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衡家藏文玩鉴评等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评:王蔚华
  藏者持一铁质兽形物,不知作何使用,希本刊予以鉴明。残高15厘米,底长6厘米,宽4厘米,残重1.4千克,生铁而铸,平底内凹。形状为翘尾麒麟,蹲坐于六边形须弥座之上,座有束腰,上枋窄,下枋长。此麒麟双目圆睁,嘴巴上咧,大耳,头发向前上冲,紧跟其后有一孔,当为悬系之用,胸前挂五个铃铛,身上有道道鳞甲纹。此物叫“权”,就是我们常说的“秤砣”、“秤锤”,称量的工具。
  
  我国从什么时候出现重量单位,最早的重量标准是什么,尚不清楚。西周青铜器铭文上的匀、寽、爱是重量单位,但匀、寽、爰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它们的单位量值,已无法确知。秦汉文献虽每对寽、爰作些注释,但说法不一,无可依从。最早较系统地记载衡制的文献仅见《汉书·律历志》和《小尔雅》。《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小尔雅》则云“二十四铢曰两,两有半曰捷,倍捷曰举,倍举曰锊,锊谓之锾,二锾四两谓之(角力),(角力)十谓之衡,衡有半谓之秤,秤二谓之钧,钧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其中捷、举、鼓等单位在其他文献和器物中均未见。迄今所见最早的杆秤形象是南朝画家张僧繇绘的执秤图,同时代,敦煌莫高窟254窟北壁的北魏壁画《尸毗王本生图》中,有掌衡者使用杆秤的形象,描绘“割肉贸鸽”的故事。元代壁画中也有执秤图。从中可以看到杆秤的不同形制和发展过程,以及使用情况。
  再观此物,铸造精美,铁锈自然,有长期使用后的磨损痕迹,又因麒麟头发向前上冲,底座为六边形,时代应为明朝早期。据《明会典》载,从洪武元年到嘉靖四十五年共计颁布十七次有关度量衡的法令,对度量衡标准的制发和管理比较重视。这件实物可以说是对当时民间社会使用杆秤情况的真实反映。
  
  大清金砖
  鉴评:王蔚华
  
  藏者持“大清金砖”一块,长5厘米,宽3.5厘米,厚2.6厘米,并有宣纸墨书一份,全文如下:“藏书吾家历代为官,祖传大清金砖一枚,时逢战乱,吾随本部欲赴台北,故将金砖藏于荒山土中,记下地形,以使日后返回掘宝之用,有天缘者得之,冀代为善事以卖,吾留宝之顾也师座刘永发民国卅七年仲秋”。金砖的六个面均印有纹饰,分别为:正面着清朝宫服半身人像;应对面一“寿”字,周围楷书“光绪五年”;楷书“福”字分占两面;两条龙纹也分占两面。
  
  通观此“大清金砖”并非黄金所制,纹饰非常草率,附带的墨书,墨迹漂浮,不深沉,书法功底软弱。凭此几点就可断定为新近仿造品。
  
  藏界新闻
  
  《文玩赏读》面世
  著名书画印艺术家兼收藏、鉴赏家韩天衡与青年篆刻家韩回之合著的《文玩赏读》一书近日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集中反映了韩氏父子多年来在文房类古玩收藏、鉴赏方面的心得,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文玩近300件。无论是笔砚纸墨,还是金(铜)器、玉器、漆器、陶器、瓷器等书斋中的小用品、小摆设都尽显雅致、精巧,其中不乏稀世珍宝,展示了书斋文化之缤纷。其中或述说鉴赏之道,或指点辨伪迷津,是收藏爱好者难得的一本好书。(《文汇报》)
  
  中国美术馆收到厚礼
  
  近日,中国美术馆收到建馆以来获赠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份捐赠。82岁的老艺术家刘迅一次性倾囊捐出1783件作品,包括363件个人绘画作品、1332件个人收藏作品和88幅二玄社复制品。刘老表示将这些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是为它们找到了最好的归宿。据悉,此批作品中的108幅俄罗斯油画尤其珍贵,仅单幅的收藏价动辄高达上万美金。(《京华时报》)
  
  秦兵马俑有望摆脱空气污染造成的侵蚀
  
  近日,就秦始皇兵马俑遭受严重空气污染而被侵蚀的问题,出现了一支由中科院及秦兵马俑博物馆牵头的中美专家组成的科学家队伍,欲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兵马俑面对的大气污染变化,以力保此庞大古迹群免受侵蚀。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指出,此研究将为中国日后的博物馆提供一套防治大气污染的先例,以供日后借鉴。(《新快报》)
  
  清代龙椅表面生出龙形白霜
  
  近日,北京一收藏家所收藏的一把清代龙椅长出了一层白霜,外形酷似一条龙,现象十分奇特。据专家介绍,这有可能是当时匠工在选料时,发现这块木料显现出了龙形白霜,便特意把这块木料做成了龙椅背。只是白霜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才可以显现出来。此龙形白霜,时隔近百年仍然这么清晰,可算是一个奇迹。(《北京娱乐信报》)
  
  襄阳王府绿影壁受损严重襄阳王府绿影壁坐落于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古城内,是中国现存的四大龙壁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风蚀、酸雨侵蚀等原因,绿影壁局部破碎、剥落,壁面与须弥座之间的绿泥片岩受损情况尤为严重。据专家介绍,如不及时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绿影壁将会解体,甚至坍塌,亟待保护。(新华社)
  
  珠海名家作品展伪作“任欣赏”
  
  日前,珠海市博物馆举行的“黎雄才关山月作品展”引起轩然大波。所展38幅作品全被指认为伪作,博物馆在展出多日后提前撤展。经包括广东美院关山月研究室主任、黎雄才的老助手,及关山月之女关怡和黎雄才之子黎捷在内的8位美术界专家亲自鉴定,此批画作无论用色、用笔还是题款的书法,都与真品相差太远。作为展出方的珠海市博物馆对展出画作的真伪是否负责,有待法律认定。(《广州日报》)
  
  考古发现
  
  西安小雁塔挖出罕见唐代石佛
  正在西安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进行建设的民工近日在距小雁塔塔身几百米的一处灰坑中,发掘出20余件隋、唐等时期的各类珍贵文物,其中一尊身高近两米的无头佛造像和记载明代皇帝赐匾荐福寺的残碑尤为珍贵。专家认为,这些出土的珍贵文物,对研究小雁塔的变迁及唐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新华社)
  
  汉青铜笔搁现南逼
  近日,江苏南通一收藏者展示了自己所收藏的“汉朝正殿笔雀铜瓦”青铜器笔搁。此件“汉朝正殿笔雀铜瓦”青铜器文房笔搁通过了当地文物专家的鉴定。它是汉朝时的文房用具——笔搁用来搁放毛笔的用具),是存世最早的一件青铜器文房书具器种。(《扬子晚报》)
  
  云安掘出1130枚北宋古币
  近日,广东云安县一村民在修整耕路时,挖出了总重达4.1公斤的铜质古钱币。经初步点算,这批铜质钱币共42个品种1130枚。大都布满了绿色的斑斑锈迹,但大小基本一致,而且大部分均为单面铸造,其中很多钱币铸有“太平通宝”、“天元通宝”、“祥元通宝”等字样。这批钱币大部分应属北宋时期,而其具体研究价值和实物价值还有待专家进—步鉴定。(《广州日报》)
  
  河南安阳发现一处龙山文化遗址
  河南省安阳市柴库村北地近日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址。截至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在遗址内发现房基、灰坑、圆形窖穴、夯土花土沟等众多人类活动遗迹,出土大量从龙山文化时期到商代的陶片、骨锥、石斧、蚌镰、石镰等器物。专家称,目前出土的大量陶鼎、陶碗、陶罐等残片,其磨光黑陶、方格纹、粗绳纹等,具有明显龙山文化特征。(《光明日报》)
  
  贵州三都首现350页厚手抄水书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档案局最近征集到一本厚达350页的民间手抄水书。水书,意为水族文字、书籍的通称。这是三都水族自治县自1986年抢救征集水书以来,在征集到的5168册水书中最厚的手抄卷本。其独到之处为,它把很多水族文字翻译为汉字,消除了不少水书象形字符号。书中还有部分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老文字符号,与夏陶符号、甲骨文、金文有内在联系,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新华社)
  
  南昆山深藏明代造纸遗址
  近日,广东龙门县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南昆山南麓—个幽谷深处发现一处明代造纸遗址,其年代应不晚于明代中后期,很可能是明嘉靖时期(公元1522-1566年)建造的。它证明龙门人利用竹资源的历史最少不晚于明朝中后期。当地将长期保留此明代造纸遗址原貌供游客参观。(《广州日报》)
  
  展览快讯
  
  中国奇石云集大连
  来自全国10余个省份的近百家名优企业及奇石收藏家,携1000余种、十几万件奇石会聚大连劳动公园北广场展出。此次展品当中,不仅有安徽的“天下第一石”——灵壁石、南京的雨花石、新疆的河田玉、广西柳州的大化石、福建的寿山石等众所周知的奇石,还有来自黄河小浪底和长江三峡的精美观赏石,特别是首次登陆大连的“生发石”格夕岭人称奇。(人民网)
  
  靳尚谊首办个人艺术回顾展
  日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14年校长的当代著名油画家靳尚谊,在母校87周年校庆之际,举办首次大型个展,并将个展作为礼物献给母校。艺术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由画家自己积累、从全国各地博物馆、美术馆以及私人收藏中汇集出的160幅作品。作品集中了靳尚谊的全部代表作,分油画人物、风景、素描三大部分。
  《果实》、《医生》和以彭丽嫒为模特的《青年女歌手》等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画作都亮相在回顾展上。(本刊记者/尧小峰)
  
  丁绍光京城传道60幅珍品留京
  近日,著名画家丁绍光出现在人民大会堂云南厅,在他创作的大型壁画“西双版纳”前,为数百名美术爱好者进行了主题为“艺术的思考”的演讲。据悉,新近在北京SOHU现代城开业的“丁绍光艺苑”刚刚从美国带来了丁绍光的60幅经典作品,今后将在北京进行小型的流动画展。(本刊记者/泊乔)
  
  盛铝珊老北京市井风情画展举办
  近日,由文之杰文化艺术中心主办的盛锡珊老北京情画展和研讨会在徐悲鸿纪念馆举办。北京部分文艺界知名人士在参观完老北京市井风情艺术画展后呼吁,相关部门应以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挽救那些正在悄然消失的北京传统文化。(本刊记者/泊乔)
  
  首后最具实力的女性艺术家作品展在京举行
  近日由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北京古玩城书画艺术世界、北京辅仁大学校友会美术研究人、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等十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女人与世界”中国38位优秀画家作品展在北京古玩城书画艺术世界开幕。本次画展旨在提升女性画家的社会地位,昭示社会关注女性画家作品的商业价值。画展历时8天,由古今世界(北京)文化艺术公司公益基金捐助承办。(本刊记者/刘娟)
  
  如何识别、判断连环画的收藏价值?
  ——贵州郭沛:目前,连环画已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热门藏品,请问老编:如何识别连环画的收藏价值?
  老编:识别连环画的收藏价值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识别版本。版本是决定其收藏价值高低的主要因素,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连环画,年代久远,存世量少,而且用画家原稿制版,能真实反映原作风格,所以收藏价值较高。
  2.了解发行量。“物以稀为贵”,连环画发行量越大,拥有者越多,其收藏价值越小,反之,则收藏价值越大。另外,一些年代久远的作品也颇具收藏价值。
  3.注意题材。连环画画面、题材的意义大小,关系到其收藏价值,一般来说,题材内容意义重大、独特,其收藏价值也越高。此外一些文学名著以及名家名作题材连环画,也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4.观察品质。品质佳的连环画收藏价值则高,连环画的品质,一是看其外观新旧程度;二是看其印制工艺的高低;三是看封面、封底及内页有无缺损;四是看其有无虫蛀和污迹。
  
  紫砂壶的鉴别断代方法有哪些?
  ——湖南徐云龙:紫砂壶是一种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高雅艺术品,请问老编如何鉴定紫砂壶?
  老编:紫砂壶的鉴定,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
  1.明代与清初的紫砂壶,大多数刻有当时制壶名家的署名和年款。清代至今,仍沿用“宜兴”或“荆溪”字样。
  2.从壶的造型与质地看,明代紫砂壶较注重器形,造型朴拙高雅;清康熙以后在注重器形的同时还注重壶的装饰和色彩,以及釉彩、印花等工艺。明代晚期壶身上出现用草书题款,清嘉庆年间在陈鸿寿制的“曼生壶”上出现题诗作画。而包锡砂壶则始于清道光时的朱坚。需要注意的是,明代早期紫砂壶,往往带垂釉泪痕,外观虽然不够温润,但一般可看作明万历以来的。
  3.上品的紫砂壶,修胎工整,壶嘴、壶口和壶把上端形成一条直线。小壶装满水后,置于水中,仍可浮于水面,保持水平。其次,好的紫砂壶,质地细腻,色泽光润,泡茶不失原味。
  
  
  初入藏界应注意哪些方面?
  ——四川杨华:我是初入藏界的新手,请老编就如何搞好收藏指点一二。
  老编:收藏投资也具有风险,因此初入藏界者应注意以下三点:
  1.搞收藏应心态平衡,量力而行。初入藏界者不可贪多求全,可先从小件入手,增长知识,积累经验,不断提高鉴别能力,并确定感兴趣的专项进行收藏。
  2.提高文化修养与鉴赏水平。收藏是一项知识密集型的文化活动。随着我国新一轮收藏热的到来,市场上赝品也日益增多,如果缺乏一定的收藏知识和辨别赝品的能力,极易受骗上当。
  3.警惕跟风和炒作。有的人认为收藏市场必须炒作,否则就没有行情,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初学者应冷静判断,如果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轻率投资,则很容易遭受损失。
  
  《收藏界》,良师益友
  ——吉林董庆奎:2005年1月份,当我收到《收藏界》杂志第l期时,觉得眼前一亮,不但增加了页码,内容也相应地增 加许多,给人以旧颜换新颜、耳目一新的感觉。扩版后的《收藏界》不负广大读者的企盼与愿望,发行数量比2004年增加12%,这是提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
  读到中间,忽然惊喜地发现,我寄给杂志社的第一篇稿件在刊物上发表出来了。那是我在《收藏界》杂志上读了董大勇先生的题为《由崇祯通宝背“十二两”看明钱特征》一文后,有些不同看法,我知道他是钱币学的专家与权威,我还是将自己的观点成文,寄给了编辑部,此举并非是向专家挑战,只是学术观点的交流,没有想到能够刊登,真是喜出望外。
  我是从董大勇先生编著的几本图书及多年来发表在《收藏》、《收藏界》的有关古钱币诸多文章中认识董先生的,他是一位资深与德高望重的钱币专家,除了妥善地完成编辑工作,还经常在《收藏》、《收藏界》等杂志上发表长篇有指导性的文章,与广大读者经常保持联系,是读者及收藏爱好者的良师益友。此文得以发表,表现出他名人名家的大家风范,更显示了刊物的宽广胸怀和平等待人的作风。
  顺便提请注意的是,在《收藏界》杂志文章中发现有错别字,如2004年第9期34页上数第一行,钱格不稳定的“钱”是否应为“价”之误?第11期60页28行第12字“缘锈”是否应为“绿锈”之误?
  本人不愿为各位增添麻烦,但如鱼哽在喉,不吐不快,希望能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提高文章及杂志质量。
  我赞同2005年第1期中孟庆东先生的建议,即向泉友征集真伪钱币拓图或照片,从中仔细观察、分析、研究、探索、创新,开创钱币学新局面。征集藏友藏品,自鉴藏品初识短文,然后编辑予以点评或补充文中认识不足,纠正错误,作出正确结论并对藏品估价等,这样可以调动广大收藏者学习、研究探讨钱币知识的积极性,增强鉴赏水平,形成编者、作者、读者相互交流研讨的新局面。
  老编:感谢董庆奎先生对我刊的厚爱与支持。您在来信中提出的意见与建议,我们会认真予以考虑,目前我刊在编校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们将尽快予以改进。欢迎您继续关注我刊,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名山奇石点苍石
  杨荣生
  
  我国几乎每个省、自治区都有地区级名山胜景,名山若蕴奇石则使名山更加熠熠生辉。中华奇石种类繁多,但若按成因分类,仅“原生型”与“风化型”之别。在此暂且不论风化型奇石与名山胜景之间的地理关系,单从原生型天然石画而论,在胜景名山中,惟有大理点苍山的正宗大理石中因蕴藏有独特、斑斓的石艺文化,即所谓“苍山有石无需彩墨画成图”,而在众多胜景名山中独占鳌头,并因奇石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而名扬天下。
  大理石开发从唐代南诏至今—千多年以来,选出率大约占大理石总产量千分之五左右,奇石天然画中的精品,有的已载入了中华奇石文化史册,有的已列为国宝、文物加以保护。历代众多文人、学者曾对点苍奇石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鉴赏和咏赞,留下了许多赞美诗篇,如明朝嘉靖七子之一张佳胤在《石屏歌寄王元美》一诗中发出“指掌居然海岳图,真形不数丹青笔”的感叹;知名大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记》中评价点苍奇石“块块皆奇,俱绝妙着色山水……”;清代著名学者、云贵总督阮芸台,曾在《点苍山中画仙人歌》及《石画记序》中感叹道:“此山少遇唐宋贤,不以诗传以画传”、“今日之石胜宋石,更惜欧苏诸公未见尔”;民国时期知名收藏家“北张南许”中的“北张”,当年周恩来总理的同窗天津人张轮远先生,曾在著作中评赞天然大理石画:“精品之石,天然逸趣,驾乎画工之上,令人有不可思议之妙境”。
  点苍奇石不仅是大理的瑰宝,也属于中华之瑰宝;点苍奇石文化不仅是大理文化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华奇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与关注。
  
  购买古玩应走出心理误区
  崔教翔
  
  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
  物收藏者越来越多,文物收藏业空前繁荣。下面就收藏方面存在的心理误区和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一是避免从众心理。前几年红山文化玉器收藏热,大家都找,岂不知造假者对市场行情比藏家还了解。市场兴什么,他们便造什么,结果引得大批藏家上当。笔者在一朋友处看到,仅红山文化玉龙,他就收集了五六条,大的盈尺,小的不足一寸。试想此类遍地都是的“国宝”还能称其为宝吗?
  二是不要被假象所蒙蔽,不要被售假者编造的故事所欺骗。售假者为了顺利出卖赝品,卖个好价钱,经常为所售“古董”编造一个个“真实可信”的故事,或布置一个让人一见就深信不疑的现场,引诱购买者上当。所以忠告喜爱古玩的朋友,购物时心态一定要放平稳。只对物不对人,不要只听卖者说他的东西如何如何,要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观看。东西一上手先找其破绽,这样才能减少上当的概率。
  三是约束自己的投机心理。诚然,每—位收藏爱好者都想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到上乘的古玩,但在信息如此快捷的今天,经营古玩者所拥有的信息和专业知识未必比你少。如对方指着一件货说是商代的铜鼎而只要几千元,不用问,绝对是假的。反之,如果对方要的价高也不一定是真的,需购买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鉴别。
  四是综合利用书本知识。我们提倡广大收藏爱好者多读书、多研究各方面的资料和古董知识。但要注意不要硬搬书本,因为造假者现在有很多人原先就是专业研究人员或专业工作者,他们的赝品往重里说就是依照书本或其研究成果制作的。同时,现有的书本对有些古董的描述太笼统,读者很难领会,要结合书本知识大量研究真品。如有条件,可以多收集残片,细心比较,找出相互之间的异同特点,就可练就一双慧眼。
  
  漫谈股票收藏价值
  易杰光
  
  赞成天津刘长海先生在一收藏
  类期刊上的观点,现股票的收藏价值被低估,应该和古陶瓷、字画类比价,因为上市公司实物股票的特性显示了它收藏的巨大潜力。
  股票,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上市公司原始实物股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任何收藏品都无法比拟的:
  1.权威性。股票要由省一级政府批准,银行监督发行,要想上市更得国务院证券委批核。
  2历史性。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股份制的历史见证。
  3.艺术性。图案花纹设计精美,风格独特,精细的微雕、暗记各具特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些品种更是综合了字画和邮票的艺术特点。
  4.防伪性。在整个艺术品收藏市场中,在任何时候或任何情况下都有真赝的问题和纠纷发生,书画、瓷器、青铜、玉器等大类不用说,甚至绣片、连环画也未能幸免作伪。而上市公司实物股票的防伪性是其他收藏品无法相比的。就以“彩虹”股票为例:从票面日期看它要比黄河、民生股票早,但它所用水印纸大小、规格要比后两种股票规范,采用和国际惯例通行的标准,用了“股权证”而放弃了中国人俗称的“股票”二字,背面的股份转让登记栏,有原始股东姓名和身份证号码。高科技的防伪措施:满张菊花图案水印,不用对光就能分辨,用手可以摸出它的凹凸不平;只有印钞公司才使用的钱币流水码,我收藏的四张“彩虹”正好是四连号编码;大小的防伪印鉴和董事长的签名,用10倍放大镜可以看出“张文义”手写体上的多处暗记。从和1992年“上海股票认购证”同年,又有莲花和四角“股”字等花纹图案来判断,可以初步认定“彩虹”是上海印钞公司承印的。同天津环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制作的天津21种上市股权证相比,图案更纷繁复杂,版面花纹设计更美丽,防伪措施更全面。
  由于高科技的应用,股市“电脑时代”到来,证券市场进入无纸化的阶段,使许多纸化实物股票销声匿迹。剩下来的只有五十多家上市公司的121个品种(含我收藏的一种),总存世量才一百多万张的股票、股权证是被多位收藏家抢救性地挖掘出来的,相对中国证券市场上市的一千三百多只股票,不管从品种还是数量而言是不可再生的特殊资源,是20世纪中国这段宝贵历史的见证文物,是“世纪典藏”。实物股票收藏将是收藏领域的一朵含苞待放的奇葩。
  (责编:石泰峰)
其他文献
记得早些年有人曾忧心忡忡地说过,吴昌硕、齐白石是大写意花鸟画殿堂里最后一缕“香火”,这话虽说有点过于悲观,但却揭示了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那就是在相当程度上,后来之人冀图在大写意花鸟画领域再有所作为,几乎成了一种奢望和妄念。  尽管我们也曾经为稍后的李苦禅、潘天寿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所感动,但终因潘天寿先生的“一味霸悍”且又因在构图上过分刻意经营及创造时如有不满意处作挖补处理,表象上的“霸悍”却导致内
期刊
云南青花瓷的大量发现,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它以朴实无华的造型,粗犷的青花线条,繁简不一的纹饰布局,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去跟踪收集,到20世纪末已达高潮,至今方兴未艾,仿品亦应运而生,使云南青花的研究和断代变得紧迫起来。  云南青花瓷为少数民族地区民窑烧造,无纪年标识,延续时间长,数量多,分布广。本文拟在收集云南窑址、墓葬出土青花实物的基础上,借助历史、考古、陶瓷资料,对
期刊
本刊发表余榴梁先生《古钱收藏的两大误区》一文后,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现刊发此文代表了一部分读者的意见。学术问题应当是愈辨愈明,不同意见的探讨,会更有助于明辨是非。不必急于结论,亦不代表本刊倾向性意见。  2005年5期《收藏界》发表了余榴梁先生的文章:《古钱收藏的两大误区》。在这篇文章的编者按里,简单地介绍了余先生的收藏业绩。  虽然余先生已经是古钱收藏大腕级人物了,但是我还要对余先生文章中的部分观
期刊
奥运会宣传画  谷丙夫    历届奥运会都印刷有宣传画。这是奥运会的主要宣传手段,其作品往往超过其他的宣传品,以至形成了奥林匹克独特的艺术系列。  一百多年来,几十届奥运会的宣传画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必不可少。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至今的108年间,每届奥运会都印制有宣传画,有的还不止一幅。即使因世界大战而停办的1916年第六届奥运会,德国柏林也迫不及待地印制了精美的宣传画:四
期刊
笔者收藏着一枚“咸丰元宝”(宝源局当百)双面轧花钱。钱体周身纹饰没有刀纹,只有轧痕,姑且称之为轧花钱吧!该钱币铸工精细,轧制细致,楷书字体,字口深峻,铜质金黄,边廓挺圆且直。传世之品,地章黑色包浆厚重,正面边缘虽稍有磨损,但纹饰底部依然有闪亮的;黑色包浆。止峨直径5.1厘米,厚度0.35厘米,重42克。  正面边缘部轧制着非常规矩有致的“T”字型纹饰,字旁肉间轧着粗壮敦实的横竖纹道,并有机地连接成
期刊
位于广东佛山的石湾镇,素有南国陶都之誉,制陶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考古材料证明,唐、宋已有艺术陶器的生产,真正的艺术陶器则盛于明、清,陶塑艺术享誉遐迩,习惯称为“石湾公仔”。其制陶悠久,基础深厚,善创善仿,独具风格,反映出各阶层人们的喜好和社会风尚,百姓的喜、怒、哀、乐。其品种有:人物神仙、神话传说、瓜果器物、鸟兽虫鱼、建筑装饰、丧葬祭器以及现实生活等题材,都十分逼真、生动,历来就是广东收藏家收
期刊
傅抱石先生在其一生的绘画创造中,以其山水画创作的成就最为突出。傅抱石先生创作的山水画既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土壤,同时又在充分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吸收采纳了国外绘画的表现技法,从而建立起独特的个性风格,可以说,20世纪继黄宾虹之后,傅抱石先生在改革中国传统绘画,创造时代新风格的道路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傅抱石先生一生艺术创作有两个高峰期:其一是上世纪40年代以奔放豪迈的笔墨挥写“风雨”山水。入
期刊
明“文魁星斗图”青花碗一对,高5.6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4.8厘米。侈口,深弧腹,圈足,白色胎,胎质细薄坚致,可见青花纹饰中的不同色阶,有浓、淡几个层次,所用应为晚明时的“浙料”。从绘画手法上看,采用“单线平涂法”,青料平涂超过轮廓线,这正是晚明时期青花描绘纹饰的一个重要特点。圈足内满釉,绘有青花双圈款,应为民窑之物。碗的外壁绘四个形似小鬼的文魁,手持毛笔分别书写《诗经》、《书经》、《礼记
期刊
瓷器创天价,油画受追捧,热钱砸向艺术品,2005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秉承了2004年的大好局面,依然呈现出不断升温的势头,行情火爆,各项拍卖记录连创新高。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国内45家拍卖行总成交额接近60亿元,而据业内人士估计,2005年各家拍卖行总成交额将大大高于去年,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又迎来了一个收获之年。    春秋大拍 拍卖行喜获丰收    在北京,2005年春拍中贸圣佳推出了20
期刊
刻洞墨盒是文人雅士案头必备的文房器具,在清末民初盛极一时,堪称京城名物之一。    刻铜墨盒“身世”考证    据说清嘉道年间有一秀才赴省城乡试,其妻恐其滴水磨墨耗时,遂用一团扑面的棉丝粉饼汲墨汁后装入化妆粉盒,让夫携去考场备用,应试时秀才思绪专注,一气呵成,名列榜首,此事传开,学子仿效,原始墨盒诞生了。这当然是传说。  那么,刻铜墨盒究竟始于何时?由于历史久远,年代更迭,对铜墨盒的“身世”众说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