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h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当前历史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程的学习,本人在高中教学实践中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新课程和新课程的学习并推进和加深对新课程的学习,同时尝试以新课程的要求应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然,这还只是一种探索,还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关键词:新课程 课程改革 探究能力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呢?
  首先,要注重历史基本史实的传授。
  在《历史课程标准》中阐述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所以,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注意基本史实的传授,抛开基本史实历史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只有在掌握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才能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好解决问题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补充展示新资料,拓展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理解问题的素材,建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石。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科书是以专题形式来编排的,涉及历史内容涵盖面广、历史概念多、历史术语,许多知识都只有一句话的结论。而高中学生无论是知识储备、个人阅历还是接受知识的能力方面都还有欠缺。这样学生在理解所学内容方面就有一定的难度,如必修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中提到“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曾分封诸侯王而形成“郡”、“国”并存制。”在解释“郡”、“国”概念后,出示:材料一,《汉书·诸侯王表》:“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材料二,《史记·平淮书》:“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馕,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引导生分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一方面是吸取秦亡教训,认为只有实行分封制才能巩固统治;一方面是因为汉初的社会现实决定的,疆域辽阔,但是国家财政困难,使中央很难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控制。接着出示材料三,《汉书·主父偃传》卷六十四上,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补充讲解这时诸侯王在辖区内拥有任免官吏、铸造钱币、征收赋税、组建军队的权利。说明王国问题已威胁到中央政权。帮助学生认识解决王国问题的必要性。最后出示材料四,《贾谊·治安策》建议:“欲天下之治,奠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材料五,《汉书·主父偃传》卷六十四上,偃说上日:“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使学生了解王国问题解决的根本方法。通过以上史料的补充展示,帮助学生完整全面的理解把握西汉郡国问题的产生、解决,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重要性,既要发挥地方政权在国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又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从而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第三,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例如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艺术》一节讲“金生玉振”提到的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距今2400年的青铜编钟时,我们可以出示准备好的图片。然后告诉学生:曾侯乙编钟共65枚其中1枚是战国时楚惠王赠送的口。编钟分八组,共分三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钟架全长10.79米,高2.73米,由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着。六十五枚编钟的总重量达3500千克,它的重量、体积在编钟中是罕见的。编钟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几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可以奏出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钟架、钟钩、钟体上共有铭文三千七百五十五字。内容有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然后不仅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先民在音乐方面的成就,还要引导学生从图中感受当时高超青铜冶铸技术、高超的雕塑技术、先进的浇铸抛光工艺;感受先民高雅德审美情趣、对生活美的追求和享受;更要领略当时的礼乐文化乃至当时整个社会文化风貌等等。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祖国在新时代繁荣发展而努力学习,为弘扬民族精神而努力学习的豪情壮志。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物理新課程要求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情况下发现并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有其本身的特点,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跟上时代的步伐,随时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课堂设计  高中物理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其中,必修部分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与发展潜能,为以后
摘要:在不断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明显提高。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前提,是进行沟通和情感表达的工具。小学语文作为学生的启蒙课程,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如何为学生提供更适宜其成长的土壤,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效果,势在必行,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就此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
为了探讨体液免疫在鸡球虫病过程中的作用,本实验通过制备柔嫩艾美尔球虫的特异性卵黄抗体,检测卵黄抗体在盲肠中的代谢规律,对E.tenella 进行体内和体外抑制和杀灭实验,检测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说得十分明确,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任何作品都是一个整体,艺术创作讲究凝神结想,成竹在胸,布局统一,浑然天成。本文仅对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组织学生灵敏清晰而有效地感知教材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 感知教材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展鲟鱼人工养殖以来,涉及鲟鱼品种较多,养殖产量也位居世界首位,在全世界鲟鱼养殖业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鲟鱼商品形式呈现多样化,鲟鱼养殖具有巨大
摘要: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关键词:朗读教学 存在问题 相应对策  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3、朗读的面窄。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5、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读书时间。  
我校学生多数来自于农村,学生的基础比较弱,学习、分析能力不强,化学计算成为困扰学生学习化学的最大障碍。因而,不刻板教条地“教教材”,探索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化学计算,快乐地成长刻不容缓。那么如何进行初中化学计算教学呢?下面根据初中化学中一些主要的计算内容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包括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一元素的
摘要:开设活动课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在语文课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习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活动课  语文课的教学虽然重视了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但由于学生素质存在有差异、程度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仅靠语文课是不够的。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很多人感到困惑:第一:教材的内容多,但课时少;第二:每单元后都安排综合探究,实际操作较为困难;第三:新教材的难度究竟应把握到什么程度?第四:课堂教学中,生本思想究竟如何落实,等等。今年暑假,笔者参加组织的高中新课程培训,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同时又在高一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探索,感受颇深。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主动参与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