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复习课练习不是旧知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把平时相对独立教学的知识,特别是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法串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加深沟通与理解。因此,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习题是上好复习课的关键。
关键词 期末复习;练习;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018-01
一、温“故”——重温原题,夯实基础
期末试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与技能,适当考查综合能力。试题中基础知识、中难题和较难题的占分比例基本上是7:2:1,较难题也没有突破教材的要求。如“2017年XX市直小学四年级下册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中,很多题目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原型,所以在复习时要立足教材,注意基础知识技能的过关,知识系统的梳理,解决问题的归类。如2017春期末卷中下面两题,就是书上的原题(图1、图2)。
先写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不用解答。
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从教材中精选基础题目,让学生说思路,明算法,理算理。
二、深“挖”——挖掘内涵,提升能力
(一)多题一解,归纳方法
有些问题,虽然题目形式不同,但解法一样,故在复习时要对习题进行归类,把一个题目反复变化为多个与原题内容不同,但解法相同或相近的题目,有利于深化知识,举一反三,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在方程习题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一群小熊在表演节目,第一只小熊四脚着地,第二只小熊两脚搭于第一只小熊背上,两脚着地,往后每只小熊的两脚搭于前一只小熊的背上,都是两脚着地,问4、5、6……,n只小熊分别有多少只脚着地;如果共有26只脚着地,那么有多少只小熊在表演节目?练习时及时引导归纳题目背后的内容:与之前学习过的数连续摆放的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所用的小棒根数一样,小熊的脚的只数每次增加的也是相同的。甚至于推广到连续摆放桌椅的数量的解决方法(图3、图4)。
像这样连续摆放并且每次增加数量相同的问题,计算时都可以用“首次数量 每次增加数量×物体总份数”。同时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首次数量是“不变的量”,以后每次增加数量是“变化的量”,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解决的就不是一道题,也不仅是一类题,而是具备自我研究的能力。
(二)一题多解,开阔思路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有自己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如四年下册复习小数加法和乘法时,教材原题为“3年前,淘气比小树高0.35米。现在,小树高1.9米,比3年前高了1.1米,比淘气高0.52米。3年前淘气有多高?现在有多高?”复习时,学生分析解答后,老师追问:“小树明年预计比今年长高0.1米,如果以后每年大约比前一年多长高0.2米,三年它大约比今年高多少米?(先画图,再解答)”学生画图时经历逐步理解的过程,得出不同的解题策略:
1.用小数加法逐一相加。
0.1 0.2=0.3(米) 0.3 0.2=0.5(米)
0.1 0.3 0.5=0.9(米)
2.從图中发现,0.2出现3次,0.1也出现3次,所以用乘法简便计算。
0.2×3=0.6(米) 0.1×3=0.3(米)
0.6 0.3=0.9(米)
3.在图中移多补少看出,把第3秒多出的部分移到第1秒,就得到3段相同的线段。
0.1 0.2=0.3(米) 0.3×3=0.9(米)
4.数感特别强的孩子会发现0.2是0.1的2倍,这样,所有线段的长度就是0.1的9倍,只要列一个算式就能解决:0.1×9=0.9(米)
这个问题关注到学生的差异,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发挥了各层次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讲评时,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
三、拓“新”—— 一题多变,融会贯通
针对教材中的典型性习题,可以变换条件和结论,探索问题本质,通过深层剖析内部规律,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灵活性。
如解答教材中“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一张长是32厘米,宽是15厘米的长方形彩纸,最多可以剪成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纸多少张?”时,引导思考:“你能改变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并解决吗?”学生改为“一根铁丝正好能围成长为4分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正方形。你能求出什么?”学生分别求出正方形的周长、边长、面积。在多角度的变式中,活跃思维,触类旁通,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在新问题中不断渗透,训练学生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过渡,提高分析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 期末复习;练习;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018-01
一、温“故”——重温原题,夯实基础
期末试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与技能,适当考查综合能力。试题中基础知识、中难题和较难题的占分比例基本上是7:2:1,较难题也没有突破教材的要求。如“2017年XX市直小学四年级下册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中,很多题目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原型,所以在复习时要立足教材,注意基础知识技能的过关,知识系统的梳理,解决问题的归类。如2017春期末卷中下面两题,就是书上的原题(图1、图2)。
先写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不用解答。
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从教材中精选基础题目,让学生说思路,明算法,理算理。
二、深“挖”——挖掘内涵,提升能力
(一)多题一解,归纳方法
有些问题,虽然题目形式不同,但解法一样,故在复习时要对习题进行归类,把一个题目反复变化为多个与原题内容不同,但解法相同或相近的题目,有利于深化知识,举一反三,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在方程习题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一群小熊在表演节目,第一只小熊四脚着地,第二只小熊两脚搭于第一只小熊背上,两脚着地,往后每只小熊的两脚搭于前一只小熊的背上,都是两脚着地,问4、5、6……,n只小熊分别有多少只脚着地;如果共有26只脚着地,那么有多少只小熊在表演节目?练习时及时引导归纳题目背后的内容:与之前学习过的数连续摆放的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所用的小棒根数一样,小熊的脚的只数每次增加的也是相同的。甚至于推广到连续摆放桌椅的数量的解决方法(图3、图4)。
像这样连续摆放并且每次增加数量相同的问题,计算时都可以用“首次数量 每次增加数量×物体总份数”。同时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首次数量是“不变的量”,以后每次增加数量是“变化的量”,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解决的就不是一道题,也不仅是一类题,而是具备自我研究的能力。
(二)一题多解,开阔思路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有自己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如四年下册复习小数加法和乘法时,教材原题为“3年前,淘气比小树高0.35米。现在,小树高1.9米,比3年前高了1.1米,比淘气高0.52米。3年前淘气有多高?现在有多高?”复习时,学生分析解答后,老师追问:“小树明年预计比今年长高0.1米,如果以后每年大约比前一年多长高0.2米,三年它大约比今年高多少米?(先画图,再解答)”学生画图时经历逐步理解的过程,得出不同的解题策略:
1.用小数加法逐一相加。
0.1 0.2=0.3(米) 0.3 0.2=0.5(米)
0.1 0.3 0.5=0.9(米)
2.從图中发现,0.2出现3次,0.1也出现3次,所以用乘法简便计算。
0.2×3=0.6(米) 0.1×3=0.3(米)
0.6 0.3=0.9(米)
3.在图中移多补少看出,把第3秒多出的部分移到第1秒,就得到3段相同的线段。
0.1 0.2=0.3(米) 0.3×3=0.9(米)
4.数感特别强的孩子会发现0.2是0.1的2倍,这样,所有线段的长度就是0.1的9倍,只要列一个算式就能解决:0.1×9=0.9(米)
这个问题关注到学生的差异,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发挥了各层次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讲评时,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
三、拓“新”—— 一题多变,融会贯通
针对教材中的典型性习题,可以变换条件和结论,探索问题本质,通过深层剖析内部规律,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灵活性。
如解答教材中“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一张长是32厘米,宽是15厘米的长方形彩纸,最多可以剪成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纸多少张?”时,引导思考:“你能改变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并解决吗?”学生改为“一根铁丝正好能围成长为4分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正方形。你能求出什么?”学生分别求出正方形的周长、边长、面积。在多角度的变式中,活跃思维,触类旁通,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在新问题中不断渗透,训练学生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过渡,提高分析和灵活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