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妇产科急腹症的有效治疗措施,总结相关诊疗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60例,对其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异位妊娠患者23,3例卵巢肿瘤扭转,先兆流产13例,不完全流产5例,盆腔炎11,子宫破裂1例,胎盘早剥4例;其中44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占73.33%;另16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占26.67%;治愈好转率达100%。结论: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早期就医进行临床检验及诊断,可有效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鉴别及治疗效果,值得研究。
【关键词】妇产科;急腹症;诊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194-02
妇科急腹症是由于女性盆腔器官的某些疾病引起的急性症状,这些疾病尽管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腹痛,并常常需要紧急的手术治疗。但由于早期宫内妊娠流产或一些晚期妊娠并发症所造成的腹涌不包括在内。妇科急腹症和外科急腹症一样,病情发展迅速,往往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稍有忽略,就可能招致严重的所果。[1]由于这类病人就医时所申诉的症状常和一些内、外科的疾病难于区别,因此妇产科医生必须掌握妇科急腹症的诊断要点,熟悉它们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避免误诊,以免拖延时机,贻误病情。本文笔者针对2012年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疗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均随机选自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年龄在18~43岁,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异位妊娠患者23,3例卵巢肿瘤扭转,先兆流产13例,不完全流产5例,盆腔炎11,子宫破裂1例,胎盘早剥4例。
1.2仪器
采用GE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腔镜,穿刺针。
1.3方法
1.3.1检查方法
首先,我们对60例患者应用彩超进行常规下腹部超声检查或腹腔镜检查,对患者的子宫和腔内情况初步严密观察,对患者的盆腹腔内是否存在积液、是否存在斑块等情况进行仔细扫描检查。同时,向患者进行详细询问是否有病史,然后结合临床超声显像进行综合鉴别和诊断。
1.3.2治疗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确保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对症治疗方案。16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通过药物达到杀死胚胎的目的,然后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将胚胎排出体外,从而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病情;44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急腹症类型进行相应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消除病灶。同时,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如有异常应及时急性抢救和治疗,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若保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没出现好转,甚至出现恶化者,必须果断决策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治疗的时机,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1.4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临床表现完全消失,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没有发生并发症;显效:腹部疼痛感明显减轻,各项生命体征明显好转,并发症较为轻;有效:临床表现及各项生命体征出现好转,腹痛减轻,但有并发症发生;无效:各项生命体征较为平稳,但临床表现、腹部疼痛感没有改善,并发症发生较重。
2 结果
本组研究中,我们根据60例患者的临床个体病情进行诊治,其中73.33%患者接受手术治疗,26.67%患者接受保守治疗;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没有出现死亡病例,陆续治愈或好转出院,治愈及好转率达100%,取得理想的临床诊治效果。
3 讨论
妇产科急腹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疾病之一,其发症比较急,且病情发展快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中下腹部剧烈疼痛,也可以是原有隐痛突然加重。妇产科急腹症类型较多,如异位妊娠、卵巢破裂、子宫穿孔、输卵管卵巢脓肿、妊娠期卵巢肿瘤蒂扭转、妊娠合并阑尾炎、出血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其临床症状多以腹部急痛为主要症状,仅通过患者描述很鉴别,容易出现误诊,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及时的治疗尤其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不容忽视。
在各种常见急腹症中,我们通过临床超声检查、血HCG检查、引动后穹窿穿刺或者是腹腔镜检查,可为临床妇产科急腹症的类型诊断提供科学的可靠依据,对临床确诊意义重大。[2]本文笔者对我院6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超声、腹腔镜等检查,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对后续疾病类型鉴别及诊治奠定基础。根据患者的个体病情,我们分别进行常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措施,临床治愈及好转率达到100%,取得理想的临床诊疗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总之,对于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诊治,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及时进行各项检查和护理,避免误诊及漏诊,准确进行临床鉴别及诊断,制定个体化对症治疗,减少并发症,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治愈好转率,具有广泛的临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永平.妇产科急腹症41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41(19):42-43.
[2]聂玉敏.妇产科急腹症45例治疗分析〔J〕.医学信息,2011,85(21):96-97.
【关键词】妇产科;急腹症;诊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194-02
妇科急腹症是由于女性盆腔器官的某些疾病引起的急性症状,这些疾病尽管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腹痛,并常常需要紧急的手术治疗。但由于早期宫内妊娠流产或一些晚期妊娠并发症所造成的腹涌不包括在内。妇科急腹症和外科急腹症一样,病情发展迅速,往往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稍有忽略,就可能招致严重的所果。[1]由于这类病人就医时所申诉的症状常和一些内、外科的疾病难于区别,因此妇产科医生必须掌握妇科急腹症的诊断要点,熟悉它们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避免误诊,以免拖延时机,贻误病情。本文笔者针对2012年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疗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均随机选自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年龄在18~43岁,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异位妊娠患者23,3例卵巢肿瘤扭转,先兆流产13例,不完全流产5例,盆腔炎11,子宫破裂1例,胎盘早剥4例。
1.2仪器
采用GE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腔镜,穿刺针。
1.3方法
1.3.1检查方法
首先,我们对60例患者应用彩超进行常规下腹部超声检查或腹腔镜检查,对患者的子宫和腔内情况初步严密观察,对患者的盆腹腔内是否存在积液、是否存在斑块等情况进行仔细扫描检查。同时,向患者进行详细询问是否有病史,然后结合临床超声显像进行综合鉴别和诊断。
1.3.2治疗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确保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对症治疗方案。16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通过药物达到杀死胚胎的目的,然后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将胚胎排出体外,从而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病情;44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急腹症类型进行相应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消除病灶。同时,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如有异常应及时急性抢救和治疗,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若保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没出现好转,甚至出现恶化者,必须果断决策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治疗的时机,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1.4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临床表现完全消失,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没有发生并发症;显效:腹部疼痛感明显减轻,各项生命体征明显好转,并发症较为轻;有效:临床表现及各项生命体征出现好转,腹痛减轻,但有并发症发生;无效:各项生命体征较为平稳,但临床表现、腹部疼痛感没有改善,并发症发生较重。
2 结果
本组研究中,我们根据60例患者的临床个体病情进行诊治,其中73.33%患者接受手术治疗,26.67%患者接受保守治疗;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没有出现死亡病例,陆续治愈或好转出院,治愈及好转率达100%,取得理想的临床诊治效果。
3 讨论
妇产科急腹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疾病之一,其发症比较急,且病情发展快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中下腹部剧烈疼痛,也可以是原有隐痛突然加重。妇产科急腹症类型较多,如异位妊娠、卵巢破裂、子宫穿孔、输卵管卵巢脓肿、妊娠期卵巢肿瘤蒂扭转、妊娠合并阑尾炎、出血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其临床症状多以腹部急痛为主要症状,仅通过患者描述很鉴别,容易出现误诊,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及时的治疗尤其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不容忽视。
在各种常见急腹症中,我们通过临床超声检查、血HCG检查、引动后穹窿穿刺或者是腹腔镜检查,可为临床妇产科急腹症的类型诊断提供科学的可靠依据,对临床确诊意义重大。[2]本文笔者对我院6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超声、腹腔镜等检查,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对后续疾病类型鉴别及诊治奠定基础。根据患者的个体病情,我们分别进行常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措施,临床治愈及好转率达到100%,取得理想的临床诊疗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总之,对于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诊治,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及时进行各项检查和护理,避免误诊及漏诊,准确进行临床鉴别及诊断,制定个体化对症治疗,减少并发症,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治愈好转率,具有广泛的临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永平.妇产科急腹症41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41(19):42-43.
[2]聂玉敏.妇产科急腹症45例治疗分析〔J〕.医学信息,2011,85(2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