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体才能高效,高效必须简捷。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双向协同运行,既不同于“先讲后练”,也不同于“先练后讲”,而是两方面立体化,引与学两方面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即为简捷高效的“立体引学式”。
关键词:立体化 引学式 简捷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2(c)-0150-01
1 “立体引学式”的理论根据
(1)开发和利用学生已具有的学习资源是教学的根基。
(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开发和利用学生学习资源的基本途径。
(3)集中西双方教育优势,使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双向协同运行。
2 教学模式的形成及名称由来
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双向协同运行,既不同于“先讲后练”,也不同于“先练后讲”,而是两方面立体化。引与学两方面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即为“立体引学式”,根据教学程序设计也可称“三段四步引学式”
3 教学模式的原则
“立体—— 高效—— 简捷”。立体才能高效,高效必须简捷;不立体,难以高效,不简捷,难以实施。
4 “立体引学式”教学程序
4.1 三段
(1)创设教学情境。
从需要出发:用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即“需我学”,激励学生“我需学”。
从低点起步:在学生已具有的学习资源中找知识的生长点,从一开始就使知识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从整体入手:能带动主要教学内容,或引出整体知识结构。
(2)勾画知识结构。
紧接着勾画出一种有序的系统的简捷的将要教学的知识网络,使知识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
(3)提出系列问题。
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例题、练习题也融入其中。并使各问题之间有层次,有梯度,有关联。
以上三段紧密联系,一气呵成。
4.2 四步—— 将“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解成四步,并针对每一问题而实施
(1)提出问题—— 即上述“提出系列問题”中的每一问题。
(2)探索引导—— 针对提出的每一问题,学生“探索”稍前,教师“引导”稍后;教师的“引导”要注意层次性、节奏感。
(3)自主解答—— 针对提出的问题,参照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解答;学生自主解答一般是先静后动,“静”即独立思考或多动笔;“动”即彼此交往或多动口。
(4)矫正强化—— 针对提出的问题,强化引导的规律,矫正学生的解答。
其中“提出问题”是前提,“探索引导”是关键,“自主解答”是中心,“矫正强化”是保证。
四步程序中,第二三步可反复、交叉或同时进行,产生多种变式。
当一轮四步程序完成后,再针对新的问题,进行新一轮的四步程序教学。
5 对“立体”的解读
5.1 一般解读
“立体引学式”—— 据学而引,以引促学,引学立体,协同运行,即“引学”。
5.2 具体解读(即将“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解成四步—— (1)提出问题;(2)探索引导;(3)自主解答;(4)矫正强化—— 按几何的“四点成体”解读)
如图1:
①③“提出问题”是要求学生“自主解答”;
②①“探索引导”是针对“提出问题” ……
②③……帮助学生“自主解答”;
④①“矫正强化” 是针对“提出问题” ……
④②……强化“引导”的规律……
④③……矫正学生的解答(如图1)
6 实施教学模式的目标
(1)使各学科在强调“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共性的前提下,更好的体现个性。
(2)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
(3)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并使学生时时超过教师,超出书本。
(4)让教师从低效重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在实施简捷高效的“立体引学式”中铸就一批科研型名教师。
关键词:立体化 引学式 简捷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2(c)-0150-01
1 “立体引学式”的理论根据
(1)开发和利用学生已具有的学习资源是教学的根基。
(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开发和利用学生学习资源的基本途径。
(3)集中西双方教育优势,使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双向协同运行。
2 教学模式的形成及名称由来
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双向协同运行,既不同于“先讲后练”,也不同于“先练后讲”,而是两方面立体化。引与学两方面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即为“立体引学式”,根据教学程序设计也可称“三段四步引学式”
3 教学模式的原则
“立体—— 高效—— 简捷”。立体才能高效,高效必须简捷;不立体,难以高效,不简捷,难以实施。
4 “立体引学式”教学程序
4.1 三段
(1)创设教学情境。
从需要出发:用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即“需我学”,激励学生“我需学”。
从低点起步:在学生已具有的学习资源中找知识的生长点,从一开始就使知识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从整体入手:能带动主要教学内容,或引出整体知识结构。
(2)勾画知识结构。
紧接着勾画出一种有序的系统的简捷的将要教学的知识网络,使知识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
(3)提出系列问题。
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例题、练习题也融入其中。并使各问题之间有层次,有梯度,有关联。
以上三段紧密联系,一气呵成。
4.2 四步—— 将“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解成四步,并针对每一问题而实施
(1)提出问题—— 即上述“提出系列問题”中的每一问题。
(2)探索引导—— 针对提出的每一问题,学生“探索”稍前,教师“引导”稍后;教师的“引导”要注意层次性、节奏感。
(3)自主解答—— 针对提出的问题,参照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解答;学生自主解答一般是先静后动,“静”即独立思考或多动笔;“动”即彼此交往或多动口。
(4)矫正强化—— 针对提出的问题,强化引导的规律,矫正学生的解答。
其中“提出问题”是前提,“探索引导”是关键,“自主解答”是中心,“矫正强化”是保证。
四步程序中,第二三步可反复、交叉或同时进行,产生多种变式。
当一轮四步程序完成后,再针对新的问题,进行新一轮的四步程序教学。
5 对“立体”的解读
5.1 一般解读
“立体引学式”—— 据学而引,以引促学,引学立体,协同运行,即“引学”。
5.2 具体解读(即将“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解成四步—— (1)提出问题;(2)探索引导;(3)自主解答;(4)矫正强化—— 按几何的“四点成体”解读)
如图1:
①③“提出问题”是要求学生“自主解答”;
②①“探索引导”是针对“提出问题” ……
②③……帮助学生“自主解答”;
④①“矫正强化” 是针对“提出问题” ……
④②……强化“引导”的规律……
④③……矫正学生的解答(如图1)
6 实施教学模式的目标
(1)使各学科在强调“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共性的前提下,更好的体现个性。
(2)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
(3)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并使学生时时超过教师,超出书本。
(4)让教师从低效重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在实施简捷高效的“立体引学式”中铸就一批科研型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