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预算控制方式的转向:由加强投入控制到实施管理责任控制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投入控制一直是我国预算管理的主要特征,并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处于政府对财政资源控制的强化阶段。投入控制强调规则和制度,是一种遵从式的预算文化,以确保财政资源的合规性和预算资金的安全性。投入控制是向管理责任控制转变的基础和铺垫,如果没有完善和有力的投入控制,财政资源的使用很难达到效率和有效性,并将对继续推进预算改革造成一定的阻碍。
随着投入控制的不断加强,进一步提高支出部门的执行效率和资金有效性就成为下一阶段的必然要求, 预算控制系统的重心也将逐渐转向管理责任控制,以部门的管理责任代替财政部门的外部控制。 管理责任将管理者从僵硬的规则和程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为了获得新的运作自由和灵活性, 管理者被迫服从更难以达到、更明晰的业绩要求,即 “以绩效责任换取管理自由” 。 管理责任控制强调责任和机制,关注预期业绩是否实现,通过强化各个部门的契约关系,建立新型的责任关系,要求部门的管理者对产出和结果负责,而这正是建立绩效预算的关键内容。
二、预算制度内容的嬗变:从项目预算到产出预算,再到结果预算
在现行部门预算下,部门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并建立了项目库滚动管理的方式, 实现了预算内容从“管人”向“管事”的转变。 预算支出项目侧重于反映部门事业发展的各项活动需要,属于典型的项目预算管理。 项目预算是当前预算制度的重要内容,注重部门项目支出优先顺序的安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绩效的内容, 但并没有将项目产出的有效性作为预算安排的依据,也没有对项目资金使用绩效及其完成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价。
从部门支出目标层面看,可以将部门预算分解为相应层级的部门目标,从上至下依次是总体任务、主要活动、具体项目,其中,具体项目是部门预算编制的项目单元,基本上可对应到项目预算上;主要活动反映部门事业发展的目标,反映通过实施主要活动实现了哪些产出,大致可对应为产出预算的内容;总体任务反映部门职责、履职情况,通过履行总体任务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可归纳为结果预算的层级。从项目预算到产出预算、结果预算,清晰地说明了预算制度内容重点的变化。
三、财政管理手段的递进:对财政管理集权到授权,再到分权
财政分权是指在职能明确下的责任下放,为绩效管理提供了制度平台,有利于明确绩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促进了绩效预算的发展;而绩效預算则为财政分权提供了技术保障,从而推进了政府绩效管理,促进社会的宏观稳定程度,有利于破解“分权困境”。如果没有结果导向的绩效管理,会造成重复建设,出现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的群分效应和动态效率损失等现象w,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同时,通过绩效评价、绩效预算等手段保证过程透明和信息公开,把公共部门在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做出全面、科学的描述并公布于众,有助于降低财政分权中交易的费用,进而实现财政分权的目标。
四、公共财政框架的演化:使政府管理走向市场管理、民主治理
1998年以来的预算管理改革,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政府职能得以理顺,市场边界更加清晰,公共产品供给范围方向更明确,财政管理逐渐从重投入到重产出观念转变,绩效预算是基于公民委托下的一种民主参与预算的诉求机制的“升级版”,使公民可以有效地表达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偏好及需求,体现绩效管理的核心准则和对顾客负责的服务取向,也能够更好地加强社会公众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使公共部门资金的来龙去脉、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水平等均置于“众目睽睽”之下,促进政府行政由“暗箱操作”转向“透明公开”,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公共财政的民主治理,使民主理财落地生根。
公共财政的民主治理方向是政府对公众受托责任的本质要求,也是绩效预算得以有效实现的政治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要求,对于实现政府由管理向治理方向转变,推动建立绩效预算民主治理模式指明了方向。在绩效预算改革过程中,发达国家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针对预算管理的民主治理模式:一种是英美模式,该模式强调了政府对公众的受托责任,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实行更为严格的绩效预算控制与绩效预算管理;另一种是欧洲大陆模式,此模式更强调政府对议会的受托责任,将绩效理念融入立法机构对公共财政支出的约束与控制的政治过程中。 就现实国情和我国公共财政框架演进的选择而言,未来的绩效预算改革在治理路径上可以结合这两种模式, 并更多地以英美模式为参考,明确提出基于绩效预算基础上的我国公共财政的借鉴框架,即:一方面,加强各级人大对预算及其绩效的监督,明确公民与政府间的公共委托一代理关系;另一方面,在政府内部构建严格的预算绩效控制体系,利用绩效协议完善政府内部的委托一代理关系。 在上述基础上,从立法和行政两个层面构建起完善有效的绩效预算制度,促进带有市场管理理念、民主治理方式“烙印”的现代公共财政框架形成。
(作者单位:天津市西青区财政局)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投入控制一直是我国预算管理的主要特征,并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处于政府对财政资源控制的强化阶段。投入控制强调规则和制度,是一种遵从式的预算文化,以确保财政资源的合规性和预算资金的安全性。投入控制是向管理责任控制转变的基础和铺垫,如果没有完善和有力的投入控制,财政资源的使用很难达到效率和有效性,并将对继续推进预算改革造成一定的阻碍。
随着投入控制的不断加强,进一步提高支出部门的执行效率和资金有效性就成为下一阶段的必然要求, 预算控制系统的重心也将逐渐转向管理责任控制,以部门的管理责任代替财政部门的外部控制。 管理责任将管理者从僵硬的规则和程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为了获得新的运作自由和灵活性, 管理者被迫服从更难以达到、更明晰的业绩要求,即 “以绩效责任换取管理自由” 。 管理责任控制强调责任和机制,关注预期业绩是否实现,通过强化各个部门的契约关系,建立新型的责任关系,要求部门的管理者对产出和结果负责,而这正是建立绩效预算的关键内容。
二、预算制度内容的嬗变:从项目预算到产出预算,再到结果预算
在现行部门预算下,部门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并建立了项目库滚动管理的方式, 实现了预算内容从“管人”向“管事”的转变。 预算支出项目侧重于反映部门事业发展的各项活动需要,属于典型的项目预算管理。 项目预算是当前预算制度的重要内容,注重部门项目支出优先顺序的安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绩效的内容, 但并没有将项目产出的有效性作为预算安排的依据,也没有对项目资金使用绩效及其完成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价。
从部门支出目标层面看,可以将部门预算分解为相应层级的部门目标,从上至下依次是总体任务、主要活动、具体项目,其中,具体项目是部门预算编制的项目单元,基本上可对应到项目预算上;主要活动反映部门事业发展的目标,反映通过实施主要活动实现了哪些产出,大致可对应为产出预算的内容;总体任务反映部门职责、履职情况,通过履行总体任务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可归纳为结果预算的层级。从项目预算到产出预算、结果预算,清晰地说明了预算制度内容重点的变化。
三、财政管理手段的递进:对财政管理集权到授权,再到分权
财政分权是指在职能明确下的责任下放,为绩效管理提供了制度平台,有利于明确绩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促进了绩效预算的发展;而绩效預算则为财政分权提供了技术保障,从而推进了政府绩效管理,促进社会的宏观稳定程度,有利于破解“分权困境”。如果没有结果导向的绩效管理,会造成重复建设,出现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的群分效应和动态效率损失等现象w,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同时,通过绩效评价、绩效预算等手段保证过程透明和信息公开,把公共部门在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做出全面、科学的描述并公布于众,有助于降低财政分权中交易的费用,进而实现财政分权的目标。
四、公共财政框架的演化:使政府管理走向市场管理、民主治理
1998年以来的预算管理改革,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政府职能得以理顺,市场边界更加清晰,公共产品供给范围方向更明确,财政管理逐渐从重投入到重产出观念转变,绩效预算是基于公民委托下的一种民主参与预算的诉求机制的“升级版”,使公民可以有效地表达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偏好及需求,体现绩效管理的核心准则和对顾客负责的服务取向,也能够更好地加强社会公众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使公共部门资金的来龙去脉、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水平等均置于“众目睽睽”之下,促进政府行政由“暗箱操作”转向“透明公开”,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公共财政的民主治理,使民主理财落地生根。
公共财政的民主治理方向是政府对公众受托责任的本质要求,也是绩效预算得以有效实现的政治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要求,对于实现政府由管理向治理方向转变,推动建立绩效预算民主治理模式指明了方向。在绩效预算改革过程中,发达国家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针对预算管理的民主治理模式:一种是英美模式,该模式强调了政府对公众的受托责任,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实行更为严格的绩效预算控制与绩效预算管理;另一种是欧洲大陆模式,此模式更强调政府对议会的受托责任,将绩效理念融入立法机构对公共财政支出的约束与控制的政治过程中。 就现实国情和我国公共财政框架演进的选择而言,未来的绩效预算改革在治理路径上可以结合这两种模式, 并更多地以英美模式为参考,明确提出基于绩效预算基础上的我国公共财政的借鉴框架,即:一方面,加强各级人大对预算及其绩效的监督,明确公民与政府间的公共委托一代理关系;另一方面,在政府内部构建严格的预算绩效控制体系,利用绩效协议完善政府内部的委托一代理关系。 在上述基础上,从立法和行政两个层面构建起完善有效的绩效预算制度,促进带有市场管理理念、民主治理方式“烙印”的现代公共财政框架形成。
(作者单位:天津市西青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