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课堂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做引导者,潜移默化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叶圣陶老先生的养成教育要求我们要切实抓好养成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叶圣陶养成教育;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1]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课不能再是单纯的唱一唱或者看一看,这些教学对学生来说,学到的都是皮毛,很难深入音乐内部去探索旋律本身的魅力。如今欣赏课已然成为音乐教学的核心部分,学会感受和欣赏是学好音乐的基础,是培养良好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应该是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而校园生活正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地方。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老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如创设情境、运用多种形式感受等,引导学生有效聆听,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获得正向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一、养成教育对初中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在叶圣陶老先生众多的教育思想中,养成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叶老指明:“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评价一个人不能光看行为习惯,而应该关注内在素质的外化。习惯的养成是靠数以万次的练习和重复,逐渐内化成每个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做人,这也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不光是老师的引导,良好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自主养成有效的习惯。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老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欣赏意识,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心去聆听音乐,并通过分享感悟来提高音乐素养。音乐课不能是单纯地听,相对应的鉴赏能力也要得到提高和进步。
其实,进入初中阶段,学生要面对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年龄特征的变化,很多学生不太会用音乐语言合适地表述音乐传递出来的信息,拥有良好的聆听习惯和正确的表达能力是体现音乐素养的前提。对现阶段的初中生来说,学会有效聆听可以提高自身音乐素养,聆听的过程也是在缓解压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叶圣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明确提出学生在课堂中是主体地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合理创设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音乐欣赏课本身就能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状态,所以教师要有效运用这一心理,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入音乐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低年级的学生以培养聆听习惯为主,音乐联系生活经验,体验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音乐;高年级要感知作品的音乐要素、音乐风格、思想感情,主观能动地表达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进行三度创作。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听音乐,培养学生学会主动聆听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使他们通过倾听音乐在音响的世界中,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同时在引导学生倾听音乐时,教师设问的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每一次的提问都应该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理解、感悟音乐,有助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在平时的欣赏教学中,可以采用“提问式听”“对比式听”“想象式听”“理解式听”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聆听中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2]。
二、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的方式
(一)创设良好的聆听环境
聆听音乐时的氛围和环境其实很重要,可以直接影响每个人的感受。如果在嘈杂的环境下聆听悲伤的作品,听完内心肯定不会有波澜,悲伤凄凉的作品就需要安静的环境,这样听众才会从音乐中联系自身实际,获得更多感悟。这就是音乐的特殊性,聆听的环境条件直接对心境有作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本身,既符合当下的心境也提高音乐修养。
例如,在欣赏古琴作品《流水》,因为古琴艺术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所以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是陌生的。对于《高山流水》学生熟知的只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故事,其实没有认真聆听过伯牙抚琴演奏的作品。教材选取的是其中的片段《流水》,作品通过不同技法描绘大自然中湖泊、江河、高山的形象。音乐本身就是抽象的,不能具象成某一个事物,都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思想转化而成的。所以在教授这节课时,我会提前播放古琴作品,并请几位同学尝试模仿表演古人的日常,有了这样古色古香的聆听氛围,学生才会有意识地静下心来融入旋律,探究作品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正确的听觉能力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最重要的就是听觉能力,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反复聆听才能帮助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记忆,在脑海中留有印象。而这个反复聆听不是毫无头绪的从头到尾循环播放,每一遍每一段的聆听都是有要求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前期备课时充分熟悉作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创作目的、历史意义等音乐要素。例如,欣赏作品《二泉映月》时,这部作品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应该就是开篇的第一段,各类节目的背景音乐都会使用这段旋律表达凄凉的情绪,二胡的演奏深入人心。对于这么熟悉的作品,我选择先向学生介绍作品是如何保留下来的,作品来之不易,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阿炳先生的一生,是十分珍贵的。初次聆听片段我会让学生说一说听完后的感受,接着我会着重聆听和介绍第一乐段,旋律没有很大的起伏,但始终让人觉得是在压抑着悲愤。在引子部分我会让学生主动思考全曲的第一二小节像什么感觉,学生立马能联想到仿佛一个老人在叹气。接着每一次变奏乐段我也会出示乐谱,引导学生对比聆听。
学好音乐唱歌不是关键,学会聆听才是,从简单的力度变化、演奏形式、演唱形式等到曲式结构、音乐风格、旋律特点,老师在授课时,也要学会循序渐进,结合年龄特征不断加深难度,慢慢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三)运用多种欣赏形式
初中生因为年龄的特征,缺乏很多生活经验和阅历,对音乐作品并不能产生很多理解和认识,有些作品也做不到情感共鸣。学会欣赏音樂是初中音乐课堂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初中生欣赏音乐就是很单一的聆听一遍,他们并不会主动地去研究音乐本身,长此以往就很容易对音乐课失去兴趣。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要适当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聆听,可以对重要的主旋律进行模唱旋律加深记忆;也可以对作品的背景有深一步的讲解,配合聆听学生的思维会开阔。音乐的魅力就是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见解和情感,老师不能随意评判学生的答案是否对错,而是应该在欣赏教学中鼓励并锻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老师要有意识地运用不同方式带领学生体验不同作品的旋律,每节课每个作品慢慢积累,学生逐渐也会养成主动聆听、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1.聆听与讲解结合
每部作品都有各自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作曲家在创作时也有不同的初衷,包括在作曲时运用的配器、和声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提前了解,如果只是一味地教唱歌,那其实对学生和老师都是没有进步的,歌曲再难多唱几遍都能学会,但对作品的有效聆听,是需要日积月累的。
例如,马思聪的《思乡曲》,整部作品充满了悲情色彩。乐曲一开始的标记就是如歌的行板,给人造成一种无限眷恋和略带着忧伤凄苦的情感。在主题中作曲家借鉴了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曲调,既是受作者对该曲曲调的感受影响,乐曲旋律走向呈波浪型阶梯向下给人一种叹息悲凉的感受,更主要的是,我国西北民歌具有的凄凉美的风格提供了客观创作基础。以往听到主题旋律,教师都会带领学生唱一唱,但如果没有进一步介绍,学生在后续聆听时也只是浮于表面。而不会切身感受作曲家在创作时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上是引导者,带领学生进行有效聆听,从听音乐要素到听音乐情感、创作背景,体会情感共鸣[3]。
2.聆听与问题结合
在课堂上,教师应将音乐旋律欣赏作为主导,引导学生自主地鉴赏音乐,从聆听最基础的乐器、速度、节奏、情绪,到结合创作背景来分析作品。慢慢地通过最基础的音乐要素,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养成挖掘音乐作品内涵的能力,最后通过自己的内心感受思考音乐作品中的情感。经过这样长时间、有目的地聆听,可以有效培养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增强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例如,《达勃河随想曲》第二乐章中的插部B乐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与A乐段进行对比节拍和聆听主奏乐器。学生就会在听的时候找重点,在聆听过程中自己划拍子,同时听辨主奏乐器。这样一遍聆听,学生自己就能获得很多知识,而不是等着老师枯燥地讲。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音乐,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聆听,思维想象也会因此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学生审美功能的直觉力和知觉力,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效果很好[4]。
3.聆听与歌唱结合
歌唱的记忆对学生来说是最强的,歌唱也是学生体验音乐最直观的方式。在聆听的过程中通过模唱主题旋律,可以强化聆听记忆,深化音乐感。
例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我就带领学生模唱了引子部分的乐谱。通过学唱,学生感受出乐句的一开始,旋律下行仿佛“一声叹息”,紧接着主题旋律第一句在一个八度进行,似凝神沉思,又像低声倾诉,第二、三句移高八度悲壮激动的心情与第一乐句形成对比。这些都是学生在模唱的过程中自己体会出来的,歌唱与聆听结合会使音乐体验更丰富。
三、总结
中学阶段,音乐还不是考试科目,但音乐的学习确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老师们应不断地精进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有效聆听作品,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其审美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丹枫.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Z1):46-47.
[2]葛月红.让聆听直抵心灵深处[J].文理导航(下旬),2014(4):77-78.
[3]赵鹏程.一曲时代的“悲歌”:《思乡曲》的曲意与演奏分析[J].北方音乐,2009(12):40-41.
[4]李伶俐.音乐鉴赏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教學论坛,2010(29):54-55.
注:本文系2019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策略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Z-b/2020/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丁钰(1995.2—),女,汉族,江苏常州人,本科;中小学二级。
关键词:叶圣陶养成教育;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1]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课不能再是单纯的唱一唱或者看一看,这些教学对学生来说,学到的都是皮毛,很难深入音乐内部去探索旋律本身的魅力。如今欣赏课已然成为音乐教学的核心部分,学会感受和欣赏是学好音乐的基础,是培养良好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应该是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而校园生活正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地方。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老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如创设情境、运用多种形式感受等,引导学生有效聆听,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获得正向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一、养成教育对初中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在叶圣陶老先生众多的教育思想中,养成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叶老指明:“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评价一个人不能光看行为习惯,而应该关注内在素质的外化。习惯的养成是靠数以万次的练习和重复,逐渐内化成每个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做人,这也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不光是老师的引导,良好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自主养成有效的习惯。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老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欣赏意识,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心去聆听音乐,并通过分享感悟来提高音乐素养。音乐课不能是单纯地听,相对应的鉴赏能力也要得到提高和进步。
其实,进入初中阶段,学生要面对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年龄特征的变化,很多学生不太会用音乐语言合适地表述音乐传递出来的信息,拥有良好的聆听习惯和正确的表达能力是体现音乐素养的前提。对现阶段的初中生来说,学会有效聆听可以提高自身音乐素养,聆听的过程也是在缓解压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叶圣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明确提出学生在课堂中是主体地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合理创设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音乐欣赏课本身就能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状态,所以教师要有效运用这一心理,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入音乐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低年级的学生以培养聆听习惯为主,音乐联系生活经验,体验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音乐;高年级要感知作品的音乐要素、音乐风格、思想感情,主观能动地表达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进行三度创作。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听音乐,培养学生学会主动聆听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使他们通过倾听音乐在音响的世界中,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同时在引导学生倾听音乐时,教师设问的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每一次的提问都应该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理解、感悟音乐,有助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在平时的欣赏教学中,可以采用“提问式听”“对比式听”“想象式听”“理解式听”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聆听中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2]。
二、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的方式
(一)创设良好的聆听环境
聆听音乐时的氛围和环境其实很重要,可以直接影响每个人的感受。如果在嘈杂的环境下聆听悲伤的作品,听完内心肯定不会有波澜,悲伤凄凉的作品就需要安静的环境,这样听众才会从音乐中联系自身实际,获得更多感悟。这就是音乐的特殊性,聆听的环境条件直接对心境有作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本身,既符合当下的心境也提高音乐修养。
例如,在欣赏古琴作品《流水》,因为古琴艺术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所以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是陌生的。对于《高山流水》学生熟知的只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故事,其实没有认真聆听过伯牙抚琴演奏的作品。教材选取的是其中的片段《流水》,作品通过不同技法描绘大自然中湖泊、江河、高山的形象。音乐本身就是抽象的,不能具象成某一个事物,都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思想转化而成的。所以在教授这节课时,我会提前播放古琴作品,并请几位同学尝试模仿表演古人的日常,有了这样古色古香的聆听氛围,学生才会有意识地静下心来融入旋律,探究作品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正确的听觉能力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最重要的就是听觉能力,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反复聆听才能帮助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记忆,在脑海中留有印象。而这个反复聆听不是毫无头绪的从头到尾循环播放,每一遍每一段的聆听都是有要求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前期备课时充分熟悉作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创作目的、历史意义等音乐要素。例如,欣赏作品《二泉映月》时,这部作品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应该就是开篇的第一段,各类节目的背景音乐都会使用这段旋律表达凄凉的情绪,二胡的演奏深入人心。对于这么熟悉的作品,我选择先向学生介绍作品是如何保留下来的,作品来之不易,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阿炳先生的一生,是十分珍贵的。初次聆听片段我会让学生说一说听完后的感受,接着我会着重聆听和介绍第一乐段,旋律没有很大的起伏,但始终让人觉得是在压抑着悲愤。在引子部分我会让学生主动思考全曲的第一二小节像什么感觉,学生立马能联想到仿佛一个老人在叹气。接着每一次变奏乐段我也会出示乐谱,引导学生对比聆听。
学好音乐唱歌不是关键,学会聆听才是,从简单的力度变化、演奏形式、演唱形式等到曲式结构、音乐风格、旋律特点,老师在授课时,也要学会循序渐进,结合年龄特征不断加深难度,慢慢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三)运用多种欣赏形式
初中生因为年龄的特征,缺乏很多生活经验和阅历,对音乐作品并不能产生很多理解和认识,有些作品也做不到情感共鸣。学会欣赏音樂是初中音乐课堂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初中生欣赏音乐就是很单一的聆听一遍,他们并不会主动地去研究音乐本身,长此以往就很容易对音乐课失去兴趣。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要适当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聆听,可以对重要的主旋律进行模唱旋律加深记忆;也可以对作品的背景有深一步的讲解,配合聆听学生的思维会开阔。音乐的魅力就是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见解和情感,老师不能随意评判学生的答案是否对错,而是应该在欣赏教学中鼓励并锻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老师要有意识地运用不同方式带领学生体验不同作品的旋律,每节课每个作品慢慢积累,学生逐渐也会养成主动聆听、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1.聆听与讲解结合
每部作品都有各自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作曲家在创作时也有不同的初衷,包括在作曲时运用的配器、和声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提前了解,如果只是一味地教唱歌,那其实对学生和老师都是没有进步的,歌曲再难多唱几遍都能学会,但对作品的有效聆听,是需要日积月累的。
例如,马思聪的《思乡曲》,整部作品充满了悲情色彩。乐曲一开始的标记就是如歌的行板,给人造成一种无限眷恋和略带着忧伤凄苦的情感。在主题中作曲家借鉴了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曲调,既是受作者对该曲曲调的感受影响,乐曲旋律走向呈波浪型阶梯向下给人一种叹息悲凉的感受,更主要的是,我国西北民歌具有的凄凉美的风格提供了客观创作基础。以往听到主题旋律,教师都会带领学生唱一唱,但如果没有进一步介绍,学生在后续聆听时也只是浮于表面。而不会切身感受作曲家在创作时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上是引导者,带领学生进行有效聆听,从听音乐要素到听音乐情感、创作背景,体会情感共鸣[3]。
2.聆听与问题结合
在课堂上,教师应将音乐旋律欣赏作为主导,引导学生自主地鉴赏音乐,从聆听最基础的乐器、速度、节奏、情绪,到结合创作背景来分析作品。慢慢地通过最基础的音乐要素,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养成挖掘音乐作品内涵的能力,最后通过自己的内心感受思考音乐作品中的情感。经过这样长时间、有目的地聆听,可以有效培养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增强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例如,《达勃河随想曲》第二乐章中的插部B乐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与A乐段进行对比节拍和聆听主奏乐器。学生就会在听的时候找重点,在聆听过程中自己划拍子,同时听辨主奏乐器。这样一遍聆听,学生自己就能获得很多知识,而不是等着老师枯燥地讲。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音乐,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聆听,思维想象也会因此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学生审美功能的直觉力和知觉力,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效果很好[4]。
3.聆听与歌唱结合
歌唱的记忆对学生来说是最强的,歌唱也是学生体验音乐最直观的方式。在聆听的过程中通过模唱主题旋律,可以强化聆听记忆,深化音乐感。
例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我就带领学生模唱了引子部分的乐谱。通过学唱,学生感受出乐句的一开始,旋律下行仿佛“一声叹息”,紧接着主题旋律第一句在一个八度进行,似凝神沉思,又像低声倾诉,第二、三句移高八度悲壮激动的心情与第一乐句形成对比。这些都是学生在模唱的过程中自己体会出来的,歌唱与聆听结合会使音乐体验更丰富。
三、总结
中学阶段,音乐还不是考试科目,但音乐的学习确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老师们应不断地精进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有效聆听作品,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其审美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丹枫.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Z1):46-47.
[2]葛月红.让聆听直抵心灵深处[J].文理导航(下旬),2014(4):77-78.
[3]赵鹏程.一曲时代的“悲歌”:《思乡曲》的曲意与演奏分析[J].北方音乐,2009(12):40-41.
[4]李伶俐.音乐鉴赏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教學论坛,2010(29):54-55.
注:本文系2019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策略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Z-b/2020/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丁钰(1995.2—),女,汉族,江苏常州人,本科;中小学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