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4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开幕音乐会隆重奏响。由指挥家谭利华执棒,中国交响乐团演奏了辉煌的开幕音乐会,曲目有《春节序曲》、《森吉德玛》、《台湾舞曲》等中国交响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同时,我十分高兴地听到了杜鸣心先生的新作——交响诗《对阳光的忆念》,这是这首新作的世界首演,因而值得庆贺。
大型的“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活动,将在今年的5月到10月间在北京、上海、长春、沈阳、西安、香港等各大城市举行,将有20多个著名乐团相继演出30余场“展演音乐会”,所奏曲目全部都是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包括近百年来中国交响音乐的经典之作。这真是中国交响乐史无前例的一次盛会。但是,专门为“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委约的新作品仅仅这一部——这就是杜鸣心的交响诗《对阳光的忆念》。
杜鸣心先生在这部作品手稿的最后写着完成的日期:2008年3月14日。真正是“新鲜出炉”的作品。在今年的早些时候,我听人告诉我:杜鸣心先生为谱写此曲,还专门到上海去体验生活,回京后不久,就伏案埋头创作。杜老师告诉我说:“由于创作时间的紧迫,我第一次没有写钢琴缩谱,直接就写成了管弦乐总谱。这在我以前的创作中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为什么要这么紧迫地赶写呢?就是因为这部作品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委约创作的,专为5月4号“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的开幕音乐会而作,不容拖延。创作进度需要争分夺秒。
令我十分高兴的是,这位已经80高龄的作曲家,以他丰富的音乐创作经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一部优秀的交响音乐作品,为我们的“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留下了一部有可能成为经典的交响诗作品。
弦乐器开始奏出低沉、缓慢的音调,这是交响诗的序奏。五度、四度音程是这一旋律的特点,这就是后面音乐展开的重要的素材——“号角性音乐”。这一段旋律调性很不稳定,主题音调在不同调性上游移不定,乐句的句幅也不方整,其总体氛围,好像是黎明前的黑夜,情绪压抑,前途迷惘,笼罩着一片愁云惨雾。这个主题,我们姑且称之为“苦难主题”。
谱例1
这一主题从弦乐器转移到木管声部作衍展,变成为下行的叹息式的旋律,像是苦海中人民的痛苦呻吟。
序奏之后转入急速、不安的音乐段落,这是交响诗的第二段,圆号吹出一个动机式的主题音调,可以称之为“奋斗主题”:
谱例2
动机的句幅不断扩大,音乐体现了一种抗争的力量,“描绘逆水行舟,在危难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坚强信念。”(引自“乐曲说明”①)这一动机经过铜管、弦乐的展开后,在乐队全奏中出现了抗争的高潮。
第三段音乐是由长笛奏出的一段柔美优雅的旋律,我称它为“阳光主题”:
谱例3
这段旋律具有苏州评弹的音乐风格,婉转而柔丽。它先在竖琴的陪衬下由独奏长笛吹出,单簧管与之作支声复调衬托,显示出薄雾笼罩或晨曦初露的江南之美。继而它在弦乐组和木管乐器组之间以复调形式呈现,再由大提琴、双簧管激情地进行变奏,情绪由委婉转向激动、昂扬,就像温暖的阳光撒向人间,展示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与向往。
第四段音乐是对“奋斗主题”的变奏和展开,音乐具有“展开部”的性质。这段音乐“着力刻画了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构筑理想的大厦。前仆后继,驱云搏雾,终于迎来阳光照亮神州。”(引自“乐曲说明”)
第五段音乐是“阳光主题”的再现和变奏,原本婉转秀丽的江南风格旋律,经过变奏,变为嘹亮、开阔的曲调了,就像是雨敛云收后阳光普照的情景。
谱例4
“阳光主题”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在高音区演奏,气势变得激荡、雄伟,“阳光”也变得明亮而辉煌。
第六段音乐是“结尾”。这里虽然再现了序奏中的“黑暗主题”,但是经过了重要、本质性的变奏,突出了这个主题中的四度、五度的“号角性音调”,因而音乐形象也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乐曲将近结束时,“号角性音调”变成了胜利的进军号,由铜管乐器嘹亮地奏出:
谱例5
这是全曲的总高潮,一派“金色阳光普照大地”的景象。从乐曲开始时的“黑暗主题”,发展到这里的“阳光普照”,音乐主题虽然出自同一元素,但是音乐形象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这里可以说是“反其意而用之”。除了前面提到的在变奏中强调了主题中的“号角性因素”之外,在乐队配器、和声和织体的安排上,都作了巨大的改变,这里展现了作曲家的高超的创作技巧。音乐就在灿烂辉煌中结束。
交响诗《对阳光的忆念》采用主题贯穿发展和变奏的原则,有三个重要主题材料(即前面提到的“苦难主题”、“奋斗主题”和“阳光主题”)贯穿全曲,整首乐曲包括序奏和结尾在内的六个段落构成。结构图式和音乐材料安排如下:
从以上的音乐结构图示来分析,我们既可以看到交响音乐的对比、统一的总体原则,能够看到首尾呼应的结构原则,可以看到呈示、展开、再现的音乐发展原则,也可以看到民间音乐中“循环变奏”的结构原则。这六段音乐,整体上就像一个“民间多段体”结构。总之,在音乐展开的思维上,鲜明地体现出东西交融、中外和合的特点。
杜鸣心先生是1928年出生的,今年正好是他的80大寿。在80岁的时候,他奉献给广大听众的是这首充满着阳光的交响诗。杜先生毕生的音乐创作始终在歌颂春天,歌唱祖国,将音乐的最美的一面展现在听众面前。这首“阳光交响诗”,正是他一贯的创作风格的又一次呈现,典型的“杜鸣心风格”。从音乐中,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杜鸣心先生的年轻的创作心态,这正如巴金所说的:“思想不老的人永远年轻。”这部交响诗全曲流溢着优美的歌唱性的旋律,和声方面,是以和谐的传统和声为主,又有丰富的色彩变化,与曲调的流淌自然配合。在复调和配器方面,则采用丰富而简洁的多声思维,充分发挥了交响乐队的立体化的声响,给人们以充分的音响震撼。
在交响诗《对阳光的忆念》的“乐曲说明”中有一句话:“为交通银行百年而作。”这句话透露出这部作品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今年正逢交通银行始建的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一盛事,交通银行出资800万元,来支持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的系列音乐会。百年交行和世纪交响有缘在这里相会。于是才有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专门委约杜鸣心先生谱写这首交响诗的机缘。交响诗中的“阳光”既指一切美好的理想,也“诉说中国近代金融历史的广漠沧桑与无穷变幻。”(引自“乐曲说明”①)
从交响诗《对阳光的忆念》的内容来说,它表现了一个艺术的永恒哲理:通过斗争,达到胜利。表达了一个人类的不灭信念:度过寒冷的冬天,迎来春天的阳光。
①“乐曲说明”是指2008年5月4日“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开幕音乐会节目单上对交响诗《对阳光的忆念》所作的文字说明。
梁茂春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于庆新)
大型的“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活动,将在今年的5月到10月间在北京、上海、长春、沈阳、西安、香港等各大城市举行,将有20多个著名乐团相继演出30余场“展演音乐会”,所奏曲目全部都是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包括近百年来中国交响音乐的经典之作。这真是中国交响乐史无前例的一次盛会。但是,专门为“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委约的新作品仅仅这一部——这就是杜鸣心的交响诗《对阳光的忆念》。
杜鸣心先生在这部作品手稿的最后写着完成的日期:2008年3月14日。真正是“新鲜出炉”的作品。在今年的早些时候,我听人告诉我:杜鸣心先生为谱写此曲,还专门到上海去体验生活,回京后不久,就伏案埋头创作。杜老师告诉我说:“由于创作时间的紧迫,我第一次没有写钢琴缩谱,直接就写成了管弦乐总谱。这在我以前的创作中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为什么要这么紧迫地赶写呢?就是因为这部作品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委约创作的,专为5月4号“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的开幕音乐会而作,不容拖延。创作进度需要争分夺秒。
令我十分高兴的是,这位已经80高龄的作曲家,以他丰富的音乐创作经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一部优秀的交响音乐作品,为我们的“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留下了一部有可能成为经典的交响诗作品。
弦乐器开始奏出低沉、缓慢的音调,这是交响诗的序奏。五度、四度音程是这一旋律的特点,这就是后面音乐展开的重要的素材——“号角性音乐”。这一段旋律调性很不稳定,主题音调在不同调性上游移不定,乐句的句幅也不方整,其总体氛围,好像是黎明前的黑夜,情绪压抑,前途迷惘,笼罩着一片愁云惨雾。这个主题,我们姑且称之为“苦难主题”。
谱例1
这一主题从弦乐器转移到木管声部作衍展,变成为下行的叹息式的旋律,像是苦海中人民的痛苦呻吟。
序奏之后转入急速、不安的音乐段落,这是交响诗的第二段,圆号吹出一个动机式的主题音调,可以称之为“奋斗主题”:
谱例2
动机的句幅不断扩大,音乐体现了一种抗争的力量,“描绘逆水行舟,在危难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坚强信念。”(引自“乐曲说明”①)这一动机经过铜管、弦乐的展开后,在乐队全奏中出现了抗争的高潮。
第三段音乐是由长笛奏出的一段柔美优雅的旋律,我称它为“阳光主题”:
谱例3
这段旋律具有苏州评弹的音乐风格,婉转而柔丽。它先在竖琴的陪衬下由独奏长笛吹出,单簧管与之作支声复调衬托,显示出薄雾笼罩或晨曦初露的江南之美。继而它在弦乐组和木管乐器组之间以复调形式呈现,再由大提琴、双簧管激情地进行变奏,情绪由委婉转向激动、昂扬,就像温暖的阳光撒向人间,展示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与向往。
第四段音乐是对“奋斗主题”的变奏和展开,音乐具有“展开部”的性质。这段音乐“着力刻画了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构筑理想的大厦。前仆后继,驱云搏雾,终于迎来阳光照亮神州。”(引自“乐曲说明”)
第五段音乐是“阳光主题”的再现和变奏,原本婉转秀丽的江南风格旋律,经过变奏,变为嘹亮、开阔的曲调了,就像是雨敛云收后阳光普照的情景。
谱例4
“阳光主题”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在高音区演奏,气势变得激荡、雄伟,“阳光”也变得明亮而辉煌。
第六段音乐是“结尾”。这里虽然再现了序奏中的“黑暗主题”,但是经过了重要、本质性的变奏,突出了这个主题中的四度、五度的“号角性音调”,因而音乐形象也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乐曲将近结束时,“号角性音调”变成了胜利的进军号,由铜管乐器嘹亮地奏出:
谱例5
这是全曲的总高潮,一派“金色阳光普照大地”的景象。从乐曲开始时的“黑暗主题”,发展到这里的“阳光普照”,音乐主题虽然出自同一元素,但是音乐形象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这里可以说是“反其意而用之”。除了前面提到的在变奏中强调了主题中的“号角性因素”之外,在乐队配器、和声和织体的安排上,都作了巨大的改变,这里展现了作曲家的高超的创作技巧。音乐就在灿烂辉煌中结束。
交响诗《对阳光的忆念》采用主题贯穿发展和变奏的原则,有三个重要主题材料(即前面提到的“苦难主题”、“奋斗主题”和“阳光主题”)贯穿全曲,整首乐曲包括序奏和结尾在内的六个段落构成。结构图式和音乐材料安排如下:
从以上的音乐结构图示来分析,我们既可以看到交响音乐的对比、统一的总体原则,能够看到首尾呼应的结构原则,可以看到呈示、展开、再现的音乐发展原则,也可以看到民间音乐中“循环变奏”的结构原则。这六段音乐,整体上就像一个“民间多段体”结构。总之,在音乐展开的思维上,鲜明地体现出东西交融、中外和合的特点。
杜鸣心先生是1928年出生的,今年正好是他的80大寿。在80岁的时候,他奉献给广大听众的是这首充满着阳光的交响诗。杜先生毕生的音乐创作始终在歌颂春天,歌唱祖国,将音乐的最美的一面展现在听众面前。这首“阳光交响诗”,正是他一贯的创作风格的又一次呈现,典型的“杜鸣心风格”。从音乐中,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杜鸣心先生的年轻的创作心态,这正如巴金所说的:“思想不老的人永远年轻。”这部交响诗全曲流溢着优美的歌唱性的旋律,和声方面,是以和谐的传统和声为主,又有丰富的色彩变化,与曲调的流淌自然配合。在复调和配器方面,则采用丰富而简洁的多声思维,充分发挥了交响乐队的立体化的声响,给人们以充分的音响震撼。
在交响诗《对阳光的忆念》的“乐曲说明”中有一句话:“为交通银行百年而作。”这句话透露出这部作品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今年正逢交通银行始建的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一盛事,交通银行出资800万元,来支持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的系列音乐会。百年交行和世纪交响有缘在这里相会。于是才有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专门委约杜鸣心先生谱写这首交响诗的机缘。交响诗中的“阳光”既指一切美好的理想,也“诉说中国近代金融历史的广漠沧桑与无穷变幻。”(引自“乐曲说明”①)
从交响诗《对阳光的忆念》的内容来说,它表现了一个艺术的永恒哲理:通过斗争,达到胜利。表达了一个人类的不灭信念:度过寒冷的冬天,迎来春天的阳光。
①“乐曲说明”是指2008年5月4日“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开幕音乐会节目单上对交响诗《对阳光的忆念》所作的文字说明。
梁茂春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于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