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一场景进行表述。”于是,学生抓住对“可怕”的描写,用自己的方式,动情地将课文朗读出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能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真实体验小古文所描写的内容,体会语言所创造出的情感特色,进而理解小古文的意蕴。
二、形象表演,体会小古文之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若想帮助学生学好小古文,必须从兴趣着手,引导学生悟出小古文的趣味。教师可以探寻多种多样的题材,开展多种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其中表演是学生最喜爱的学习活动之一,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出来,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感悟更多小古文的内涵,降低对小古文的理解难度,加深对小古文的理解与记忆。
比如,教学《司马光》这篇小古文,在学生对内容有了基础的理解后,教師可以引导学生将小古文改编成课本剧,并让几个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由于这篇小古文在内容上比较简单,没有语言对话和表情动作,因此,要将这个故事演好并不容易,若是能将其生动表演,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表演之前学生首先对小古文进行反复诵读,并确定小组人员和角色,剖析角色特点,进行充分的排练。在最终的表演中,饰演“司马光”的学生,穿着古装,拿着书本,以一个古时书生的模样出现在全班面前。其他角色则在嬉戏打闹,将“戏于庭”生动地表演出来,最后,主角“司马光”破缸,水流出,孩童得救。表演时学生还加入了表情,一会儿表现惊讶,一会儿又显得很镇定,将小古文内容完美而逼真地表演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将小古文内容熟记下来,并充分理解了小古文的意思。因此,对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进行表演,不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迁移仿写,掌握表达之法
小古文是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包含的独特语言形式非常值得学生探讨和学习。写作从仿写开始。教师不妨在学生朗读和表演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仿写,这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
再以《司马光》一文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古文深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以什么方式来描写的。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能感受到作者在写作时,虽语言精练,却将事件生动而准确地描述出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主角的行为,动静结合,描写得非常细腻。这时候,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进行仿写,可以是相同的写作手法,选择生活中一件记忆犹新的事情描写出来,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古文的经验,运用文言的形式来进行仿写。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在丰富的阅读积累下,小古文的表达方式逐渐被学生所掌握,只要学生勤加练习,不断汲取小古文的营养,定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作为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小古文教学方式,以朗读为基础,以兴趣为核心,以写作为目的,逐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用多种方式来丰富小古文课堂,让生动、多彩的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小古文的港湾,让学生在奇妙无穷的小古文世界中尽情畅游,感受小古文的情、意、趣,更好地为学生开启小古文智慧的大门,充分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记忆极佳的时期,这时候将小古文阅读融入课堂,更能滋养学生心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格,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正余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一、动情朗读,感悟小古文之情
在教学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而小古文学习也同样需要朗读。由于小古文无论在语言还是形式上都有其特定的元素,尤其是在一些细节上流露出了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这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古典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通过动情朗读,可以让学生在字词之间体会到小古文所蕴含的“情味”,更加深入地理解内容,领略到古典文化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女娲补天》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首先引导学生:“天地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大家感到可怕,请同学们首先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内容,并画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学生通过阅读找出了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接着教师提问:“同学们阅读后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道:“太恐怖了,好难过。”“所以,课文一开始就说:‘天哪,太可怕了!’”教师在教学小古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让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比如,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想象哪句话是令人感到害怕的。于是,学生开始朗读并画出了紧扣“可怕”主题的两句话。“开头这句与后面几句话是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道:“开头这句是总描述,后面是具体描写。”“根据自己的想象,请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一场景进行表述。”于是,学生抓住对“可怕”的描写,用自己的方式,动情地将课文朗读出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能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真实体验小古文所描写的内容,体会语言所创造出的情感特色,进而理解小古文的意蕴。
二、形象表演,体会小古文之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若想帮助学生学好小古文,必须从兴趣着手,引导学生悟出小古文的趣味。教师可以探寻多种多样的题材,开展多种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其中表演是学生最喜爱的学习活动之一,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出来,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感悟更多小古文的内涵,降低对小古文的理解难度,加深对小古文的理解与记忆。
比如,教学《司马光》这篇小古文,在学生对内容有了基础的理解后,教師可以引导学生将小古文改编成课本剧,并让几个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由于这篇小古文在内容上比较简单,没有语言对话和表情动作,因此,要将这个故事演好并不容易,若是能将其生动表演,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表演之前学生首先对小古文进行反复诵读,并确定小组人员和角色,剖析角色特点,进行充分的排练。在最终的表演中,饰演“司马光”的学生,穿着古装,拿着书本,以一个古时书生的模样出现在全班面前。其他角色则在嬉戏打闹,将“戏于庭”生动地表演出来,最后,主角“司马光”破缸,水流出,孩童得救。表演时学生还加入了表情,一会儿表现惊讶,一会儿又显得很镇定,将小古文内容完美而逼真地表演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将小古文内容熟记下来,并充分理解了小古文的意思。因此,对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进行表演,不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迁移仿写,掌握表达之法
小古文是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包含的独特语言形式非常值得学生探讨和学习。写作从仿写开始。教师不妨在学生朗读和表演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仿写,这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
再以《司马光》一文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古文深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以什么方式来描写的。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能感受到作者在写作时,虽语言精练,却将事件生动而准确地描述出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主角的行为,动静结合,描写得非常细腻。这时候,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进行仿写,可以是相同的写作手法,选择生活中一件记忆犹新的事情描写出来,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古文的经验,运用文言的形式来进行仿写。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在丰富的阅读积累下,小古文的表达方式逐渐被学生所掌握,只要学生勤加练习,不断汲取小古文的营养,定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作为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小古文教学方式,以朗读为基础,以兴趣为核心,以写作为目的,逐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用多种方式来丰富小古文课堂,让生动、多彩的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小古文的港湾,让学生在奇妙无穷的小古文世界中尽情畅游,感受小古文的情、意、趣,更好地为学生开启小古文智慧的大门,充分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记忆极佳的时期,这时候将小古文阅读融入课堂,更能滋养学生心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格,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正余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