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感到最难的上作文,尤其是考试作文。有的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后,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不知怎样写才好。这样归咎于平时的训练不够,当然,要在短短的30至40分钟里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似乎要求有些过高。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我班学生陈小蓉,在40分钟的时间里就写出洋洋洒洒一千多字的想象作文《二十年后的我》。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学生必须掌握快速表达的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快速,方法
1.快速作文的训练方法
“胸有成竹”才能一挥而就。意在笔,才能挥洒自如。在平时就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善于观测、勤于动笔、积累素材。通过几年的磨练,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步骤,快速作文是能成功的。其系列途径主要有四:
1.1教会学生如何积累材料。
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积累是快速作文的基础。一方面要多读,如故事书、新编的全国优秀作文书、儿童杂志等等。读的多,语言功夫就会深厚起来,有了好的语言,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另一方面要善于积累,巧妇难为米之炊。作文没有材料,自然不知从何着手。但材料的储备也要有所选择。因为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小作者运思的进行和作文的好坏。所以在储备材料时要像货物堆积仓库一样把它分类摆好。那么怎样积累材料呢?其实积累材料的方法多种多样的:①特别好的文章可以剪辑;②特别好的优美的句子段落可背诵;③特别好的素材可以摘录。积累时要注意整理,如开篇为一个栏目,主体为一个栏目,结尾为一个栏目。每个大栏目下可分为若干个小栏目,如主体部分可分为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窗口、心灵秘史、热门话题、读后感受、旅游景点、地域风情、神话故事等等。有的人看的多,忘的也多,写起来脑子里仍空荡荡的。只有平时多积累,作文时才可能文思泉涌。
1.2让学生学会观察。
有一位画家曾经说过:要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就是说对周围的一切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如果没有了兴趣和好奇心,就会对周围发生的现象熟视无睹,也就没有如何材料可写了。所以,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眼中有物。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呢?我常在课堂上布置一些特殊的小任务,如让学生回家后仔细观察鱼的眼睛和猫的眼睛有什么区别,观察好后回来告诉我。第二天,学生回来后说猫的眼睛比鱼的大;有的说猫的眼睛会咪,鱼的不会;有的说猫眼的瞳孔会变化,根据学生观察得出的不同结果就比较满意了。第三天,大部分同学都能说出猫的眼睛在早、中、晚的变化,而鱼的没有变化。于是,我再进一步给学生指出没有观察到的地方,猫的眼睛生长在同一侧的,它的视角只有180度,只能看前面。而鱼的眼睛长在两侧,视角有360度,能看见前后左右,学生感到很奇怪。通过这些例子,大大激发了学生观察兴趣。观察是小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观察才能使小学生感知事物,积累知识和作文素材,没有观察,小学生的作文便无从下笔。平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游戏娱乐、劳动学习等各种活动中注意对事物和人物等进行观察。既要求全面观察,又注重局部观察。要求学生对事物的来龙去脉、发生、发展、经过、结果的全过程记忆下来。对人物的身材、容貌、衣着、语言、动作等进行观察。对动物的毛色、形状、大小、动作、声音进行观察。对植物的观察抓住色彩、大小、形状的观察。对器物的观察,综合人物动物和植物以及器物本身的特征观察。
1.3使学生学会拼装。
小学生作文,最初阶段是扶着走。然后,给他一个拐杖试着走,扶着走就是老师帮着设计好开头、主体、结尾,再按老师的设计与提示去写。学着走就是给学生讲明作文内容的范围,说明了要达到的目的,再给学生讲一些范文,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来写。其实任何一件事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与拼装是对知识的转换生成训练,决不能把它归如抄袭。如《我的老师》先在主体部分选出一两个素材,再选与相适应的开头、结尾。
在拼装过程中,首先要注意人物的职业身份、年龄、性别始终保持一致。其次是时间地点保持一致性和连惯性。因为背景性段落有很强的时间特征。例如:冬天的景物就不能用于夏天。再次,拼装时先设计主体部分,再配开头结尾,然后作一定调整修饰,使全文上下连贯,浑然一体。
1.4掌握快速作文的基本技巧。
古人虽然说:文无定法,但作文还是有一些常用的技巧,比如:记叙文的顺叙、倒叙、插叙等,这里以记叙文为例说明。
1.4.1找准题眼,快速审题。题眼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字,它是题目的重心,内容的重点,一定要找准。下面一组题目,它们在文字上差别虽不大,却关系到文章中心重点的确定。《我的老师》可以是教我们的师长,也可以是生活学习中给我们以帮助,教我们明白事理的人和事物。可选的题材范围较广,《我的小学老师》侧重写小学时老师对我的启蒙或帮助,《最难忘的老师》侧重描写对我起重大影响的老师。
1.4.2通过电影、电视,快速选材。找准题眼后,就是选材了。选材时可以像放电影一样。
(1)让相关的人或事通过电影。如《关怀》,关怀我们的有:每天为一家做饭、洗衣,晚上还要批改作业的妈妈;对我又疼又爱又严格的爸爸;关心爱护我们的老师……
(2)让事情的全过程通过电影,如:《有趣的星期天》写星期天野炊就要回忆这次野炊的全过程:准备——出发——生火——煮饭——炒菜——开餐——回家。在此基础上确立一个重点构思全文就顺理成章了。
(3)让同类范文通过电影。有时碰到棘手的题目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表现方法不妨回忆同类范文的写法。
1.4.3按快门构思要快速。当生活中的形象事情在脑子里一个接一个地通过电影时就要根据作文要求有选择地捕捉它。迅速按下快门拍下那些动人的镜头。按快门时要叙事完整,过程要详细,顺序要得当。
2.快速作文应注意的事项
2.1快速作文训练的中心是快,这种训练是在学生有一定的作文基础和积累上进行的。如果没有这种前提那就会欲速则不达。
2.2快速作文训练的实质是快速思维,快速联想,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如果训练中只注重这个法,那个法,忽视学生思维的训练则是舍本求末了。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快速,方法
1.快速作文的训练方法
“胸有成竹”才能一挥而就。意在笔,才能挥洒自如。在平时就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善于观测、勤于动笔、积累素材。通过几年的磨练,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步骤,快速作文是能成功的。其系列途径主要有四:
1.1教会学生如何积累材料。
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积累是快速作文的基础。一方面要多读,如故事书、新编的全国优秀作文书、儿童杂志等等。读的多,语言功夫就会深厚起来,有了好的语言,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另一方面要善于积累,巧妇难为米之炊。作文没有材料,自然不知从何着手。但材料的储备也要有所选择。因为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小作者运思的进行和作文的好坏。所以在储备材料时要像货物堆积仓库一样把它分类摆好。那么怎样积累材料呢?其实积累材料的方法多种多样的:①特别好的文章可以剪辑;②特别好的优美的句子段落可背诵;③特别好的素材可以摘录。积累时要注意整理,如开篇为一个栏目,主体为一个栏目,结尾为一个栏目。每个大栏目下可分为若干个小栏目,如主体部分可分为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窗口、心灵秘史、热门话题、读后感受、旅游景点、地域风情、神话故事等等。有的人看的多,忘的也多,写起来脑子里仍空荡荡的。只有平时多积累,作文时才可能文思泉涌。
1.2让学生学会观察。
有一位画家曾经说过:要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就是说对周围的一切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如果没有了兴趣和好奇心,就会对周围发生的现象熟视无睹,也就没有如何材料可写了。所以,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眼中有物。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呢?我常在课堂上布置一些特殊的小任务,如让学生回家后仔细观察鱼的眼睛和猫的眼睛有什么区别,观察好后回来告诉我。第二天,学生回来后说猫的眼睛比鱼的大;有的说猫的眼睛会咪,鱼的不会;有的说猫眼的瞳孔会变化,根据学生观察得出的不同结果就比较满意了。第三天,大部分同学都能说出猫的眼睛在早、中、晚的变化,而鱼的没有变化。于是,我再进一步给学生指出没有观察到的地方,猫的眼睛生长在同一侧的,它的视角只有180度,只能看前面。而鱼的眼睛长在两侧,视角有360度,能看见前后左右,学生感到很奇怪。通过这些例子,大大激发了学生观察兴趣。观察是小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观察才能使小学生感知事物,积累知识和作文素材,没有观察,小学生的作文便无从下笔。平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游戏娱乐、劳动学习等各种活动中注意对事物和人物等进行观察。既要求全面观察,又注重局部观察。要求学生对事物的来龙去脉、发生、发展、经过、结果的全过程记忆下来。对人物的身材、容貌、衣着、语言、动作等进行观察。对动物的毛色、形状、大小、动作、声音进行观察。对植物的观察抓住色彩、大小、形状的观察。对器物的观察,综合人物动物和植物以及器物本身的特征观察。
1.3使学生学会拼装。
小学生作文,最初阶段是扶着走。然后,给他一个拐杖试着走,扶着走就是老师帮着设计好开头、主体、结尾,再按老师的设计与提示去写。学着走就是给学生讲明作文内容的范围,说明了要达到的目的,再给学生讲一些范文,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来写。其实任何一件事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与拼装是对知识的转换生成训练,决不能把它归如抄袭。如《我的老师》先在主体部分选出一两个素材,再选与相适应的开头、结尾。
在拼装过程中,首先要注意人物的职业身份、年龄、性别始终保持一致。其次是时间地点保持一致性和连惯性。因为背景性段落有很强的时间特征。例如:冬天的景物就不能用于夏天。再次,拼装时先设计主体部分,再配开头结尾,然后作一定调整修饰,使全文上下连贯,浑然一体。
1.4掌握快速作文的基本技巧。
古人虽然说:文无定法,但作文还是有一些常用的技巧,比如:记叙文的顺叙、倒叙、插叙等,这里以记叙文为例说明。
1.4.1找准题眼,快速审题。题眼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字,它是题目的重心,内容的重点,一定要找准。下面一组题目,它们在文字上差别虽不大,却关系到文章中心重点的确定。《我的老师》可以是教我们的师长,也可以是生活学习中给我们以帮助,教我们明白事理的人和事物。可选的题材范围较广,《我的小学老师》侧重写小学时老师对我的启蒙或帮助,《最难忘的老师》侧重描写对我起重大影响的老师。
1.4.2通过电影、电视,快速选材。找准题眼后,就是选材了。选材时可以像放电影一样。
(1)让相关的人或事通过电影。如《关怀》,关怀我们的有:每天为一家做饭、洗衣,晚上还要批改作业的妈妈;对我又疼又爱又严格的爸爸;关心爱护我们的老师……
(2)让事情的全过程通过电影,如:《有趣的星期天》写星期天野炊就要回忆这次野炊的全过程:准备——出发——生火——煮饭——炒菜——开餐——回家。在此基础上确立一个重点构思全文就顺理成章了。
(3)让同类范文通过电影。有时碰到棘手的题目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表现方法不妨回忆同类范文的写法。
1.4.3按快门构思要快速。当生活中的形象事情在脑子里一个接一个地通过电影时就要根据作文要求有选择地捕捉它。迅速按下快门拍下那些动人的镜头。按快门时要叙事完整,过程要详细,顺序要得当。
2.快速作文应注意的事项
2.1快速作文训练的中心是快,这种训练是在学生有一定的作文基础和积累上进行的。如果没有这种前提那就会欲速则不达。
2.2快速作文训练的实质是快速思维,快速联想,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如果训练中只注重这个法,那个法,忽视学生思维的训练则是舍本求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