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患者QT离散度及通心络对其影响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5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肺心病:QT离散度;通心络胶囊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039-01
  
  
  近年来肺心病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的临床意义已逐渐受到重视,已有研究报道[1.2],肺心病患者QTd较正常人显著增大。本文探讨对肺心病患者QTd变化及通心络对其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140例患者和60例健康人来自本院门诊,其中男136例,女64例,年龄40—78岁。中位年龄61岁:共分3组:(1)肺心病组80例;(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组60例;(3)健康人60例。肺心病组及慢阻肺组病例的诊断标准,均采用1977年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临床、X线及心电图诊断标准[3]。3组均检查心电图并计算QTd。
  肺心病组80例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与对照姐,各40例,性别、年龄、病情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通心络组在肺心病常规治疗基础止加用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2-4粒,每日3次,口服4周;对照组按肺心病常规治疗,2组治疗4周后复查心电图并测量计算QTd及校正QTd( QTcd)。
  1.2测量方法应用HP1172 A全自动电脑心电图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纸速25 mm/s,由专人测量各导联QT间期,以QRS波群第一波折点为起点。T波终点确定以T波回到T-P等电位线为准,U波用显者以T波与U波之间切迹为终点。各导联连续侧3个QT间期,取其平均值,最大QT间期减矮小QT间期为QTd,QT间期采用Bazett公式进行校正(QTc=QT/√RR),最大心率校正QT间期减去最小心率校正QT间期为校正QT离散度(QTcd)。
  1.3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
  2结果
  2.1肺心病、慢阻肺患者QTd与健康人比较本组资料显示,肺心病组与慢阻肺组及健康人组相比较,QTd及QTcd均显著增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慢阻肺组与健康人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 0.05)。见表1。
  表l肺心病、慢阻肺、健康人3组QTd比较(x±s,ms)
  组别 n QTd QTcd
  肺心病组 80 80.8±16.27* 89.7±28.72*
  慢阻肺组 60 20.6±18.06 39.3±18.18*
  健康人组 60 24.2±8.02 89.1±12.25*
  注:与慢阻肺组、健康人组比较,*P<0.01
  2.2通心络对肺心病患者QTd的影响见表2。
  表2通心络对肺心病患者QTd的影响(x±s,m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QTd QTcd QTd QTcd
  通心
  络组 40 80.8±16.27 89.7±28.72 49.7±12.18* 52.3±20.72*
  对照组 40 80.8±16.27 89.7±28.72 78.0±23.67 88.5±29.03
  注:与治疗首比较,*P<0.01
  表2显示,通心络胶囊治疗能使肺心病患者QTd及QTcd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QTd及QTcd均无明显改变(P>0.05)。
  3讨论
  QTd为体表12导联心电图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之差,最早由Campbell等于1985年提出,1990年Dey等首次证实QTd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近年国内外对QTd研究较多的是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目前对肺心病QTd的研究也倍受关注,有研究表明[1.2],慢阻肺患者QId增大有助于肺心病诊断,且对肺心病心功能
  判断有临床意义。本组资料显示,肺心病组QTd及QTcd较慢阻肺及健康人组均显著增大(P<0.01),经通心络治疗后肺心病患者QTd明显降低(P<0.01),考虑与通心络改善肺心病心肌缺血缺氧有关。研究表明[4],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心脏泵功能,增加心肌供血供氧,从而改善心肌营养状况,增加心脏抗缺血缺氧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升高血浆和组织中的一氧化氮(NO)水平有关,NO不仅能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而且能减轻低氧性肺血管重建和右心室肥大,改善缺血损伤引起的内皮细胞功能不良。通心络可能通过增加肺心病患者心肌供血供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肺心病患者QTd降低,因而我们认为通心络可用于治疗肺心病QTd增大。
  参考文献:
  [1]赵立,郭宏,马淑梅,等。肺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研究,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1,30(1):48-50.
  [2]刘顺岭,王全德,贾学军。QT离散度与肺心病的关系探讨.临床内科杂志,2003,20(1):43.
  [3]崔祥殡,王鸣歧,萨藤三,主编.实用肺脏病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457-458.
  [4]吴伟康,刘艳,赵丹洋,等,通心络改善缺血心肌供血的NO机制研究,中国医学论坛报,2003-07-17(1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特点及最终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接受的68例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发热等。我院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及症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给予治疗。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所有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好转,65例患者治愈后出院,仅有3例患者的症状存在一些波动,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结论针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接收的58例输尿管结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了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技术,并且对其碎石率、排石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 58例输尿管结石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其碎石率、排石率分别达到了96.7%、97.5%,有1例患者发生了输尿管穿孔现象。所有患者均出现术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共接收的120例腹腔镜疝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过腹腔镜疝环高位结扎手术患者20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35例、腹腔镜膈疝修补患者25例、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患者35例、食管裂孔疝修补手术患者5例,所有患者中还有34例患者进行了其他疾病的腹腔镜手术。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都比较顺利,手术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1%,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急性胰腺炎42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1例和乙组21例进行相同的常规治疗,并对乙组应用丹参注射液。观察、比较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甲组,住院时间短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甲组21例和乙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相关因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54例非糖尿病性巨大儿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进行比较。结果 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发生率5.82%(354/608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巨大儿母亲的孕龄、孕末期体重、孕期增重、产次、产检次数、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异常产程、新生儿损伤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对乳腺疾病筛查的应用价值,从而为临床相关病例的诊治提供借鉴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乳腺检查的1503例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 1503例妇女712例发现乳腺异常,患病率47.37%。其中,乳腺癌12例,患病率0.80%;乳腺小叶增生407例,患病率27.08%;乳腺囊肿192例,患病率12.77%;乳腺纤维瘤93例,患病率6.19%;脂肪瘤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产后大出血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5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静注治疗,观察组接受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情况与出血现象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8.69%)与对照组(28.57%)相比较低,产后2h、2~24h与产后24h的出血量差异明显。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3例罹患新生儿黄疸的患儿,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换血术进行治疗,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在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究相应的加强措施。结果:通过观察发现,新生儿换血治疗中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小板减小、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但患儿不良反应的发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抗溶血方对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参照国际通用标准技术,监测治疗前后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结果]收集临床病例200例,治疗后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l:64,符合母婴ABO血型不合诊断,来中医科就诊并愿接受中药治疗者200例。孕妇年龄20~37岁。初产妇136人,经产妇64人。孕妇血型均为O型。  2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茵陈15g黄芩15g焦栀子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