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 调研分析 对策建议
一、留守儿童现状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针对这一现象,在我们界尺学校,以“了解农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为主旨,深入农村,体察民情,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重庆市垫江县高峰镇界尺村展开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活动。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此村庄中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据调查数据显示,80.6%的家庭中有留守儿童。在80.6%的留守儿童中,留在家中的占57.7%,住宿在学校的占28.8%,其余13.5%寄宿在亲戚家中。
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在这个村中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父母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的身心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也引起了我们界尺学校的关注。
二、留守儿童的问题分析
1.留守儿童面临的生活困难分析。经过调查,我们分析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具体情况如下:(1)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无奈之下,父母只好把孩子留在家里。(2)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很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因而,父母在外工作,把孩子留在家里,有空的时候才回家看孩子一次。(3)儿童的父母感情不和,父亲或母亲一方负气到外工作,很少回家照顾孩子。并且家庭的生活环境不好,父母无法很好地照顾孩子。(4)农民农耕工作的收入少,并且要承受自然灾害的风险。很多年轻的父母不愿意那么辛苦和承受风险,因而留孩子在家外出工作。
2.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困扰分析。(1)经济条件差。由于经济困难,留守儿童营养不足,身体健康受到了威胁。(2)亲情的缺失与空白。因为留守儿童欠缺亲情,往往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孤僻、内向,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3.留守儿童面临的社会环境困难分析。(1)关爱不足问题。(2)心理问题。据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调查显示,在这些留守儿童中,性格开朗的占41%,内向、孤僻、自卑等占得比重相当大。(3)学习问题。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4)政府投资力度不够。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而是日益突出和严峻,政府虽在多方面有所关注,但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从上面的简单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出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已经不是个别人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一个群体的问题了,而且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而面对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无疑是对中国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的。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业、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他们都是农村的儿童,是未来农村建设的主力,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使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1.学校方面。从学校方面分析,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教育措施,积极开展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使寄宿学校变成留守儿童“暂时的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健康的、封闭式的教育环境,解决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导致的问题。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使留守儿童的错误心理得到及时矫正。此外,学校还应利用各种通讯条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
2.社会方面。从社会方面来说,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与合力。可以组织青年志愿者、“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和其他社会热心人士,让他们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对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教育活动。
3.政府方面。从政府方面来说,要落实好相关政策。一方面,政府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村群众就近务工,缓解农民向城市涌动的浪潮,从根本上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另一方面,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制定各项政策,减少或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上学的借读费,让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享有同等的待遇和权利。
关键词:留守儿童 调研分析 对策建议
一、留守儿童现状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针对这一现象,在我们界尺学校,以“了解农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为主旨,深入农村,体察民情,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重庆市垫江县高峰镇界尺村展开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活动。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此村庄中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据调查数据显示,80.6%的家庭中有留守儿童。在80.6%的留守儿童中,留在家中的占57.7%,住宿在学校的占28.8%,其余13.5%寄宿在亲戚家中。
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在这个村中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父母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的身心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也引起了我们界尺学校的关注。
二、留守儿童的问题分析
1.留守儿童面临的生活困难分析。经过调查,我们分析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具体情况如下:(1)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无奈之下,父母只好把孩子留在家里。(2)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很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因而,父母在外工作,把孩子留在家里,有空的时候才回家看孩子一次。(3)儿童的父母感情不和,父亲或母亲一方负气到外工作,很少回家照顾孩子。并且家庭的生活环境不好,父母无法很好地照顾孩子。(4)农民农耕工作的收入少,并且要承受自然灾害的风险。很多年轻的父母不愿意那么辛苦和承受风险,因而留孩子在家外出工作。
2.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困扰分析。(1)经济条件差。由于经济困难,留守儿童营养不足,身体健康受到了威胁。(2)亲情的缺失与空白。因为留守儿童欠缺亲情,往往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孤僻、内向,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3.留守儿童面临的社会环境困难分析。(1)关爱不足问题。(2)心理问题。据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调查显示,在这些留守儿童中,性格开朗的占41%,内向、孤僻、自卑等占得比重相当大。(3)学习问题。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4)政府投资力度不够。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而是日益突出和严峻,政府虽在多方面有所关注,但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从上面的简单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出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已经不是个别人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一个群体的问题了,而且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而面对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无疑是对中国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的。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业、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他们都是农村的儿童,是未来农村建设的主力,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使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1.学校方面。从学校方面分析,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教育措施,积极开展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使寄宿学校变成留守儿童“暂时的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健康的、封闭式的教育环境,解决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导致的问题。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使留守儿童的错误心理得到及时矫正。此外,学校还应利用各种通讯条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
2.社会方面。从社会方面来说,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与合力。可以组织青年志愿者、“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和其他社会热心人士,让他们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对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教育活动。
3.政府方面。从政府方面来说,要落实好相关政策。一方面,政府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村群众就近务工,缓解农民向城市涌动的浪潮,从根本上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另一方面,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制定各项政策,减少或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上学的借读费,让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享有同等的待遇和权利。